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业孵化市场虚火过旺?或将面临深度洗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业孵化市场虚火过旺?或将面临深度洗牌

事实上,创业孵化这个细分市场是被火热的创业大潮“喂大的”。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4298家众创空间、32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400余家企业加速器,近两年创业孵化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在如此多的创业孵化机构中,截止目前,算上2月21日最新登陆新三板市场的麦腾股份,也仅有创新工厂、苏河汇、科技寺等不到二十家孵化机构冲出重围登陆新三板,绝大部分孵化机构依然囷于资产过重、同质化竞争、盈利难等困境中,随时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局。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有些“虚火”的创业孵化市场?不妨来分析下。

立足价值发现,创业孵化市场怎么玩?

事实上,创业孵化这个细分市场是被火热的创业大潮“喂大的”。创业者过多,就不可避免的要造成资源的拥挤和对现有资源的激烈争夺,空间也好、资金也罢,亦或者投资机构所掌握的人脉、专业资源要素都在此列,蜂拥的创业者亟需这些背后的资源支撑,以便确立优势将其他创业者尽早狙击出局,所以各类创业孵化机构的出现也算应运而生。只不过,在创业氛围火热的时候,大家相互喂养、各取所需,基本还处于相对平衡、相安无事之中。

而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潮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创业者死亡潮,则开始打破这种平衡。很容易理解,创业者基数减少,被“喂养”的过于庞大臃肿的创业孵化市场,无法像以前一样将过量的资源稀释或匹配过去,资源的浪费或低效率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外部竞争更多转为孵化器之间的内部竞争,所以近年来我们陆陆续续听到各种孵化机构死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意味着,原来简单的工位租赁、联合办公、资源对接已经难以为继,孵化器必须与创业者建立强关系、共同体才有可能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将快断裂的线重新接续起来。而强关系的建立,笔者以为更多考较的则是孵化器对各类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匹配效率能力以及价值输出能力。从创业者角度来看,垂直细分领域的激烈竞争、部分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创业者对这块的需求依然是强烈并且巨大的,只不过需求也从粗放型转向了精细化。

以麦腾为例,在基础的空间平台层面,麦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空间服务,并且建立了麦腾创业天地、麦腾集创空间等五家孵化基地,总体量超过50000平方米。但实际上,在空间的基础上,创业者需要的更多是各类有效的资源对接和服务供应,也不仅是提供公司注册、财务、税务等较易获取的基本服务,更多的则在于为创业者提供其自身所不易获取的资源和服务,比如信息技术资源、流量资源、媒体资源、投融资对接等。

我其实蛮赞同麦腾创始合伙人孟庆海关于孵化行业未来趋势的观点,一个是对于创业孵化器这样的细分领域,目前远远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这个细分领域未来会有更多的进入者,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另一个是综合性的创业孵化器,覆盖不同行业的综合型孵化器未来会合并重组形成一两个巨头。笔者认为,创业孵化这个市场已经到了深度洗牌的阶段,大部分缺乏竞争力的孵化机构将会在行业洗牌中倒下或被吃掉。

立足新三板,孵化机构冲击IPO的需求更为强烈?

挂牌新三板,只是个起点或跳板,这是很多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潜台词。事实上也是如此,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主要诉求其实还是融资,将公司价值最大化,目前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差,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估值受限,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客观讲,对于创业孵化机构而言,新三板市场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市场,如上所言,一旦孵化行业深度洗牌开启,孵化机构的资金、资源实力以及影响力势必要再上一个台阶。虽然近期传出新三板创新层上再分层、推动转板试点等制度性利好,但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耐心来等待新三板市场真正迎来爆发,三板优质挂牌企业加速“出走”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这几天更是出现了37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准备集中IPO的盛况!

不过,即便如此,登陆新三板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讲,仍然具有重大意义。用某知名投资人的比喻——看演唱会,新三板是门票。没有门票只能在外场看戏,进了内场,才有更多机会,可以进入前三排甚至包厢。新三板更广泛的一个意义在于,这相当于是一个企业的筛选平台,是价值发现的地方,这也许是很多创业孵化机构一直看好新三板,并且也投了很多新三板企业的原因所在。

当然,下一步创新工厂、苏河汇、麦腾这样的孵化机构或许也会走上IPO之路,以备足粮草。从目前市场来看,新三板企业成功IPO的先例已有14家,并至少有72家新三板公司赴A股上市申请处于正常审核状态(截止2017年1月7日)。虽然相比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来说,这一数量并不多,但这条路径起码是通的,只是看三板企业如何走过去了。

是转板、排队IPO、迁址贫困县走绿色通道,亦或借壳甚至走被并购之路,这些路径对于新三板企业冲击IPO都有可能,至于未来会选哪条路要看自身考量了。

不过,在这之前,笔者倒觉得,更重要的也许还是以创业者的心态回归创业本身了,夯实业务基础,增强盈利能力,构筑竞争壁垒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影响力和行业控制力,时刻做好“鱼吃鱼”的准备。而对于任何以创业为名的玩家来说,这无疑应该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业孵化市场虚火过旺?或将面临深度洗牌

事实上,创业孵化这个细分市场是被火热的创业大潮“喂大的”。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4298家众创空间、32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400余家企业加速器,近两年创业孵化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在如此多的创业孵化机构中,截止目前,算上2月21日最新登陆新三板市场的麦腾股份,也仅有创新工厂、苏河汇、科技寺等不到二十家孵化机构冲出重围登陆新三板,绝大部分孵化机构依然囷于资产过重、同质化竞争、盈利难等困境中,随时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局。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有些“虚火”的创业孵化市场?不妨来分析下。

立足价值发现,创业孵化市场怎么玩?

事实上,创业孵化这个细分市场是被火热的创业大潮“喂大的”。创业者过多,就不可避免的要造成资源的拥挤和对现有资源的激烈争夺,空间也好、资金也罢,亦或者投资机构所掌握的人脉、专业资源要素都在此列,蜂拥的创业者亟需这些背后的资源支撑,以便确立优势将其他创业者尽早狙击出局,所以各类创业孵化机构的出现也算应运而生。只不过,在创业氛围火热的时候,大家相互喂养、各取所需,基本还处于相对平衡、相安无事之中。

而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潮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创业者死亡潮,则开始打破这种平衡。很容易理解,创业者基数减少,被“喂养”的过于庞大臃肿的创业孵化市场,无法像以前一样将过量的资源稀释或匹配过去,资源的浪费或低效率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外部竞争更多转为孵化器之间的内部竞争,所以近年来我们陆陆续续听到各种孵化机构死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意味着,原来简单的工位租赁、联合办公、资源对接已经难以为继,孵化器必须与创业者建立强关系、共同体才有可能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将快断裂的线重新接续起来。而强关系的建立,笔者以为更多考较的则是孵化器对各类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匹配效率能力以及价值输出能力。从创业者角度来看,垂直细分领域的激烈竞争、部分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创业者对这块的需求依然是强烈并且巨大的,只不过需求也从粗放型转向了精细化。

以麦腾为例,在基础的空间平台层面,麦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空间服务,并且建立了麦腾创业天地、麦腾集创空间等五家孵化基地,总体量超过50000平方米。但实际上,在空间的基础上,创业者需要的更多是各类有效的资源对接和服务供应,也不仅是提供公司注册、财务、税务等较易获取的基本服务,更多的则在于为创业者提供其自身所不易获取的资源和服务,比如信息技术资源、流量资源、媒体资源、投融资对接等。

我其实蛮赞同麦腾创始合伙人孟庆海关于孵化行业未来趋势的观点,一个是对于创业孵化器这样的细分领域,目前远远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这个细分领域未来会有更多的进入者,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另一个是综合性的创业孵化器,覆盖不同行业的综合型孵化器未来会合并重组形成一两个巨头。笔者认为,创业孵化这个市场已经到了深度洗牌的阶段,大部分缺乏竞争力的孵化机构将会在行业洗牌中倒下或被吃掉。

立足新三板,孵化机构冲击IPO的需求更为强烈?

挂牌新三板,只是个起点或跳板,这是很多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潜台词。事实上也是如此,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主要诉求其实还是融资,将公司价值最大化,目前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差,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估值受限,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客观讲,对于创业孵化机构而言,新三板市场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市场,如上所言,一旦孵化行业深度洗牌开启,孵化机构的资金、资源实力以及影响力势必要再上一个台阶。虽然近期传出新三板创新层上再分层、推动转板试点等制度性利好,但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耐心来等待新三板市场真正迎来爆发,三板优质挂牌企业加速“出走”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这几天更是出现了37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准备集中IPO的盛况!

不过,即便如此,登陆新三板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讲,仍然具有重大意义。用某知名投资人的比喻——看演唱会,新三板是门票。没有门票只能在外场看戏,进了内场,才有更多机会,可以进入前三排甚至包厢。新三板更广泛的一个意义在于,这相当于是一个企业的筛选平台,是价值发现的地方,这也许是很多创业孵化机构一直看好新三板,并且也投了很多新三板企业的原因所在。

当然,下一步创新工厂、苏河汇、麦腾这样的孵化机构或许也会走上IPO之路,以备足粮草。从目前市场来看,新三板企业成功IPO的先例已有14家,并至少有72家新三板公司赴A股上市申请处于正常审核状态(截止2017年1月7日)。虽然相比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来说,这一数量并不多,但这条路径起码是通的,只是看三板企业如何走过去了。

是转板、排队IPO、迁址贫困县走绿色通道,亦或借壳甚至走被并购之路,这些路径对于新三板企业冲击IPO都有可能,至于未来会选哪条路要看自身考量了。

不过,在这之前,笔者倒觉得,更重要的也许还是以创业者的心态回归创业本身了,夯实业务基础,增强盈利能力,构筑竞争壁垒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影响力和行业控制力,时刻做好“鱼吃鱼”的准备。而对于任何以创业为名的玩家来说,这无疑应该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