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映画柏林电影节:酒鬼导演、小三女星和最好的国产动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映画柏林电影节:酒鬼导演、小三女星和最好的国产动画

“不像戛纳和威尼斯,我爱柏林电影节的原因是,它是办给每一个人的。”

影迷中普遍的共识是,三大电影节仅剩戛纳一家独大,最近几年谈论柏林电影节,常用词是“坠落”、“黯淡”甚至“已死”。

有必要看几个数据:2017年柏林电影节11天里共有399部影片在各单元放映,观影人次超过50万,售出电影票超过30万张。这些数字代表的是2月柏林严寒中的电影热度,它仍是这个世界上大众参与度最高的电影节,没有之一。

柏林街景

柏林电影节“坠落”,凭什么它的观众仍能保持世界第一?

自柏林墙倒塌后,柏林就一直保持着欧洲艺术之都的地位,长期以来作为“全世界最酷城市”(近年对于柏林变得商业化的批评之声也多了起来),成为继巴黎和纽约之后,文艺青年、背包客、音乐人、艺术家们的终极目的地。

有位连续三年来柏林电影节的英国影迷说:“不像戛纳和威尼斯,我爱柏林电影节的原因是,它是办给每一个人的。”

柏林电影节首日,场外带着睡袋连夜排队购票的观众

柏林有低廉的物价(在电影节期间也同样低廉),繁荣的艺术圈——得益于柏林在国际大都市中独一无二的房租调控制度,以及供大于需的租房市场,让贫穷的学生和艺术家们也能在这里的好地段住上宽敞的公寓,剩下的钱,满大街的咖啡馆酒吧和各具特色的夜店俱乐部,供他们寻找灵感,或者寻欢作乐。

在物质基础之外,最让波西米亚族热爱的是柏林自由的氛围,那里的人常说:“连空气都散发自由的气味”。柏林工作和居住着超过2.5万名艺术家,有着数不清的艺术工作室,文化和创意产业兴盛,先锋精神已经成为柏林的基因。

柏林的街头涂鸦文化:电影《闪灵》和《猩球崛起》

柏林街头涂鸦文化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有了最酷的年青人,就会有最酷的玩乐方式。柏林墙倒塌后,东柏林大量的空置厂房成为电音俱乐部的发源地。这里也时常会出现自发性的俱乐部,突然玩家汇聚,红极一时,却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关门消失。

一位德国制片人介绍说,玩高级的你得去伦敦,地下文化你得来柏林,这是柏林最大的魅力所在。而柏林电影节,大概是这座城市里最正儿八经的文化活动了。

另一位常跑国际电影节的制片人则告诉我:“柏林是一座让你可以撒野的城市!”

最“撒野”

阿基·考里斯马基

《在希望的另一边》

考里斯马基的《在希望的另一边》,跟他上一部作品《勒阿弗尔》一样,讲一个难民的故事,叙利亚难民哈勒得,失去亲人和家园后,爬上了一艘运煤船,来到陌生的赫尔辛基,为了不被遣返出境,逃出了收容所,流落公园和下水道。

芬兰小商人维克斯托姆,离婚后在赌场发了笔横财,孤单的老男人买下一个破旧的餐馆。影片进行到40分钟时,两人相遇了,维克斯托姆收留了哈勒得,一段看似不可能的跨文化友谊悄然发生。

简洁的叙事和稀少的对白,漂泊无依的主人公,无力与伴侣沟通情感的老男人,令人会心一笑的冷幽默,底层人生活里的困境和点点曙光,在爱中得到些救赎,弥漫着香烟、孤独和廉价伏特加味道的考里斯马基电影。他一点没变。

这同时也指他又一次在电影节上“出丑”:当颁奖人念出最佳导演考里斯马基的名字时,镜头给到面色纠结的考里斯马基,这个特写足有十秒钟,他就僵坐在那里,毫无反应,他并没有上台领奖,而是坐在座位上接过了主持人送来的银熊奖,获奖感言只有“谢谢”。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他也迷之消失了。

考里斯马基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酒后“跳舞”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他又喝大了。就像他电影里幻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有喝不完的伏特加的酒鬼一样。瑞士记者维利·汉莫伯格这样描述与考里斯马基的会面:“考里斯马基走过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喝点?’他招呼服务员,‘给我来两杯酒,给记者也来一杯。’”

2002年戛纳,考里斯马基上台领二等奖——“评审团大奖”,他停在评委会主席大卫·林奇身旁耳语了什么,林奇听完吃了一惊。这个故事广为人接受的版本是,他对林奇说:“正如希区柯克所说,你算个什么。”

在同一届戛纳,考里斯马基还干了一件“撒野”的事——在红毯上扭起屁股跳起了奇怪的舞蹈,就那么抽风似得跑进自己电影的放映厅里。第二天,陪同的芬兰文化部长苏维·林登很不高兴,他说,作为芬兰代表,在国际舞台上撒酒疯是很不得体的。

在柏林,考里斯马基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他的散漫不羁,醉酒是他反叛的表达,让那些教条和刻板都暂时见鬼去,就像他的制片人所说:“酒精能释放他”,这也一定是他才华和创造力的源泉。

最“酷”

金敏喜与洪常秀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柏林版海报

忧郁的气息弥漫在洪尚秀《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每一个镜头里,金敏喜在片中演一个著名电影女星,因为跟已婚导演的不伦恋情,离开了影视圈,她选择暂时逃避,来到德国汉堡找老朋友排解心中的忧虑,她对那份感情既有不舍也有怀疑。影片的下半部分,她回到韩国的海边小镇,与朋友聚会喝酒时碰到了那位导演,借着酒意,抒发起人生和爱情的感悟。

熟悉洪尚秀的人会熟悉这个电影里的一切元素,极少的情节,极多的对话,寂寥的海滩,三五友人围坐喝烧酒,借酒浇愁,也借酒倒出一肚子真心话。

柏林电影节颁奖礼结束后,洪尚秀和金敏喜

洪尚秀和金敏喜出席柏林电影节酒会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洪尚秀对“金敏喜勾搭已婚导演洪尚秀丑闻”的一种回应。影片中段,好友在饭桌上批评女星和已婚导演的恋情不道德时,一旁的同伴抗议道:“难道真爱也有错吗!”洪尚秀也借片中角色之口自嘲了一番:“那些把个人经历拍成电影的导演,真的是很无聊啊!”

看过一个关于“酷”的解读:当面对这个世俗刻板的世界时,你要敢于说出:去他妈的!然后不管别的,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这对不道德的恋人,无论在现实中回应丑闻,还是在电影中表达内心,都无比地开诚布公,这才是内心强大的外在表现。

最佳影片

《好极了》

《好极了》

最佳影片分两种,一种是评审团选出来的,一种是观众选出来的。

前者是一部高冷的匈牙利艺术片,《灵与肉》,从主题到形式,它都是空灵的梦境般的存在,片如其名,既有“血腥画面的肉”,也有“小清新电影的灵”,在屠宰场的血腥和男女的诡异梦境间交织前行。

后者是一部国产动画,《好极了》,从故事到画面,都是现实的渐近线。对于这样一部艺术质量难得一见的国产成人动画,看过的中国同行们意见很一致——至少它在部分中国观众心中,是值一个最佳影片的。

刘健

《好极了》的故事讲得非常好,围绕一笔巨款的多方追猎,这种盖·里奇式的多人物多线索汇集式故事,上一次讲好了的国产电影还要追溯至《疯狂的石头》——它比《疯狂的石头》又多了一层对现实的戏谑。

而故事里那种独属于中国平民或者贫民的幽默对白,那些既有对世界的无知误解同时又兼有中国式生存智慧的语言,这么密集地出现,贯穿始终,在国产电影里还是第一次。

让这个“夺命金”的故事活起来,并成为艺术的,是导演刘健极为风格化的画风,它无比具象,南京长江大桥的空镜提示了故事发生地的坐标,然而中国城乡结合部的样貌实际上是千篇一律的,刘健抓住了这种千篇一律中的精髓,抽走了一些脏乱差的细节,于是这部动画就有了自成一体的“城郊美学”。

在烂片充斥的国产电影市场,我对《好极了》登陆院线充满期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映画柏林电影节:酒鬼导演、小三女星和最好的国产动画

“不像戛纳和威尼斯,我爱柏林电影节的原因是,它是办给每一个人的。”

影迷中普遍的共识是,三大电影节仅剩戛纳一家独大,最近几年谈论柏林电影节,常用词是“坠落”、“黯淡”甚至“已死”。

有必要看几个数据:2017年柏林电影节11天里共有399部影片在各单元放映,观影人次超过50万,售出电影票超过30万张。这些数字代表的是2月柏林严寒中的电影热度,它仍是这个世界上大众参与度最高的电影节,没有之一。

柏林街景

柏林电影节“坠落”,凭什么它的观众仍能保持世界第一?

自柏林墙倒塌后,柏林就一直保持着欧洲艺术之都的地位,长期以来作为“全世界最酷城市”(近年对于柏林变得商业化的批评之声也多了起来),成为继巴黎和纽约之后,文艺青年、背包客、音乐人、艺术家们的终极目的地。

有位连续三年来柏林电影节的英国影迷说:“不像戛纳和威尼斯,我爱柏林电影节的原因是,它是办给每一个人的。”

柏林电影节首日,场外带着睡袋连夜排队购票的观众

柏林有低廉的物价(在电影节期间也同样低廉),繁荣的艺术圈——得益于柏林在国际大都市中独一无二的房租调控制度,以及供大于需的租房市场,让贫穷的学生和艺术家们也能在这里的好地段住上宽敞的公寓,剩下的钱,满大街的咖啡馆酒吧和各具特色的夜店俱乐部,供他们寻找灵感,或者寻欢作乐。

在物质基础之外,最让波西米亚族热爱的是柏林自由的氛围,那里的人常说:“连空气都散发自由的气味”。柏林工作和居住着超过2.5万名艺术家,有着数不清的艺术工作室,文化和创意产业兴盛,先锋精神已经成为柏林的基因。

柏林的街头涂鸦文化:电影《闪灵》和《猩球崛起》

柏林街头涂鸦文化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有了最酷的年青人,就会有最酷的玩乐方式。柏林墙倒塌后,东柏林大量的空置厂房成为电音俱乐部的发源地。这里也时常会出现自发性的俱乐部,突然玩家汇聚,红极一时,却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关门消失。

一位德国制片人介绍说,玩高级的你得去伦敦,地下文化你得来柏林,这是柏林最大的魅力所在。而柏林电影节,大概是这座城市里最正儿八经的文化活动了。

另一位常跑国际电影节的制片人则告诉我:“柏林是一座让你可以撒野的城市!”

最“撒野”

阿基·考里斯马基

《在希望的另一边》

考里斯马基的《在希望的另一边》,跟他上一部作品《勒阿弗尔》一样,讲一个难民的故事,叙利亚难民哈勒得,失去亲人和家园后,爬上了一艘运煤船,来到陌生的赫尔辛基,为了不被遣返出境,逃出了收容所,流落公园和下水道。

芬兰小商人维克斯托姆,离婚后在赌场发了笔横财,孤单的老男人买下一个破旧的餐馆。影片进行到40分钟时,两人相遇了,维克斯托姆收留了哈勒得,一段看似不可能的跨文化友谊悄然发生。

简洁的叙事和稀少的对白,漂泊无依的主人公,无力与伴侣沟通情感的老男人,令人会心一笑的冷幽默,底层人生活里的困境和点点曙光,在爱中得到些救赎,弥漫着香烟、孤独和廉价伏特加味道的考里斯马基电影。他一点没变。

这同时也指他又一次在电影节上“出丑”:当颁奖人念出最佳导演考里斯马基的名字时,镜头给到面色纠结的考里斯马基,这个特写足有十秒钟,他就僵坐在那里,毫无反应,他并没有上台领奖,而是坐在座位上接过了主持人送来的银熊奖,获奖感言只有“谢谢”。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他也迷之消失了。

考里斯马基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酒后“跳舞”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他又喝大了。就像他电影里幻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有喝不完的伏特加的酒鬼一样。瑞士记者维利·汉莫伯格这样描述与考里斯马基的会面:“考里斯马基走过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喝点?’他招呼服务员,‘给我来两杯酒,给记者也来一杯。’”

2002年戛纳,考里斯马基上台领二等奖——“评审团大奖”,他停在评委会主席大卫·林奇身旁耳语了什么,林奇听完吃了一惊。这个故事广为人接受的版本是,他对林奇说:“正如希区柯克所说,你算个什么。”

在同一届戛纳,考里斯马基还干了一件“撒野”的事——在红毯上扭起屁股跳起了奇怪的舞蹈,就那么抽风似得跑进自己电影的放映厅里。第二天,陪同的芬兰文化部长苏维·林登很不高兴,他说,作为芬兰代表,在国际舞台上撒酒疯是很不得体的。

在柏林,考里斯马基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他的散漫不羁,醉酒是他反叛的表达,让那些教条和刻板都暂时见鬼去,就像他的制片人所说:“酒精能释放他”,这也一定是他才华和创造力的源泉。

最“酷”

金敏喜与洪常秀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柏林版海报

忧郁的气息弥漫在洪尚秀《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每一个镜头里,金敏喜在片中演一个著名电影女星,因为跟已婚导演的不伦恋情,离开了影视圈,她选择暂时逃避,来到德国汉堡找老朋友排解心中的忧虑,她对那份感情既有不舍也有怀疑。影片的下半部分,她回到韩国的海边小镇,与朋友聚会喝酒时碰到了那位导演,借着酒意,抒发起人生和爱情的感悟。

熟悉洪尚秀的人会熟悉这个电影里的一切元素,极少的情节,极多的对话,寂寥的海滩,三五友人围坐喝烧酒,借酒浇愁,也借酒倒出一肚子真心话。

柏林电影节颁奖礼结束后,洪尚秀和金敏喜

洪尚秀和金敏喜出席柏林电影节酒会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洪尚秀对“金敏喜勾搭已婚导演洪尚秀丑闻”的一种回应。影片中段,好友在饭桌上批评女星和已婚导演的恋情不道德时,一旁的同伴抗议道:“难道真爱也有错吗!”洪尚秀也借片中角色之口自嘲了一番:“那些把个人经历拍成电影的导演,真的是很无聊啊!”

看过一个关于“酷”的解读:当面对这个世俗刻板的世界时,你要敢于说出:去他妈的!然后不管别的,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这对不道德的恋人,无论在现实中回应丑闻,还是在电影中表达内心,都无比地开诚布公,这才是内心强大的外在表现。

最佳影片

《好极了》

《好极了》

最佳影片分两种,一种是评审团选出来的,一种是观众选出来的。

前者是一部高冷的匈牙利艺术片,《灵与肉》,从主题到形式,它都是空灵的梦境般的存在,片如其名,既有“血腥画面的肉”,也有“小清新电影的灵”,在屠宰场的血腥和男女的诡异梦境间交织前行。

后者是一部国产动画,《好极了》,从故事到画面,都是现实的渐近线。对于这样一部艺术质量难得一见的国产成人动画,看过的中国同行们意见很一致——至少它在部分中国观众心中,是值一个最佳影片的。

刘健

《好极了》的故事讲得非常好,围绕一笔巨款的多方追猎,这种盖·里奇式的多人物多线索汇集式故事,上一次讲好了的国产电影还要追溯至《疯狂的石头》——它比《疯狂的石头》又多了一层对现实的戏谑。

而故事里那种独属于中国平民或者贫民的幽默对白,那些既有对世界的无知误解同时又兼有中国式生存智慧的语言,这么密集地出现,贯穿始终,在国产电影里还是第一次。

让这个“夺命金”的故事活起来,并成为艺术的,是导演刘健极为风格化的画风,它无比具象,南京长江大桥的空镜提示了故事发生地的坐标,然而中国城乡结合部的样貌实际上是千篇一律的,刘健抓住了这种千篇一律中的精髓,抽走了一些脏乱差的细节,于是这部动画就有了自成一体的“城郊美学”。

在烂片充斥的国产电影市场,我对《好极了》登陆院线充满期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