正在阅读:

山东文旅观察 | 大鲍岛打卡新花样,逛吃青岛的仪式感从何而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文旅观察 | 大鲍岛打卡新花样,逛吃青岛的仪式感从何而来

当下,大鲍岛的免费盖章地图攻略立马收获了喜爱city walk的年轻人的注意,一边逛吃一边打卡成了年轻人周末暴走文艺老城区的新玩法。

文 | 张馨仪 董柳

“买个本去打卡吧!”

当下,大鲍岛的免费盖章地图攻略立马收获了喜爱city walk的年轻人的注意,一边逛吃一边打卡成了年轻人周末暴走文艺老城区的新玩法。

曾几何时,逛老街区的方式无外乎看看老建筑,累了坐在咖啡馆里透过石头建筑里窄长的玻璃看着街景。独上层楼,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文人骚客的文字让脑中的思绪开始编织百年前人们的视野。现如今“改造后”的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腾笼换鸟”,行人如织,街市繁华,重现在故人面前。

咖啡小馆,独立书店,文创小铺、美术馆……走进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商户店铺中,陈列着一排排的盖章本,上百种花花绿绿的套卡,梦幻吸睛的二次元油画,沿着老街的波螺油子铺展延伸开来。年轻人对“集章游”的喜爱持续升温,也在寻章叠盖的新奇感之上收获了升级版的打卡体验,集章活动亦延续着青岛旅游的文艺标签、创作着人们记忆中的“老青岛”。

一套印章,一座城市

今天的我们热衷于在各种“风很大”的网红景点、特色餐厅、时尚店铺里拍照打卡,然后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打卡成了人们自我表达、自我建构的有力途径,人们通过打卡展示自己的喜好、兴趣和个性,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到底是什么风吹来了套章打卡?

根据第三方旅游平台发布的《2023中秋国庆旅游消费趋势预测报告》显示,“盖章”位列热门旅游搜索主题榜单第二位,热度仅在“自驾”之后。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文旅盖章”相关话题也有较高的浏览量。相比于传统的印章,新式的套章受到了更多旅客的青睐。套章由多色印章叠加,最终合盖出一套图像,大大提高了游客们的参与体验。

放上本子,卡上定位器,几十甚至上百款套章在眼前铺开,“123456…”,大家饶有趣味的确认着自己盖章的顺序,七手八脚的专注于眼前长长的“通关文牒”。乐此不疲的流水线作业,只为小本子上留下“到里院一游”的印记。“一代有一代的破烂”,“章”友幽默的自嘲。

一边逛吃,一边印证着脑中印章的轮廓,阅读着老建筑上的“介绍信”,二维照进三维,现实回望图像,相映成趣。

新花样,给大鲍岛聚拢了人气。

独立设计,上百款图样,每次探险,都值得独一无二的纪念。把时间推回今年的1月9日,市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游客服务中心便下足了功夫,正式开启了“步步生花”的盖章活动。在盖章区领得一本定制集章册,90多种文创印章一次性集齐,荷田水铺、小岛日记、小怪手作等商铺纷纷推出了独具品牌特色的精致印章,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引得了游客市民纷纷打卡宣传。

不仅如此,广兴里、鸿吉里、裕兴里、北平里……以各种里院建筑为模板所篆刻的印章更极具纪念意义,而一套呈现鸟瞰下的大鲍岛风景的特色印章,更是成为本次盖章活动的“爆款”。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章为媒,里院处处是惊喜

1898年,彼时的青岛只是一个小渔村,德国租借青岛后,大鲍岛被指定为华人生活居住、商贸活动、社会交往的区域。作为当时的华人区,大鲍岛仿照西方建筑风格,同时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形成了独特的“里院建筑”。上世纪30年代,和最初的规划相比,青岛里院已经发展有500多处,里院文化逐步形成,大鲍岛由此成为市区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并最终成为了青岛里院建筑最集中、面积最大的街区,孕育了青岛的商业文化、都市文化。

大鲍岛是典型的青瓦灰砖建筑群落,涵盖了民国乃至清朝时期的诸多房屋、商铺、学校等建筑,是青岛现存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建筑群落之一。经过青岛的“一号工程”改造后,大鲍岛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一些现代元素,但总体上还是保留着青岛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引入的新业态和元素,如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助力了大鲍岛文商旅融合发展、提档升级,使老街区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老街区正努力实现着“内外兼修”。

而对于外地的游客,青岛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似乎总是带着那么些“洋气”在身上。

偶然走进一家书店,前厅大家还在如火如荼的盖章,隔间却别有洞天:梁思成的建筑手绘稿静静的躺在条案上,旁边的书桌宽大厚重,临窗而设,桌角摆放着老收音机、老式台灯,一边胡桃色的书架顶天立地,主人刚刚脱下眼镜,好似正在柔软的地毯上踱步思量,窗前星星点点的翠绿,时空仿佛专为你静止。在这里,店面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打造出了独特的消费场景,复古精致的陈设重塑着老街的记忆点。

一本套章,就可以带领游客市民读懂大鲍岛里院的“前世今生”。跟随着套章的打卡点,从中山路到潍县路,从博山路到易州路再到四方路,宽窄不一的小路上,广兴里、太兴里、三江里,错落地排布其中……里院结构纵横交错,商业动线猎奇趣味,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串里串院”的理念,让北区动线呈“之”字形,南区呈“回”字形。

“老”与“新”的对撞,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张力,盘活了老街的新业态。

蝶变换新,成就城市新兴文化地标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今后五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要取得整体性、突破性成果。市北区所在的东部区域,要突出文化传承、业态迭代,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

只有牢牢把握好城市更新的强大动能,盘活老城区,尤其是举足轻重的大鲍岛的历史文化资源,下好先手棋,城市功能的提升才能再上新台阶。

日均大百人,流水破万元,这个数据在大鲍岛的创意店铺里并不稀奇。近年来,针对文旅商产业融合,不管是在商户的引入还是活动的筹划上,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可谓是别出心裁。

比如,荷田水铺的定位是新式国风养生茶铺,除了健康天然的茶饮,荷田水铺还提供茶道、花道、古琴等汉韵文化的教学和体验活动,让顾客在品尝茶饮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茶饮、社交、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备受年轻人青睐。

在把视线放在里院博物馆上,这里集展示、体验、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精心布置的展览空间,生动呈现里院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带人们看到了它背后的故事。此外,里院博物馆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利用多媒体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使参观者能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里院的韵味。

值得注意的是,市北区有意识将里院博物馆乃至整个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人文故事与商业相结合,引入的具有特色特色美食、手工制作和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满足人们在文化体验之余的购物和餐饮需求,成为吸引众多游客和年轻人的新兴文化地标。

如今,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18里79院,已汇聚了60余个文化体验类、特色餐饮类、创意零售类项目,近期,6020科技馆、BUD日咖夜酒、文布加措、泰便利等4家商户也即将开业,为街区再添新彩。可以说,“潮玩”“复合式业态”“场景化体验”已经成为大鲍岛入驻商户的“拿手菜”。

走在前,开新局,在大鲍岛街区的改造过程中,产业“腾笼换鸟”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撒开招商引资的大网,持续导入新产业、新业态,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提升了区域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必须承认,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焕新已经成为青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个成功样板。

下一步,大鲍岛将持续引入新业态,推动新的消费场景的落地,致力于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活力集聚的城市街区重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文旅观察 | 大鲍岛打卡新花样,逛吃青岛的仪式感从何而来

当下,大鲍岛的免费盖章地图攻略立马收获了喜爱city walk的年轻人的注意,一边逛吃一边打卡成了年轻人周末暴走文艺老城区的新玩法。

文 | 张馨仪 董柳

“买个本去打卡吧!”

当下,大鲍岛的免费盖章地图攻略立马收获了喜爱city walk的年轻人的注意,一边逛吃一边打卡成了年轻人周末暴走文艺老城区的新玩法。

曾几何时,逛老街区的方式无外乎看看老建筑,累了坐在咖啡馆里透过石头建筑里窄长的玻璃看着街景。独上层楼,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文人骚客的文字让脑中的思绪开始编织百年前人们的视野。现如今“改造后”的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腾笼换鸟”,行人如织,街市繁华,重现在故人面前。

咖啡小馆,独立书店,文创小铺、美术馆……走进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商户店铺中,陈列着一排排的盖章本,上百种花花绿绿的套卡,梦幻吸睛的二次元油画,沿着老街的波螺油子铺展延伸开来。年轻人对“集章游”的喜爱持续升温,也在寻章叠盖的新奇感之上收获了升级版的打卡体验,集章活动亦延续着青岛旅游的文艺标签、创作着人们记忆中的“老青岛”。

一套印章,一座城市

今天的我们热衷于在各种“风很大”的网红景点、特色餐厅、时尚店铺里拍照打卡,然后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打卡成了人们自我表达、自我建构的有力途径,人们通过打卡展示自己的喜好、兴趣和个性,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到底是什么风吹来了套章打卡?

根据第三方旅游平台发布的《2023中秋国庆旅游消费趋势预测报告》显示,“盖章”位列热门旅游搜索主题榜单第二位,热度仅在“自驾”之后。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文旅盖章”相关话题也有较高的浏览量。相比于传统的印章,新式的套章受到了更多旅客的青睐。套章由多色印章叠加,最终合盖出一套图像,大大提高了游客们的参与体验。

放上本子,卡上定位器,几十甚至上百款套章在眼前铺开,“123456…”,大家饶有趣味的确认着自己盖章的顺序,七手八脚的专注于眼前长长的“通关文牒”。乐此不疲的流水线作业,只为小本子上留下“到里院一游”的印记。“一代有一代的破烂”,“章”友幽默的自嘲。

一边逛吃,一边印证着脑中印章的轮廓,阅读着老建筑上的“介绍信”,二维照进三维,现实回望图像,相映成趣。

新花样,给大鲍岛聚拢了人气。

独立设计,上百款图样,每次探险,都值得独一无二的纪念。把时间推回今年的1月9日,市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游客服务中心便下足了功夫,正式开启了“步步生花”的盖章活动。在盖章区领得一本定制集章册,90多种文创印章一次性集齐,荷田水铺、小岛日记、小怪手作等商铺纷纷推出了独具品牌特色的精致印章,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引得了游客市民纷纷打卡宣传。

不仅如此,广兴里、鸿吉里、裕兴里、北平里……以各种里院建筑为模板所篆刻的印章更极具纪念意义,而一套呈现鸟瞰下的大鲍岛风景的特色印章,更是成为本次盖章活动的“爆款”。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章为媒,里院处处是惊喜

1898年,彼时的青岛只是一个小渔村,德国租借青岛后,大鲍岛被指定为华人生活居住、商贸活动、社会交往的区域。作为当时的华人区,大鲍岛仿照西方建筑风格,同时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形成了独特的“里院建筑”。上世纪30年代,和最初的规划相比,青岛里院已经发展有500多处,里院文化逐步形成,大鲍岛由此成为市区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并最终成为了青岛里院建筑最集中、面积最大的街区,孕育了青岛的商业文化、都市文化。

大鲍岛是典型的青瓦灰砖建筑群落,涵盖了民国乃至清朝时期的诸多房屋、商铺、学校等建筑,是青岛现存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建筑群落之一。经过青岛的“一号工程”改造后,大鲍岛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一些现代元素,但总体上还是保留着青岛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引入的新业态和元素,如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助力了大鲍岛文商旅融合发展、提档升级,使老街区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老街区正努力实现着“内外兼修”。

而对于外地的游客,青岛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似乎总是带着那么些“洋气”在身上。

偶然走进一家书店,前厅大家还在如火如荼的盖章,隔间却别有洞天:梁思成的建筑手绘稿静静的躺在条案上,旁边的书桌宽大厚重,临窗而设,桌角摆放着老收音机、老式台灯,一边胡桃色的书架顶天立地,主人刚刚脱下眼镜,好似正在柔软的地毯上踱步思量,窗前星星点点的翠绿,时空仿佛专为你静止。在这里,店面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打造出了独特的消费场景,复古精致的陈设重塑着老街的记忆点。

一本套章,就可以带领游客市民读懂大鲍岛里院的“前世今生”。跟随着套章的打卡点,从中山路到潍县路,从博山路到易州路再到四方路,宽窄不一的小路上,广兴里、太兴里、三江里,错落地排布其中……里院结构纵横交错,商业动线猎奇趣味,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串里串院”的理念,让北区动线呈“之”字形,南区呈“回”字形。

“老”与“新”的对撞,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张力,盘活了老街的新业态。

蝶变换新,成就城市新兴文化地标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今后五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要取得整体性、突破性成果。市北区所在的东部区域,要突出文化传承、业态迭代,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

只有牢牢把握好城市更新的强大动能,盘活老城区,尤其是举足轻重的大鲍岛的历史文化资源,下好先手棋,城市功能的提升才能再上新台阶。

日均大百人,流水破万元,这个数据在大鲍岛的创意店铺里并不稀奇。近年来,针对文旅商产业融合,不管是在商户的引入还是活动的筹划上,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可谓是别出心裁。

比如,荷田水铺的定位是新式国风养生茶铺,除了健康天然的茶饮,荷田水铺还提供茶道、花道、古琴等汉韵文化的教学和体验活动,让顾客在品尝茶饮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茶饮、社交、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备受年轻人青睐。

在把视线放在里院博物馆上,这里集展示、体验、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精心布置的展览空间,生动呈现里院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带人们看到了它背后的故事。此外,里院博物馆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利用多媒体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使参观者能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里院的韵味。

值得注意的是,市北区有意识将里院博物馆乃至整个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人文故事与商业相结合,引入的具有特色特色美食、手工制作和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满足人们在文化体验之余的购物和餐饮需求,成为吸引众多游客和年轻人的新兴文化地标。

如今,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18里79院,已汇聚了60余个文化体验类、特色餐饮类、创意零售类项目,近期,6020科技馆、BUD日咖夜酒、文布加措、泰便利等4家商户也即将开业,为街区再添新彩。可以说,“潮玩”“复合式业态”“场景化体验”已经成为大鲍岛入驻商户的“拿手菜”。

走在前,开新局,在大鲍岛街区的改造过程中,产业“腾笼换鸟”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撒开招商引资的大网,持续导入新产业、新业态,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提升了区域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必须承认,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焕新已经成为青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个成功样板。

下一步,大鲍岛将持续引入新业态,推动新的消费场景的落地,致力于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活力集聚的城市街区重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