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60年代”,时尚是反主流文化运动起决定性的一方面,买手店正是这一时期的一匹黑马,彻底地改变了服装的制造、营销、展示以及购买方式。
充满活力的60`s
代表人物Twiggy
20世纪60年代正处于西方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水平极大丰富、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机。战后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养尊处优,更渴望社会上的认可和自我满足。在此背景下一场充满活力的年轻文化运动在欧洲大陆轰轰烈烈出现,其中以英国伦敦为甚。
√ 代表风格:
·BOY STYLE-帅气男孩
·A-LINE-A形设计,尽显年轻
Jean Shrimpton—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 supermodel
·SWEET SUIT俏皮套装-BOX上装搭配ALINE
Saint Laurent F/W 2014 &YSL Rive Gauche Campaign, Karen Mulder ph. by Helmut Newton, 1994
·mini裙
Saint Laurent F/W 2014 &Edie Sedgwick, 1960s
Saint Laurent F/W 2014 &Yves Saint Lauent, 1960s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大师安德烈·库雷热 (André Courrèges)
·欧普艺术
Saint Laurent F/W 2014 &Yves Saint Lauent, 1962
·波普艺术
1965 Yves Saint Laurent. Photo by Richard Avedon
“Boutique”一词在上世纪60年代,其名望和地位几乎与Mary Quant、Biba、Paraphernalia、国王路以及卡纳比街比肩,这个时期的买手店不仅唤起了人们内心的自由、个性与叛逆,更以那十年的动乱定义了新的穿衣风格。
||HIPPLES嬉皮士运动
Etro2017/18 A/W
当时年轻人反对时尚界对社会服饰流行的限制
乡村风格-复古的回归自然的;中性的朴素的元素;放弃奢华的面料,用棉麻的普通面料
波西米亚风格-融入了很多民族特点的风格设计,返璞归真,宽松舒适
买手店作为一种零售概念,它与个人的身份有关,能够反映出设计师或买手店主理人的独特品味。小规模的生产能够快速周转商品,时尚新奇的同时兼具开拓性、创新性的店面外观和内部布置以及主人同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都是买手店独一无二的特色。
起源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巴黎的设计师就开始以个人的名义开设一些小商店,以及一些拥有其设计作品的小店并出售价格低廉的商品,包括衣服和零小配饰等等。Jean Patou在1925年开了一家名叫Le Coindes Sports的体育用品商店,他在自己的服装店一楼留出了一些房间专门卖运动装。
Elsa Schiaparelli,Paris,1951
自从1935年Elsa Schiaparelli的买手店开业以来,就非常规地开了一个橱窗用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它真实的向人们展示了买手店的内部装潢。直到上世纪50年代,买手店才被公认是销售设计师服装和配件的场所。
摇摆的伦敦
新市场新顾客还有新产品
Pierre Cardin
Saint Laurent F/W 2014 &Nina Ricci, 1960s
伦敦这个城市在1966年被时代杂志授予“摇摆伦敦”的称号,并成为了青年运动的发源地,年轻的英国设计师们则成为了精品无潮流的先锋。
Saint Laurent F/W 2014
“迷你裙之母”Mary Quant是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先锋,她1955年在国王路与她的法学丈夫AlexanderPlunkett-Green以及业务经理ArchieMcNair共同合作开设了一家名叫“Bazaar”的买手店,这家买手店出售的服装和配饰主要针对那些喜欢玩世不恭的青少年,这一举动是同类别买手店中的先河。
一对夫妇牵手从位于卡纳比街售卖男女装的Mates boutique出来,1966
伦敦卡比娜街的圣诞节,1967
令人意想不到的橱窗
吸引着来买手店购物人的驻足
别出心裁的橱窗展示和内部装潢不仅为买手店缔造了一种绝无仅有的氛围,而且使顾客们的购物方式变得更加有趣,充满了探索性,非常规的橱窗设计给了许多顾客巨大的视觉冲击。
[ Mary Quant 运用了许多姿势怪异的模特和一些新奇的小饰品以及大幅的照片来装饰Bazaar大而透明的橱窗
历史主义是Biba的标志,它凭借新艺术风格和装饰艺术等独具灵感的内部装潢而闻名
Paraphernalia以极简派艺术为特色,其主色调是类似太空中银河的白色和银色 ]
Alison Mosshart photographed by Hedi Slimane
曾经的滚石之妻,Bianca Jagger,用吸烟装作为自己的婚纱,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穿西装结婚的女人
尽管Biba的主要顾客是工薪阶级,但是Quorum也经常会被滚石乐队的主唱Mick Jagger和Marianne Faithfull等流行歌手光顾。去买手店购物是上世纪60年代青年男女们必须的一种社会经历,出入与国王路或漫步于卡纳比街的买手店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有格调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发现并购买时下最流行款式的首要地点,也是会见朋友以及欣赏最新的摇滚音乐的绝佳场所。这些买手店内部昏暗的光线和狭小的空间以及休闲的气氛都使得人们有种亲切感和归属感。
Carnany的一家popup store
Paraphernalia经常一直营业到很晚,音乐和台上模特们现场的舞蹈使得店铺和派对之间的界限更加的模糊
||买手店的继续发展
first-avenue_bloomimages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买手店的成功和流行导致了他们被大财团和主流时尚界所控制。
在纽约,许多大的百货公司——比如Bloomingdale开的买手店,都旨在获取庞大的青年人市场。Henri Bendel的董事长Geraldine Stutz为了吸引来自英美以及法国的年轻设计师,将古板的专卖店变成了现今拥有极高透明度的大橱窗商店。直到1976年Biba买手店倒闭之前还曾经历了两次搬迁,从原来的在阿尔顿街的小角落迁移到了肯辛顿主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