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文化、教育、医疗……宁波37项民生实事最新进度公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文化、教育、医疗……宁波37项民生实事最新进度公布

今年1月,经过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依法票决,最终确定了37项2024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

发布会现场

8月7日上午,2024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市督考办、市发改委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馥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宁波市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具体情况:

第一方面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选情况

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选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

听取民意更加充分。2023年9月,市政府通过宁波日报、市政府网站、“宁波发布”民生实事专栏等多个平台发布市长公开信,市政府办公厅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座谈会,向广大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4万余条,较往年有大幅提升,全社会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

调研论证更加深入。对于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建立了闭环处理工作机制,通过专题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重点意见建议开展深入研究,对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确保真正体现民生所急、民心所向。

项目安排更加聚焦。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安排更加精准,逐项明确了量化目标,确保切口小、举措实,可感知、可考核,进一步突出项目落地的实效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1月,经过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依法票决,最终确定了37项2024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可以分为15类,具体是: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养老“暖心”服务、绿色交通“安全畅行”行动、交通路网改造、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老年人关怀行动、三农共富促进工程、文体生活品质提升、稳定就业创业、截污纳管提质增效、妇女儿童关爱计划、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青少年课余成长服务、中小学学位重点扩容工程。

第二方面2024年上半年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

2024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各区(县、市)、市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5类民生实事的平均进度达77.7%;37个项目中,已有6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个项目进展率超过80%,总体进展顺利。15类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第三方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具体举措

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顺利落地,按照“早实施、早建成、早投用、早惠民”的总体要求,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压实责任抓推进。早在今年“两会”结束后,市政府第一时间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具体任务指标和牵头单位。市级责任部门成立了由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组,各区(县、市)建立了由区(县、市)长负总责、政府常务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牵头、部门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市督考办、市政府办公厅扎实做好推进指导、进度跟踪、情况通报等工作,各地、各部门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顺利推进。

第二,拉高标杆抓质效。在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注重项目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例如,市卫健委在“新建、改建、扩建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项目”上,认真制定建设标准、组织人员集中培训、实地观摩典型项目、强化现场督导检查,通过不断完善村卫生室功能,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市人社局加强对各地就业见习基地的政策指导,鼓励发动信誉好、知名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事业单位设立见习基地,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如制造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科研院所。

市市场监管局在养老机构食堂整体提升中,导入了以“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为核心内容的“五常法”等先进管理理念,确保高质量完成养老机构智能“阳光厨房”建设工作,有力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创新引领抓示范。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全国全省贡献更多宁波解法、宁波经验。

例如,大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新建成村(社区)助餐服务点374个,完成助餐、配送餐服务863万人次,有关做法被民政部《民政工作文选》刊发推广。

迭代升级电动汽车充电桩市级监测平台,全面接入浙里办“一键找桩”便民服务和停车充电“一张网”小程序,在全省公用充电设施“快优省”评价中排名首位,“快优省”指的是“找桩快、服务优、费用省”。

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其中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列入全省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试点14个,数量居全省首位;4家机构入选全省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入选数量并列全省第一;1家养老机构入选全省“品字标·浙江服务”首家五钻级养老机构。

市政府还高度重视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督查评估工作,依托“身边民生实事”地图系统,常态化开展线上监测,及时发现进度滞后的项目,实时跟进督导。将民生实事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督查计划,把完成情况和质效作为对各地、各部门进行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宁波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对进度相对滞后的项目开展全面梳理分析,研判堵点卡点,制定个性化的推进方案,加大攻坚力度;对已完成的项目,逐地逐项对标对表、核验质量,努力打造更多质量过硬、群众满意的精品项目,用狠抓落实的力度传递民生实事的温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文化、教育、医疗……宁波37项民生实事最新进度公布

今年1月,经过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依法票决,最终确定了37项2024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

发布会现场

8月7日上午,2024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市督考办、市发改委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馥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宁波市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具体情况:

第一方面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选情况

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选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

听取民意更加充分。2023年9月,市政府通过宁波日报、市政府网站、“宁波发布”民生实事专栏等多个平台发布市长公开信,市政府办公厅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座谈会,向广大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4万余条,较往年有大幅提升,全社会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

调研论证更加深入。对于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建立了闭环处理工作机制,通过专题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重点意见建议开展深入研究,对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确保真正体现民生所急、民心所向。

项目安排更加聚焦。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安排更加精准,逐项明确了量化目标,确保切口小、举措实,可感知、可考核,进一步突出项目落地的实效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1月,经过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依法票决,最终确定了37项2024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可以分为15类,具体是: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养老“暖心”服务、绿色交通“安全畅行”行动、交通路网改造、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老年人关怀行动、三农共富促进工程、文体生活品质提升、稳定就业创业、截污纳管提质增效、妇女儿童关爱计划、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青少年课余成长服务、中小学学位重点扩容工程。

第二方面2024年上半年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

2024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各区(县、市)、市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5类民生实事的平均进度达77.7%;37个项目中,已有6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个项目进展率超过80%,总体进展顺利。15类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第三方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具体举措

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顺利落地,按照“早实施、早建成、早投用、早惠民”的总体要求,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压实责任抓推进。早在今年“两会”结束后,市政府第一时间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具体任务指标和牵头单位。市级责任部门成立了由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组,各区(县、市)建立了由区(县、市)长负总责、政府常务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牵头、部门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市督考办、市政府办公厅扎实做好推进指导、进度跟踪、情况通报等工作,各地、各部门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顺利推进。

第二,拉高标杆抓质效。在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注重项目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例如,市卫健委在“新建、改建、扩建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项目”上,认真制定建设标准、组织人员集中培训、实地观摩典型项目、强化现场督导检查,通过不断完善村卫生室功能,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市人社局加强对各地就业见习基地的政策指导,鼓励发动信誉好、知名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事业单位设立见习基地,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如制造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科研院所。

市市场监管局在养老机构食堂整体提升中,导入了以“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为核心内容的“五常法”等先进管理理念,确保高质量完成养老机构智能“阳光厨房”建设工作,有力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创新引领抓示范。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全国全省贡献更多宁波解法、宁波经验。

例如,大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新建成村(社区)助餐服务点374个,完成助餐、配送餐服务863万人次,有关做法被民政部《民政工作文选》刊发推广。

迭代升级电动汽车充电桩市级监测平台,全面接入浙里办“一键找桩”便民服务和停车充电“一张网”小程序,在全省公用充电设施“快优省”评价中排名首位,“快优省”指的是“找桩快、服务优、费用省”。

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其中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列入全省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试点14个,数量居全省首位;4家机构入选全省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入选数量并列全省第一;1家养老机构入选全省“品字标·浙江服务”首家五钻级养老机构。

市政府还高度重视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督查评估工作,依托“身边民生实事”地图系统,常态化开展线上监测,及时发现进度滞后的项目,实时跟进督导。将民生实事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督查计划,把完成情况和质效作为对各地、各部门进行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宁波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对进度相对滞后的项目开展全面梳理分析,研判堵点卡点,制定个性化的推进方案,加大攻坚力度;对已完成的项目,逐地逐项对标对表、核验质量,努力打造更多质量过硬、群众满意的精品项目,用狠抓落实的力度传递民生实事的温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