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 | 留住“流量”的烟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 | 留住“流量”的烟台

这是一次双向“奔赴”。

文 | 陈明一

从“2024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烟台站·日出场”到“张信哲‘未来式·终极版’世界巡回演唱会”,再到“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 ,冯小刚、贾樟柯、王红卫等400余位电影导演、演员齐聚一堂……

从年初开始,烟台一直站在“流量”的顶端。

有人羡慕烟台迎来的“泼天流量”,而正如“流”字的本质容易转瞬即逝,如何接住“流量”,将“流量”变为“留量”,需要城市管理者多费心思。

时隔一个月,许多人仍对“日出”演唱会记忆犹新——从凌晨3点开唱,万人聚集在烟台牟平里蹦岛,交织着海浪与音乐的梦幻,一同迎接日出的光芒。

面对镜头,华晨宇表示,演唱会在深夜开唱,避开扰民因素选择偏远地段,但又要保证交通便利,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而烟台符合所有条件。

事实上,当“日出”演唱会尚处于预热期,随着数十万歌迷对烟台的“心之神往”,使得烟台市在“五一”节前既已入选各大旅游网站的热门目的地榜单。最重要的是,烟台市及时预判,“宠粉”赠送特产、组织公交车接送,甚至,烟台市民亦自发组成车队,热情接送外地游人,最终,“烟台现象”燃爆全网。

可以说,这是一次双向“奔赴”,也是服务型政府的优势显现,让人类内心深处的古老情感与追逐情感的体验撞了个满怀,携手将烟台推往流量的头部位置。

图片来源:摄图网

城市,需要吸引“流量”的天赋

当“电影”一词活生生在烟台被造了出来,位于北纬37度、黄海之滨的烟台,宛若银幕中的主角,向来不缺话题。

横跨黄、渤两海,烟台坐拥1071公里绵长的海岸线,230多个景色秀丽的海岛,境内遍布蜿蜒起伏的山峦,山、海、城交汇出如画美景。是“中国水果之乡”,是“中国鲁菜之都”,是“八仙传说”的缘起之地,是全真教发源地。

以“仙境海岸”作为城市名片,烟台更不缺奖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称号,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集众多“顶流头衔”于一身,叠加“好客山东”的金字招牌,烟台可谓颜值与实力兼具。

去年“五一”小长假,烟台举办黄渤海迷笛音乐节,3天吸引10万乐迷相聚烟台,尽情放肆享受音乐,为整座城市打开了“狂欢”按钮;随后,诸多明星云集烟台踏浪寻鲜,“鲁菜之乡”走向全国;“海洋之星”“北方小马代”走红网络,《天空之城》同款入海铁轨吸引众多网友打卡拍照……

“我爱烟台,这座城市有着不断奋斗而舞动的青春!”一位乐迷如是说,这里是冰心先生“灵魂的故乡”,七八年的光景,童年留在一座城,心也留在了那里。

“当景致留于心,即使千万里之遥,每每想见,便是一幅清晰的画,不必身临其境,却心临其景。当心中装有美景,一切都是希冀与憧憬。”

冰心的女儿吴青曾说:“妈妈太爱烟台了,甚至胜过爱她的故乡……正是在烟台,妈妈认识了大海,认识了大自然。我曾经问过妈妈,问她为什么喜欢海,妈妈说大海使人心胸开阔、包容一切,大海给予别人的都是爱。”

正如大海一般包容,烟台这座城市张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在这座城市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高楼大厦与古朴建筑交相辉映,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接“流量”?

近两年的烟台,热点一直不断。从竞争力十足的旅游城市中“C位”出道,烟台抓住了流量时代的机遇,寻求文旅流量密码——不断探索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

今年的烟台“两会”,“文化”成为热词。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动文化繁荣,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时间上溯至2023年,烟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文旅融合突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步入快车道。

大项目支撑产业发展,文旅赋能消费提振。这一年,烟台通过举办百余场品牌节会,万余场文化惠民活动,三千余场各类体育赛事,累计参与人数超千万人次,让城市的文化魅力四射,充分彰显了城市热度。

2023年底,烟台着手开展滨海一线文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主题鲜明、消费场景丰富的“仙境海岸”,旨在通过提升行动形成时尚活力、浪漫暖心、功能完备、令人向往的海岸线。

今年,烟台推出“仙境海岸·品重烟台”新名片,并从拉动文旅消费、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向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启动2024烟台市民文化艺术季,为游客贴心规划“城市微度假”Citywalk路线,开通免费接驳车辆为乐迷游客提供便利,发布“五一”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等,烟台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诚意和决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今,时间已入盛夏,未来的几个月,一大波歌迷和游客将涌进烟台,烟台的“人从众”模式会持续上演。看演出、赏美景、游海岛、品美食,五湖四海的游客聚集在烟台,花式解锁仙境海岸的多重玩法。

而烟台也将围绕“游玩推荐”“打卡新地标”“你不知道的烟台”“漫游博物馆”“烟台非遗”等系列话题,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持续输出攻略玩法,为广大游客种下一片属于烟台的“草原”。

值得一提的是,为构建旅游目的地优质供给体系,今年,烟台将聚焦“两核、两廊、三片、七线”重点区域,统筹布局酒店民宿、景区提升、工业旅游、海岛旅游、文化创意、文旅综合体、乡村旅游、休闲康养8类135个在建文旅项目,从政策推动、营销推广、活动拉动、场景培育四大板块全面发力,以节会促发展、聚人气,持续打造爆款文旅产品,将城市热度延续。

毕竟接“流量”,除了天赋异禀,更要有像烟台这样接住“流量”的慧心巧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 | 留住“流量”的烟台

这是一次双向“奔赴”。

文 | 陈明一

从“2024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烟台站·日出场”到“张信哲‘未来式·终极版’世界巡回演唱会”,再到“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 ,冯小刚、贾樟柯、王红卫等400余位电影导演、演员齐聚一堂……

从年初开始,烟台一直站在“流量”的顶端。

有人羡慕烟台迎来的“泼天流量”,而正如“流”字的本质容易转瞬即逝,如何接住“流量”,将“流量”变为“留量”,需要城市管理者多费心思。

时隔一个月,许多人仍对“日出”演唱会记忆犹新——从凌晨3点开唱,万人聚集在烟台牟平里蹦岛,交织着海浪与音乐的梦幻,一同迎接日出的光芒。

面对镜头,华晨宇表示,演唱会在深夜开唱,避开扰民因素选择偏远地段,但又要保证交通便利,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而烟台符合所有条件。

事实上,当“日出”演唱会尚处于预热期,随着数十万歌迷对烟台的“心之神往”,使得烟台市在“五一”节前既已入选各大旅游网站的热门目的地榜单。最重要的是,烟台市及时预判,“宠粉”赠送特产、组织公交车接送,甚至,烟台市民亦自发组成车队,热情接送外地游人,最终,“烟台现象”燃爆全网。

可以说,这是一次双向“奔赴”,也是服务型政府的优势显现,让人类内心深处的古老情感与追逐情感的体验撞了个满怀,携手将烟台推往流量的头部位置。

图片来源:摄图网

城市,需要吸引“流量”的天赋

当“电影”一词活生生在烟台被造了出来,位于北纬37度、黄海之滨的烟台,宛若银幕中的主角,向来不缺话题。

横跨黄、渤两海,烟台坐拥1071公里绵长的海岸线,230多个景色秀丽的海岛,境内遍布蜿蜒起伏的山峦,山、海、城交汇出如画美景。是“中国水果之乡”,是“中国鲁菜之都”,是“八仙传说”的缘起之地,是全真教发源地。

以“仙境海岸”作为城市名片,烟台更不缺奖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称号,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集众多“顶流头衔”于一身,叠加“好客山东”的金字招牌,烟台可谓颜值与实力兼具。

去年“五一”小长假,烟台举办黄渤海迷笛音乐节,3天吸引10万乐迷相聚烟台,尽情放肆享受音乐,为整座城市打开了“狂欢”按钮;随后,诸多明星云集烟台踏浪寻鲜,“鲁菜之乡”走向全国;“海洋之星”“北方小马代”走红网络,《天空之城》同款入海铁轨吸引众多网友打卡拍照……

“我爱烟台,这座城市有着不断奋斗而舞动的青春!”一位乐迷如是说,这里是冰心先生“灵魂的故乡”,七八年的光景,童年留在一座城,心也留在了那里。

“当景致留于心,即使千万里之遥,每每想见,便是一幅清晰的画,不必身临其境,却心临其景。当心中装有美景,一切都是希冀与憧憬。”

冰心的女儿吴青曾说:“妈妈太爱烟台了,甚至胜过爱她的故乡……正是在烟台,妈妈认识了大海,认识了大自然。我曾经问过妈妈,问她为什么喜欢海,妈妈说大海使人心胸开阔、包容一切,大海给予别人的都是爱。”

正如大海一般包容,烟台这座城市张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在这座城市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高楼大厦与古朴建筑交相辉映,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接“流量”?

近两年的烟台,热点一直不断。从竞争力十足的旅游城市中“C位”出道,烟台抓住了流量时代的机遇,寻求文旅流量密码——不断探索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

今年的烟台“两会”,“文化”成为热词。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动文化繁荣,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时间上溯至2023年,烟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文旅融合突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步入快车道。

大项目支撑产业发展,文旅赋能消费提振。这一年,烟台通过举办百余场品牌节会,万余场文化惠民活动,三千余场各类体育赛事,累计参与人数超千万人次,让城市的文化魅力四射,充分彰显了城市热度。

2023年底,烟台着手开展滨海一线文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主题鲜明、消费场景丰富的“仙境海岸”,旨在通过提升行动形成时尚活力、浪漫暖心、功能完备、令人向往的海岸线。

今年,烟台推出“仙境海岸·品重烟台”新名片,并从拉动文旅消费、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向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启动2024烟台市民文化艺术季,为游客贴心规划“城市微度假”Citywalk路线,开通免费接驳车辆为乐迷游客提供便利,发布“五一”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等,烟台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诚意和决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今,时间已入盛夏,未来的几个月,一大波歌迷和游客将涌进烟台,烟台的“人从众”模式会持续上演。看演出、赏美景、游海岛、品美食,五湖四海的游客聚集在烟台,花式解锁仙境海岸的多重玩法。

而烟台也将围绕“游玩推荐”“打卡新地标”“你不知道的烟台”“漫游博物馆”“烟台非遗”等系列话题,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持续输出攻略玩法,为广大游客种下一片属于烟台的“草原”。

值得一提的是,为构建旅游目的地优质供给体系,今年,烟台将聚焦“两核、两廊、三片、七线”重点区域,统筹布局酒店民宿、景区提升、工业旅游、海岛旅游、文化创意、文旅综合体、乡村旅游、休闲康养8类135个在建文旅项目,从政策推动、营销推广、活动拉动、场景培育四大板块全面发力,以节会促发展、聚人气,持续打造爆款文旅产品,将城市热度延续。

毕竟接“流量”,除了天赋异禀,更要有像烟台这样接住“流量”的慧心巧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