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郑煤机3个亿“踩雷”跑路私募,70亿资金还敢理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郑煤机3个亿“踩雷”跑路私募,70亿资金还敢理财?

私募基金是否应基于净值做投资,而基于净值的投资是又否值得依赖与信任?

文 | 独角金融 郑理

知名百亿私募基金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软新动力”)被骗事件发生后,除了该事件幕后主角毛崴被抓,多家私募、券商托管、信托等“踩雷”方陆续被牵出,购买过相关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资金也蒙受损失。

5月31日,聚焦于煤机和汽车零部件双主业的上市公司郑煤机(601717.SH,0564.HK)公告称,公司合计购买3亿元的理财产品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1号单一资金信托、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2号单一资金信托、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3号单一资金信托已陆续到期,公司已累计收回2956万元,其余资金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

早在2023年11月19日,郑煤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上述产品受托方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外贸信托“)。

据悉,出事私募包括深圳汇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汇盛私募”)、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瑜瑶”)、磐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磐京”)。最初将资金投向汇盛私募的百亿FOF私募华软新动力公司,在三家私募嵌套造假下,事件的演绎方向变成了华软新动力投出去的真金白银被卷走了。

除了郑煤机投资款项未能如期收回外,此前包括英洛华(000795.SZ)、横店东磁(002056.SZ)掏出的1.2亿元、3亿元买理财产品,目前超过90%的资金没有收回。

1、3亿资金仅收回1成,“财主”曾掏70亿激进理财?

私募跑路后,郑煤机曾在2023年11月19日表示,将密切关注上述信托理财产品后续兑付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跟踪,积极联系督促各相关方尽快向公司兑付上述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本金及收益,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郑煤机此前就曾因投资"华软系"相关项目而“踩雷”。

2023年3月29日,郑煤机公告称,应收上海华软款项金额为6552.62万元,已全额确认减值。此次资金蒙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等因素冲击了资本市场,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上海华软及其所属集团资金链产生问题,公司通过诉讼及财产保全方式亦未收回款项,结合上海华软现有资产已被质押给第三方及前述款项的担保人或其关联方的本期所增加的涉诉事项等情况,郑煤机判断此笔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较低。基于审慎考虑,对该笔款项计提100%减值准备。

郑煤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装备制造企业。实际上,3亿元认购的理财产品,只是郑煤机在诸多理财中占比很小的一笔。

2023年3月末,郑煤机发布了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的公告,其中指出拟在12个月内使用不超过7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如果不出意外,该笔资金已经在2024年3月底前投向了理财产品。

图源:公告

同时,该公告也披露了郑煤机最近12个月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情况,其中指出截至2023年3月末,郑煤机合计掏出112亿元来进行委托理财。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上市公司在符合监管的前提下购买理财产品无可厚非,但选择的产品底层资产是否经得住检验,风控是否到位等,都是考验其理财能否获益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可以购买理财,但须注意安全性,不可进行投机活动。

据独角金融梳理,截至目前,已有3家上市公司成了这桩兑付危机的受害者,累计投资金额共计7.8亿元。单从涉事的3家上市公司公告来看,目前资金追回情况并不乐观。据英洛华最新披露,其子公司购买了1.2亿元理财产品,截至1月19日英洛华收回的资金只有436万元。而横店东磁投资3亿元的信托产品,收回1375万元,还有近97%的资金没有收回。此次被牵连的上市公司,其中热衷于理财的英洛华追款遥遥无期,私募跑路事件也击碎了英洛华的理财梦。英洛华通过国通信托投资了杭州瑜瑶私募,该私募就是2023年的私募跑路事件中的主角之一。

2023年11月25日,英洛华公告称,英洛华、受托人国通信托及瑜瑶私募签订了三方协议。即委托人、受托人与瑜瑶私募的实控人三方签署了《国通信托·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资金支持协议》,由瑜瑶私募的实控人作为信托资金支持权利人。瑜瑶私募的实控人在信托产品成立时预先打入3000万元劣后资金,作为该产品信用增级。资金支持权利人提供的支持资金计入信托财产,但不计入信托份额。

“30亿元私募跑路”事件发生后不久,证监会已对该私募跑路事件中涉及的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立案调查,并表示相关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多家公司牵涉“30亿私募跑路”事件,还是要还原一下产品投资多层嵌套的过程。

最初,华软新动力将资金投进汇盛私募,后来汇盛私募又把钱投到了“杭州瑜瑶”,最后又投给磐石这家量化私募机构。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多层嵌套,最终穿透到一只没有托管人的私募产品上。当最底层的机构跑路,才东窗事发。

换言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资金如“接力棒”式的被投换了好几层,根据媒体报道的截图显示,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全是假的。

“券商中国”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该嵌套产品的最后一层基金合同上的打款账户,不是产品账户,而是管理人的公司账户,等于资金直接打到了管理人账户里,之后被直接转移,而底层产品管理人一直在提供虚假估值。之前大家都没有发现,最近发现它估值出得越来越慢,甚至延期出,才导致事情败露。

华软新动力投资汇盛私募,这一层是合规的,但后者又去投资了“杭州瑜瑶”,这是违规的。根据《资管新规》规定,明令禁止私募多层嵌套。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荣曾对《证券日报》表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多层嵌套是指三层及以上的产品嵌套,并不被法律允许。多层嵌套结构,使监管层面难以穿透到每一层的产品,但凡有一层基金管理不到位,没有尽到适当性义务,都会导致投资出现风险,而且是很难把控的风险。风控管理不够严,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人对产品的投资、资金的流向难以把控。

为了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华软新动力表示,“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针对此次重大违约行为,华软新动力已经报案,尽最大努力实现和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图源:官方微信公众号

公开信息显示,注册及实缴资本6310万元的华软新动力,是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的证券私募FOF基金之一,目前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服务对象涵盖了银行、券商、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家族客户等高净值客户。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2022年,华软新动力以202只的备案产品数量,排名私募基金第二名。

据公开资料显示,华软新动力董事长、总经理为徐以升,2015年加入该公司。作为百亿FOF私募机构,华软新动力在业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商业信誉,其以稳健投资、保护投资者利益著称。

经过这场套娃式的造假,对公司造成何种影响,接下来会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华软新动力曾表示,公司持续经营,其余在管基金产品均正常运作,公司将本着审慎负责的态度,持续合规经营。

2、“造假方”什么来头?

汇盛私募管理规模为10亿元至20亿元,实际办公地在杭州。汇盛基金备案的9只产品,三只已经清算,在运作的有六只。其中有5只标有“量化对冲”字样,该类产品由华福证券、国金证券进行托管。

图源:基金业协会

除了汇盛私募外,另外两家公司“杭州瑜瑶”“磐京”都曾出现违规行为。

天眼查APP显示,磐京基金成立于2015年,主要股东主要有两位,韩淑琴和毛崴,持股比例均为50%。目前,磐京基金对外投资10家公司,最著名的投资是大举增持A股上市公司大连圣亚。

但隐藏在交易大连圣亚背后的,是2021年12月,毛崴作为磐京时任董事长,证监会对其超比例增持、减持未报告、披露及在限制期内交易行为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其限制期内交易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合计罚款1530万元。

事件还要追溯到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彼时,毛崴等人通过磐京基金工作人员,控制使用磐京基金机构账户、“新证泰6号”等10只信托产品账户、7只私募产品账户、37个个人账户共55个证券账户交易大连圣亚股票,累计增持18.18亿元,减持16.35亿元。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是磐京基金发展的高光时刻,在此期间该公司曾备案了20多只基金产品,但2018年喜提多个私募大奖后,管理规模持续扩大的磐京再未新发基金。

2022年9月8日,因“异常经营”,以及无法持续符合管理人登记要求,磐京基金被中基协注销。截至注销时,公司仍有6只产品未在系统提交清算。谁也没有料到,已经注销的磐京,居然参与了此次诈骗案的局中局。

2023年2月,因涉嫌私募违规,上海证监局对磐京进行立案调查。

磐京还有一则鲜人为知的故事。自媒体“伟伟盛世Plas”文章内容显示,2018年,磐京利用漏洞成立了一只股权类私募产品,带上“证券”二字,而此时,股权类产品的资金是可以绕开托管的。起初,该公司做了市值管理炒股赚钱,收益率的优势,加上还有劣后资金托底,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

玩火必自焚。2023年11月6日,毛崴曾因涉嫌实施操纵证券市场,也被立案调查。

另一家私募机构杭州瑜瑶,2017年6月成立,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由2名自然人股东持股,杨泽斌是其大股东,持股82%,何国清持股18%,这家公司实缴资本200万元,管理着规模20亿-50亿元的资金,公司目前状态为经营异常。

2022年6月13日,杭州瑜瑶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主要原因是,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杭州瑜瑶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发行并管理的瑜瑶战鼓五号私募存在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的情形。

但从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看,杭州瑜瑶11只运作的产品,托管人为华泰证券。

图源:基金业协会

而在私募机构投资时,应采取哪些措施规避风险?广科咨询沈萌称,私募产品是不是造假,很容易查验,私募机构和产品都必须在协会备案。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称,防范这类事件发生,一是要进行尽职调查:私募机构应在投资前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二是要评估合规性。私募机构应评估目标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避免因违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三是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私募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风险。四是寻求专业意见,私募机构可寻求专业法律、财务等第三方机构的意见,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3、“管理人”面临何种风险?

华软新动力“踩雷”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除了对私募市场多层嵌套问题、对私募产品估值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外,当私募基金“跑路”,管理人又面临何种风险?

一直以来,私募基金的监管都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2023年7月9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并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于违法行为或不配合调查的私募基金处罚力度和覆盖面也更广。在这样的严监管背景下,为何还有私募基金跑路事件的发生?

首先先来了解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为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的投资基金。

在实践中,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案件通常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涉案的资金募集机构、私募基金主体未持牌即对外吸收资金。这些私募基金和募资机构未经中基协登记、备案,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类是持牌私募基金管理人,打着“私募基金”的旗号发售一些未注册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进行非法集资,同样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三是私募基金已经经过中基协的登记、备案,但在私募基金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违反禁止非法集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以私募基金的合法外衣,实施非法集资行为,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等。

针对此次量化私募跑路事件,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肖飒团队认为,如果信息属实,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即其他相关涉案人员、造假人员很有可能是打着合法私募的旗号,进行诈骗的行为。而如果量化私募基金“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全是假的”,在该种情况下,杭州瑜瑶很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这起事件的背后,也引发了更深层的疑问,私募基金是否应基于净值做投资,而基于净值的投资是又否值得依赖与信任?

对此,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私募基金不能只基于净值做投资,太多因素影响净值,而且不同的基金规模、不同的投资模式,甚至不同的净值计算方法都会影响净值的表现。与公募基金实施审批制不同,私募产品实施的是备案制,优势则是资金来源多样化,但一些机构可能会通过相应手段来规避备案以此获得不当利益。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当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遭遇损失后,要收回逾期产品的本金及利息或需较长时间,当到期未能兑付,对公司内部现金流也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你是否有买过理财产品,投资前是否做好了投前调研?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郑煤机

1.6k
  • 减持速报丨迈信林(688685.SH)股东计划减持总股本的1.31%,狮头股份(600539.SH)股东拟减持总股本的3%
  • 控股股东、高管接连减持,股价跳水!郑煤机回应:控股股东这边劝不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郑煤机3个亿“踩雷”跑路私募,70亿资金还敢理财?

私募基金是否应基于净值做投资,而基于净值的投资是又否值得依赖与信任?

文 | 独角金融 郑理

知名百亿私募基金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软新动力”)被骗事件发生后,除了该事件幕后主角毛崴被抓,多家私募、券商托管、信托等“踩雷”方陆续被牵出,购买过相关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资金也蒙受损失。

5月31日,聚焦于煤机和汽车零部件双主业的上市公司郑煤机(601717.SH,0564.HK)公告称,公司合计购买3亿元的理财产品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1号单一资金信托、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2号单一资金信托、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3号单一资金信托已陆续到期,公司已累计收回2956万元,其余资金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

早在2023年11月19日,郑煤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上述产品受托方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外贸信托“)。

据悉,出事私募包括深圳汇盛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汇盛私募”)、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瑜瑶”)、磐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磐京”)。最初将资金投向汇盛私募的百亿FOF私募华软新动力公司,在三家私募嵌套造假下,事件的演绎方向变成了华软新动力投出去的真金白银被卷走了。

除了郑煤机投资款项未能如期收回外,此前包括英洛华(000795.SZ)、横店东磁(002056.SZ)掏出的1.2亿元、3亿元买理财产品,目前超过90%的资金没有收回。

1、3亿资金仅收回1成,“财主”曾掏70亿激进理财?

私募跑路后,郑煤机曾在2023年11月19日表示,将密切关注上述信托理财产品后续兑付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跟踪,积极联系督促各相关方尽快向公司兑付上述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本金及收益,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郑煤机此前就曾因投资"华软系"相关项目而“踩雷”。

2023年3月29日,郑煤机公告称,应收上海华软款项金额为6552.62万元,已全额确认减值。此次资金蒙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等因素冲击了资本市场,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上海华软及其所属集团资金链产生问题,公司通过诉讼及财产保全方式亦未收回款项,结合上海华软现有资产已被质押给第三方及前述款项的担保人或其关联方的本期所增加的涉诉事项等情况,郑煤机判断此笔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较低。基于审慎考虑,对该笔款项计提100%减值准备。

郑煤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装备制造企业。实际上,3亿元认购的理财产品,只是郑煤机在诸多理财中占比很小的一笔。

2023年3月末,郑煤机发布了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的公告,其中指出拟在12个月内使用不超过7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如果不出意外,该笔资金已经在2024年3月底前投向了理财产品。

图源:公告

同时,该公告也披露了郑煤机最近12个月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情况,其中指出截至2023年3月末,郑煤机合计掏出112亿元来进行委托理财。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上市公司在符合监管的前提下购买理财产品无可厚非,但选择的产品底层资产是否经得住检验,风控是否到位等,都是考验其理财能否获益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可以购买理财,但须注意安全性,不可进行投机活动。

据独角金融梳理,截至目前,已有3家上市公司成了这桩兑付危机的受害者,累计投资金额共计7.8亿元。单从涉事的3家上市公司公告来看,目前资金追回情况并不乐观。据英洛华最新披露,其子公司购买了1.2亿元理财产品,截至1月19日英洛华收回的资金只有436万元。而横店东磁投资3亿元的信托产品,收回1375万元,还有近97%的资金没有收回。此次被牵连的上市公司,其中热衷于理财的英洛华追款遥遥无期,私募跑路事件也击碎了英洛华的理财梦。英洛华通过国通信托投资了杭州瑜瑶私募,该私募就是2023年的私募跑路事件中的主角之一。

2023年11月25日,英洛华公告称,英洛华、受托人国通信托及瑜瑶私募签订了三方协议。即委托人、受托人与瑜瑶私募的实控人三方签署了《国通信托·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资金支持协议》,由瑜瑶私募的实控人作为信托资金支持权利人。瑜瑶私募的实控人在信托产品成立时预先打入3000万元劣后资金,作为该产品信用增级。资金支持权利人提供的支持资金计入信托财产,但不计入信托份额。

“30亿元私募跑路”事件发生后不久,证监会已对该私募跑路事件中涉及的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立案调查,并表示相关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多家公司牵涉“30亿私募跑路”事件,还是要还原一下产品投资多层嵌套的过程。

最初,华软新动力将资金投进汇盛私募,后来汇盛私募又把钱投到了“杭州瑜瑶”,最后又投给磐石这家量化私募机构。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多层嵌套,最终穿透到一只没有托管人的私募产品上。当最底层的机构跑路,才东窗事发。

换言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资金如“接力棒”式的被投换了好几层,根据媒体报道的截图显示,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全是假的。

“券商中国”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该嵌套产品的最后一层基金合同上的打款账户,不是产品账户,而是管理人的公司账户,等于资金直接打到了管理人账户里,之后被直接转移,而底层产品管理人一直在提供虚假估值。之前大家都没有发现,最近发现它估值出得越来越慢,甚至延期出,才导致事情败露。

华软新动力投资汇盛私募,这一层是合规的,但后者又去投资了“杭州瑜瑶”,这是违规的。根据《资管新规》规定,明令禁止私募多层嵌套。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荣曾对《证券日报》表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多层嵌套是指三层及以上的产品嵌套,并不被法律允许。多层嵌套结构,使监管层面难以穿透到每一层的产品,但凡有一层基金管理不到位,没有尽到适当性义务,都会导致投资出现风险,而且是很难把控的风险。风控管理不够严,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人对产品的投资、资金的流向难以把控。

为了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华软新动力表示,“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针对此次重大违约行为,华软新动力已经报案,尽最大努力实现和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图源:官方微信公众号

公开信息显示,注册及实缴资本6310万元的华软新动力,是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的证券私募FOF基金之一,目前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服务对象涵盖了银行、券商、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家族客户等高净值客户。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2022年,华软新动力以202只的备案产品数量,排名私募基金第二名。

据公开资料显示,华软新动力董事长、总经理为徐以升,2015年加入该公司。作为百亿FOF私募机构,华软新动力在业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商业信誉,其以稳健投资、保护投资者利益著称。

经过这场套娃式的造假,对公司造成何种影响,接下来会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华软新动力曾表示,公司持续经营,其余在管基金产品均正常运作,公司将本着审慎负责的态度,持续合规经营。

2、“造假方”什么来头?

汇盛私募管理规模为10亿元至20亿元,实际办公地在杭州。汇盛基金备案的9只产品,三只已经清算,在运作的有六只。其中有5只标有“量化对冲”字样,该类产品由华福证券、国金证券进行托管。

图源:基金业协会

除了汇盛私募外,另外两家公司“杭州瑜瑶”“磐京”都曾出现违规行为。

天眼查APP显示,磐京基金成立于2015年,主要股东主要有两位,韩淑琴和毛崴,持股比例均为50%。目前,磐京基金对外投资10家公司,最著名的投资是大举增持A股上市公司大连圣亚。

但隐藏在交易大连圣亚背后的,是2021年12月,毛崴作为磐京时任董事长,证监会对其超比例增持、减持未报告、披露及在限制期内交易行为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其限制期内交易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合计罚款1530万元。

事件还要追溯到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彼时,毛崴等人通过磐京基金工作人员,控制使用磐京基金机构账户、“新证泰6号”等10只信托产品账户、7只私募产品账户、37个个人账户共55个证券账户交易大连圣亚股票,累计增持18.18亿元,减持16.35亿元。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是磐京基金发展的高光时刻,在此期间该公司曾备案了20多只基金产品,但2018年喜提多个私募大奖后,管理规模持续扩大的磐京再未新发基金。

2022年9月8日,因“异常经营”,以及无法持续符合管理人登记要求,磐京基金被中基协注销。截至注销时,公司仍有6只产品未在系统提交清算。谁也没有料到,已经注销的磐京,居然参与了此次诈骗案的局中局。

2023年2月,因涉嫌私募违规,上海证监局对磐京进行立案调查。

磐京还有一则鲜人为知的故事。自媒体“伟伟盛世Plas”文章内容显示,2018年,磐京利用漏洞成立了一只股权类私募产品,带上“证券”二字,而此时,股权类产品的资金是可以绕开托管的。起初,该公司做了市值管理炒股赚钱,收益率的优势,加上还有劣后资金托底,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

玩火必自焚。2023年11月6日,毛崴曾因涉嫌实施操纵证券市场,也被立案调查。

另一家私募机构杭州瑜瑶,2017年6月成立,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由2名自然人股东持股,杨泽斌是其大股东,持股82%,何国清持股18%,这家公司实缴资本200万元,管理着规模20亿-50亿元的资金,公司目前状态为经营异常。

2022年6月13日,杭州瑜瑶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主要原因是,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杭州瑜瑶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发行并管理的瑜瑶战鼓五号私募存在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的情形。

但从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看,杭州瑜瑶11只运作的产品,托管人为华泰证券。

图源:基金业协会

而在私募机构投资时,应采取哪些措施规避风险?广科咨询沈萌称,私募产品是不是造假,很容易查验,私募机构和产品都必须在协会备案。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称,防范这类事件发生,一是要进行尽职调查:私募机构应在投资前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二是要评估合规性。私募机构应评估目标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避免因违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三是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私募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风险。四是寻求专业意见,私募机构可寻求专业法律、财务等第三方机构的意见,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3、“管理人”面临何种风险?

华软新动力“踩雷”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除了对私募市场多层嵌套问题、对私募产品估值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外,当私募基金“跑路”,管理人又面临何种风险?

一直以来,私募基金的监管都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2023年7月9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并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于违法行为或不配合调查的私募基金处罚力度和覆盖面也更广。在这样的严监管背景下,为何还有私募基金跑路事件的发生?

首先先来了解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为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的投资基金。

在实践中,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案件通常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涉案的资金募集机构、私募基金主体未持牌即对外吸收资金。这些私募基金和募资机构未经中基协登记、备案,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类是持牌私募基金管理人,打着“私募基金”的旗号发售一些未注册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进行非法集资,同样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三是私募基金已经经过中基协的登记、备案,但在私募基金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违反禁止非法集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以私募基金的合法外衣,实施非法集资行为,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等。

针对此次量化私募跑路事件,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肖飒团队认为,如果信息属实,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即其他相关涉案人员、造假人员很有可能是打着合法私募的旗号,进行诈骗的行为。而如果量化私募基金“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全是假的”,在该种情况下,杭州瑜瑶很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这起事件的背后,也引发了更深层的疑问,私募基金是否应基于净值做投资,而基于净值的投资是又否值得依赖与信任?

对此,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私募基金不能只基于净值做投资,太多因素影响净值,而且不同的基金规模、不同的投资模式,甚至不同的净值计算方法都会影响净值的表现。与公募基金实施审批制不同,私募产品实施的是备案制,优势则是资金来源多样化,但一些机构可能会通过相应手段来规避备案以此获得不当利益。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当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遭遇损失后,要收回逾期产品的本金及利息或需较长时间,当到期未能兑付,对公司内部现金流也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你是否有买过理财产品,投资前是否做好了投前调研?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