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宇婷
2016年年中开始,有关“限韩令”的传闻,开始引发行业对韩国化妆品在华发展的热议。尽管中国官方早已否认“限韩令”存在,但这股若有如无的风波还是对市场造成了影响。不仅韩国化妆品巨头的财报屡屡开始表示对“限韩”的担忧,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韩系代理商及零售市场已经开始“方”了。
财报:喜忧参半,前景不明
本月,韩国统计局报告显示,去年第4季度(10-12月),韩国通过网络出口海外的商品金额共721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6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对华出口额从2015年同期的3343亿韩元激增至去年的584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1亿元),占整体出口80%,主要靠化妆品拉动。不难看出,韩国化妆品在中国消费者心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近日,LG生活健康、爱茉莉太平洋、伊思等韩国企业也纷纷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销售情况。
其中,LG生活健康保持了连续12年的增长。但从公布的财报信息看,LG生活健康表示出对“限韩”的担忧。LG生活健康在财报中直言,受“萨德”影响,未来前景并不明朗。
虽然爱茉莉太平洋第四季度财报中未明确指出“萨德” 风波的影响,但从其财报数据来看,该季度销售增幅仅7.3%不及全年增幅一半,同时营业利润较2015年同期下滑16.5%,净利润下滑4.3%。
此外,2016年第三季度销售还超过市场预期的伊思,在第四季度销售降幅达23%,全年销售下跌13.6%。而伊思官方也表示,中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导致了品牌第四季度的明显下滑。
显然,作为韩国化妆品市场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市场对于韩国化妆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市场的业绩好坏无不牵动着全盘业绩的好坏。各家对于“限韩”的担忧已经明显地体现在了财报中。
市场:未雨绸缪,转向欧美澳品牌
记者采访多家进口品牌代理公司,从销售数据看,韩国化妆品仍呈现出强劲态势,部分公司韩国进口品销售增长幅度可达20%以上。“消费者对韩国化妆品依旧较高热度,同时近几年韩国品牌也在不断从活动、折扣等动销方式上适应中国市场。但现阶段,未来韩国化妆品发展究竟如何,谁也无法保证。”一位韩系品牌代理商表达出了担忧。
事实上,有代理公司已经感受到压力,而这主要来自正品货源。“由于海关加强了对进口化妆品的监督管理,原本7至10天的过关周期已延伸至20天左右,实际销售中已经多次出现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尽管进口监管与“限韩”猜测无直接关联,但多位代理商仍显得信心不足。为保证货源,代理商须提前备货,无疑增大了销售风险。
此外,据知情人透露,部分韩国化妆品持有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将于今年中旬到期,若在此前品牌未取得相关证件,将无法通过正规渠道销售。他预测:“可能在今年中旬,韩进口化妆品在华销售会受到更大冲击。”
权衡之下,一些代理商已经着手调整品牌结构,降低韩品占比,主营进口化妆品销售的卡罗国际药妆韩系进口品占比此前最高达到60%,今年预计会降至30%。
“今年不会新增韩品代理,除非有优势特别突出的大品牌。”一位多年从事进口品业务的代理商坦言。而多家代理商也明确表示引进韩国品牌将会更谨慎,并将更多目光投向欧美、澳洲化妆品品牌。
调整:高端、电商或作为突破口
受“萨德”影响,韩国化妆品未来如何发展也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有观点推测,为保证正品货源,品牌或将原装进口改变为中国代工生产。
记者从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方获悉,近期有意向与科丝美诗(中国)合作的韩国品牌明显增多,但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韩化妆品需求的增长,在华生产的韩国品牌近年来也呈增长态势,因此无法直接判断是否与限韩说法相关。
不过,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申英杰也谈到,即使韩品牌选择在华生产作为应对措施,也较难在短期内完全规避风险。“一方面,若品牌此前未与在华代工企业合作,产品配方、原料需要时间完成对接;另一方面,如果品牌已与科丝美诗韩国公司合作,产品配方可以实现中韩公司间的共享,但产品包装包材仍需进口,同样需要对接时间。”
记者了解到,尽管各品牌尚未出台具体措施,但从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伊思对自身成绩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促进其中国销售增长的关键因素可以从发力电商渠道,以及发力彩妆及高端护肤市场着手,而这些也可能成为韩国化妆品下一步在华发展的重要战略。
LG生活健康在其第四季度财报中表示,“在充满不确定的国内外市场上,2016年由于生活用品部门集中打造精华路线,有效减低了外部冲击,巩固了增长态势,其中,Whoo后超1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2亿元)销售同比增幅达49%,SU:M37°也因在高端市场的扩张,获得82%的销售增长。”
与此同时,爱茉莉太平洋表示,2016年将赫妍(HERA)引入中国,并且增加雪花秀的专柜数量以及发展电商,也拉动了集团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业绩增长。接下来,韩化妆品品牌是否会在高端市场乘风破浪值得关注。
另据韩国统计厅报道,2016年第四季大中华地区消费者网购韩国商品消费584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1亿元r),同比增长74.8%,而在增加的金额中,约有75%来自化妆品。伊思品牌方也表示,得益于天猫双十一及天猫国际药妆活动,为品牌在中国地区创造了1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0万元)的销售。此外,据亿邦动力网消息,2016年12月淘宝天猫美妆热销品牌排行中, Whoo后、雪花秀分别占据第一和第六名。
赴韩游客锐减以及中国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都使得韩国品牌重视电商渠道的发展,而这也或许是韩国化妆品未来在华发展的重点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