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孙红雷,不愿意一条道走到黑的“大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孙红雷,不愿意一条道走到黑的“大哥”

很少有男人像孙红雷这样,这辈子干的每件事儿都成了。年轻时跳霹雳舞,成了有钱人。壮年演戏,成了孙老师。中年玩真人秀,成了一代颜(网)王(红)。

对于孙红雷,人们知道得比较多的是他的光辉灿烂:他是演艺界的“抢手货”,赵宝刚、张艺谋、陈凯歌等接二连三地邀请他出演主角;在茶余饭后,人们又会对他与一线美女明星们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

硬汉是人们形容孙红雷用得最多的词,强悍的外表,让人们忽略了他内心也有敏感柔弱的地方。孙红雷深知自己这一路走来,已把艰难苦楚吃干尝尽了。2002年接受《超级访问》采访时,谈到自己成名以前的辛酸往事,孙红雷泪流满面。2008年做客《鲁豫有约》时一场平心静气的聊天,让孙红雷又一次红了眼圈。他有些尴尬地极力掩饰,泪水还是夺眶而出。

年少轻狂霹雳时光

孙红雷从来不是一个不能接受改变的人。做演员之前,年轻时期曾有过两段经历。在中国明星霹雳舞团跳霹雳舞;在哈尔滨的夜总会做夜场主持人。这个故事后来曾被无数次提起,1992年,22岁的孙红雷最高存款达14万,一下子成为“万元户”中的高水准。

有人说,你那么喜欢演出,到北京念书学表演吧。1995年孙红雷带着8000块钱,到北京准备考试。一位老师在见过他之后,很不屑地对他说:“回去吧,你太胖,不适合搞表演。”孙红雷没有被这句话打发走,他每天围着操场跑步,在闷热的房子里练芭蕾小跳,不吃饭,只吃黄瓜、西红柿、牛肉汤。其余的时间,和其他同学一起练台词,到了半夜,自己还在楼道里念。

一个月后,他减掉了36 斤,顺利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班。

黑道大哥的开挂人生

真正让孙红雷家喻户晓的还是影视剧。他先后试戏《永不瞑目》和《我的父亲母亲》,并成功出演。张艺谋和赵宝刚,那个时候就是中国电影、电视剧圈里的天。这两片天,孙红雷缓冲助跑、使劲地往上跳,都够到了。

《永不瞑目》剧照

1999年,张艺谋带着《我的父亲母亲》剧本找到了孙红雷。孙红雷看完剧本后非常失望——“这戏我红不了。”张艺谋说:“这部戏和你配戏的演员都是非职业的,只有你一个人是演员。如果有人认出你,你就失败了。”听了这话,孙红雷当时有点懵,但时隔多年他很感激张艺谋,因为话剧演员演电影时常常表演痕迹过重,而张艺谋第一次让他学会了不“演”。

《我的父亲母亲》剧照

电视剧《永不瞑目》则让孙红雷第一次尝到了“星味”。为了这个只有6,7场戏的大龙套打手“建军”,孙红雷等了7个小时接受面试,赵宝刚却只看了他一眼说:“你长得太憨厚,演不了这个角色。”孙红雷有点倔,他走过去拍拍赵宝刚的肩膀说:“不用我演,你会后悔一辈子的。”赵宝刚吓了一跳,在重新审视了这个“愣头青”后,孙红雷得到了这个角色。结果,“建军”一角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浮华背后》剧照

开挂的孙红雷,开始疯狂地“冲锋冲锋”,开启了自己的霸屏时代,他演出了一个又一个自己喜欢又了解的人物,接连在《浮华背后》、《征服》中饰演黑社会人物。

原来你是这样的孙红雷

2009年《潜伏》横扫金鹰、华表、飞天、华鼎四大奖项,无人不知余则成,无人不识孙红雷。盛极之时,“大哥”的气质合成完毕。孙红雷在《潜伏》里的表演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收敛了“大哥”气场,潜伏在国民党军统情报站的余则成,平凡、生活化,又有点圆滑世故。

《潜伏》剧照

《潜伏》把孙红雷送上了演艺顶峰,找上门来的谍战剧本厚厚一摞,甚至后来大火的也有,但都被孙红雷拒绝了,他觉得没有突破。孙红雷希望的突破并不单指人物角色的塑造和演绎,似乎也包括适应这个天天在变化的市场。

《潜伏》剧照

事情没到那一步,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交出什么。在这个娱乐至死,又特别奇葩的粉丝经济时代下,粉丝从内敛怯弱变为现在的热情大胆,孙红雷不愿意再裹挟在“艺术家”的包袱中,他要走出来,让大家看到更自我的表现。

于是他开始在频频微博上发自拍,自嘲自黑,和粉丝调侃互动。这一两年,他的微博粉丝上涨了一千万。参加《极限挑战》,更是大肆展现自己的另一种气质。当录制开始了,“大哥”就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极限三傻”中的“大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孙红雷,不愿意一条道走到黑的“大哥”

很少有男人像孙红雷这样,这辈子干的每件事儿都成了。年轻时跳霹雳舞,成了有钱人。壮年演戏,成了孙老师。中年玩真人秀,成了一代颜(网)王(红)。

对于孙红雷,人们知道得比较多的是他的光辉灿烂:他是演艺界的“抢手货”,赵宝刚、张艺谋、陈凯歌等接二连三地邀请他出演主角;在茶余饭后,人们又会对他与一线美女明星们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

硬汉是人们形容孙红雷用得最多的词,强悍的外表,让人们忽略了他内心也有敏感柔弱的地方。孙红雷深知自己这一路走来,已把艰难苦楚吃干尝尽了。2002年接受《超级访问》采访时,谈到自己成名以前的辛酸往事,孙红雷泪流满面。2008年做客《鲁豫有约》时一场平心静气的聊天,让孙红雷又一次红了眼圈。他有些尴尬地极力掩饰,泪水还是夺眶而出。

年少轻狂霹雳时光

孙红雷从来不是一个不能接受改变的人。做演员之前,年轻时期曾有过两段经历。在中国明星霹雳舞团跳霹雳舞;在哈尔滨的夜总会做夜场主持人。这个故事后来曾被无数次提起,1992年,22岁的孙红雷最高存款达14万,一下子成为“万元户”中的高水准。

有人说,你那么喜欢演出,到北京念书学表演吧。1995年孙红雷带着8000块钱,到北京准备考试。一位老师在见过他之后,很不屑地对他说:“回去吧,你太胖,不适合搞表演。”孙红雷没有被这句话打发走,他每天围着操场跑步,在闷热的房子里练芭蕾小跳,不吃饭,只吃黄瓜、西红柿、牛肉汤。其余的时间,和其他同学一起练台词,到了半夜,自己还在楼道里念。

一个月后,他减掉了36 斤,顺利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班。

黑道大哥的开挂人生

真正让孙红雷家喻户晓的还是影视剧。他先后试戏《永不瞑目》和《我的父亲母亲》,并成功出演。张艺谋和赵宝刚,那个时候就是中国电影、电视剧圈里的天。这两片天,孙红雷缓冲助跑、使劲地往上跳,都够到了。

《永不瞑目》剧照

1999年,张艺谋带着《我的父亲母亲》剧本找到了孙红雷。孙红雷看完剧本后非常失望——“这戏我红不了。”张艺谋说:“这部戏和你配戏的演员都是非职业的,只有你一个人是演员。如果有人认出你,你就失败了。”听了这话,孙红雷当时有点懵,但时隔多年他很感激张艺谋,因为话剧演员演电影时常常表演痕迹过重,而张艺谋第一次让他学会了不“演”。

《我的父亲母亲》剧照

电视剧《永不瞑目》则让孙红雷第一次尝到了“星味”。为了这个只有6,7场戏的大龙套打手“建军”,孙红雷等了7个小时接受面试,赵宝刚却只看了他一眼说:“你长得太憨厚,演不了这个角色。”孙红雷有点倔,他走过去拍拍赵宝刚的肩膀说:“不用我演,你会后悔一辈子的。”赵宝刚吓了一跳,在重新审视了这个“愣头青”后,孙红雷得到了这个角色。结果,“建军”一角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浮华背后》剧照

开挂的孙红雷,开始疯狂地“冲锋冲锋”,开启了自己的霸屏时代,他演出了一个又一个自己喜欢又了解的人物,接连在《浮华背后》、《征服》中饰演黑社会人物。

原来你是这样的孙红雷

2009年《潜伏》横扫金鹰、华表、飞天、华鼎四大奖项,无人不知余则成,无人不识孙红雷。盛极之时,“大哥”的气质合成完毕。孙红雷在《潜伏》里的表演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收敛了“大哥”气场,潜伏在国民党军统情报站的余则成,平凡、生活化,又有点圆滑世故。

《潜伏》剧照

《潜伏》把孙红雷送上了演艺顶峰,找上门来的谍战剧本厚厚一摞,甚至后来大火的也有,但都被孙红雷拒绝了,他觉得没有突破。孙红雷希望的突破并不单指人物角色的塑造和演绎,似乎也包括适应这个天天在变化的市场。

《潜伏》剧照

事情没到那一步,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交出什么。在这个娱乐至死,又特别奇葩的粉丝经济时代下,粉丝从内敛怯弱变为现在的热情大胆,孙红雷不愿意再裹挟在“艺术家”的包袱中,他要走出来,让大家看到更自我的表现。

于是他开始在频频微博上发自拍,自嘲自黑,和粉丝调侃互动。这一两年,他的微博粉丝上涨了一千万。参加《极限挑战》,更是大肆展现自己的另一种气质。当录制开始了,“大哥”就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极限三傻”中的“大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