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ataEye研究院
近日,黄晓明出品的首部竖屏付费短剧《一姐》上线,并连续2天登顶DataEye短剧热力榜。

来源:DataEye短剧热力榜
DataEye短剧观察独家获悉,《一姐》上线24小时充值破千万,抖音端原生播放量累计破亿。
《一姐》的制作团队豪华,由杭州炳午影视、武汉剧好看、花月清夏影视联合出品,西安丰行承制,《无双》导演张孝君执导,剧本则出自知名编剧刘笑天工作室。此外,主演张彤和彭博,均为专业科班出身。
《一姐》的创作灵感源自何处?黄晓明为何入局短剧赛道?
带着这些疑问,DataEye短剧观察对《一姐》出品方:杭州炳午影视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对话。
据悉,黄晓明8年前曾担任打拐宣传员,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家庭因人贩子而遭受的痛苦与团聚时的喜悦。这也正是《一姐》选择聚焦打击贩卖人口这一社会话题的灵感来源。
炳午影视的负责人还透露,黄晓明老师之所以选择进入短剧领域,是因为短剧行业本身在蓬勃发展,越发的精品化,自然也发现短剧会成为影视演员发展的另外一条崭新的道路,所以愿意成为短剧和影视演员搭建的桥梁,也坚信随着影视演员的入场,必然会为短剧注入新的力量,为短剧出一份力,加速短剧精品化的进程。
面对短剧题材同质化的问题,炳午影视的负责人指出,尽管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情绪流题材已经趋于饱和,但创作者们仍可以通过紧贴社会热点,同时大胆尝试轻喜剧和富有创意的脑洞题材,来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
以下是对谈实录整理:
一、短剧《一姐》的数据表现及幕后创作故事
DataEye短剧观察:《一姐》整体消耗情况?对于该短剧的表现还满意吗?
炳午影视:《一姐》上线24小时充值破千万,抖音端原生播放量已累计破亿。
对《一姐》的数据表现,整体来说是满意的,毕竟这是一次从影视剧角度进行的一次短剧尝试,无论是从剧本紧跟时事的出发点,影视演员的下场,整体的宣发,都是按照影视剧的方式进行的,是一次大胆又谨慎的尝试,能够在日益精进的短剧圈里,在各大平台精品化的趋势下,闯出一条路,是很不容易的。
炳午影视在这部剧进行了全链路的运营和推广,从抖音投流、端原生运营、星图等模式,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DataEye短剧观察:《一姐》是何时启动的?拍摄周期多久?
炳午影视:早在三月份的时候,我们炳午影视就有和丰行和刘笑天沟通一起联手做一部高质量的剧,5月份我们拿到刘笑天《一姐》剧本后和自家内容团队确认定制IP的可操作性,筹备近一个月才开机,拍摄周期12 天。
DataEye短剧观察:在选择合作伙伴(如刘笑天工作室、导演张孝君等)时,有哪些考量?您最看重哪些因素?
炳午影视:选择合作伙伴这件事情,其实是相互的,当我们决定以演员角度出发去做定制IP,就和刘笑天老师达成了一致的想法,承制方面我们起初的想法只有一个,必须是第一梯队。而西安丰行、《无双》的导演张导本身就是一梯队,而且《一姐》有不少的打戏,以及‘女战神’归来的属性,他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剧本给到西安丰行,负责人和导演的合作意向也很大,自然双方一拍即合,选择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方的目标一致,是互相选择的结果。
DataEye短剧观察:《一姐》创作团队豪华,囊括了丰行、刘笑天工作室等知名团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团队是如何协作的?有哪些趣事或幕后故事可以分享?
炳午影视:炳午影视作为操盘手,负责把控各个环节,从最初的选题、演员选择、拍摄跟组、后期调整,包括全体系运营,都是我们大力在抓。大家齐心协力,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因为这部戏有大量的动作戏,又是女演员的打戏,拍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各位演员老师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令我们感动。有意思的是大家看到的开篇的一场打戏,一个镜头里出现了十几条威亚,应该在短剧拍摄行业很少见的。大家一起合作很愉快,希望以后大家可以一起携手创作更多优质作品。
DataEye短剧观察:《一姐》的男女主均为科班演员,这些经验丰富的演员参与短剧,对创作流程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拍摄过程中,科班演员是否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炳午影视:无论是张彤老师(女主)还是彭博(男主)以及其他的主演老师,他们本身是非常敬业的,作为科班演员的他们,表演经验丰富,演技精湛,除了出彩的武戏之外,文戏上,几位老师的表演都是非常细腻的,无须太多的调整,而且非常配合,绝对提高了拍摄效率!
DataEye短剧观察:《一姐》聚焦打击贩卖人口这一社会话题,选择这一话题的原因是什么?创作灵感源自何处?
炳午影视:晓明老师8年前曾任打拐宣传员,见证了无数家庭因为人贩子的颠沛流离,也见证了无数家庭因为正义团聚。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拐卖人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每一个人被拐,就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我们依然要提高防范意识,让阴影无所遁形。
DataEye短剧观察:您认为《一姐》的哪些元素最能吸引观众?
炳午影视:《一姐》的元素其实很多,比如:大佬退隐江湖做一个烧烤摊的老板,为了女儿,为了公平正义重出江湖,各方势力的纠缠,斗智斗勇,复杂的人物关系,都为这部剧添彩不少,当然我觉得最能吸引观众的,还是拳拳到肉的打戏,惩恶扬善的剧情。
DataEye短剧观察:作为一部大女主反黑题材的群像剧,《一姐》的目标观众群体是哪些?如何定位《一姐》的市场和目标观众?
炳午影视:从目前的用户画像来看,男女比例相对平衡,男女基本上是五五开,也做到了全年龄段的覆盖。
这个用户画像和覆盖率其实也是我们立项之初就预料到的。
因为“向善”、痛恨“恶势力”,这是普世价值和情绪,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幼的。大家普遍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续我们也会继续做这种正能量、能让观众感受到力量的精品好剧。
DataEye短剧观察:《一姐》在世界打击贩卖人口日上线,您希望通过此剧传达哪些深层次的社会信息?
炳午影视:《一姐》之所以在7月30日上线,首先是我们这部剧以打击贩卖人口作为切入,其次也想通过这部剧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贩卖人口这件事,每一个小家的幸福圆满,才能成就大家的幸福美满,愿世界上再无贩卖人口。
DataEye短剧观察:根据观众的反馈,比如剧情中的浮夸和不合理之处(如女主腾空起飞的场景),您认为《一姐》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炳午影视:用户的体验和反馈永远是最真实的,我们接受所有的赞美和批评。《一姐》虽然是以纪实的角度切入,可她终究是一部影视作品,为了剧情的冲突性、戏剧性,还是要添一些噱头的。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过我们诚恳的收下所有的批评指正,争取下一部更好。
二、行业现状、趋势
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短剧行业有哪些显著变化?您认为目前短剧行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哪些挑战?
炳午影视:整个短剧行业最显著的变化是:短剧精品化。早先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可随着短剧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方,演员开始下场短剧,整体的服道化也开始变得精良,从早先单薄的剧本到短视频视角的拍摄,到现在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导演,专业的后期,行业在完善的同时,也越发的向着精品化行进。
炳午在今年察觉到这一点以后,从剧本立项初期,就要求内容团队的产出要有清晰的定位,要从剧本端开始着手刻画剧本人设,并提前敲定最适合的演员档期,在承制方面更是尽可能匹配爆款的承制团队,契合剧本类型的爆款导演,在后期上,炳午更是要求剧本的负责人和导演同时辅助后期,确保成片是有质感的,达到精品化标准才会进行输出。
发展阶段的话:个人觉得是属于一个变速,百花齐放的阶段,当付费端疲软,IAA、抖音端原生、免费渠道、出海渠道开始相继出现在变现的范围内,短剧将会迎来全方位的推进。
挑战:内容不能再单一化,早先的内容方向是完全服务付费用户,用户的视角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网文进行一定的推演,并适时的寻找一些合适的IP在合适的节点去做,可现在因为变现的渠道不再单一,你的用户群体也不再单一,就要求我们的内容要更精良,面向的用户受众要更广,才能在各个渠道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DataEye短剧观察:短剧备案新规推出后,对你们有哪些影响?
炳午影视:短剧备案新规出台后,其实对整个行业是一个利好。一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整个行业天朗气清。二是打扫干净屋子好待客。其实有大量拥有大资金盘的大玩家去年就在观望,但当时乱象比较多。今年整个行业规范后,有越来越大的大玩家入场。这些大玩家又会拉高整个行业的上限,延长行业周期。
DataEye短剧观察:您觉得越来越多的明星出品人,选择入局短剧是基于哪方面的战略考虑?这对现有市场格局有何影响?
炳午影视:短剧发展迅猛,两年干到现在两三百亿的市场,是因为满足了用户碎片化娱乐的需求,并且它是一个绝对 To C 的业务,不是 To B。每部爆款剧,都是无数用户投票自发的结果,是一个相对公平,相对真实的市场。
这个市场也被无数聪明人注意到,各大厂商、大资本肯定会纷纷入剧,我相信这也一定会加速整个行业精品化的进程。之前大家提到短剧,第一印象是“狗血”“low”,任何事物在初期都是粗糙乃至粗粝的,但我们大家有耐心和信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头部玩家入场,这个赛道也会涌现出越来越多脍炙人口的精品。
DataEye短剧观察:您观察到今年短剧观众的需求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影响短剧的创作和市场策略?
炳午影视:用户是内容的出发点,我们所有的产出内容都是为了服务用户的,而用户的需求变化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无论是女频的虐文—甜宠—萌宝—马甲文—大女主—脑洞文,男频的战神文—神医文—重生回档—高手下山—玄幻的废柴逆袭,扮猪吃虎—脑洞文,归根结底用户需要的是情绪,只要你的核心内容依旧从勾动用户的情绪出发,对短剧的创作而言就没有太多的影响。
只是随着一部部短剧出圈,我们的用户群体被扩大了不少,就要求创作者对市场的关注要更敏锐,对时事热点有更多的了解。
DataEye短剧观察:您如何定义短剧精品化?短剧精品化对于从业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炳午影视:前面说到短剧精品化从来不是一句空谈,他要求我们对内容有追求,对用户的需求有关注,呈现出来的东西不能再粗制滥造,敷衍了事。
从业者需要认真的挖掘用户诉求,对每一个类型的受众人群从立项开始就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能盲目跟风,要对市场有所判断,到承制阶段,更是要求团队配合呈现出来的视频是有质感(包括但不限于演员的选角匹配度,服道化的精良程度),再到后期,投流,要求剪辑的素材符合投放市场,在同期的剧目里更有吸引力,出价要有竞争性等等。
短剧的内容、承制、后期、投流缺一不可,从不是单打独斗的过程,一个爆款剧的出现,离不开台前幕后所有老师的努力。
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短剧在题材上出现了哪些新趋势?还有哪些新题材或类型具有潜力,值得尝试?
炳午影视:题材的新趋势其实显而易见,尤其是前段时间的高考类型,包括我们的《一姐》。从早先的全方位依托小说IP,到现在的紧跟时事,其实都是一样的,要跟进用户的需求,知道用户想看什么,从用户角度出发,才是根本。
如果非要说新题材的话,我个人觉得很多可以多尝试一点脑洞,轻喜的风格,因为随着短剧的百花齐放,各种主流的情绪流题材都已经被吃透了,那随着IAA短剧的出现,轻喜和脑洞风向可能会带来一些惊喜。
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IAA短剧增速迅猛,现已占据3成市场份额。您认为短剧的付费模式在未来会有哪些变化?
炳午影视:去年的时候,短剧的主要收入来源基本上只有在巨量引擎,通过付费广告来找用户的模式。今年以来,其实变现模式呈现多种多样、百花纷呈的态势。除了巨量付费广告模式外,IAA 模式崛起迅猛,我个人认为年底 IAA 模式至少能占据 5 成份额,甚至更高。
除了巨量付费广告、IAA 模式外,端原生模式也在迅猛发展,从最初的营收的“添头”,可能会成为一个固定且性价比颇高的营收来源。
除此之外,广告植入,品牌定制,也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变现模式。
DataEye短剧观察:您如何看待当前短剧市场的版权保护问题?杭州炳午影视在版权管理方面有哪些策略和措施?
炳午影视:短剧的版权保护其实一直是短剧从业者比较关注的事情,早先的短剧野蛮生长,没有约束,所以大家在版权的意识上不强,可随着广电总局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平台配合政策,开始注意版权保护,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公司其实一直很注重版权方向,并且早不久前,我们就在西安成立了子公司,专门负责剧本备案等事项。
DataEye短剧观察:杭州炳午影视在未来有哪些战略规划?有哪些新项目即将上线?
炳午影视:今年短剧的市场体量在 600 亿左右,未来三年内将增长到千亿,炳午在如此火热的市场氛围中,首要的战略规划是抢占市场。第一联动影视演员,做高质量短剧,从演员、内容等方面赋能短剧行业。第二打通商业闭环,从品牌植入、影游联动多方面打造精品爆款短剧。这些已经逐步在实现,实现了品牌曝光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至于新项目,我们将和西安丰行再次联手,预计在九月初上线《女儿的守护》,九月中旬和西安丰行,剧好看再次联手上线《子耀门楣》,这是我们新主编唐蜜的力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当然最近要上线的,有《顾少的隐婚罪妻》导演项杉毅的新作《白月光假死后,我成了傅总替身》,邓洛淋(阿立)导演的《天地龙鳞》,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