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朗普发威,新兴市场是否还有希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朗普发威,新兴市场是否还有希望

不管特朗普对经常账赤字的固守是否合理,但是其颁布政策的影响力仍然势不可挡,我们没有理由逆势而为。

作者:王荣昆

2017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正式上台。谁也不知道他登基之后会祭出哪一个主义的大旗。众多投资市场去年原本已经雨过天晴,但到特朗普当选之后,变数最大的新兴市场再次乌云盖顶。有人会问新兴市场变动关我什么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香港股票向来是新兴市场的一份子,以往都会随着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整体感觉而变化。

如果特朗普完全履行其减少贸易赤字、制造业回归本土的竞选承诺,那么美国会退出减免关税的“经济北约”,改写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然后将中国标记为汇率操纵国,并对其征收45%的关税,还要惩罚那些将生产地搬出美国的本土公司。这些招数的杀伤半径和连带的保护主义风暴,已经涵盖了大部分新兴市场及偏远国家。

坊间认为新兴市场中的多数国家以生产、加工、代工或资源作为其GDP增长的重要来源,而将这些产品与服务转化成GDP增长桥梁的即为贸易。如今特朗普这种环球贸易上的敌意取向影响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基本面;而全球加息预期提升,又影响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今年新兴市场的表现忧心忡忡。

不管特朗普对经常账赤字的固守是否合理,但是其颁布政策的影响力仍然势不可挡,我们没有理由逆势而为。面对这一现状,大家普遍有两个问题:第一,特朗普会不会一上台就对新兴市场开刀?第二,新兴市场是否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了?

一、特朗普会不会一上台就对新兴市场开刀?

要解答第一个问题,我首先要研究特朗普这个人的性格。特朗普看起来是很疯癫,但是他也很精明。他要制定、干预的国内外改革很多,但他也应该明白多线作战的不智。面对现今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特朗普究竟应该安内先,还是攘外先?

 如果特朗普的智囊团熟读中国近代史,那么蒋介石会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了解中国史,但是熟悉美国史,也不难看到卡特(伊朗人质危机)和老布什(海湾战争)的前车之鉴,即美国总统若在第一届任期内深陷于国际事务的泥潭,不但会消耗政治资本,更讨不到选民的欢心。事实上,这两位前总统都只做了一届就下台了。

就算不在乎历史经验,但是在社会争议中当选的特朗普应该明白自己可以运用的政治资源有限,只足够投放在安内或攘外其中的一边。然而他会先着手那一边的工作?先易后难的道理并不难懂:与其先搞重启关税、限制贸易这些引起机构反弹而对选民无直接利益的国外事务,不如先做已有较广泛民意基础的国内事务改革。本周,参议院和众议院已经在共和党的主导下通过了一份预算决议案,此决议案的目的是为《综合预算调整法案》铺路,最终推翻及重置奥巴马医改。由此看来,特朗普及共和党对处置国内、国外事务的层级优先权就比较明显了。

虽然现在共和党内对怎样重置奥巴马医改政策基本上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就算这件事可以很快解决,特朗普还有重改税例、同参议院的财政鹰派谈基建预算、推翻多德-弗兰克金融监管条例、缩减奥巴马关的环保法案等国内改革要进行。这些改革要么对国内私营机构有利,要么对收买美国中下层白人支持者至关重要。由此来看,特朗普的政治任务时间表已经排得很满,应该不会一上台就拿新兴市场开刀。

二、新兴市场是否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一下特朗普正式就职后的所言所行,有什么超出我们预期的地方。 如果其言行与上文的假设和推理大致契合,我们再谈新兴市场是否还有投资的价值。

(注:原文刊载于香港华富财经,本文因简繁转化和粤语用词修正,略有改动)

作者简介:

王荣昆先生﹙James﹚在美国时曾任职于Smith Barney,为参与管理近10亿美元资产的11人小组之一员。回港后从事基金及港股组合的投资与管理。因曾先后在美资、欧资、中资、华资金融机构工作,故善于把握国际政经脉搏,且熟悉海内外市场的运作。James现于南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助理总监,同时为华富财经和homeblogger专栏作家、新城财经台固定嘉宾、及海外财富网特约撰稿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朗普发威,新兴市场是否还有希望

不管特朗普对经常账赤字的固守是否合理,但是其颁布政策的影响力仍然势不可挡,我们没有理由逆势而为。

作者:王荣昆

2017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正式上台。谁也不知道他登基之后会祭出哪一个主义的大旗。众多投资市场去年原本已经雨过天晴,但到特朗普当选之后,变数最大的新兴市场再次乌云盖顶。有人会问新兴市场变动关我什么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香港股票向来是新兴市场的一份子,以往都会随着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整体感觉而变化。

如果特朗普完全履行其减少贸易赤字、制造业回归本土的竞选承诺,那么美国会退出减免关税的“经济北约”,改写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然后将中国标记为汇率操纵国,并对其征收45%的关税,还要惩罚那些将生产地搬出美国的本土公司。这些招数的杀伤半径和连带的保护主义风暴,已经涵盖了大部分新兴市场及偏远国家。

坊间认为新兴市场中的多数国家以生产、加工、代工或资源作为其GDP增长的重要来源,而将这些产品与服务转化成GDP增长桥梁的即为贸易。如今特朗普这种环球贸易上的敌意取向影响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基本面;而全球加息预期提升,又影响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今年新兴市场的表现忧心忡忡。

不管特朗普对经常账赤字的固守是否合理,但是其颁布政策的影响力仍然势不可挡,我们没有理由逆势而为。面对这一现状,大家普遍有两个问题:第一,特朗普会不会一上台就对新兴市场开刀?第二,新兴市场是否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了?

一、特朗普会不会一上台就对新兴市场开刀?

要解答第一个问题,我首先要研究特朗普这个人的性格。特朗普看起来是很疯癫,但是他也很精明。他要制定、干预的国内外改革很多,但他也应该明白多线作战的不智。面对现今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特朗普究竟应该安内先,还是攘外先?

 如果特朗普的智囊团熟读中国近代史,那么蒋介石会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了解中国史,但是熟悉美国史,也不难看到卡特(伊朗人质危机)和老布什(海湾战争)的前车之鉴,即美国总统若在第一届任期内深陷于国际事务的泥潭,不但会消耗政治资本,更讨不到选民的欢心。事实上,这两位前总统都只做了一届就下台了。

就算不在乎历史经验,但是在社会争议中当选的特朗普应该明白自己可以运用的政治资源有限,只足够投放在安内或攘外其中的一边。然而他会先着手那一边的工作?先易后难的道理并不难懂:与其先搞重启关税、限制贸易这些引起机构反弹而对选民无直接利益的国外事务,不如先做已有较广泛民意基础的国内事务改革。本周,参议院和众议院已经在共和党的主导下通过了一份预算决议案,此决议案的目的是为《综合预算调整法案》铺路,最终推翻及重置奥巴马医改。由此看来,特朗普及共和党对处置国内、国外事务的层级优先权就比较明显了。

虽然现在共和党内对怎样重置奥巴马医改政策基本上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就算这件事可以很快解决,特朗普还有重改税例、同参议院的财政鹰派谈基建预算、推翻多德-弗兰克金融监管条例、缩减奥巴马关的环保法案等国内改革要进行。这些改革要么对国内私营机构有利,要么对收买美国中下层白人支持者至关重要。由此来看,特朗普的政治任务时间表已经排得很满,应该不会一上台就拿新兴市场开刀。

二、新兴市场是否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一下特朗普正式就职后的所言所行,有什么超出我们预期的地方。 如果其言行与上文的假设和推理大致契合,我们再谈新兴市场是否还有投资的价值。

(注:原文刊载于香港华富财经,本文因简繁转化和粤语用词修正,略有改动)

作者简介:

王荣昆先生﹙James﹚在美国时曾任职于Smith Barney,为参与管理近10亿美元资产的11人小组之一员。回港后从事基金及港股组合的投资与管理。因曾先后在美资、欧资、中资、华资金融机构工作,故善于把握国际政经脉搏,且熟悉海内外市场的运作。James现于南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助理总监,同时为华富财经和homeblogger专栏作家、新城财经台固定嘉宾、及海外财富网特约撰稿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