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发布,成都成功入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发布,成都成功入围

成都已有4000余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实现联网,完成200公里道路高精度地图采集制作。在全国率先通过政策引导,累计在“成都造”汽车搭载车联网车载单元OBU设备3500余套,为开展大规模试点应用奠定基础。

工信部联合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四部委发布通知,公布了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在20个首批试点城市中,成都成功入围。此次试点城市名单的公布,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

成都近年来先后出台多个专项政策及配套文件,《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等,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指出,到2030年,奋力建设创新策源一流、生态要素富集、能源发展领先的世界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年初,成都启动了全国首个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联盟,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建圈强链”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成都已有4000余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实现联网,完成200公里道路高精度地图采集制作。在全国率先通过政策引导,累计在“成都造”汽车搭载车联网车载单元OBU设备3500余套,为开展大规模试点应用奠定基础。同时,推动近30项本地标准建设,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案例。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布局,成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优势。从硬件看,成都的基础制造配套较强,在汽车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具备基础优势。从软件看,成都在车载操作系统、专业算法软件平台、应用软件等领域已聚集了一批企业。从集成应用看,成都具备一定系统总成能力,为发展域控制系统提供支撑。从产业生态看,成都的终端市场、专业人才、创新生态,为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筹谋划、循序建设”发展原则和“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立足成都市智慧蓉城、智慧交通数字底座,充分发挥成都超大规模市场及产业优势,到2026年,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推动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车、路、云、网、图等高效协作的自动驾驶技术多场景应用,奋力打造具备“成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发布,成都成功入围

成都已有4000余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实现联网,完成200公里道路高精度地图采集制作。在全国率先通过政策引导,累计在“成都造”汽车搭载车联网车载单元OBU设备3500余套,为开展大规模试点应用奠定基础。

工信部联合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四部委发布通知,公布了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在20个首批试点城市中,成都成功入围。此次试点城市名单的公布,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

成都近年来先后出台多个专项政策及配套文件,《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等,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指出,到2030年,奋力建设创新策源一流、生态要素富集、能源发展领先的世界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年初,成都启动了全国首个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联盟,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建圈强链”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成都已有4000余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实现联网,完成200公里道路高精度地图采集制作。在全国率先通过政策引导,累计在“成都造”汽车搭载车联网车载单元OBU设备3500余套,为开展大规模试点应用奠定基础。同时,推动近30项本地标准建设,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案例。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布局,成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优势。从硬件看,成都的基础制造配套较强,在汽车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具备基础优势。从软件看,成都在车载操作系统、专业算法软件平台、应用软件等领域已聚集了一批企业。从集成应用看,成都具备一定系统总成能力,为发展域控制系统提供支撑。从产业生态看,成都的终端市场、专业人才、创新生态,为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筹谋划、循序建设”发展原则和“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立足成都市智慧蓉城、智慧交通数字底座,充分发挥成都超大规模市场及产业优势,到2026年,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推动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车、路、云、网、图等高效协作的自动驾驶技术多场景应用,奋力打造具备“成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