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024中国共享两轮样板市场·经验交流会在宁波举行。小遛与比亚迪签署关于共享出行两轮动力电池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全面构建共享两轮生态领域新质生产力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共同助力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和共享出行领域治理高质量发展,并将宁波打造成为共享两轮行业发展的全国“创新策源地”。
作为国内第一个开创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创新科技企业,小遛在2017年成立于宁波,专注服务于城市交通体系的最后一环,是一家赋能短途出行的数字化超级运营平台。目前,小遛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投放,骑行用户超7000万。
始终秉持“让短途出行更放心”的初心使命,多年如一日坚持精细化运营,将用户体验摆在“第一位”,小遛又是如何以行业“海底捞”和“华为”为蓝本,打造两轮共享电单车出行第一品牌的呢?
同样是电动车
为何女孩偏爱骑小遛?
驻足于城市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骑着小遛电动车穿梭于繁忙都市的女孩们。
25岁的陆雯雯是小遛的铁粉,每天都要骑小遛电动车上下班。在她看来,小遛电动车有三点对女孩子特别友好:头盔大小适中,佩戴后不会有头发黏贴的感觉,摘下头魁发型不乱;座椅、脚踏、扶手设计合理,骑车时可挺直腰背;整车线条流畅、圆润,充满萌趣感,黄色也给人明亮、阳光的感觉。
“小遛电动车不仅在设计上考虑了女性的审美,也在智能科技和安全性方面做了优化,以满足现代女性对于出行工具的多方面需求。”小遛副总经理王力宏说。过去两年来,女性群体活跃用户从40%增长至60%,且其中绝大多数用户年龄集中在20岁至30岁。
小遛不仅共享出行用户体验的创新者和践行者,也是共享电单车行业智能头盔的倡导者。在政府提出“一车一盔”之前,小遛就为每辆车配备了安全头盔。一代安全头盔沿用了旗下电单车车身一致的明亮黄色调,有着非常高的辨识度与安全感。同时,跟市面上其他常见安全头盔相比,一代安全头盔有镂空透气的功能,尤其对于炎热夏天来说,佩戴也不会闷热。

值得一提的是,小遛头盔已全新升级,既解决了行业痛点问题,也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设烘干功能,有效解决下雨后头盔潮湿问题;配置臭氧自动消毒设备,每次使用完头盔会自动消毒,杀灭头盔内各种有害菌种。
“我们不断地改进头盔,不仅是为了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和便捷性,还有一层更深远的考虑——培养用户佩戴头盔安全骑行的习惯。先于政府和用户,想到更多做到更多,真正做到‘让短途出行更放心’。”王力宏说。
更安全舒适地“遛”
叠加满满科技与狠活儿
近期,小遛上新,不仅在形态上全新升级,还展现了满满的科技与狠活儿:前车更换大灯,照明范围和亮度显著提升,给夜间行驶满满的安全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AI视觉换车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打造智能AI仪表,展示附近可停区域的状态提醒;夜晚、阴影、积水、落叶遮挡等17个场景精准识别,做到“一键还车”……小遛为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骑行服务,更是安全舒适的“遛”,是短途出行的极致放心体验。
目前,小遛依照“极致产品力”的高标准严要求,委托国内最大、最专业的电动单车品牌企业雅迪集团生产小遛的电单车,以保障车辆使用质量、骑行安全过硬的标准要求。同时,小遛电单车的低车身设计,严格按照新国标要求设定的不超25码的限速,以及双光高亮刹车尾灯、制动小于5米前后刹、3.0加宽轮胎、汽车级液压减震、整车IPX7级防水等一系列配置,也都大大降低了市民出行的安全风险,有效地减少了城市的交通事故。

眼下,小遛正在自主研发防盗性能更好的二代智能头盔。在不影响用户取用体验的前提下,二代智能头盔将采用智能中控插栓。用户在扫码借车时,二代智能头盔自动解锁;在还车时,需将二代智能头盔插入插栓口,才能还车成功。

与此同时,小遛作为一家军创企业,打造了一支超千人、退役军人超300人的直营线下运维团队。全国各服务站均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理念统一、标准统一,并且坚持服务好每一辆车的每一颗螺丝钉,保持每时每刻每条街上每辆车都摆放整齐、干净整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骑行体验。
在日常运维中,小遛首创定时巡街APP软件,哪辆电动车没电了,会自动报警。运维专员可以根据系统的报警,准确找到没电电动车的点位。而每次线下运维人员对每辆车进行换电时,也都有严格的操作“一换电池、二擦拭车辆、三检查车子、四摆放整齐、五拍照上传系统”。强大的线下直营运维团队,配合线上大数据AI云计算的精细化运维调度,构成了小遛强大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研发投入超1.2亿
如何破解车辆乱停放难题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宁波市区共享电动车总投放量已达3万辆。在如此激烈的共享经济竞争中,小遛渐渐站稳脚跟,并持续开拓全国市场。至目前,小遛已提供超10亿次安全服务,总里程相当于绕地球5.6万圈。

自小遛成立以来,就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前,小遛拥有2支自主研发技术团队,近年来研发投入累计1.2亿元,陆续申请了软件著作权20项、发明专利113项、其他专利44项。其中,行业首创的90°规范停车技术,更是深度解决了电动车乱停放问题。在用户还车时,通过GPS+北斗的定位体系,确认车辆在指定还车区域;通过90°规范停车与RFID射频技术,有效解决停车难题,为城市共享电单车有序停放做出了表率。
在此次经验交流会上,小遛CEO顾蒙发布了全新的AI视觉停车技术及新一代车辆:利用与特斯拉FSD相类似的纯视觉算法,通过AI摄像机、车载中控、小遛大数据云端平台、小遛骑行客户端共同完成还车业务。用户通过小遛骑行客户端进行还车操作时,AI摄像机精确检测车辆停放的位置与角度,判断是否达到规范停车条件,并将结果传输至中控与云平台。大数据云端平台会综合各类环境数据和业务信息决策是否执行还车指令,并将指令下发给车载中控,随后车载中控执行终端车辆还车动作。在AI视觉监测方面,小遛通过在路面布置绿色“T”型图标作为停车标志线标识,运用共享电单车车体前方摄像头识别停车线,车辆需与地面的“T”型图标垂直后才能还车成功,随意乱停或斜停的车辆都将被系统判定还车失败而无法还车成功。
作为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互联网独角兽,小遛在技术创新方面从未止步,研发投入甚至领先于行业头部企业。以小遛自主运营智能实验室为例,重点解决人工换电、运维调度、线下车辆调控、运营开发等重大难题,并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并且优化运营流程,用技术构建共享出行新生态。
发布国内首份倡议书
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有益补充,近年来,共享电动车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在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居民私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类似北京、南京等地的惨痛教训再一次引发各界对私人电动车充电安全的担忧与重视。
早在3年前,小遛就发布了国内首份共享两轮《放心100条行业倡议书》。倡议书对共享两轮电单车的安全、停放、收费、仓储、管理、售后等10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化要求,该共享两轮行业标准一度引发广泛热议。
通过控制共享两轮的投放总量,科学规划禁停区和停车位,利用AI视觉技术等解决车辆乱停乱问题;通过技术创新、行业引导、企业规范、用户教育等手段,推动行业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上述做法成为宁波此次入围中国共享两轮“样板城市”的重要依据。
在此次经验交流会前期,小遛率先垂范,组织十数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联合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西南交大智慧交通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等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共享两轮电单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绿色出行背景下共享两轮电单车总量模型、未来交通场景下共享两轮电单车与城市公共交通深度融合、共享电单车可持续发展等,精心撰写了《共享两轮车规范发展研究报告》《共享两轮电单车发展调查报告》等十余篇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为行业发展及“安全、文明、绿色、智慧”出行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小遛将以利他价值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精细化运营服务为根本,以车辆为载体,持续发挥专业+直营的模式优势,专注打造两轮共享电单车出行第一品牌,有效接驳城市多元交通系统,不断深化智慧城市短途出行解决方案。
“我们将通过大数据和AI智能深度学习,嫁接城市公共交通和路面行驶数据,持续落地‘小遛联网体系’,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共享电单车一体化智慧交通闭环’。为每一座城市提供智慧出行解决方案,为每一个用户定制短途出行极致体验方案,让政府和用户放心。”小遛创始人朱波说。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