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原招行老大马蔚华辟谣投身私募 银行业衰落至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原招行老大马蔚华辟谣投身私募 银行业衰落至此?

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关于他本人“投身私募投资行业”的报道纯属误报,他并没有去做私募或主导做投资业务,目前仍然重点关注公益金融工作。

随着两会即将结束,不仅各种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回答,会上涌现了很多有着现实意义的提案,而且不少围绕委员们自身的疑问也得到了正面回应。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关于他本人“投身私募投资行业”的报道纯属误报,他并没有去做私募或主导做投资业务,目前仍然重点关注公益金融工作。

此话一出,不知道盼着“马大大”加入的私募圈会不会哭倒一片。毕竟上个月,关于马蔚华成立私募基金的消息引发了整个投资行业关注。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信息,成立于2015年9月16日的深圳华庆前海投资,以注册资本一千万元、实缴资本一千万元,于2017年2月14日在基金业协会登记。该公司管理基金主要类别是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则是马蔚华。由于协会登记,旗下并无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

除了马蔚华,公司还有五位主要人员。其中,股东王小沁担任董事长、副总经理,同时他于2015年任职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至今;股东刘玉杰和李中都是中国水务执行董事;股东任克雷为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总裁、党委书记,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香港中旅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经理、康佳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伟任合规风控负责人等,组成华庆前海投资的都是大名鼎鼎、来头不小的大腕。

但深圳华庆前海投资的股权结构目前较为分散,主要包括马蔚华、王小沁、李薇等9个自然人股东,及深圳市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1家法人股东。金信安水务出资310万元,占股份31%;王小沁出资150万元,占股份15%;马蔚华出资100万元,占股份10%;还有李薇、任克雷分别出资100万元,分别占10%;另外刘玉杰、李博、李中、李王昕、郝占伟几位股东出资额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大股东深圳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2002年政府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投资的政策背景下,由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从事水务投资、管理和运营的专业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中,同时也是华庆前海投资的股东之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深圳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信息也有华庆前海投资的名字。考虑到错综复杂的高层任职关系,华庆前海投资的领域很有可能与水务集团业务相关。

而马蔚华介绍,该基金为公益基金。自2013年5月辞去任职超过14年的招商银行行长一职后,马蔚华自2014年起担任深圳某大型公益基金理事长,此后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

对私募圈来说,作为中国银行史上的传奇人物,马蔚华有着敏锐的嗅觉及不断创新的动力,押注名誉、职业生涯和自有资本去投身私募投资确实很吸引,毕竟他“华丽丽”的任职履历为他在资金募集和项目来源方面的深厚优势,做了最好的注脚。

金融被称为最复杂的游戏,驾驭游戏的人需要有深厚阅历和学识积淀。从插队知青到银行家,马蔚华走过了漫漫长路。1982年大学毕业后,马蔚华先后在辽宁省计委、中共辽宁省委、中共安徽省委身担要职。1988年,马蔚华担任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等职。任职期间,他以政府经济官员的身份参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

1999年至2010年,马蔚华担任招商银行董事、行长,任职期间,他主导了招商银行的“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大“变化”,使得招商银行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抢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种种创新,使招商银行也从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仅次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更完成了招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上市,是银行界传奇大牛。

由此,若说马蔚华去搞私募,一点都不出奇,因为这十分符合他爱创新的行事风格。再加上近几年,包括科学家、企业高管、媒体人等越来越多人跨界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可谓牛人云集。2010年,马蔚华的“小伙伴”、执掌“招商系”近十年的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前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辞任后,就跑去成立了私募基金博源基金。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私募基金发展一片火热,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04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7523只,认缴规模10.98万亿元,实缴规模8.40万亿元。其中,股权私募管理人为8449家,管理基金16461只,规模达到4.77万亿元;同时,创投私募为1236家,管理基金2160只,规模达到3734亿元。股权、创投私募合计占私募总规模的61%以上。

而助力私募行业突破十万亿里程碑的,主要是股权私募基金。数据显示,2015年1月,股权私募的规模仅为1.51万亿元,到2016年1月达到2.99万亿元,到今年1月更是达4.77万亿元。对比2016年底,私募基金的认缴规模在2017年1月实缴规模增加5100亿元左右,其中股权私募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

股权私募基金,是指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投资,可分为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机构投资者可以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股权私募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

而银行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此前,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主要通过理财资金进入股权投资机构管理的基金,由投资者各自负担风险和收益,银行只是以财务顾问的角色为出资人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与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合作。银行系资金正通过子公司形式逐步向股权类投资深化,目前已经有股权PE机构拿到了银行相关资金;不仅如此,银行系还有实力较强的私人银行部门,其中汇集了较多的高净值客户,可以为PE机构提供客户来源;从项目来源上,银行通过账户管理、信贷等业务覆盖了中早期创业型、成长期、Pre-IPO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等众多项目资源,也可以了解融资需求,从而达到与关联PE机构的资源共享。

这也难怪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让私募圈激动不已了。

来源:小白财之道

原标题:原招行老大马蔚华辟谣投身私募,银行业衰落至此?

最新更新时间:03/15 13: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原招行老大马蔚华辟谣投身私募 银行业衰落至此?

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关于他本人“投身私募投资行业”的报道纯属误报,他并没有去做私募或主导做投资业务,目前仍然重点关注公益金融工作。

随着两会即将结束,不仅各种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回答,会上涌现了很多有着现实意义的提案,而且不少围绕委员们自身的疑问也得到了正面回应。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关于他本人“投身私募投资行业”的报道纯属误报,他并没有去做私募或主导做投资业务,目前仍然重点关注公益金融工作。

此话一出,不知道盼着“马大大”加入的私募圈会不会哭倒一片。毕竟上个月,关于马蔚华成立私募基金的消息引发了整个投资行业关注。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信息,成立于2015年9月16日的深圳华庆前海投资,以注册资本一千万元、实缴资本一千万元,于2017年2月14日在基金业协会登记。该公司管理基金主要类别是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则是马蔚华。由于协会登记,旗下并无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

除了马蔚华,公司还有五位主要人员。其中,股东王小沁担任董事长、副总经理,同时他于2015年任职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至今;股东刘玉杰和李中都是中国水务执行董事;股东任克雷为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总裁、党委书记,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香港中旅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经理、康佳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伟任合规风控负责人等,组成华庆前海投资的都是大名鼎鼎、来头不小的大腕。

但深圳华庆前海投资的股权结构目前较为分散,主要包括马蔚华、王小沁、李薇等9个自然人股东,及深圳市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1家法人股东。金信安水务出资310万元,占股份31%;王小沁出资150万元,占股份15%;马蔚华出资100万元,占股份10%;还有李薇、任克雷分别出资100万元,分别占10%;另外刘玉杰、李博、李中、李王昕、郝占伟几位股东出资额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大股东深圳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2002年政府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投资的政策背景下,由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从事水务投资、管理和运营的专业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中,同时也是华庆前海投资的股东之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深圳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信息也有华庆前海投资的名字。考虑到错综复杂的高层任职关系,华庆前海投资的领域很有可能与水务集团业务相关。

而马蔚华介绍,该基金为公益基金。自2013年5月辞去任职超过14年的招商银行行长一职后,马蔚华自2014年起担任深圳某大型公益基金理事长,此后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

对私募圈来说,作为中国银行史上的传奇人物,马蔚华有着敏锐的嗅觉及不断创新的动力,押注名誉、职业生涯和自有资本去投身私募投资确实很吸引,毕竟他“华丽丽”的任职履历为他在资金募集和项目来源方面的深厚优势,做了最好的注脚。

金融被称为最复杂的游戏,驾驭游戏的人需要有深厚阅历和学识积淀。从插队知青到银行家,马蔚华走过了漫漫长路。1982年大学毕业后,马蔚华先后在辽宁省计委、中共辽宁省委、中共安徽省委身担要职。1988年,马蔚华担任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等职。任职期间,他以政府经济官员的身份参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

1999年至2010年,马蔚华担任招商银行董事、行长,任职期间,他主导了招商银行的“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大“变化”,使得招商银行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抢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种种创新,使招商银行也从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仅次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更完成了招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上市,是银行界传奇大牛。

由此,若说马蔚华去搞私募,一点都不出奇,因为这十分符合他爱创新的行事风格。再加上近几年,包括科学家、企业高管、媒体人等越来越多人跨界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可谓牛人云集。2010年,马蔚华的“小伙伴”、执掌“招商系”近十年的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前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辞任后,就跑去成立了私募基金博源基金。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私募基金发展一片火热,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04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7523只,认缴规模10.98万亿元,实缴规模8.40万亿元。其中,股权私募管理人为8449家,管理基金16461只,规模达到4.77万亿元;同时,创投私募为1236家,管理基金2160只,规模达到3734亿元。股权、创投私募合计占私募总规模的61%以上。

而助力私募行业突破十万亿里程碑的,主要是股权私募基金。数据显示,2015年1月,股权私募的规模仅为1.51万亿元,到2016年1月达到2.99万亿元,到今年1月更是达4.77万亿元。对比2016年底,私募基金的认缴规模在2017年1月实缴规模增加5100亿元左右,其中股权私募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

股权私募基金,是指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投资,可分为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机构投资者可以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股权私募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

而银行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此前,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主要通过理财资金进入股权投资机构管理的基金,由投资者各自负担风险和收益,银行只是以财务顾问的角色为出资人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与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合作。银行系资金正通过子公司形式逐步向股权类投资深化,目前已经有股权PE机构拿到了银行相关资金;不仅如此,银行系还有实力较强的私人银行部门,其中汇集了较多的高净值客户,可以为PE机构提供客户来源;从项目来源上,银行通过账户管理、信贷等业务覆盖了中早期创业型、成长期、Pre-IPO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等众多项目资源,也可以了解融资需求,从而达到与关联PE机构的资源共享。

这也难怪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让私募圈激动不已了。

来源:小白财之道

原标题:原招行老大马蔚华辟谣投身私募,银行业衰落至此?

最新更新时间:03/15 13: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