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幕式到运动员,这一届奥运观众为何偏爱巴黎?

外界或将一直见证这簇小火苗不停息跳动,直到四年后它再次盛放。

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3点,2024年巴黎奥运会闭幕式正式举行,奥运会圣火在浪漫之都熄灭,奥运会旗传向四年后的洛杉矶——互联网平台上的言论一时难掩狂欢后的落寞。

这是一届从荣誉、关注度、讨论度全方位超越东京周期的奥运会。如果说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仍受到了那时的宏观环境影响,显得不那样热烈,那么这一届的巴黎奥运会再次证明了,民众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与竞技体育的热爱从未熄灭。

中国民众对它最直观的感受,是见证了运动员们刷新历史。本届奥运会,中国斩获40枚金牌、‌27枚银牌和24枚铜牌,‌总计91枚奖牌。‌这一成绩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在境外参赛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是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的最佳表现。‌

这一荣光四溢的成绩直接点燃了民众有史以来最高涨的观赛及讨论热情。根据微博公布的各项数据,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微博全平台发博数达4.16亿条,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9%;全平台互动量达16.98亿,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1%;全平台话题阅读量达4790亿,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3%。

这一届奥运观众为何偏爱巴黎?实际上,并非民众仅仅推崇关注奖牌的唯结果论,而是本届巴黎奥运会从开幕式的呈现,到赛事进行中的整体激烈角逐,再到赛后中国运动员展示的独特魅力与个性表达,不断传递出奥林匹克与竞技体育精神,用真诚与热情真实感染到每一位受众,从结果上形成了热点频发、全民狂欢的景象。

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赛事传递给观众的紧张情绪与夺冠激情全程没有停息过。乒乓球混双决赛、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女子网球单打决赛,在不同时间节点成为全网瞩目的热点赛事,在微博上接连贡献“爆”款热搜。自由式小轮车、攀岩以及霹雳舞,也凭借运动员的出色表现颠覆了项目的冷门形象,成为微博平台上迅速冲击高热度的赛事话题。

纵览整个巴黎周期,尽管众多重要赛事在北京时间深夜乃至凌晨举行,但凭借互联网平台用户的聚力讨论、媒体有关赛事内容的二次创作,足够的物料供给依然可以带动全网及时跟进,不断制造奥运会高光时刻。

据微博统计,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共5521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59%,热度为“爆”的达到206个,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71%。

这种热度增量的来源是多途径的。一方面,运动本身开始替代奖牌成为观众最为关注的内容,正如乒乓球、游泳、跳水、羽毛球、体操、射击、网球、田径、篮球、排球,依然是中国民众最青睐的赛事领域,成为贡献热搜数量排名最靠前的十个项目。尤其在乒乓球的冠军蝉联和网球的历史创造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观众对运动项目本身发自内心的钻研与热爱,这带动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另一方面,备受喜爱和推崇的不仅有奥运奖牌和体育精神,本届奥运会上那些极具个性、富有个人魅力的中国运动员们,开始进一步登上自我表达的舞台,带给这届观众全然不同的竞技观感,激发了他们表达认可与支持的积极心态。

从十米跳台走下面对镜头笑称“小小巴黎,拿捏”的全红婵和陈芋汐,结束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转头向全世界“告状”的潘展乐,羽毛球男双比赛中默契配合、“魔性”呐喊的梁伟铿和王昶,沉着冷静、“光靠干饭就”拿下射击奥运冠军的盛李豪——从00后开始,中国运动员开始向世界传递一副全新面貌,那是更无畏、松弛却又更勇猛、敢拼的中国体育新一代。

除此以外,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马龙、陈梦、郑钦文、张雨霏、黄玉婷等运动员,均是本届奥运会期间的热搜常驻客。据了解,当前已有超过90%运动员入驻微博,本届奥运会的61位冠军中有60位已拥有自己的微博账号。巴黎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微博总粉丝量达到2.3亿,相比上一届几乎翻倍。

通过微博等互联网平台,运动员们的确获得了自我表达的窗口和渠道,得以塑造更真实的自我形象。这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向外界传递体育精神,形成正向影响,也能够拉近普通民众与不凡个体的距离,使其更深一层感受竞技力量的鼓舞。

巴黎奥运会确已落幕,但平台上的热议仍在延续。民众不舍奥运健儿的辉煌时刻,也同样不舍自己在屏幕前加油鼓劲的那份热烈。外界或将一直见证这簇小火苗不停息跳动,直到四年后它再次盛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从开幕式到运动员,这一届奥运观众为何偏爱巴黎?

外界或将一直见证这簇小火苗不停息跳动,直到四年后它再次盛放。

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3点,2024年巴黎奥运会闭幕式正式举行,奥运会圣火在浪漫之都熄灭,奥运会旗传向四年后的洛杉矶——互联网平台上的言论一时难掩狂欢后的落寞。

这是一届从荣誉、关注度、讨论度全方位超越东京周期的奥运会。如果说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仍受到了那时的宏观环境影响,显得不那样热烈,那么这一届的巴黎奥运会再次证明了,民众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与竞技体育的热爱从未熄灭。

中国民众对它最直观的感受,是见证了运动员们刷新历史。本届奥运会,中国斩获40枚金牌、‌27枚银牌和24枚铜牌,‌总计91枚奖牌。‌这一成绩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在境外参赛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是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的最佳表现。‌

这一荣光四溢的成绩直接点燃了民众有史以来最高涨的观赛及讨论热情。根据微博公布的各项数据,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微博全平台发博数达4.16亿条,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9%;全平台互动量达16.98亿,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1%;全平台话题阅读量达4790亿,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3%。

这一届奥运观众为何偏爱巴黎?实际上,并非民众仅仅推崇关注奖牌的唯结果论,而是本届巴黎奥运会从开幕式的呈现,到赛事进行中的整体激烈角逐,再到赛后中国运动员展示的独特魅力与个性表达,不断传递出奥林匹克与竞技体育精神,用真诚与热情真实感染到每一位受众,从结果上形成了热点频发、全民狂欢的景象。

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赛事传递给观众的紧张情绪与夺冠激情全程没有停息过。乒乓球混双决赛、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女子网球单打决赛,在不同时间节点成为全网瞩目的热点赛事,在微博上接连贡献“爆”款热搜。自由式小轮车、攀岩以及霹雳舞,也凭借运动员的出色表现颠覆了项目的冷门形象,成为微博平台上迅速冲击高热度的赛事话题。

纵览整个巴黎周期,尽管众多重要赛事在北京时间深夜乃至凌晨举行,但凭借互联网平台用户的聚力讨论、媒体有关赛事内容的二次创作,足够的物料供给依然可以带动全网及时跟进,不断制造奥运会高光时刻。

据微博统计,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共5521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59%,热度为“爆”的达到206个,相比东京奥运会增长171%。

这种热度增量的来源是多途径的。一方面,运动本身开始替代奖牌成为观众最为关注的内容,正如乒乓球、游泳、跳水、羽毛球、体操、射击、网球、田径、篮球、排球,依然是中国民众最青睐的赛事领域,成为贡献热搜数量排名最靠前的十个项目。尤其在乒乓球的冠军蝉联和网球的历史创造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观众对运动项目本身发自内心的钻研与热爱,这带动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另一方面,备受喜爱和推崇的不仅有奥运奖牌和体育精神,本届奥运会上那些极具个性、富有个人魅力的中国运动员们,开始进一步登上自我表达的舞台,带给这届观众全然不同的竞技观感,激发了他们表达认可与支持的积极心态。

从十米跳台走下面对镜头笑称“小小巴黎,拿捏”的全红婵和陈芋汐,结束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转头向全世界“告状”的潘展乐,羽毛球男双比赛中默契配合、“魔性”呐喊的梁伟铿和王昶,沉着冷静、“光靠干饭就”拿下射击奥运冠军的盛李豪——从00后开始,中国运动员开始向世界传递一副全新面貌,那是更无畏、松弛却又更勇猛、敢拼的中国体育新一代。

除此以外,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马龙、陈梦、郑钦文、张雨霏、黄玉婷等运动员,均是本届奥运会期间的热搜常驻客。据了解,当前已有超过90%运动员入驻微博,本届奥运会的61位冠军中有60位已拥有自己的微博账号。巴黎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微博总粉丝量达到2.3亿,相比上一届几乎翻倍。

通过微博等互联网平台,运动员们的确获得了自我表达的窗口和渠道,得以塑造更真实的自我形象。这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向外界传递体育精神,形成正向影响,也能够拉近普通民众与不凡个体的距离,使其更深一层感受竞技力量的鼓舞。

巴黎奥运会确已落幕,但平台上的热议仍在延续。民众不舍奥运健儿的辉煌时刻,也同样不舍自己在屏幕前加油鼓劲的那份热烈。外界或将一直见证这簇小火苗不停息跳动,直到四年后它再次盛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