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机会来了,三年后中国将问鼎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机会来了,三年后中国将问鼎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面对“更大”的市场,国产葡萄酒的未来在很多人看来“前途并不明朗”:左手拿着“好消息”,右手却拿着“坏消息”。

中国葡萄酒市场有多大?相信很多人虽然并不能明确的说明白具体的销售数字,但“很大”已是国内外的普遍共识,而在国外专业研究机构看来,“很大”还能“更大”。

日前,世界知名酒展组织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发布年度报告称,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额未来三年将增长39.8%,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之下,国产葡萄酒固然将继续面临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但一样将享受到巨大的市场红利,尤其是伴随着“中国风土”葡萄酒的崛起,国产葡萄酒或正迎黄金发展时期。

“更大”的中国葡萄酒市场:2020年将成世界第二大

“2020年中国葡萄酒市场销售额将达217亿美元”,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首席执行官纪尧姆·德格里斯给出了未来“更大”的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容量。

能够支撑中国葡萄酒市场巨大增长高潜力的有力证据是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距离“发达水平”依然相去甚远。上述报告称,2016年,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1.34升,排全球第36位,2020年可能只达到1.53升。而排在榜首的法国,2016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47.19升。

从现实来看,中国葡萄酒市场迈向“更大”的节奏依然很快:这一点从消费者“青睐”的进口葡萄酒的增长可见一斑。

直接的证据就是,2016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约为6.38亿升,同比增长15%;总额约为2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这已经是中国进口葡萄酒连续第N年的增长,两位数的增长让世界主要葡萄酒出口国家都感觉到“盆满钵满”。例如,相比2015年,澳大利亚葡萄酒2016年进口量上升了40%,进口额上涨了23%。

进口绝对数量的增长之外,消费升级也在同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为3.71美元/升,同比增长1%。同期,瓶装葡萄酒已经占总进口量的九成以上,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约48.1万千升,同比上涨21.8%,总额约21.94亿美元,同比上涨17.12%。

此外,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葡萄酒已经充斥人们的生活周围:哪怕是京东、天猫、苏宁等平台电商,还是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等垂直电商,甚至一些地方不知名的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对于传统的超市、烟酒店等等这种情况更毋庸置疑。

这一趋势之下,既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化库存,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便利性与可能性,综合考虑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品质的鉴别能力和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的扩容的关键并不在于可能性,而在于到底能增长多少倍。

国产葡萄酒:左手好消息,右手坏消息

面对“更大”的市场,国产葡萄酒的未来在很多人看来“前途并不明朗”:左手拿着“好消息”,右手却拿着“坏消息”。

“坏消息”主要指的是“进口葡萄酒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个词语在各类的报道中反复被提及,也被频繁写入了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各类年报报表当中,种种迹象表明了很多人对于这一“坏消息”感到悲观,让人更加悲观的是这个消息是真实存在的。

2016年进口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额双双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国产葡萄酒的“答卷”依然难看: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1.4亿升,较上一年减少1%,已连续第4年下滑。

由于国外葡萄酒主要产区的农业优惠政策、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等等优势,“国外制造”的中低端葡萄酒的成本优势也比较明显,因此一些中小葡萄酒企业直接从国外采购“散装葡萄酒”回来灌装生产。

这一行为只要符合进出口和食品安全规定,从商业角度无可厚非,但对国产葡萄酒的产业链来讲并不是“好消息”:分散种植酿酒葡萄的农民赚不到钱,只能砍掉辛辛苦苦种植的葡萄树,昌黎、怀来等国内产区已经多次被媒体报道“砍树”,这对于农民种植热情、苗木培养产业可持续发展、酿酒葡萄品质与市场价格稳定等方面都造成不利影响。

也正是在上述种种的“坏消息”的制约,从市场层面来看,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中国味道”并不浓郁,反而是进口葡萄酒越来越抢风头,各类“舶来”的酿酒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牌以及概念、文化等等充斥市场。

“中国风土”的力量显现

2016年末以来,酒仙网连续发布多期酒类销售排行榜,在历次葡萄酒销量前十榜单中,只有一款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750ml)国产葡萄酒入榜,虽然这一结果让人“不胜唏嘘”国产葡萄酒的境遇,但也显露了一些可喜趋势:具有“中国风土”的葡萄酒正在赢得关注。

实际上,对于饮食以菜为主的中国人来讲,口感轻盈或者偏甜的葡萄酒可能更适合,而非单宁厚重、口感酸涩的干红葡萄酒,这也是曾经让酿酒师抓狂的中国消费者饮干红葡萄酒会加雪碧的原因之一。知名葡萄酒评论人黄山就认为,东方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决定了大多数中国人喜好甜型葡萄酒,及没有涩感的白葡萄酒。

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在酒仙网的畅销正有这一层面的原因:原产于山葡萄酒偏甜的口感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而7°的酒精度也不会让“擅饮”的中国人感觉到醉酒的压力。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的成功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作为中国葡萄酒的特色品种,山葡萄酒已经成为通化产区的品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

如果说,山葡萄酒的走红是“中国风土”酿造“中国味道”的成功,那么,“中国风土”的力量显然远远不止于此:

进口葡萄酒汹涌之外,张裕、长城等国产葡萄酒品牌依然占据国内市场重要地位;

山西怡园、银色高地、贺兰山晴雪、中葡尼雅等精品酒庄品牌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奖无数,并且成为国际知名酿酒、品酒大师杯中的宠儿;酩悦轩尼诗推出了定价300美元的酿制成本最高的中国产傲云葡萄酒;

包括拉菲等国际知名葡萄酒酒庄在中国设立了葡萄酒庄,部分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销往全世界;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山东烟台等产区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外面孔,其中不少都在当地设立酒庄酿酒;

“龙眼”等中国古老原产酿酒葡萄品种已经在“赤霞珠”等舶来酿酒葡萄品种之外引起业内外关注……

当以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为代表的“中国风土”葡萄酒在市场取得成功,当越来越多的老外来中国寻找“中国风土”,难道这不证明了“中国风土”的巨大魅力和市场潜力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机会来了,三年后中国将问鼎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面对“更大”的市场,国产葡萄酒的未来在很多人看来“前途并不明朗”:左手拿着“好消息”,右手却拿着“坏消息”。

中国葡萄酒市场有多大?相信很多人虽然并不能明确的说明白具体的销售数字,但“很大”已是国内外的普遍共识,而在国外专业研究机构看来,“很大”还能“更大”。

日前,世界知名酒展组织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发布年度报告称,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额未来三年将增长39.8%,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之下,国产葡萄酒固然将继续面临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但一样将享受到巨大的市场红利,尤其是伴随着“中国风土”葡萄酒的崛起,国产葡萄酒或正迎黄金发展时期。

“更大”的中国葡萄酒市场:2020年将成世界第二大

“2020年中国葡萄酒市场销售额将达217亿美元”,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首席执行官纪尧姆·德格里斯给出了未来“更大”的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容量。

能够支撑中国葡萄酒市场巨大增长高潜力的有力证据是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距离“发达水平”依然相去甚远。上述报告称,2016年,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1.34升,排全球第36位,2020年可能只达到1.53升。而排在榜首的法国,2016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47.19升。

从现实来看,中国葡萄酒市场迈向“更大”的节奏依然很快:这一点从消费者“青睐”的进口葡萄酒的增长可见一斑。

直接的证据就是,2016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约为6.38亿升,同比增长15%;总额约为2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这已经是中国进口葡萄酒连续第N年的增长,两位数的增长让世界主要葡萄酒出口国家都感觉到“盆满钵满”。例如,相比2015年,澳大利亚葡萄酒2016年进口量上升了40%,进口额上涨了23%。

进口绝对数量的增长之外,消费升级也在同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为3.71美元/升,同比增长1%。同期,瓶装葡萄酒已经占总进口量的九成以上,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约48.1万千升,同比上涨21.8%,总额约21.94亿美元,同比上涨17.12%。

此外,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葡萄酒已经充斥人们的生活周围:哪怕是京东、天猫、苏宁等平台电商,还是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等垂直电商,甚至一些地方不知名的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对于传统的超市、烟酒店等等这种情况更毋庸置疑。

这一趋势之下,既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化库存,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便利性与可能性,综合考虑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品质的鉴别能力和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的扩容的关键并不在于可能性,而在于到底能增长多少倍。

国产葡萄酒:左手好消息,右手坏消息

面对“更大”的市场,国产葡萄酒的未来在很多人看来“前途并不明朗”:左手拿着“好消息”,右手却拿着“坏消息”。

“坏消息”主要指的是“进口葡萄酒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个词语在各类的报道中反复被提及,也被频繁写入了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各类年报报表当中,种种迹象表明了很多人对于这一“坏消息”感到悲观,让人更加悲观的是这个消息是真实存在的。

2016年进口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额双双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国产葡萄酒的“答卷”依然难看: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1.4亿升,较上一年减少1%,已连续第4年下滑。

由于国外葡萄酒主要产区的农业优惠政策、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等等优势,“国外制造”的中低端葡萄酒的成本优势也比较明显,因此一些中小葡萄酒企业直接从国外采购“散装葡萄酒”回来灌装生产。

这一行为只要符合进出口和食品安全规定,从商业角度无可厚非,但对国产葡萄酒的产业链来讲并不是“好消息”:分散种植酿酒葡萄的农民赚不到钱,只能砍掉辛辛苦苦种植的葡萄树,昌黎、怀来等国内产区已经多次被媒体报道“砍树”,这对于农民种植热情、苗木培养产业可持续发展、酿酒葡萄品质与市场价格稳定等方面都造成不利影响。

也正是在上述种种的“坏消息”的制约,从市场层面来看,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中国味道”并不浓郁,反而是进口葡萄酒越来越抢风头,各类“舶来”的酿酒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牌以及概念、文化等等充斥市场。

“中国风土”的力量显现

2016年末以来,酒仙网连续发布多期酒类销售排行榜,在历次葡萄酒销量前十榜单中,只有一款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750ml)国产葡萄酒入榜,虽然这一结果让人“不胜唏嘘”国产葡萄酒的境遇,但也显露了一些可喜趋势:具有“中国风土”的葡萄酒正在赢得关注。

实际上,对于饮食以菜为主的中国人来讲,口感轻盈或者偏甜的葡萄酒可能更适合,而非单宁厚重、口感酸涩的干红葡萄酒,这也是曾经让酿酒师抓狂的中国消费者饮干红葡萄酒会加雪碧的原因之一。知名葡萄酒评论人黄山就认为,东方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决定了大多数中国人喜好甜型葡萄酒,及没有涩感的白葡萄酒。

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在酒仙网的畅销正有这一层面的原因:原产于山葡萄酒偏甜的口感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而7°的酒精度也不会让“擅饮”的中国人感觉到醉酒的压力。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的成功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作为中国葡萄酒的特色品种,山葡萄酒已经成为通化产区的品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

如果说,山葡萄酒的走红是“中国风土”酿造“中国味道”的成功,那么,“中国风土”的力量显然远远不止于此:

进口葡萄酒汹涌之外,张裕、长城等国产葡萄酒品牌依然占据国内市场重要地位;

山西怡园、银色高地、贺兰山晴雪、中葡尼雅等精品酒庄品牌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奖无数,并且成为国际知名酿酒、品酒大师杯中的宠儿;酩悦轩尼诗推出了定价300美元的酿制成本最高的中国产傲云葡萄酒;

包括拉菲等国际知名葡萄酒酒庄在中国设立了葡萄酒庄,部分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销往全世界;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山东烟台等产区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外面孔,其中不少都在当地设立酒庄酿酒;

“龙眼”等中国古老原产酿酒葡萄品种已经在“赤霞珠”等舶来酿酒葡萄品种之外引起业内外关注……

当以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为代表的“中国风土”葡萄酒在市场取得成功,当越来越多的老外来中国寻找“中国风土”,难道这不证明了“中国风土”的巨大魅力和市场潜力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