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中国而言,日本与美国养子现象可能更普遍,但目的却不尽相同。
在中国领养孩子,一般是“香火不济”下做的一个补救措施。美国虽然与日本在全球收养率上居于榜首,但两者之间却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美国被收养的绝大多数是小孩,而在日本,领养孩子只占到所有被收养人的2%。使人好奇的是,在日本,占据98%的被收养人,是20到30岁的男人。为何日本有如此多的成年人被收养?
如果说美国人的收养,多是一种善举;而我们中国人,则主要为了传宗接代;那么,日本人的收养,尤其是那些20到30岁的成年男子被收养,就是带有商业目的的行为了。
日本是世界上收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的合法收养记录超过8万,其中,98%的被收养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男性。中日两国虽然一衣带水,文化上有不少共通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由于中国人为了掩盖生育问题与“传香火”真相,通常就在孩子很小时领养,领养的父母一般不愿意告诉孩子是被收养的,许多孩子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即使小孩长大了,对自己出身有点怀疑,养父母也会半开玩笑地说,“你是路边捡的”。而日本这边,由于多数是在当事人成年之后收养,当然也就非常清楚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两边的情形了。
日本收养对象不是找婴幼儿,而是年轻成年男子,到底是为什么呢?此中一个方面的原因,动机比较单纯,与中国人相似,就是为了延续家族的姓氏,也就是家族香火延续。另一方面,则是日本发展家族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很多日本大型家族企业都会挑选优秀的成年男子作为继承人,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收养成人,是日本百年家族企业的一个生存秘诀。
研究表明,家族企业持续的时间一般都不长,最主要是因为商业头脑和智慧只能得到部分传承。但有趣的是,日本有1/3的企业是家族经营的,而它们在几乎各个方面都明显超越专业管理的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家族企业盈利更多,市场估值更高。更奇怪的是,铃木、丰田和松井证券等巨头一直维持家族经营已有100多年了,而其他家族企业的历史甚至更久远。
很多人至此会有疑问,日本家族企业傲人的成就与成人收养率高,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好吧!至少在日本,这两件怪事是紧密相联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事法典规定家庭财产由男系继承,传统上是传给长子。没有男性继承人或儿子的家庭会被视为不适合接管家族生意,因此这些家庭就会去收养继承人,但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收养方式。为了让家族的姓氏和遗产延续给下一代,他们不会收养婴儿或者小男孩儿,而是收养具有经商头脑和商业知识的年轻男性。
虽然战后的日本不再主张长子继承权,法律已经不再禁止人们将财产传给女性,但在日本,“婿养子”现象还是比较普遍,一些大家族企业,仍然选择一名“女婿”这个古老传统。在法定收养的同时,养子会与这个家庭的一个女儿举行结婚仪式,女婿也正式向外人公布随女方姓。
由于有多个儿子的家庭会被送给别人当收养人,现在的日本,有许多的婚配公司和婚恋咨询师,专门从事一个业务,给日本的公司招募自愿的养子。
如今,有很多婚介公司和婚恋顾问专门为日本企业招收成年养子。伊达千惠是一家婚介网站的创始人,该网站为女性寻找愿被其家族收养的丈夫。伊达千惠说,“因为日本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而许多夫妻只有一个女儿,所以肯定有需求。许多男人都希望在企业世界之外的天空施展自己的商业技能,因为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升迁要困难得多。”
当然,除中介外,日本公司往往也会从最有潜力的高层经理中挑选儿子。像汽车公司的丰田和铃木,像电子企业佳能,还有非常有名的建筑公司鹿岛建设,都让养子来管理公司。
这些有潜力的养子,收到的报酬也很丰厚,他们的父母有时能得到几百万日元作为回报。对于有多个家族继承人的家庭来说,被收养是一笔“好买卖”。为了争取被收养,有的公司经理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也意味着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一样能得到人才库。
事实上,有专业研究者发现,养子继承的公司比血亲继承的公司运营的更好,即使亲生儿子们外来的竞争开始认真工作起来
在日本,大多数收养和善良、慷慨都不沾边,收养主要出于商业目的以及担心古老家族姓氏失传。
基因是靠不住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家族企业在创始人去世后停滞不前,并最终走上下坡路。但你会发现,日本的家族企业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据维基百科排名显示,世界上最古老的五个企业都来自日本,其中历史最悠久的金刚组成立于公元578年,这是一家建造佛教寺庙的企业。金刚组一直维持家族经营,直到2006年该公司才被高松建设集团吞并。
研究发现,日本的成人收养制度,看起来虽然非常诡异,但却是家族企业长期维持下去的极有效方法。有日本学者认为,收养高素质的成年人领导家族企业具有一箭三雕的效果,这样可以取代没有才能的血亲继承人,而成为养子是继承公司的捷径,这点会促使作管理者的养子表现更加出色,随时可能被“更优秀”养子取代的威胁还会激励血亲继承人提高工作积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