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天文
2017年3月14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HK:1060)发布公告称,将与公司控股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长期的共同发展,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根据公告介绍,双方进行业务合作联动的途径是共同开发优质内容项目,建立文化娱乐行业的全产业链生态,而优质项目主要集中在:阿里影业和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进行衍生权利开发业务;优酷土豆、阿里文学、阿里游戏等公司所拥有版权的作品,都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独家授权阿里影业进行开发、投资、制作发行;阿里影业拥有版权的作品,优酷土豆也将优先获得发行合作权及投资权。
未来,阿里影业还将与优酷土豆、阿里文学一同投资开发网络大电影。阿里影业将与优酷土豆共同出资,成立艺人经纪公司。这不仅能为本公司投拍的影片储备演员人才,收获目前相对紧俏艺人资源,还能通过艺人,在市场价相对高昂的片酬、通告中获取一定利润。
加速整合还表现在互联网宣发业务。阿里影业将与阿里大文娱旗下的其他公司,在影视作品的宣传营销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线上、线下渠道上的优势,推广自己或合作伙伴的品牌及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集中人才和业务矩阵优势,原本属于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将整合加入阿里影业当中,成立电影业务中心(国内),由阿里大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原阿里影业CEO张强和原合一影业负责人刘开珞组成小班委,从而加速“一个影业”策略的发展。
俞永福
通过这些合作,阿里影业试图在内容制作、宣传发行等领域获得补充和提升。实际上,2016年6月15日,阿里大文娱板块成立,其业务包括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等。
在阿里大文娱版块的组成部分中,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原本就在俞永福的掌管之下,阿里体育董事长由阿里集团CEO张勇亲自担任,在当时相对游离的则是阿里影业和优酷土豆。前者是香港上市公司,独立于外,后者在古永锵的十年经营之后,始终自成体系。
在成立之初,阿里大文娱板块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凝聚性,达到最终合围的战略目的。“更坚决的板块专业协同”,是俞永福在当时所定下的目标。在阿里大文娱板块里,优酷和UC是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其他业务的定位是“专业纵队”,形成所谓的“2+X”业务架构。
阿里影业在这个架构中则被视为重要的业务纵队。2016年11月,俞永福将阿里影业的定位概括于“市场不需要多一家拥有庞大资源的’玩家’,需要的是一家实打实的影视产业公司。我们要把实业做实、做透,进而做大、做强。”
阿里影业在业绩层面需要更多的成绩。根据2016年年报,阿里影业的全年亏损达10亿元。首部主控的电影《摆渡人》整体处于平淡;在春节档之后,唯有阿里影业收购的Amblin Partners主投的《一条狗的使命》带来好消息,映仅12天票房突破4亿,几乎已经战平其在北美的6000万美元总票房。
而合一影业团队整合加入阿里影业,能为其带来强大的助力。合一影业在2014年8月成立,已经参投了近40部影片,其中不乏《捉妖记》、《唐人街探案》等爆款,团队具备强大的制作、投资能力。
在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宣发也越发受到重视,尤其是经过春节档“票补大战”的洗礼。如果能依靠阿里大文娱平台,在线上、线下的宣发渠道上抢占更多资源,加上原本就处于领先地位的淘票票平台,阿里影业将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发行平台。而好莱坞“六大”皆是以发行立足,可见在未来的电影市场,相比制作,对电影公司来说,发行将会是更需要占领的阵地之一。
而阿里大文娱的全方位布则,更是为阿里影业与优酷土豆成立艺人经纪公司。算然除了阿里影业投拍影片的参演机会,优酷土豆在网剧、网大、网综上的资源同样得天独厚,加上阿里音乐、阿里数字娱乐及UC等部门将提供的多方面打造,可以能满足艺人的全方位发展。
正如俞永福在今天发布的阿里影业员工信里说道,“阿里影业将进入’拼专业、拼耐力、拼实业生态’的新阶段”。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