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少年锦衣卫》能否成为国漫商业化的现象产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少年锦衣卫》能否成为国漫商业化的现象产品?

对于那些二次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公司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个IP热度是否能够长期地持续下去,人气的下降对这个IP的商业化推动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少年锦衣卫》这样的商业运作手法,到底能不能支撑起一个“现象级”IP作品的诞生,目前看来仍需要打一个问号。

题图 / 少年锦衣卫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抛开了剧情谈“标杆”仍然为时过早

《少年锦衣卫》是优酷土豆、柏言映画、凯撒文化联合出品,以明朝锦衣卫为背景的52集3D动画作品,自2017年2月9日开始播放起,便受到了不少二次元们的广泛关注。

有趣的是,除了优酷土豆之外,观众们还可以在b站、乐视、腾讯视频、搜狐视频、PPTV等视频平台上看到《少年锦衣卫》这部动画作品。为了保证这个动画IP的影响力,优酷土豆甚至一改“自制内容自己独播”的一贯传统,这部动画对于其背后的资方,显然具有非常高的战略意义。

高颜值的3D动画

《少年锦衣卫》这部动画给人的第一印象,莫过于其动画画面了。相比起其他的国产3D动画,该动画作品在画面表现上确实算得上是数一数二,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制作团队的投入和诚意,加上堪称豪华的配音阵容,“不差钱”那是肯定的。

但问题在于,作为一部武侠类动画,《少年锦衣卫》虽然有着不错的动作设计,甚至还采用了真人动作捕捉技术,但打戏的实际表现却总让人觉得绵软无力,缺乏力量感。这显然是受限于中国的3D动画团队的技术实力所致,制作经验的缺乏仍然是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从目前已经播出4集的内容来看,《少年锦衣卫》似乎有着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但是在剧情及人物刻画上,比如“三盗”与朝廷之间的对立,锦衣卫内部的勾心斗角,明朝公主与反派角色段云之间的感情戏,充满了当今国产武侠类影视作品各种套路的“即视感”。

以致于有观众评价说,《少年锦衣卫》其实就是一部3D动画版的国产武侠电视剧。

讨巧的武侠题材

除了画面之外,《少年锦衣卫》的武侠题材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因素。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产品类型,武侠类作品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郭靖、黄蓉、楚留香那些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还是金钟罩、铁布衫、降龙十八掌这类武侠元素,均让武侠作品成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近年来,武侠类作品的实际市场表现其实并不太理想,原创的内容越来越少。这是因为金庸、古龙所著的作品创造了武侠题材的辉煌同时,也因过于经典难以被超越,成为了武侠作品在发展过程中避不开的两座大山,包括小说、真人电视剧等媒体形态的武侠作品,也因此遭遇了发展瓶颈。

但在动画领域,像《秦时明月》、《画江湖》这些国产3D武侠动画之所以会被年轻人所追捧,其实并不是这些作品在故事剧情或是艺术格局上出现多大的突破,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媒体形态新颖,加上不少年轻人本身对“国漫崛起”的期许带来的信仰加成,其作品短板也因此更容易被观众所忽视。

所以,武侠类动画作品的出现,虽然依旧很难摆脱武侠类作品目前在市场中面临的尴尬境地,却是一个很讨巧的做法,他们在动画市场具有相当的天然优势,很容易吸引到年轻观众的眼球。这也是《少年锦衣卫》这部动画目前受到观众关注的最大原因。

谜之正片时长

在吸引到了足够的关注之后,故事能不能经过观众的检验,就是摆在《少年锦衣卫》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了。

不少观众发现,这部动画在播放的过程当中,其正片的时长变得越来越短,而OP、ED、前情回顾、小剧场以及MV这些“凑时长”的内容却变得越来越多。ACGx统计了目前《少年锦衣卫》各集的正片时长数据,如下图所示:

制表 / ACGx

需要说明的是,在b站、搜狐、PPTV等网站,“序章”是并入“第1集”播放的,所以这些平台上的观众看到的第1集动画时长实际达到了22分钟。

当然,由于网络动画播放载体的原因,按照剧情的需要适当增减动画时长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但是像《少年锦衣卫》第3、4集这样正片内容接近动画总时长的一半,在目前出现的国产动画中,仍然是不多见的。

《少年锦衣卫》总导演陈伯言在动画第4集的片尾说,“前四集只是整个故事的开端”。这或许是制作方对艺术及品质上的追求所致,10分钟左右的正片对于一部网络动画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时长。但是加入了近一半与正片不太相关的内容,对于普通的观众而言,这就显得正片实在是过于“短小精悍”了。

正因为如此,各视频平台观众也从前两集的“国漫的希望”、“国漫崛起了”,逐渐变成了现在“好短好短好短”、“看一集动画都要看好几遍进度条”、“我正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追下去”。这种弹幕内容的转变,也说明了观众的关注点已经从精致画面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转向了动画的本质——故事。

后续的商业开发

我们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有着优秀的画面效果,同时还请来一大票国内顶级配音演员的《少年锦衣卫》,其制作成本一定是非常高的。

对于目前的国产动画而言,其变现手法仍然比较单一,并不能像海外动画作品那样依靠各式各样的周边来实现成本的回收,反而更依赖资本的支撑,以及各类改编授权来实现项目的盈利。这也就意味着,在背后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一个动画项目其商业化进程免不了被“套路化”。

对于《少年锦衣卫》来说,相对缓慢的故事情节推动,也确实能够有效拉长整个项目运作的周期,从而为其商业化运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早在2015年,《少年锦衣卫之绣春刀》这款手游就确认将被恺英网络制作了,至于其他的授权合作项目,目前仍未公布。

从目前获得的市场反响以及宣传力度上看,《少年锦衣卫》一经面世仅靠画面、设定以及题材便获得了铺天盖地的好评,这在国产3D动画中仍然是不多见的,背后的资本方显然也非常希望能将其打造成一部“现象级”的国产3D动画作品。《少年锦衣卫》在商业运作的推动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品本身存在的优势。

但是,剧情节奏的缓慢推进,越来越短的正片内容,迷一般的强行凑时长,也越发暴露出了其内容方面的短板。在动画初期固然还能依靠良好的印象扳回一分,但倘若长期如此,或许会造成观众人群的大量流失。

在中国动画市场,上一个被认为是“国漫崛起”的希望,受到年轻观众的广泛关注,却为了凑时长强行插入了大量与正片无关内容,最终导致了人气大面积下滑的动画,就是有妖气出品的《十万个冷笑话》。虽然这部动画在第三季后半段又找回了往日的“良心”,但人气的下滑已经到达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就连“好吃又好玩的三只松鼠”最终也放弃了广告的投放。

对于那些二次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公司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个IP热度是否能够长期地持续下去,人气的下降对这个IP的商业化推动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少年锦衣卫》这样的商业运作手法,到底能不能支撑起一个“现象级”IP作品的诞生,目前看来仍需要打一个问号。

不过对于正处于进步阶段的国产动画来说,《少年锦衣卫》未来的市场表现还是值得期待。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能看到一部不依靠过多的商业化运作,仅凭自身强大的内容便能获得大众广泛关注的武侠动画作品的诞生。而那个时候,对于国产动画以及沉寂许久的武侠作品而言,便是真正崛起的时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少年锦衣卫》能否成为国漫商业化的现象产品?

对于那些二次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公司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个IP热度是否能够长期地持续下去,人气的下降对这个IP的商业化推动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少年锦衣卫》这样的商业运作手法,到底能不能支撑起一个“现象级”IP作品的诞生,目前看来仍需要打一个问号。

题图 / 少年锦衣卫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抛开了剧情谈“标杆”仍然为时过早

《少年锦衣卫》是优酷土豆、柏言映画、凯撒文化联合出品,以明朝锦衣卫为背景的52集3D动画作品,自2017年2月9日开始播放起,便受到了不少二次元们的广泛关注。

有趣的是,除了优酷土豆之外,观众们还可以在b站、乐视、腾讯视频、搜狐视频、PPTV等视频平台上看到《少年锦衣卫》这部动画作品。为了保证这个动画IP的影响力,优酷土豆甚至一改“自制内容自己独播”的一贯传统,这部动画对于其背后的资方,显然具有非常高的战略意义。

高颜值的3D动画

《少年锦衣卫》这部动画给人的第一印象,莫过于其动画画面了。相比起其他的国产3D动画,该动画作品在画面表现上确实算得上是数一数二,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制作团队的投入和诚意,加上堪称豪华的配音阵容,“不差钱”那是肯定的。

但问题在于,作为一部武侠类动画,《少年锦衣卫》虽然有着不错的动作设计,甚至还采用了真人动作捕捉技术,但打戏的实际表现却总让人觉得绵软无力,缺乏力量感。这显然是受限于中国的3D动画团队的技术实力所致,制作经验的缺乏仍然是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从目前已经播出4集的内容来看,《少年锦衣卫》似乎有着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但是在剧情及人物刻画上,比如“三盗”与朝廷之间的对立,锦衣卫内部的勾心斗角,明朝公主与反派角色段云之间的感情戏,充满了当今国产武侠类影视作品各种套路的“即视感”。

以致于有观众评价说,《少年锦衣卫》其实就是一部3D动画版的国产武侠电视剧。

讨巧的武侠题材

除了画面之外,《少年锦衣卫》的武侠题材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因素。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产品类型,武侠类作品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郭靖、黄蓉、楚留香那些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还是金钟罩、铁布衫、降龙十八掌这类武侠元素,均让武侠作品成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近年来,武侠类作品的实际市场表现其实并不太理想,原创的内容越来越少。这是因为金庸、古龙所著的作品创造了武侠题材的辉煌同时,也因过于经典难以被超越,成为了武侠作品在发展过程中避不开的两座大山,包括小说、真人电视剧等媒体形态的武侠作品,也因此遭遇了发展瓶颈。

但在动画领域,像《秦时明月》、《画江湖》这些国产3D武侠动画之所以会被年轻人所追捧,其实并不是这些作品在故事剧情或是艺术格局上出现多大的突破,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媒体形态新颖,加上不少年轻人本身对“国漫崛起”的期许带来的信仰加成,其作品短板也因此更容易被观众所忽视。

所以,武侠类动画作品的出现,虽然依旧很难摆脱武侠类作品目前在市场中面临的尴尬境地,却是一个很讨巧的做法,他们在动画市场具有相当的天然优势,很容易吸引到年轻观众的眼球。这也是《少年锦衣卫》这部动画目前受到观众关注的最大原因。

谜之正片时长

在吸引到了足够的关注之后,故事能不能经过观众的检验,就是摆在《少年锦衣卫》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了。

不少观众发现,这部动画在播放的过程当中,其正片的时长变得越来越短,而OP、ED、前情回顾、小剧场以及MV这些“凑时长”的内容却变得越来越多。ACGx统计了目前《少年锦衣卫》各集的正片时长数据,如下图所示:

制表 / ACGx

需要说明的是,在b站、搜狐、PPTV等网站,“序章”是并入“第1集”播放的,所以这些平台上的观众看到的第1集动画时长实际达到了22分钟。

当然,由于网络动画播放载体的原因,按照剧情的需要适当增减动画时长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但是像《少年锦衣卫》第3、4集这样正片内容接近动画总时长的一半,在目前出现的国产动画中,仍然是不多见的。

《少年锦衣卫》总导演陈伯言在动画第4集的片尾说,“前四集只是整个故事的开端”。这或许是制作方对艺术及品质上的追求所致,10分钟左右的正片对于一部网络动画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时长。但是加入了近一半与正片不太相关的内容,对于普通的观众而言,这就显得正片实在是过于“短小精悍”了。

正因为如此,各视频平台观众也从前两集的“国漫的希望”、“国漫崛起了”,逐渐变成了现在“好短好短好短”、“看一集动画都要看好几遍进度条”、“我正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追下去”。这种弹幕内容的转变,也说明了观众的关注点已经从精致画面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转向了动画的本质——故事。

后续的商业开发

我们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有着优秀的画面效果,同时还请来一大票国内顶级配音演员的《少年锦衣卫》,其制作成本一定是非常高的。

对于目前的国产动画而言,其变现手法仍然比较单一,并不能像海外动画作品那样依靠各式各样的周边来实现成本的回收,反而更依赖资本的支撑,以及各类改编授权来实现项目的盈利。这也就意味着,在背后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一个动画项目其商业化进程免不了被“套路化”。

对于《少年锦衣卫》来说,相对缓慢的故事情节推动,也确实能够有效拉长整个项目运作的周期,从而为其商业化运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早在2015年,《少年锦衣卫之绣春刀》这款手游就确认将被恺英网络制作了,至于其他的授权合作项目,目前仍未公布。

从目前获得的市场反响以及宣传力度上看,《少年锦衣卫》一经面世仅靠画面、设定以及题材便获得了铺天盖地的好评,这在国产3D动画中仍然是不多见的,背后的资本方显然也非常希望能将其打造成一部“现象级”的国产3D动画作品。《少年锦衣卫》在商业运作的推动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品本身存在的优势。

但是,剧情节奏的缓慢推进,越来越短的正片内容,迷一般的强行凑时长,也越发暴露出了其内容方面的短板。在动画初期固然还能依靠良好的印象扳回一分,但倘若长期如此,或许会造成观众人群的大量流失。

在中国动画市场,上一个被认为是“国漫崛起”的希望,受到年轻观众的广泛关注,却为了凑时长强行插入了大量与正片无关内容,最终导致了人气大面积下滑的动画,就是有妖气出品的《十万个冷笑话》。虽然这部动画在第三季后半段又找回了往日的“良心”,但人气的下滑已经到达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就连“好吃又好玩的三只松鼠”最终也放弃了广告的投放。

对于那些二次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公司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个IP热度是否能够长期地持续下去,人气的下降对这个IP的商业化推动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少年锦衣卫》这样的商业运作手法,到底能不能支撑起一个“现象级”IP作品的诞生,目前看来仍需要打一个问号。

不过对于正处于进步阶段的国产动画来说,《少年锦衣卫》未来的市场表现还是值得期待。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能看到一部不依靠过多的商业化运作,仅凭自身强大的内容便能获得大众广泛关注的武侠动画作品的诞生。而那个时候,对于国产动画以及沉寂许久的武侠作品而言,便是真正崛起的时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