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说:“10年后有些领域9成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家居服务都将由机器人来完成,传统的家电将会慢慢被机器人所取代。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受“懒癌”人群效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家庭中,成为我们的“生活伴侣”。在这个趋势下,扫地机器人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根据星图数据预计,在2018年中国的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额将达到120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厂家争相入局
2017AWE上浦桑尼克展示了新品Proscenic COCO SMART 790T扫地机,搭载双侦测装置,仿生超声波雷达+红外线侦测装置,侦测范围更广、精度更高。Neato发布了Neato D3 Connected和Neato D5 Connected,搭载精确LaserSmart 导航技术,通过扫描房间,构建3D地图,智能规划清扫路径,有条理清扫地板,实现高效清洁。科沃斯机器人也带来了全新升级的地面清洁技术——蓝鲸清洁系统2.0。独创蓝鲸微控水箱、滚刷吸口互换以及三层过滤尘盒,满足全屋清洁需求。
海尔、小米也纷纷在AWE上展示了自家的扫地机,随着扫地机渗透率逐年走高,各厂商纷纷卯足了劲发力扫地机市场。
市面上主流的扫地机大概分为三类:一是碰撞型扫地机,优点在于清扫到的地方十分干净,效率高,穿越能力强;缺点在于不能智能规划清扫路径,容易发生漏扫的状况。
二是扫描规划型扫地机,规划型扫地机一般先通过技术手段,在它脑子里形成环境地图,然后再进行定位,并根据地图进打扫行路线规划设计,最后根据规划设计进行清扫行动。得益于它的“智能”,目前市场上规划型扫地机更为普遍。
还有一种基于扫地机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拖地机器人,优点在于比一般扫地机扫的更干净,和拖地比扫地干净一个道理,但是拖地机器人需要手动干预,包括开机、充电、加水、换拖布、洗拖布等一系列动作,都需要人工操作,劳动量和一般扫地机相比要增加不少。
懒人效应之下,扫地机将越来越智能
如何和扫地机器人进行有效便捷的沟通,必定是未来扫地机的一个发展趋势,想要在120亿元的扫地机市场占得更多席位,“智能”必不可少。
首先智能扫地机会合理规划清扫路径,那么它必须要有“眼睛”,懂得定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的打扫整个家。
目前定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无线载波室内定位系统,利用三点式导航原理,根据测量得到的扫地机与信标的距离来确定移动机器人的位置;vSLAM图像位移定位系统,通过扫地机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向上拍摄天花板图像的偏差变化来定位坐标,规划整体路径;RPS激光定位系统,通过360°不断旋转的激光探头,测量扫地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然后制定整体的清扫计划。
其次操作必须便捷,一般扫地机强力清扫模式都会有较大噪音,最好安排在离家时操作,这就要求扫地机具有远程操作的功能。现在一般的扫地机都配备相应的APP,可以用手机开启、停止、预约扫地机进行清扫,清扫情况也可以随时发送到手机,供主人查看。
Neato扫地机已经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对扫地机进行启动和停止等控制,这也许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毕竟在用户越来越懒的情况下,更多人会喜欢直接在微信界面控制扫地机,而不是再打开一个APP。
再次准确无误的完成指令必不可少,到目前为止,基于扫地机的人机交互并不是时时都管用,如果扫地机被困在厕所、厨房等地势较低的地方,除了静静等待主人回家“解救”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也正因为此,扫地机才拥有更多可能,未来的扫地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扫地机也许会由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上升为我们智能贴心的“生活小管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