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二手车平台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与58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流量、车源、金融风控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将打通多维大数据系统,以此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竞争壁垒。
简单来讲,从流量和数据上看,所有经过瓜子二手车认证的车源,会从数据库级别对接到58平台上,瓜子二手车在售车也可以在58上卖,用户可以看到认证标准和每一项得分。而58本身的个人用户也可以选择采用瓜子二手车的服务,来检测使车辆卖的更快,另一方面,底层数据的打通,就金融端来说,双方的不良客户及信息,也得到共享,让双方风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据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披露,“瓜子”一个月的交易量达到四万多辆,去年12月份的交易费已经过30亿元,这样的时间节点换算下来,如果按一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2天,那就接近16秒卖一辆车。
“今年第三季度左右,瓜子是第一家敢站出来说,我们是一家盈利的公司”,杨浩涌说。
根据二手车电商所打广告上来看,用户在平台上买卖二手车仅需要支付相应的服务费,这个服务费根据车价的高低有所不同。
目前比较活跃的几家二手车电商里,像瓜子二手车直卖网的手续费为3%或最低交2500元服务费,这一费用由买主缴纳;同样主打C2C模式的人人车的服务费是车价的3%,最低2000元,最高不会超过8000元;而优信二手车平台则收取卖主的2000元服务费。
易为理解的是,交易数量的上升意味着二手车平台收入也会成相应正比增加。但这一年多来,争相在广告营销上曾疯狂砸钱的二手车平台,变现盈利暂未凸显。据相关人士透露,瓜子二手车一年的营销费用达到上亿元规模。
有媒体曾在报道中表示,当前二手车电商的渗透率约为14%,最终成交量较低。也有外界表示质疑,二手车平台所收取的服务费,远没有办法覆盖广告、检测、人力等成本,而后期的盈利模式关于汽车后市场和金融现在均还在启动期,远没有到爆发的时候。
尽管外界一度质疑二手车市场盈利状况,但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回应称,瓜子差不多已经到赶集2014年的标准了,单月收入已经过亿,而且只是佣金的数字。
在杨浩涌看来,被质疑的商业逻辑背后,早在瓜子二手车从58分拆时,就看的很清楚,二手车市场如果能把效率提高,围绕交易加上金融保险一整套服务有机会实现盈利的,“一旦到了比较大的规模后,再往下做,就像微信,不管有没有商业模式也肯定能挣钱”。
类似的,对质疑做出回应的还有人人车,今年1月,人人车CEO李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6年11月,人人车单月实现了正毛利,扣除总部成本后,其他的费用可以打平。而2017年,人人车将实现单月全面盈利。
此外,今年1月,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也称,优信二手车在去年11月单月突破2万台,并实现盈利。
过往资料显示,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上线于2015年9月,其前身是赶集好车。58同城与赶集合并后,“58同城”宣布将“瓜子二手车”独立拆分出来,杨浩涌出任CEO,并个人注资6000万美元。作为“瓜子”的股东关系,对这次合作的达成也有很大关系。
随后,在资本市场寒冬的日子,二手电商平台也成为资本逐利的焦点。2016年9月,瓜子二手车完成超过2.5亿美元的A轮融资,同月,人人车也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D轮融资,今年1月优信二手车完成5亿美元的D轮融资。
而在人人车和瓜子二手车这样的C2C模式之外,以车易拍和优信拍为代表的B2B模式(为车商之间提供拍卖服务的平台模式)这两家企业累计拿到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7亿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瓜子二手车的广告投放费用为3亿元,而竞品人人车广告费用是1.5亿元,到了2016年,则分别涨至10亿元与5亿元。胶着营销竞赛“259项检测、14天可退”的背后,避不开的也是二手车的车况、车源数据不透明等历史痛点。
就在刚过去的315,新京报一则《瓜子二手车瞒调表车真实里程 客户油门失效差点追尾》的新闻把瓜子推向焦点。
据此,在发布会上,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对界面新闻回应称:瓜子是一家创业公司,一个四万多辆快5万辆的交易,很难做到100%,其实国外这辆车是有里程机构可以查到,中国没有这样的东西,我们每个车都是花钱买这辆车,如果用户授权的话我们会买他在4S店保养记录,但是做到现在尽我们最大所能目前做到覆盖去年年底差不多接近80%的覆盖,还有20%漏出去的。未来持续三五年我们希望达到90%,95%,这不光是瓜子要去做,像58,所有机构要一起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好。如果未来每个车在4S店,包括线下连锁,小的机构连锁保养都能够被记录下来,这个事就不是问题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