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韩国化妆品的“中国危机” 无本之木 行将朽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韩国化妆品的“中国危机” 无本之木 行将朽矣

早在2016年9月,韩国演艺圈首富持有的股票资产就缩水了30%以上。到了10月,韩国文娱业外汇收入暴跌22%。如果说过去中国对于韩国文化的“封杀”还有些“遮遮掩掩”,那现在基本就是“撸袖子”开干。

记者 | 祝科达

昨天,一则消息震惊了韩国——3400名中国游客乘坐国际邮轮停靠在济州岛时拒绝下船,韩国媒体称此为“史无前例”,并表示“中国的报复成为现实,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就在萨德事件爆发前不久,韩国主要的化妆品企业陆续公开其2016年销售业绩。包括“后”、“悦诗风吟”在内的很多韩国化妆品品牌都陆陆续续跨过了1兆亿(约合人民币60亿)的门槛。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韩国化妆品在市场上一直都处在上升期,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跻身世界一线品牌之列,与欧美日分庭抗礼。

根据韩国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是韩国化妆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大陆及香港合计占其出口总额的67.3%,紧随其后的美国仅有8.3%的份额。中国市场对于韩国化妆品产业发展来说,就是上帝般的存在。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断了韩国化妆品产业可能走向世界一线的进程。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10日报道,在“中国禁止赴韩旅游”的消息出现扩散的3月3日,韩国的旅游概念股受到冲击。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股价下跌了接近13%。同行业的LG生活健康的股价下跌了8%以上。

这只是明面上的一些数字,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接来下对于韩国化妆品来说,将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这也是韩国化妆品产业,乃至整个韩国经济不得不接受的宿命。

时间要回到199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这场金融危机也同样重创了韩国经济。汽车、家电等支撑韩国经济的传统强势产业大幅下滑,先后有9家银行和3个财团倒闭。

幸好韩国当时出现了一位大神,就是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这位大神身上有很过光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亚洲的曼德拉”、“韩国史上最懂经济学的总统”等等。

当时,金大中算是力挽狂澜,将文化产业作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他认为振兴文化产业不仅会带来可观的收益,还会带动众多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帮助韩国摆脱金融危机。

所以,从1999年开始,韩国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放松管制进程,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步也确实让韩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韩国本土文化几乎被强势的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文化所淹没。但是,随着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和推进,韩国文化产业不仅在本土实现反超,而且开始对外输出。韩流文化的第一个掘金地便是中国,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在韩国文化产业的总出口额中,中国市场贡献了七成以上。

如果你是80后的“老年人”,应该都知道当年韩国有个叫做“HOT”的组合,是“韩流”文化输出的鼻祖,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韩流文化输出基本没有离开过这样一种模式。

韩国文化产业的强势崛起,也为韩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附加效应。在文化产业的带动下,韩国旅游、饮食、化妆品、美容、服饰、消费电子和汽车都获得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应该说,几乎在所有的民用领域,韩国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文化产业。当时韩国有过一个统计,“文化产业中每100美金的出口,就会产生412美金的产业拉动。”

文化产业输出,不但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可以增强国民的自豪感,同时会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很多去过韩国的人都会发现,他们本地产的蔬果肉类的价格普遍要比进口的高,而且他们还会在很多产品上印上“身土不二”这四个字,这就是因为这些年的文化输出所带给国民的一种民族自信心。

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将结束。

更应该让韩国恐惧的是,如果韩国文化产业输出被切断,不但伤及韩国经济,更有可能会伤及韩国的民族自信。

其实早在2016年9月,韩国演艺圈首富持有的股票资产就缩水了30%以上。到了10月,韩国文娱业外汇收入暴跌22%。如果说过去中国对于韩国文化的“封杀”还有些“遮遮掩掩”,那现在基本就是“撸袖子”开干。

当然,这也怪不得中国,隔壁美国的吃相更加难看。一方面韩国也是自己“作死”本就是怪不得人,早期中国对于韩国在这个问题上还留有余地的,只是韩国一直不为所动;另外一方面也是韩国的宿命正好遇上中国文化产业需要走向输出的时代,也是就是说,韩国“挡了中国的道了”。在这个世界上,“丛林法则”放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是适用的。

之前有采访过一个品牌商,他认为化妆品产业其实也是一个文化产业,纵观当前世界上化妆品产业输出大国,同时也都是文化产业的输出大国。而这次因为“萨德事件”而导致的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伤到了韩国经济的“根”,除非某天突然纳了“投名状”,否则韩国化妆品产业也就是“无本之木,行将朽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韩国化妆品的“中国危机” 无本之木 行将朽矣

早在2016年9月,韩国演艺圈首富持有的股票资产就缩水了30%以上。到了10月,韩国文娱业外汇收入暴跌22%。如果说过去中国对于韩国文化的“封杀”还有些“遮遮掩掩”,那现在基本就是“撸袖子”开干。

记者 | 祝科达

昨天,一则消息震惊了韩国——3400名中国游客乘坐国际邮轮停靠在济州岛时拒绝下船,韩国媒体称此为“史无前例”,并表示“中国的报复成为现实,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就在萨德事件爆发前不久,韩国主要的化妆品企业陆续公开其2016年销售业绩。包括“后”、“悦诗风吟”在内的很多韩国化妆品品牌都陆陆续续跨过了1兆亿(约合人民币60亿)的门槛。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韩国化妆品在市场上一直都处在上升期,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跻身世界一线品牌之列,与欧美日分庭抗礼。

根据韩国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是韩国化妆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大陆及香港合计占其出口总额的67.3%,紧随其后的美国仅有8.3%的份额。中国市场对于韩国化妆品产业发展来说,就是上帝般的存在。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断了韩国化妆品产业可能走向世界一线的进程。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10日报道,在“中国禁止赴韩旅游”的消息出现扩散的3月3日,韩国的旅游概念股受到冲击。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股价下跌了接近13%。同行业的LG生活健康的股价下跌了8%以上。

这只是明面上的一些数字,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接来下对于韩国化妆品来说,将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这也是韩国化妆品产业,乃至整个韩国经济不得不接受的宿命。

时间要回到199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这场金融危机也同样重创了韩国经济。汽车、家电等支撑韩国经济的传统强势产业大幅下滑,先后有9家银行和3个财团倒闭。

幸好韩国当时出现了一位大神,就是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这位大神身上有很过光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亚洲的曼德拉”、“韩国史上最懂经济学的总统”等等。

当时,金大中算是力挽狂澜,将文化产业作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他认为振兴文化产业不仅会带来可观的收益,还会带动众多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帮助韩国摆脱金融危机。

所以,从1999年开始,韩国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放松管制进程,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步也确实让韩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韩国本土文化几乎被强势的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文化所淹没。但是,随着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和推进,韩国文化产业不仅在本土实现反超,而且开始对外输出。韩流文化的第一个掘金地便是中国,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在韩国文化产业的总出口额中,中国市场贡献了七成以上。

如果你是80后的“老年人”,应该都知道当年韩国有个叫做“HOT”的组合,是“韩流”文化输出的鼻祖,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韩流文化输出基本没有离开过这样一种模式。

韩国文化产业的强势崛起,也为韩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附加效应。在文化产业的带动下,韩国旅游、饮食、化妆品、美容、服饰、消费电子和汽车都获得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应该说,几乎在所有的民用领域,韩国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文化产业。当时韩国有过一个统计,“文化产业中每100美金的出口,就会产生412美金的产业拉动。”

文化产业输出,不但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可以增强国民的自豪感,同时会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很多去过韩国的人都会发现,他们本地产的蔬果肉类的价格普遍要比进口的高,而且他们还会在很多产品上印上“身土不二”这四个字,这就是因为这些年的文化输出所带给国民的一种民族自信心。

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将结束。

更应该让韩国恐惧的是,如果韩国文化产业输出被切断,不但伤及韩国经济,更有可能会伤及韩国的民族自信。

其实早在2016年9月,韩国演艺圈首富持有的股票资产就缩水了30%以上。到了10月,韩国文娱业外汇收入暴跌22%。如果说过去中国对于韩国文化的“封杀”还有些“遮遮掩掩”,那现在基本就是“撸袖子”开干。

当然,这也怪不得中国,隔壁美国的吃相更加难看。一方面韩国也是自己“作死”本就是怪不得人,早期中国对于韩国在这个问题上还留有余地的,只是韩国一直不为所动;另外一方面也是韩国的宿命正好遇上中国文化产业需要走向输出的时代,也是就是说,韩国“挡了中国的道了”。在这个世界上,“丛林法则”放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是适用的。

之前有采访过一个品牌商,他认为化妆品产业其实也是一个文化产业,纵观当前世界上化妆品产业输出大国,同时也都是文化产业的输出大国。而这次因为“萨德事件”而导致的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伤到了韩国经济的“根”,除非某天突然纳了“投名状”,否则韩国化妆品产业也就是“无本之木,行将朽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