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新材公告称,公司拟将证券简称由“鼎泰新材”变更为“顺丰控股”,证券代码不变。受此消息影响,昨天鼎泰新材股价上涨8.67%,市值逼近2000亿人民币。如果继续大涨,下一任首富的头衔很可能转移到王卫身上。
2月16日,鼎泰新材公告,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4%。而王卫为明德控股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高达99.9%。至此,顺丰已经完成借壳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网披露,鼎泰新材将于明天正式更名,完成上市的最后一步,受此消息影响,鼎泰的股价已经连续两日大涨,成为市场中耀眼的明星。
按持股比例计算,王卫的身价升至近1209亿元,成行业首富。按照福布斯杂志发布的中国富豪排行榜,王卫将仅次于王健林、马云、马化腾成为中国第四富豪。江湖传言,马云曾经有对王卫赞叹不已,他说:“最佩服的人是王卫,能管理20万个基层人员。”
24年打造一个奇迹,崛起于草野之间
顺丰的创始人王卫出生于1971年,7岁随家人搬到香港,学历仅是高中。22岁时,他还是一个穷小子,王卫当时的起点还不如一个普通大学生。然而,命运是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王卫仅仅经过3年的奋斗,就在25岁那年干成了总裁,这3年他经历了什么?
在1993年的时候,干快递是个苦差事,是一个低到没有门槛的职业。王卫一开始是做小工,从香港将包裹运到深圳。结果,他看到了香港到内地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运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他在广东顺德成立了顺丰,当时顺丰还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快递公司。王卫和几个同事背着大旅行包,手拖行李箱,一趟趟来往于深港两地。初起家时,王卫的公司就挣的比人家少,运送快件只收40元,而竞争对手要70元。
到了1997年,顺丰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这时的王卫,刚过25岁。
跟坐在高档写字楼里的白领不一样,从第一单快递开始,王卫凡事亲力亲为,甚至冲在第一线背货,凭着蚂蚁搬家的毅力,从自行车送货到摩托车、面包车、厢式货车,最后到自有飞机、自建仓库,最后到借壳上市。
王卫用了漫长的24年时间,从珠三角再到内地,然后覆盖全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顺丰帝国。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他用了24年功夫,把一个个邮件滚成了一个1200亿的大雪球。
有人评价王卫,是最有钱的工作狂,20多年来,每天工作14个小时再正常不过,还定期到一线收发快递。随着顺丰的壮大,他依旧凡事亲力亲为,1200亿身家依旧如此勤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都传言马云说,他最佩服的人就是王卫。
拒绝上市的顺丰,为何向资本屈服了?
作为民营快递行业的老大,顺丰和王卫都一贯非常低调,而且王卫一直是拒绝上市,在2014年,王卫表示“上市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顺丰唯一一次融资在2013年,顺丰开始向重资产转型。王卫接受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和中信资本共同投资顺丰约25%股份,金额为80亿人民币。王卫说之所以选择这三大投资商,是因为他们不逼顺丰上市。
拒绝上市的高冷总裁王卫,为何又重回上市之路了?从坚决不上市到加入上市的大军当中,顺丰和王卫的心态的变化值得玩味,而理解这一切则要离不开顺丰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2014年,顺丰试图进军电商行业,挑战马云的电商模式,最后惨败告终。业内估算,这场战役顺丰至少付出超过10亿元代价。直到马云取消“顺丰包邮”服务,两家企业的矛盾终于爆发!2016年,当其他快递公司在马云旗下的电商上获利颇丰时,顺丰不得不奋起直追。
而且,顺丰虽然在快递行业中执牛耳者,但是在电商市场上顺丰的市场份额较低,仅有10%的市场份额左右,其他的市场份额则被四通一达所瓜分。
再从利润来讲,顺丰也面临着对手的挤压,按照上市披露,中通的净利润率高达18%,而顺丰则仅在3%至6%之间。
从增速来看,顺丰也不算突出,顺丰预计2016年净利润为40.5亿-43.4亿元,同比增长1.1倍至1.2倍之间,低于韵达,韵达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2倍至1.3倍之间。顺丰的增速与圆通相近。
当国内几大快递公司纷纷上演资本戏码,借壳上市,顺丰也无法再淡定了,为了在竞争中站住脚,最终选择借壳上市。
上市中的顺丰速度
一旦选择上市,在登陆资本市场的路上顺丰就展现了“顺丰速度”。
顺丰控股拟于2月24日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仪式。这意味着待到明日钟响,顺丰控股将在明天正式登陆A股。
这距离去年2月顺丰被曝拟IPO刚满一年,离5月30日借壳鼎泰新材的预案不到7个月。考虑到期间还遇到了“史上最严厉重组新规”,对增发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等“波折”,顺丰借壳的效率令市场侧目。
从2016年5月31日复牌到6月21日,鼎泰新材股价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鼎泰新材也因此成为了2016年度大“牛股”。
低调的霸道总裁,会将顺丰带向何方?
看不透的王卫,风起云涌的快递江湖,他的传说始终都在。
他神秘的一面,之前不愿上市,众多PE与VC花50万元只为和他共进一顿晚餐;他不引入战略投资,但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用只为求得一个合作机会。当然,这都是江湖传说。
他霸气的一面,顺丰的快递员被欺负了,他在朋友圈发声明:如果不追究到底,就不配做顺丰的总裁。他有底气让自己的顺丰快递员怒吼,“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钱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
上市之后,根据王卫的战略布局图中,快递、仓储、顺丰航空仅仅是其占比1/3的格局,顺丰的目标是一个商业帝国,即包括B2B、B2C、C2B、O2O的全零售布局,还有未来的金融、移动互联、大数据战略。王卫曾用一句话描述了顺丰的蓝图:“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
从战略高度来说,王卫想做的事情,都是马云正在做的事情,也许在几年后,王卫会一跃而起,跟马云展开一场正面对决。也许这才是媒体总是把王卫和马云,放在一起说事儿的最大原因,大家大可以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