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掘金600亿美元传统医学市场?中医药还得翻越“三座大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掘金600亿美元传统医学市场?中医药还得翻越“三座大山”?

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3个会员国认可针灸疗法, 29个会员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18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

近几年,先有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接着是外企抢注中国中药案例的逐年递增,再到跨国制药企业争相布局中医药领域。

【一条医策Fiona

明显地,作为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中医药,正向全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自身魅力。

中医药进入“国际化时代”

据悉,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3个会员国认可针灸疗法, 29个会员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18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

同时,中药也在逐渐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新加坡、越南、俄罗斯、古巴、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目前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治病,占全球总人口的40%。世界传统医学治疗市场规模已达600亿美元,而且仍在不断增长中。2015年我国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78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中药进出口额同年达到48亿美元。

除了在经济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以外,我国中医药在科研领域也有突出表现。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立起以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中心平台的临床科研体系,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临床科研网络。与此同时,还有45项中医药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

世界需要中医药走出去

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状况,强调中医药要走向全世界呢?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表示,这是因为中医药符合医学模式的新趋势和新需求。特别是在应对复杂疾病、慢性病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国传统医学是用一种全面的方式来保障人体健康。它更多地关注如何恢复和维持人的健康,而不仅仅是解决疾病本身,这也是传统医学价值连城的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认为,“如今,世界上每4个人中就有3个人死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而且这一死亡率还在持续攀升。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速,世界上却没有任何一种医疗体系可以抵御慢性疾病的侵害。除非我们能够在人们生病前就有方法达到恢复目的,保持健康,这正是中国传统医学能做到的。”

由于西医快速发展壮大以及中医急诊总体水平的落后,这就造成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普遍认为“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而这进一步导致中医药在危重急症领域,其阵地不断萎缩。

事实上,追溯中医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医治疗急症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创立,中医急诊医学一直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中医学有着治疗危重急症相关的、齐全的医论医方,这对于危重急病的治疗而言是有着巨大的潜力。

横在中医药输出面前的“三座大山”

在分析中医药走出去面临哪些难题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刘景源指出:“虽然眼下中医药行业通过医、教、研、产等各种形式,有效地扩大了其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应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冷、民间热’仍是中医药在国外面临的尴尬处境之一:民间对中医药的需求逐渐强烈,但国外政府所表现的反应却不是很积极。中医药在很多国家还处于灰色地带,既没有合法地位,也缺少法律的有效保护。”

刘景源还表示,我国高层次中医药国际化专业人才贫乏,国际中医健康服务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厨子中医”和“导游中医”占了绝大多数。

此外,中医药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质量水平差距明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药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在向国外输出高层次中医药国际化专业人才时,不应忽视当前人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也是阻碍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因素之一。面对“阴阳虚实、温热寒凉”这样的专业用语,生活在不同语境中的外国人,是很难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因此,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群画像就成了“说不清、道不明、听不懂”。若是就医论医、就药论药,缺乏文化认同感,那中医药“走出去”就只能永远在路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掘金600亿美元传统医学市场?中医药还得翻越“三座大山”?

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3个会员国认可针灸疗法, 29个会员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18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

近几年,先有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接着是外企抢注中国中药案例的逐年递增,再到跨国制药企业争相布局中医药领域。

【一条医策Fiona

明显地,作为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中医药,正向全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自身魅力。

中医药进入“国际化时代”

据悉,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3个会员国认可针灸疗法, 29个会员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18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

同时,中药也在逐渐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新加坡、越南、俄罗斯、古巴、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目前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治病,占全球总人口的40%。世界传统医学治疗市场规模已达600亿美元,而且仍在不断增长中。2015年我国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78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中药进出口额同年达到48亿美元。

除了在经济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以外,我国中医药在科研领域也有突出表现。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立起以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中心平台的临床科研体系,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临床科研网络。与此同时,还有45项中医药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

世界需要中医药走出去

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状况,强调中医药要走向全世界呢?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表示,这是因为中医药符合医学模式的新趋势和新需求。特别是在应对复杂疾病、慢性病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国传统医学是用一种全面的方式来保障人体健康。它更多地关注如何恢复和维持人的健康,而不仅仅是解决疾病本身,这也是传统医学价值连城的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认为,“如今,世界上每4个人中就有3个人死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而且这一死亡率还在持续攀升。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速,世界上却没有任何一种医疗体系可以抵御慢性疾病的侵害。除非我们能够在人们生病前就有方法达到恢复目的,保持健康,这正是中国传统医学能做到的。”

由于西医快速发展壮大以及中医急诊总体水平的落后,这就造成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普遍认为“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而这进一步导致中医药在危重急症领域,其阵地不断萎缩。

事实上,追溯中医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医治疗急症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创立,中医急诊医学一直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中医学有着治疗危重急症相关的、齐全的医论医方,这对于危重急病的治疗而言是有着巨大的潜力。

横在中医药输出面前的“三座大山”

在分析中医药走出去面临哪些难题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刘景源指出:“虽然眼下中医药行业通过医、教、研、产等各种形式,有效地扩大了其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应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冷、民间热’仍是中医药在国外面临的尴尬处境之一:民间对中医药的需求逐渐强烈,但国外政府所表现的反应却不是很积极。中医药在很多国家还处于灰色地带,既没有合法地位,也缺少法律的有效保护。”

刘景源还表示,我国高层次中医药国际化专业人才贫乏,国际中医健康服务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厨子中医”和“导游中医”占了绝大多数。

此外,中医药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质量水平差距明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药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在向国外输出高层次中医药国际化专业人才时,不应忽视当前人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也是阻碍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因素之一。面对“阴阳虚实、温热寒凉”这样的专业用语,生活在不同语境中的外国人,是很难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因此,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群画像就成了“说不清、道不明、听不懂”。若是就医论医、就药论药,缺乏文化认同感,那中医药“走出去”就只能永远在路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