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想击中女性命门,来看看口红品牌是怎么做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想击中女性命门,来看看口红品牌是怎么做的

1996年,日本化妆品品牌佳丽宝找来24岁的木村拓哉,让他在镜头前擦口红、抿嘴唇,以征服女性消费者,其代言的这款Super Lip在两个月内卖出了300万支。

组合拳法。

文/小婵婵

今年春节期间,刷爆微博的春晚话题,一反常态不再是节目的吐槽,而是董卿、刘涛等明星的口红色号。

近日,火爆微博的一组“男默女泪”视频,竟然是毁掉口红等化妆品的过程。不少网友直呼视频画面太扎心,简直不能呼吸。

青眼曾针对1430人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13%的消费者表示,口红是其购买的第一样化妆品。

口红,作为近两年内最火爆的彩妆单品之一,究竟是如何占领女性梳妆台的?

用“意念”引导她

不久前,资生堂为了纪念进入中国台湾地区60周年,发布了一则名为《那支坚强的口红》的宣传片。片中,用一支口红串起几代人的生活。红唇从最开始与相对保守年代的格格不入,发展至今,每个年龄层的女性都需要有一支,因为红色能带给生活勇气和希望,让女性更加自信。

不只资生堂,打意念牌是众多口红品牌的惯用手法。

日本知名闺蜜品牌LC也曾经拍摄过一条广告片,改编自LC员工的真实故事,用一只口红贯穿起外婆与外孙女之间的点滴故事,以口红来呈现女性的自信与笑容。

而在HERA品牌去年推出的“人鱼色”口红广告片中,“love all、take all or lose all”的文案,则大胆诠释了女性勇于选择的力量,口红被诠释为代表着无所畏惧的力量,涂抹口红能带给女性勇气。

事实上,这一系列打法正是切中了口红及整个化妆品品类,对女性思想解放和地位提升的贡献。可以说,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史,也是女性独立思想和精神的进化史(青眼微信号3月8日《化妆品行业改变了女性的什么?》)。

纵观整个口红品类的发展史,从十九世纪前的禁忌,到二战期间红唇被认为可鼓舞士气,口红被标上“勇敢”的记号,伊丽莎白·雅顿公司并在彼时制造出了Montezuma红,希望女性借助红唇展现魅力,为战士带去希望,再到如今女性人手必备……口红不止于改变女性容颜的美丽,更可以带给人自信和正能量。

用个性化迎合她的“口味”

“我不是在买口红,就是在买口红的路上。”一位拥有上百支口红的90后受访者这样的说辞,足以证明口红在女性消费者日常话题中的热度,以及在彩妆品消费中占据的比例。

在百度指数中,以“口红”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近一天的百度指数达5939,比眼线指数的1027,高出了近6倍。

上周,天猫联合第一财经发布的《2017美妆个护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各省消费者对口红色号的偏爱各异,东三省最爱姨妈红;河南、海南、江西最爱豆沙色;内蒙、宁夏、青海最爱正红;安徽、河南、江西最爱南瓜红;甘肃、西藏、宁夏最爱玫红和裸色。

由此可见,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流行色,但消费者对于色号也有差异化的需求,也就给了口红品牌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在口红色号上,最具代表性的的品牌,MAC当之无愧。其开发出的上百种色号中,甚至不乏绿色、蓝色、黑色、金属色这样的大胆色。

同样,NARS也在2014年做了一次关于色号的差异化尝试,其推出的Audecious系列将40个色号赋予了人格化的名字,如LIV、ANNA、FANNY、LESLIE、BETTE、VERA等,并在宣传中以对话的形式与消费者沟通,每个颜色都有自己的性格。

同时,为满足女性对于妆效上的不同需求,口红品牌们也推出了丝绒、丝缎、漆光等多种质地的色号,进而延伸出唇膏、唇釉、唇彩等多种形态。兰蔻今年推出的新品“兰蔻新菁纯柔润唇膏”,就有丝缎质地·柔润显色、丝绒质地·雾面哑光、丝亮质地·水亮润泽三种不同妆效的色号。

撩倒她们的“老公”

虽然女性是口红的主要消费群体,但男性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

《2017美妆个护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购买的唇膏更加高端、更加大牌,更符合送礼的需求。

在微博话题#让男朋友猜口红价格#、#YSL星辰#等话题的影响下,男性对口红产品的认知已经有了较大提升,并在挑选送给女性的礼物时会重点考虑口红。

嗅觉敏锐的口红品牌们,已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

2016年,阿尼玛为旗下CC口红拍摄了一组新广告片,片中为口红加入了流行元素bitbox,并用撕咬、张合及涂口红的瞬间等具性感意味的唇部特写,征服女性的同时,也让观看广告的男性观众更易被吸引。

除此之外,一些品牌也通过男士代言来撩妹。

法国品牌娇兰邀请杨洋为其口红KISS KISS系列及小黑裙系列代言。广告片中,杨洋脸颊及茶杯上分别印有两款不同颜色的唇印,被称为“亲亲男神”。该视频一经播放,便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热议,视频中出现的两款唇膏色号被网友称为“杨洋色”。

事实上,这种现象从20年前就有了。1996年,日本化妆品品牌佳丽宝找来24岁的木村拓哉,让他在镜头前擦口红、抿嘴唇,以征服女性消费者,其代言的这款Super Lip在两个月内卖出了300万支。

由此可见,口红品牌们对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心理及喜好的把握,可谓是炉火纯青,步步直击命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想击中女性命门,来看看口红品牌是怎么做的

1996年,日本化妆品品牌佳丽宝找来24岁的木村拓哉,让他在镜头前擦口红、抿嘴唇,以征服女性消费者,其代言的这款Super Lip在两个月内卖出了300万支。

组合拳法。

文/小婵婵

今年春节期间,刷爆微博的春晚话题,一反常态不再是节目的吐槽,而是董卿、刘涛等明星的口红色号。

近日,火爆微博的一组“男默女泪”视频,竟然是毁掉口红等化妆品的过程。不少网友直呼视频画面太扎心,简直不能呼吸。

青眼曾针对1430人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13%的消费者表示,口红是其购买的第一样化妆品。

口红,作为近两年内最火爆的彩妆单品之一,究竟是如何占领女性梳妆台的?

用“意念”引导她

不久前,资生堂为了纪念进入中国台湾地区60周年,发布了一则名为《那支坚强的口红》的宣传片。片中,用一支口红串起几代人的生活。红唇从最开始与相对保守年代的格格不入,发展至今,每个年龄层的女性都需要有一支,因为红色能带给生活勇气和希望,让女性更加自信。

不只资生堂,打意念牌是众多口红品牌的惯用手法。

日本知名闺蜜品牌LC也曾经拍摄过一条广告片,改编自LC员工的真实故事,用一只口红贯穿起外婆与外孙女之间的点滴故事,以口红来呈现女性的自信与笑容。

而在HERA品牌去年推出的“人鱼色”口红广告片中,“love all、take all or lose all”的文案,则大胆诠释了女性勇于选择的力量,口红被诠释为代表着无所畏惧的力量,涂抹口红能带给女性勇气。

事实上,这一系列打法正是切中了口红及整个化妆品品类,对女性思想解放和地位提升的贡献。可以说,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史,也是女性独立思想和精神的进化史(青眼微信号3月8日《化妆品行业改变了女性的什么?》)。

纵观整个口红品类的发展史,从十九世纪前的禁忌,到二战期间红唇被认为可鼓舞士气,口红被标上“勇敢”的记号,伊丽莎白·雅顿公司并在彼时制造出了Montezuma红,希望女性借助红唇展现魅力,为战士带去希望,再到如今女性人手必备……口红不止于改变女性容颜的美丽,更可以带给人自信和正能量。

用个性化迎合她的“口味”

“我不是在买口红,就是在买口红的路上。”一位拥有上百支口红的90后受访者这样的说辞,足以证明口红在女性消费者日常话题中的热度,以及在彩妆品消费中占据的比例。

在百度指数中,以“口红”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近一天的百度指数达5939,比眼线指数的1027,高出了近6倍。

上周,天猫联合第一财经发布的《2017美妆个护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各省消费者对口红色号的偏爱各异,东三省最爱姨妈红;河南、海南、江西最爱豆沙色;内蒙、宁夏、青海最爱正红;安徽、河南、江西最爱南瓜红;甘肃、西藏、宁夏最爱玫红和裸色。

由此可见,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流行色,但消费者对于色号也有差异化的需求,也就给了口红品牌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在口红色号上,最具代表性的的品牌,MAC当之无愧。其开发出的上百种色号中,甚至不乏绿色、蓝色、黑色、金属色这样的大胆色。

同样,NARS也在2014年做了一次关于色号的差异化尝试,其推出的Audecious系列将40个色号赋予了人格化的名字,如LIV、ANNA、FANNY、LESLIE、BETTE、VERA等,并在宣传中以对话的形式与消费者沟通,每个颜色都有自己的性格。

同时,为满足女性对于妆效上的不同需求,口红品牌们也推出了丝绒、丝缎、漆光等多种质地的色号,进而延伸出唇膏、唇釉、唇彩等多种形态。兰蔻今年推出的新品“兰蔻新菁纯柔润唇膏”,就有丝缎质地·柔润显色、丝绒质地·雾面哑光、丝亮质地·水亮润泽三种不同妆效的色号。

撩倒她们的“老公”

虽然女性是口红的主要消费群体,但男性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

《2017美妆个护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购买的唇膏更加高端、更加大牌,更符合送礼的需求。

在微博话题#让男朋友猜口红价格#、#YSL星辰#等话题的影响下,男性对口红产品的认知已经有了较大提升,并在挑选送给女性的礼物时会重点考虑口红。

嗅觉敏锐的口红品牌们,已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

2016年,阿尼玛为旗下CC口红拍摄了一组新广告片,片中为口红加入了流行元素bitbox,并用撕咬、张合及涂口红的瞬间等具性感意味的唇部特写,征服女性的同时,也让观看广告的男性观众更易被吸引。

除此之外,一些品牌也通过男士代言来撩妹。

法国品牌娇兰邀请杨洋为其口红KISS KISS系列及小黑裙系列代言。广告片中,杨洋脸颊及茶杯上分别印有两款不同颜色的唇印,被称为“亲亲男神”。该视频一经播放,便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热议,视频中出现的两款唇膏色号被网友称为“杨洋色”。

事实上,这种现象从20年前就有了。1996年,日本化妆品品牌佳丽宝找来24岁的木村拓哉,让他在镜头前擦口红、抿嘴唇,以征服女性消费者,其代言的这款Super Lip在两个月内卖出了300万支。

由此可见,口红品牌们对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心理及喜好的把握,可谓是炉火纯青,步步直击命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