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好声音》上映十天,票房勉强破亿,与去年迪士尼《疯狂动物城》同期相比,差距较大。作为一部在美国本土五天获得5590美元的“合家欢”大电影,《欢乐好声音》在中国似乎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欢乐好声音》上映十天以来,豆瓣评分从最初的7.9已经上升8.3,猫眼大众评分达到9.3,专业评分也到达7.1。即使考虑到动画电影本身评分上浮,也足以说明《欢乐好声音》逐渐开始发酵的口碑井喷。
如此看来,作为照明娱乐公司(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继《神偷奶爸》、《神偷奶爸2》、《小黄人大脸萌》之后又一部合家欢式动画电影,《欢乐好声音》(《Sing》)无疑是美国“合家欢”动画电影的又一次成功。
合家欢的音乐梦
再想到2016年迪士尼出品的《疯狂动物城》已经连续夺得“金球奖”、“安妮奖”、“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三大奖项,与《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一起,成功加盟“大满贯”。从动画电影的创作角度看,这类“合家欢”动画电影正越来越成为名利双收的代表,近十年来美国“合家欢”动画已经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可以说“全年龄向”正成为动画制作一个重要的目标。
那么,要制作一部“合家欢”动画电影,到底有哪些成功要素呢?小文在这里为大家归纳盘点如下:
一、内容立足开心与感动,彰显“合家欢”属性
无论是《神偷奶爸》、《疯狂原始人》、《功夫熊猫1》,还是近两年的《疯狂动物城》、《欢乐好声音》,即使是自成一派的迪士尼,所有这些能够让老中青三代都找到乐趣的动画电影,都把内容重点放在如何让主基调是开心,而最后又能给人深刻的感动。
1、开心背后,喜剧风格有套路
喜剧是“合家欢”最重要的底色,因为“全年龄”意味着必须考虑到幼年组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幼儿会产生的影响,因此“全家欢”电影必然会是正能量的十分温馨的合家欢喜剧。
那么,作为喜剧,如何让观众能够长时间开心的笑出来,就成为动画制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而美国“合家欢”动画电影在这方面已经找到合适的方法。相比中国动画制作中,喜欢用强反差(《凸变英雄》)、无厘头(《十万个冷笑话》)、卖蠢(低优向动画)之类的方式实现喜剧效果,美国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喜欢依靠戏剧性的“夸张”带来的欢乐色彩。
相比起受众更狭小的剧集式动画和DVD动画,美国的“合家欢”由于自身必须符合“全年龄”的概念,因此无法选择低俗之类单纯成人向的方法塑造喜剧。最终选择的,是发扬动画本身独一无二的虚拟和夸张的优势,比照现实再无限放大人物之间的差异性,让矛盾在具有戏剧意味的同时变得十分直观。最后,穿插反差萌、卖蠢、无厘头之类的绿叶,配合“夸张”的这朵红花,达到自己的喜剧目的。
“夸张”带来的强烈反差感
毕竟,作为一种与传统影视产业鲜明不同的新型表现方式,动画电影具有表现手法上更加自由,能够脱离现实束缚的独特能力,让动画电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制作者任何的幻想。放在喜剧性上,动画电影能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解构或者重塑事件。就像导演为了突出两个人物取得成就之间差距很大,影视作品所能选择的代表性题材十分有限,并且很难突出想表达的意图,让观众一目了然。动画却能以一种戏剧性的夸张将需要的效果放大百倍。这种动画“夸张”能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刺激,既能被全年龄理解,也不会显得过于幼稚,由此产生的笑点会很容易被全年龄所接受。
纵观北美近几年的“爆款”,基本都是以强化“夸张”来形成喜剧色彩的。如《欢乐好声音》里有着十几个孩子的猪妈妈,飙高音飙到房子都塌了的小象,一激动就会发射暗器的刺猬都是“夸张”手法在电影里的体现。而其他像动作夸张、情绪夸张、表现夸张等等都能在各部“合家欢”中找到数量庞大的对应。
可以说,“夸张”带来的喜剧色彩就像一种套路,被广泛运用在各部影片之中。
夸张化对比的喜剧效果
目前,国内对于“合家欢”喜剧要素的运用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在剧集式动画中,用来逗笑观众的手法很多仍然采用电影电视剧的方法。这种习惯通过语言来制造笑点,包括使用网络流行语、抖包袱、讲段子,与动画本身的特性没有形成良好的结合。段子与剧情往往是割裂的,同时由于现在大多数段子都不具备“全年龄”的特征,所以由段子、包袱构成的笑点固然可以让人笑出来,但这种笑属于利用段子的人气带来的碎片式的喜剧效果。当整部动画全都是碎片化的笑话时,一来由于段子本身涉及情色、暴力、粗口的很多,会导致整体格调下降,二来碎片化严重,长期观看会觉得自己在看段子集锦,反而会产生疲惫感。
2、感动背后,为了满足成年人的需要
“合家欢”动画与幼儿向动画电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合家欢”不仅能满足孩子们所需要的画面娱乐,还能为成年人提供足够多的剧情刺激。这也是如今国产动画在“合家欢”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如今国产出品的“合家欢”局限于《熊出没》、《喜洋洋》这类“小手拉大手”式的“合家欢”,在画面娱乐上确实达到了吸引孩子的目的,但在剧情隐喻上,却无法为成人提供精神的娱乐。
通观近几年出品的美国“合家欢”动画电影,都会依靠提供毛茸茸的萌物和充满想象力的精美画面来满足青少年群体的感观需求,依靠剧情提供的普世主题来打动成人。其中,无论是依靠哪一种普世情感,最终目的多是为了让成年人观看以后能够出现感动,由此达到精神满足的要求。(下面“主题”中还会提到)
当然,感动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满足成年人的方式。除此以外,《疯狂动物城》是超越普通“合家欢”优秀的典范。在《疯狂动物城》上映以后,成人观众纷纷脑洞大开,首先动画电影的英文名《Zootopia》就已经引爆了成人的脑洞(zoo动物园和utopia乌托邦的混拼),后面国内讨论网站有人甚至从这群动物身上,看见了美国女权主义和种族歧视,看出商业营销理论和社会学隐喻。这种集群性的脑洞大开充分证明《疯狂动物城》在简单的故事背后为满足成年人的观影需要进一步填充了数量巨大的伏笔和隐喻。不过,采用这种方法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并不多,大多数依然采用相对容易的感动来应对成年人的观影。
(女权?希拉里选举?你看什么就是什么)
二、主题必普世又朴实,梦想与家庭成“合家欢”御用
与只需要吸引部分受众的动画不同,“合家欢”动画的主题必须足够朴实、简单,才能不把幼儿组绕晕,又必须足够普世,才有可能激发成年人心底的共鸣。要满足这两点,就直接排除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可选主题。在对过去十年热卖的“合家欢”动画的主题思想做了简单的统计以后,归纳出来的词很少,概括起来全由家庭(《神偷奶爸》、《疯狂原始人》、《海底总动员》)和梦想(《欢乐好声音》、《功夫熊猫》、《驯龙高手》、《疯狂动物城》)两大主题覆盖。
这是合乎情理的结果,作为“全年龄”的动画,能够涵盖从小到老几十年人生都没有变的,或许也只有家庭和梦想了吧。
1、家庭,永恒不变的大团圆
记得港剧里有一句话:一家人,齐齐整整就最好咯。用来形容“合家欢”中家庭主题的片子似乎也恰恰好。作为人类最初和最后的归宿,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说哪种语言,都能理解这种情感。作为最普世也最朴实的追求,温馨的家是“合家欢”最喜欢的话题。
2、梦想,追逐比结果重要?
和单纯的电影不同,动画电影尤其是“合家欢”系列绝对不会强行虐人,就为了给观看者灌下去一碗毒鸡汤。作为结局,哪怕追逐梦想还没有完全实现,但一定是Happy end。不信可以回头去看,所有以逐梦为代表的“合家欢”最后都一定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梦想。
三、工业化与流水线,科学打造剧情时间线
如今的美国好莱坞某种程度上已经做到了“合家欢”动画电影的量产。2016年迪士尼连续推出《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都完成名利双收的任务。应该说,对于梦工厂、迪士尼这类动画大厂来说,制作“合家欢”动画大电影已经不再只是依靠故事idea怎么样了,通过顶尖的画面制作,精准的剧情设计,类型丰富的伏笔与闲笔库存,美国已经逐步实现“合家欢”类型动画的工业化。
举个例子,《疯狂原始人》讲述的故事核心非常简单,在人物塑造上,无论是胖胖又顽固的老爸,有个疯癫癫的奶奶还是活泼的女儿和胆小的儿子,这些都可以从历年来美国动画电影中找到。但是《疯狂原始人》依靠优秀的剧情把控在九十分钟里完美地完成了“起承转合”,让观众们在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这种成功并不在于剧本的优秀,而是一种强大的技巧。而这种技巧,并非来源于灵感或者个人的经验,而是美国动画工业成熟强大的表现。
要知道,尽管动画本身是文化艺术类的创作,但动画的制作其实属于工业的类别。美国动画产业的强盛,是因为经过长时间实践总结之后,已经开始形成了模块化和流水线的设置模式。对于国产动画界而言,编剧编故事的时候,如果对自己编出“合家欢”故事的能力还不自信,或许可以先别忙着铺设世界观、想当然地设计出不清不楚的主题,就直接按照人家成熟的“合家欢”模式,把情节点密度、关键结构都套用起来,这也不失为一条前进的道路。
四、国产“合家欢”道路不易,吸纳美国成功经验
完成一部“合家欢”其实并不简单,在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合家欢”动画电影生产的情况下,依然需要投入最少一亿美元的资金才能实现画面、特效等硬件的需求。对于国产动画来说,要直接制作美国那种类型的“合家欢”动画暂时并不现实,但小文相信学习美国“合家欢”动画制作采用的方式方法对国产动画进一步提高质量依然有益。
现阶段的国产“合家欢”动画电影其实处于一种萎靡的初级阶段。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熊出没-奇幻空间》可以说是如今国产“合家欢”动画电影最佳的缩影。“合家欢”依然处于幼儿组主打,小孩带大人的阶段。在主题选择上,国产“合家欢”对成年组依然不够重视,幼儿冒险题材是当前时期的主要方向。主打幼儿组的《熊出没》《喜洋洋》尽管票房年年上升,但网络成年人为主的评价都是太过幼稚,没啥看头。低幼化的国产“合家欢”要做到像美国“合家欢”动画名利双收,全球票房十亿美元以上,恐怕并不可能。
对于现在的国产动画来说,除了观众群体定位精准以外,也应该着力学习美国动画产业工业化、模块化的优秀经验,找到自己制作动画的内容核心。在打造“合家欢”动画电影时,学习美国先进的制造笑果方法,学会在固定的短时间内讲好一个故事。国产“合家欢”动画前路漫漫,但一步一个脚印,终会遇到光明的未来。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