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英伟达成全球“最值钱”公司:市值狂飙创纪录,被AI抬上“王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英伟达成全球“最值钱”公司:市值狂飙创纪录,被AI抬上“王座”

美东时间6月18日16点,英伟达收盘价固定在135.580美元,上涨3.51%,总市值达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文| 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编辑|郝俊慧 孙妍

谁能想到,一家曾经的游戏图形芯片公司,如今是全球“最值钱”的公司。从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到超越苹果、微软,登顶全球市值第一,英伟达只花了一年。

美东时间6月18日16点,英伟达收盘价固定在135.580美元,上涨3.51%,总市值达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身价也随之突破1160亿美元,位列全球富人榜的第十一位。

与此同时,昔日美股“一哥”,微软和苹果的股价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市值分别为3.317万亿美元,下跌0.45%;3.285万亿美元,下跌1.1%。

创下市值最快飞跃记录

仅在一年前,英伟达的市值还够不到1万亿美元的门槛,排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微软等一众科技“大佬”之后。但在大模型、具身智能等AI热潮的推动下,英伟达的增长轨迹随之改变,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两款GPU A100和H100,是AI市场的抢手货。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市占率达到83.7%,尽管出货量相比前一季度下滑了15.2%,但市场份额依旧保持高位。

随着全球科技公司都开始“卷”入AI赛道,英伟达的稀缺性变得越来越值钱。2023年6月13日,英伟达市值一举飞跃1万亿美元大关,标志着英伟达正式成为屈指可数的“万亿俱乐部”一员。

此后,英伟达市值增长势头并未减弱,2023年8月23日收盘后,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8%,市值超过1.16万亿美元,这一数据相比2023年初几乎翻了两番。至2023年底,英伟达股价全年大涨近240%,不仅稳坐市值高位,更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

2024年,英伟达的天花板仍未见顶。开年第1个月,短短9个交易日内,股价暴涨1280亿美元,令人惊叹的涨幅在刷新纪录的同时,也与特斯拉、苹果等巨头企业的跌势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2月,英伟达市值达到1.83万亿美元,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为美股市值第三大公司,挡在英伟达前面的只剩微软和苹果了。很快英伟达市值在2月23日突破2万亿美元,创下美股市值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的最快增长纪录。

能破这个纪录的也许只有它自己。6月5日,英伟达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市值再次实现飞跃,突破3万亿美元,而美国突破3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只有微软、苹果、英伟达三家。次日,英伟达以3.01万亿美元市值超越3.00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全球市值上升至第二。

也许是感受到“危机”,苹果随后就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消息一出,苹果股价出现明显上涨,6月13日收盘时,苹果以3.285万亿美元的市值微弱领先微软3.282万亿美元,短暂夺回全球第一的“王座”。

如今“王座”再度易手,自开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超170%,2023年一年累计上涨239%,其中,第一季度利润涨幅更是高达628%。这就意味着英伟达狂飙似的股票上涨已经持续了一年半,未来还有可能持续下去。相比之下科技股“七巨头”逊色不少,第一季度美股财报数据显示,“七巨头”利润平均增长48%,Meta、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分别增长116.6%、19.89%、57.21%和228.85%,而苹果和特斯拉分别下滑2.17%和53.49%。

有市场分析师认为,在未来的一年,英伟达、微软、苹果将成为科技行业4万亿美元市值的争夺焦点。

被AI抬上“王座”

1993年,正值个人电脑革命方兴未艾时,黄仁勋与两个小伙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立了英伟达,起初是专注于游戏领域的图形处理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这家刚起步的“小作坊”开发的第一款显卡NV1由于与市场标准不兼容,销售并不成功。

改变英伟达发展历程的是一款名为GeForce 256的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被标记为GPU的产品。该芯片能够执行硬件转换和光照功能,极大提升了3D图形处理的能力。随后GeForce系列不断走进主流市场,英伟达也在游戏和图形处理芯片市场中逐渐领跑。

进入21世纪,英伟达向更为广泛的计算领域扩展版图,Tegra系列、高性能计算、CUDA平台、CUDA编程模型,不仅开启了英伟达GPU加速计算的时代,也在深度学习等领域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的兴起,仿佛是向英伟达吹来的一阵东风,专为AI应用而设计的Tesla系列GPU成为当下AI算力的核心。“英伟达将每年更新一代产品。”在2024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手拿展示已经量产的新品Blackwell,“史上最强”GPU和CUDA为核心的“AI工厂”展现在观众面前。

正当英伟达势头一片大好之际,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如果过度炒作AI,对英伟达期望过高,可能未达预期就会导致幻灭和失望。

这一发言不无道理,曾经估值极高,被投资者看好的思科,在2000年时市值也一度超过微软,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其中网络交换机市场份额达到69%,路由器市场份额达到85%。但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其市值暴跌,逐步走下“神坛”。

思科前CEO John Chambers认为,黄仁勋虽然使用了与思科不同的策略,但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英伟达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像思科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那样,正持续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AI与互联网泡沫不同,贝莱德投资研究院的主管Jean Boivin博士表示,在接下来6~12个月内,一个高度集中化的“AI赢家群体”将继续驱动市场的收益。毫无疑问,市值排行第一的英伟达就属于“AI赢家群体”的一员。

跟着“狂欢”的亚洲科技企业

英伟达市值登顶,其代工制造商台积电也跟着“狂欢”。

6月19日当天,台积电股价涨幅最高达到4.23%,最高报价184.86美元/股,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GPU总出货量达到了385万颗,相比2022年的267万颗增长了44.2%。其中,英伟达以9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而英伟达所有GPU芯片均由台积电代工。

鸿海精密与英伟达计划合建“AI工厂”,将英伟达芯片应用在设施、电动载具、大模型等设备中。当天鸿海精密股价涨幅达到4.78%。

日本科技股也有所上涨,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Advantest的客户是英伟达,尽管占比不到总销售额中的1%,但Advantest今日股票涨幅达到3.86%;另一家为英伟达提供芯片架构设计的Arm,其母公司软银集团股价上涨了4.19%。

在韩国市场,作为英伟达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股价涨幅达3.38%;向英伟达提供人工智能芯片组高带宽内存芯片的SK海力士,股价涨幅高达7.04%。

排版/ 季嘉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英伟达

7k
  • 纳指涨幅扩大至2%
  • “迪拜人工智能周”聚焦前沿技术与产业落地,微软、英伟达、OpenAI等科技公司与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英伟达成全球“最值钱”公司:市值狂飙创纪录,被AI抬上“王座”

美东时间6月18日16点,英伟达收盘价固定在135.580美元,上涨3.51%,总市值达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文| 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编辑|郝俊慧 孙妍

谁能想到,一家曾经的游戏图形芯片公司,如今是全球“最值钱”的公司。从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到超越苹果、微软,登顶全球市值第一,英伟达只花了一年。

美东时间6月18日16点,英伟达收盘价固定在135.580美元,上涨3.51%,总市值达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身价也随之突破1160亿美元,位列全球富人榜的第十一位。

与此同时,昔日美股“一哥”,微软和苹果的股价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市值分别为3.317万亿美元,下跌0.45%;3.285万亿美元,下跌1.1%。

创下市值最快飞跃记录

仅在一年前,英伟达的市值还够不到1万亿美元的门槛,排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微软等一众科技“大佬”之后。但在大模型、具身智能等AI热潮的推动下,英伟达的增长轨迹随之改变,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两款GPU A100和H100,是AI市场的抢手货。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市占率达到83.7%,尽管出货量相比前一季度下滑了15.2%,但市场份额依旧保持高位。

随着全球科技公司都开始“卷”入AI赛道,英伟达的稀缺性变得越来越值钱。2023年6月13日,英伟达市值一举飞跃1万亿美元大关,标志着英伟达正式成为屈指可数的“万亿俱乐部”一员。

此后,英伟达市值增长势头并未减弱,2023年8月23日收盘后,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8%,市值超过1.16万亿美元,这一数据相比2023年初几乎翻了两番。至2023年底,英伟达股价全年大涨近240%,不仅稳坐市值高位,更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

2024年,英伟达的天花板仍未见顶。开年第1个月,短短9个交易日内,股价暴涨1280亿美元,令人惊叹的涨幅在刷新纪录的同时,也与特斯拉、苹果等巨头企业的跌势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2月,英伟达市值达到1.83万亿美元,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为美股市值第三大公司,挡在英伟达前面的只剩微软和苹果了。很快英伟达市值在2月23日突破2万亿美元,创下美股市值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的最快增长纪录。

能破这个纪录的也许只有它自己。6月5日,英伟达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市值再次实现飞跃,突破3万亿美元,而美国突破3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只有微软、苹果、英伟达三家。次日,英伟达以3.01万亿美元市值超越3.00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全球市值上升至第二。

也许是感受到“危机”,苹果随后就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消息一出,苹果股价出现明显上涨,6月13日收盘时,苹果以3.285万亿美元的市值微弱领先微软3.282万亿美元,短暂夺回全球第一的“王座”。

如今“王座”再度易手,自开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超170%,2023年一年累计上涨239%,其中,第一季度利润涨幅更是高达628%。这就意味着英伟达狂飙似的股票上涨已经持续了一年半,未来还有可能持续下去。相比之下科技股“七巨头”逊色不少,第一季度美股财报数据显示,“七巨头”利润平均增长48%,Meta、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分别增长116.6%、19.89%、57.21%和228.85%,而苹果和特斯拉分别下滑2.17%和53.49%。

有市场分析师认为,在未来的一年,英伟达、微软、苹果将成为科技行业4万亿美元市值的争夺焦点。

被AI抬上“王座”

1993年,正值个人电脑革命方兴未艾时,黄仁勋与两个小伙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立了英伟达,起初是专注于游戏领域的图形处理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这家刚起步的“小作坊”开发的第一款显卡NV1由于与市场标准不兼容,销售并不成功。

改变英伟达发展历程的是一款名为GeForce 256的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被标记为GPU的产品。该芯片能够执行硬件转换和光照功能,极大提升了3D图形处理的能力。随后GeForce系列不断走进主流市场,英伟达也在游戏和图形处理芯片市场中逐渐领跑。

进入21世纪,英伟达向更为广泛的计算领域扩展版图,Tegra系列、高性能计算、CUDA平台、CUDA编程模型,不仅开启了英伟达GPU加速计算的时代,也在深度学习等领域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的兴起,仿佛是向英伟达吹来的一阵东风,专为AI应用而设计的Tesla系列GPU成为当下AI算力的核心。“英伟达将每年更新一代产品。”在2024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手拿展示已经量产的新品Blackwell,“史上最强”GPU和CUDA为核心的“AI工厂”展现在观众面前。

正当英伟达势头一片大好之际,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如果过度炒作AI,对英伟达期望过高,可能未达预期就会导致幻灭和失望。

这一发言不无道理,曾经估值极高,被投资者看好的思科,在2000年时市值也一度超过微软,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其中网络交换机市场份额达到69%,路由器市场份额达到85%。但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其市值暴跌,逐步走下“神坛”。

思科前CEO John Chambers认为,黄仁勋虽然使用了与思科不同的策略,但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英伟达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像思科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那样,正持续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AI与互联网泡沫不同,贝莱德投资研究院的主管Jean Boivin博士表示,在接下来6~12个月内,一个高度集中化的“AI赢家群体”将继续驱动市场的收益。毫无疑问,市值排行第一的英伟达就属于“AI赢家群体”的一员。

跟着“狂欢”的亚洲科技企业

英伟达市值登顶,其代工制造商台积电也跟着“狂欢”。

6月19日当天,台积电股价涨幅最高达到4.23%,最高报价184.86美元/股,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GPU总出货量达到了385万颗,相比2022年的267万颗增长了44.2%。其中,英伟达以9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而英伟达所有GPU芯片均由台积电代工。

鸿海精密与英伟达计划合建“AI工厂”,将英伟达芯片应用在设施、电动载具、大模型等设备中。当天鸿海精密股价涨幅达到4.78%。

日本科技股也有所上涨,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Advantest的客户是英伟达,尽管占比不到总销售额中的1%,但Advantest今日股票涨幅达到3.86%;另一家为英伟达提供芯片架构设计的Arm,其母公司软银集团股价上涨了4.19%。

在韩国市场,作为英伟达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股价涨幅达3.38%;向英伟达提供人工智能芯片组高带宽内存芯片的SK海力士,股价涨幅高达7.04%。

排版/ 季嘉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