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还在炒作王思聪投资、诛仙系列成本过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还在炒作王思聪投资、诛仙系列成本过亿?

“网络平台已经把网大市场培养的很好,接下来就看观众买不买账,而观众买账看的绝对不是产量或者点击,他们对质量会有要求。”这或许也是网大市场目前必须冷一冷的原因,它到了一个质变转折的节点。

作者 | 陈晓

版面编辑 | 谢小招

图文编辑 | 于秋茳、徐温佳

“ 网大”兴起于2014年,成名于2015年,爆发于2016上半年。但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网大市场突然吹起了一阵冷风——大家都慢了下来。

但是市场的躁动褪去,并不意味着不是一件好事。2017年年初,传来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6000万进军影视、欢瑞1亿投拍《诛仙》网络电影的消息,似乎更是预示着网大市场在迎接新一轮的升级。

近日,娱影君独家走访了星座魔山、七娱乐等公司,让我们拨开传言与炒作,看一看网大市场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 大IP进驻:

资本更加理性,市场更加多元

2017年1月,曾制作过网大《阴阳先生》和《鬼拳》的影视公司星座魔山,在新三板挂牌后第一轮定增中获得多方投资,其中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占到6000万。(《阴阳先生》为2015年度现象级网大,《鬼拳》为2016年度网大分账TOP前20作品)

而现在,《诛仙》系列将拍网络大电影的消息再次传来。据悉《诛仙》系列大电影由华谊兄弟影业、欢瑞世纪传媒和七娱乐影业三方合作,共投资1亿,分5部拍完。主要负责制作和发行的就是网大公司的先行者七娱乐影业。

(电视剧《诛仙·青云志》)

据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透露(应被访对象要求不透露身份),《诛仙》系列正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目前正在招募一些全新的影视面孔,主要演员创作阵容将以新人居多。

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还介绍,本次合作的欢瑞是版权持有者。翻看过去七娱乐影业的一些现象级作品如《山炮进城》系列(累计分成2817万)、《超能太监》系列(累计分成2003万)也可发现,里面都有华谊投资的身影。

(网络大电影《山炮进城》剧照)

在问到是否大IP合作会越来越多时,该内部人士表示:“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大IP进入网大市场。大IP的全产业链开发已经成为趋势,网大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上升的市场,应该是每一个大IP都不想错过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而大IP的进入,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高额投资的保证。对比过去一部网大100万左右的投资,无疑是难以承载一个超级IP的体量的。2000万一部的体量或许就是以后大IP网大的常态。在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看来,这样的成本规模会反向促进资本更加冷静,在选项目时更加严谨,在制作标准的把控上也更加严格。

此外,大IP的进入也让市场衡量网大成功与否的标准变得不再单一。过去,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点击量、分账数目和投资回报比。而大IP网大化后,最主要的目的会向扩大IP影响力、培育新粉丝和延续IP的生命力的方向发展。

“而且2000万的投资,即使做不到像过去一样投资回报达到300%,就算营收3000万,这一数字已经突破了过去网大分账的天花板。虽然算起来回报只有150%,但你能说它退步了吗?”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说,“所以大IP网大化最重要的不是营收回报率,而是对网大市场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一种探索。”

(爱奇艺2016年度网大票房分账TOP3)

除去IP和资本的新变化、新要求,2017年的网大市场,还迎来了更加多元的发展。比如年初爱奇艺和央视CCTV6合作的网络大电影《功夫机器侠》,就是网大成功吸引央视关注的一次新尝试;再如3月15日,刚刚在爱奇艺上映由陈浩民、林子聪、蓝燕领衔主演的《斗战胜佛》,也是传统电视剧行业的经典IP投入网大领域的试水。

  • 制作革新,高品质下展开模式的新探索

在2016年年底,爱奇艺和搜狐视频相继发布网络大电影“九条底线”和“七条禁令”,今年乐视推出“史上最严”审片标准,腾讯也推出相应条款,力图将网大带入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市场环境。

市场狂欢的降温,再加之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的要求,在资本选择和受众选择双重压力下,网大质量精品化也不会只是行业的强制规范,而是网大作品要卖钱、网大公司要生存,必须的选择。

因此2017年,网大制作水平必然会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介绍,七娱乐网大的制作周期早已慢下来,至于“互联网电影工厂”的多产量宣传则是公司前期打开市场的需要。从2016年的独立出品+合作出品模式,总共也就产出了30部左右,到今年他们还会继续放慢脚步。“拍摄周期我们现在基本都会在20天以上,后期可能要几个月,有的甚至半年还要多,这也是现在一个精品化的需求。”

今年,华谊参投的另一部还未上线的网大《少女的奇幻日记之追星计划》的制作方万博通宇影视表示,现在网大的制作基本都在向院线标准靠近,《追星计划》也是一部追求院线质感的影片,成本不再是去年100万左右的体量,数量少了但大制作会更多。

去年制作过《鬼拳》的星座魔山影视公司创始人都晓导演也表示,去年他们为了打开市场一共制作了十几部网大,今年会将速度慢下来。

(网络大电影《鬼拳》)

说到星座魔山,最近可以说是被“王思聪”三个字带火了。各媒体纷纷发文表示,王思聪要进军网大了!对于媒体的刻意放大,都晓也有话要说。

据了解,星座魔山上市以来总融资已经达到了3亿,普思资本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很多媒体却直接将这一消息标榜为“王思聪投资了网大公司”,让许多人以为星座魔山是一家只生产网大的公司。

能吸引媒体关注不是坏事,但都晓也有些无奈,他说:“普思资本是普思资本,王思聪是王思聪,基金是不可能凭着噱头投资的,他们看得是企业的回报率。”

(星座魔山都晓)

其实星座魔山不只是一家网大制作公司,而是一家传统影视剧制作、影视特效制作、影视制作人才兼具的全方位影视公司。星座魔山上市以来融资金额共达到3亿,能吸引到如此多的资本,在都晓看来他们自主研发建成的“虚拟影城”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虚拟影城”建在星座魔山的工作站,目前容量已经达到600T。从古代中国到现代的美国纽约,从高楼危宇到残骸瓦砾,还包括300公里的海平面,各种各样的场景都可以在“虚拟影城”中实现,影片拍摄时就能按导演的要求将背景呈现出来,在画面上和演员形成统一。星座魔山投资一个亿的大型电视剧《族变》,它的背景基本都是在“虚拟影城”中做出,而现在这样的技术,也要投放到网大的制作中。

(虚拟影城特效)

“《鬼拳》就是在虚拟影城中做出来的,不然为什么大家愿意看它?”都晓如是说,“你拿五毛特效唬观众,观众才不傻。”

对于像星座魔山这样的传统影视公司来说,网大虽然不作为主要的营收项目,但也对公司发展产生着重要作用。对此都晓介绍:“我们发展网大,可以满足公司对于年轻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市场探索的需求,以及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空间的需求。”星座魔山很多指导过网大的优秀年轻导演,现在都已经参与到电视剧和院线电影的拍摄当中。

此外,因为制作成本的提高,部分网大还会邀请一些传统影视剧中的明星来参演。《鬼拳》就是由洪天照(洪金宝之子)、韦海珊、张玮共同出演,此外还有去年的《仙班校园》(罗家英、林子聪、包贝尔)《我的极品女友》(王晶、郑伊健、周秀娜)《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张艺兴)和今年的《斗战胜佛》,都是成功的合作。

(网络大电影《斗战胜佛》)

为了更好地满足资本和观众的需求,网大在制作革新的同时,一些新的发行模式和产业链探索模式,都在渐渐形成。

比如网大公司和传统影视公司的合作,制作发行和版权分开,既相互成就又节省成本和效率。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如此介绍和大型传统影视公司的合作:“欢瑞选择和我们的合作,是因为我们比他们网感更加明锐,知道网络用户需要什么,制作出来的东西相对在网络上会更加受到欢迎。而他们更擅长传统的领域,可以说是专业分工,各个领域各有特长。”

再如网大之前一直过度依赖网络影视平台宣发,而现在部分网大也开始了独立发行的探索。如《异类》系列不仅将广告投放到了纽约时代广场,还在微信朋友圈做起定向广告。七娱乐影业也开始在地铁站等地投放实体广告。

此外一些网大原生IP不再局限于昙花一现的生命周期,开始发展自己的产业链,如《山炮进城》《异界》《四平青年》等拍摄续集形成系列,《鬼狐传说聂小倩》发展周边推出漫画,对IP的生命周期都是一种延长。

  • 升级不是一天达成的:

正视网大,它正褪去浮躁走向成熟

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下,2017年也被看作是网大市场的全新升级年。但质变的升级更需要量变的积累。

“网大市场其实一直在变化。”该受访者从2012年加入七娱乐,一路见证了网大的成长。“其实网大刚诞生时,主要是依靠广告片和一些院线电影的宣传片生存,后来市场发展,院线电影及传统电视剧由于制作周期过长,无法满足人们在闲暇时间对于娱乐的需求,时间短传播快的网大才应运而生,于是有了现在的网大。”这在他看来是网大市场的第一次升级。

而2015的抢占市场大战、2016的市场大热行业洗牌,再到今天的网大精品化、高质化,都是不停变化的过程。“只是今年市场真的已经冷静下来,相信再过不久这个行业就会梳理清楚的。”

(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作为新兴事物,网大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市场和媒体的关注,但是过多的聚光灯,也将它的一些特点被过度爆光和放大。

一部网大在视频平台的收费期一般为6个月,但是主要点击付费则集中发生在前一个月或更短,因此网大的生命周期也一直外界被诟病。对此七娱乐影业表示无奈,并用院线电影举例:“其实院线电影也一样,它的生命周期就是院线上映的一个月,而决定它票房成绩的更是(上映后的)前一两周。网大也是这样,为什么没有人去写院线这个,还是一个新事物吸引的关注和媒体的一个需要。”

当然,被诟病更多的,还是曾经网大单一的题材,“低俗不良”甚至一度成为它在外界的代名词。但经过市场的不断发展,网大题材早已呈现出多样化,从喜剧、动作到悬疑、玄幻,从科幻、剧情到爱情、青春,甚至有些网大开始尝试了文艺题材,可以说传统影视能用的题材,网大现在都已覆盖。

网大也已渐渐达成从“满足部分网友更低层次的涉猎需求”向“满足各个年龄段网友更多层次的需求”的良性转变,虽然还有小部分网大仍然存在问题,但是视频平台的规范也会将它们拦截在上线标准要求之下。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作为一个发展空间巨大、市场盈利空间巨大的新兴行业,应该没有哪一家企业会凭空放弃它,传统影视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未来的网大市场,我们会与它同行,它也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块。”都晓说。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网络平台已经把网大市场培养的很好,接下来就看观众买不买账,而观众买账看的绝对不是产量或者点击,他们对质量会有要求。”这或许也是网大市场目前必须冷一冷的原因,它到了一个质变转折的节点。

作为新兴市场,该有的躁动和狂热网大都已经历,也到了该正视它的时候,所以慢了下来。但慢下来绝对不是坏事,而是认真做一件事该有的姿态,是去积累和完善该有的姿态。虽然还将经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但这个市场走向成熟,它已经在道路上。

【本文为“娱影智库”原创独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有需要开通白名单转载的公号请后台留言联系,本文禁止未经授权二改发布,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还在炒作王思聪投资、诛仙系列成本过亿?

“网络平台已经把网大市场培养的很好,接下来就看观众买不买账,而观众买账看的绝对不是产量或者点击,他们对质量会有要求。”这或许也是网大市场目前必须冷一冷的原因,它到了一个质变转折的节点。

作者 | 陈晓

版面编辑 | 谢小招

图文编辑 | 于秋茳、徐温佳

“ 网大”兴起于2014年,成名于2015年,爆发于2016上半年。但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网大市场突然吹起了一阵冷风——大家都慢了下来。

但是市场的躁动褪去,并不意味着不是一件好事。2017年年初,传来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6000万进军影视、欢瑞1亿投拍《诛仙》网络电影的消息,似乎更是预示着网大市场在迎接新一轮的升级。

近日,娱影君独家走访了星座魔山、七娱乐等公司,让我们拨开传言与炒作,看一看网大市场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 大IP进驻:

资本更加理性,市场更加多元

2017年1月,曾制作过网大《阴阳先生》和《鬼拳》的影视公司星座魔山,在新三板挂牌后第一轮定增中获得多方投资,其中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占到6000万。(《阴阳先生》为2015年度现象级网大,《鬼拳》为2016年度网大分账TOP前20作品)

而现在,《诛仙》系列将拍网络大电影的消息再次传来。据悉《诛仙》系列大电影由华谊兄弟影业、欢瑞世纪传媒和七娱乐影业三方合作,共投资1亿,分5部拍完。主要负责制作和发行的就是网大公司的先行者七娱乐影业。

(电视剧《诛仙·青云志》)

据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透露(应被访对象要求不透露身份),《诛仙》系列正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目前正在招募一些全新的影视面孔,主要演员创作阵容将以新人居多。

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还介绍,本次合作的欢瑞是版权持有者。翻看过去七娱乐影业的一些现象级作品如《山炮进城》系列(累计分成2817万)、《超能太监》系列(累计分成2003万)也可发现,里面都有华谊投资的身影。

(网络大电影《山炮进城》剧照)

在问到是否大IP合作会越来越多时,该内部人士表示:“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大IP进入网大市场。大IP的全产业链开发已经成为趋势,网大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上升的市场,应该是每一个大IP都不想错过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而大IP的进入,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高额投资的保证。对比过去一部网大100万左右的投资,无疑是难以承载一个超级IP的体量的。2000万一部的体量或许就是以后大IP网大的常态。在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看来,这样的成本规模会反向促进资本更加冷静,在选项目时更加严谨,在制作标准的把控上也更加严格。

此外,大IP的进入也让市场衡量网大成功与否的标准变得不再单一。过去,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点击量、分账数目和投资回报比。而大IP网大化后,最主要的目的会向扩大IP影响力、培育新粉丝和延续IP的生命力的方向发展。

“而且2000万的投资,即使做不到像过去一样投资回报达到300%,就算营收3000万,这一数字已经突破了过去网大分账的天花板。虽然算起来回报只有150%,但你能说它退步了吗?”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说,“所以大IP网大化最重要的不是营收回报率,而是对网大市场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一种探索。”

(爱奇艺2016年度网大票房分账TOP3)

除去IP和资本的新变化、新要求,2017年的网大市场,还迎来了更加多元的发展。比如年初爱奇艺和央视CCTV6合作的网络大电影《功夫机器侠》,就是网大成功吸引央视关注的一次新尝试;再如3月15日,刚刚在爱奇艺上映由陈浩民、林子聪、蓝燕领衔主演的《斗战胜佛》,也是传统电视剧行业的经典IP投入网大领域的试水。

  • 制作革新,高品质下展开模式的新探索

在2016年年底,爱奇艺和搜狐视频相继发布网络大电影“九条底线”和“七条禁令”,今年乐视推出“史上最严”审片标准,腾讯也推出相应条款,力图将网大带入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市场环境。

市场狂欢的降温,再加之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的要求,在资本选择和受众选择双重压力下,网大质量精品化也不会只是行业的强制规范,而是网大作品要卖钱、网大公司要生存,必须的选择。

因此2017年,网大制作水平必然会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介绍,七娱乐网大的制作周期早已慢下来,至于“互联网电影工厂”的多产量宣传则是公司前期打开市场的需要。从2016年的独立出品+合作出品模式,总共也就产出了30部左右,到今年他们还会继续放慢脚步。“拍摄周期我们现在基本都会在20天以上,后期可能要几个月,有的甚至半年还要多,这也是现在一个精品化的需求。”

今年,华谊参投的另一部还未上线的网大《少女的奇幻日记之追星计划》的制作方万博通宇影视表示,现在网大的制作基本都在向院线标准靠近,《追星计划》也是一部追求院线质感的影片,成本不再是去年100万左右的体量,数量少了但大制作会更多。

去年制作过《鬼拳》的星座魔山影视公司创始人都晓导演也表示,去年他们为了打开市场一共制作了十几部网大,今年会将速度慢下来。

(网络大电影《鬼拳》)

说到星座魔山,最近可以说是被“王思聪”三个字带火了。各媒体纷纷发文表示,王思聪要进军网大了!对于媒体的刻意放大,都晓也有话要说。

据了解,星座魔山上市以来总融资已经达到了3亿,普思资本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很多媒体却直接将这一消息标榜为“王思聪投资了网大公司”,让许多人以为星座魔山是一家只生产网大的公司。

能吸引媒体关注不是坏事,但都晓也有些无奈,他说:“普思资本是普思资本,王思聪是王思聪,基金是不可能凭着噱头投资的,他们看得是企业的回报率。”

(星座魔山都晓)

其实星座魔山不只是一家网大制作公司,而是一家传统影视剧制作、影视特效制作、影视制作人才兼具的全方位影视公司。星座魔山上市以来融资金额共达到3亿,能吸引到如此多的资本,在都晓看来他们自主研发建成的“虚拟影城”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虚拟影城”建在星座魔山的工作站,目前容量已经达到600T。从古代中国到现代的美国纽约,从高楼危宇到残骸瓦砾,还包括300公里的海平面,各种各样的场景都可以在“虚拟影城”中实现,影片拍摄时就能按导演的要求将背景呈现出来,在画面上和演员形成统一。星座魔山投资一个亿的大型电视剧《族变》,它的背景基本都是在“虚拟影城”中做出,而现在这样的技术,也要投放到网大的制作中。

(虚拟影城特效)

“《鬼拳》就是在虚拟影城中做出来的,不然为什么大家愿意看它?”都晓如是说,“你拿五毛特效唬观众,观众才不傻。”

对于像星座魔山这样的传统影视公司来说,网大虽然不作为主要的营收项目,但也对公司发展产生着重要作用。对此都晓介绍:“我们发展网大,可以满足公司对于年轻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市场探索的需求,以及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空间的需求。”星座魔山很多指导过网大的优秀年轻导演,现在都已经参与到电视剧和院线电影的拍摄当中。

此外,因为制作成本的提高,部分网大还会邀请一些传统影视剧中的明星来参演。《鬼拳》就是由洪天照(洪金宝之子)、韦海珊、张玮共同出演,此外还有去年的《仙班校园》(罗家英、林子聪、包贝尔)《我的极品女友》(王晶、郑伊健、周秀娜)《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张艺兴)和今年的《斗战胜佛》,都是成功的合作。

(网络大电影《斗战胜佛》)

为了更好地满足资本和观众的需求,网大在制作革新的同时,一些新的发行模式和产业链探索模式,都在渐渐形成。

比如网大公司和传统影视公司的合作,制作发行和版权分开,既相互成就又节省成本和效率。七娱乐影业内部人士如此介绍和大型传统影视公司的合作:“欢瑞选择和我们的合作,是因为我们比他们网感更加明锐,知道网络用户需要什么,制作出来的东西相对在网络上会更加受到欢迎。而他们更擅长传统的领域,可以说是专业分工,各个领域各有特长。”

再如网大之前一直过度依赖网络影视平台宣发,而现在部分网大也开始了独立发行的探索。如《异类》系列不仅将广告投放到了纽约时代广场,还在微信朋友圈做起定向广告。七娱乐影业也开始在地铁站等地投放实体广告。

此外一些网大原生IP不再局限于昙花一现的生命周期,开始发展自己的产业链,如《山炮进城》《异界》《四平青年》等拍摄续集形成系列,《鬼狐传说聂小倩》发展周边推出漫画,对IP的生命周期都是一种延长。

  • 升级不是一天达成的:

正视网大,它正褪去浮躁走向成熟

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下,2017年也被看作是网大市场的全新升级年。但质变的升级更需要量变的积累。

“网大市场其实一直在变化。”该受访者从2012年加入七娱乐,一路见证了网大的成长。“其实网大刚诞生时,主要是依靠广告片和一些院线电影的宣传片生存,后来市场发展,院线电影及传统电视剧由于制作周期过长,无法满足人们在闲暇时间对于娱乐的需求,时间短传播快的网大才应运而生,于是有了现在的网大。”这在他看来是网大市场的第一次升级。

而2015的抢占市场大战、2016的市场大热行业洗牌,再到今天的网大精品化、高质化,都是不停变化的过程。“只是今年市场真的已经冷静下来,相信再过不久这个行业就会梳理清楚的。”

(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作为新兴事物,网大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市场和媒体的关注,但是过多的聚光灯,也将它的一些特点被过度爆光和放大。

一部网大在视频平台的收费期一般为6个月,但是主要点击付费则集中发生在前一个月或更短,因此网大的生命周期也一直外界被诟病。对此七娱乐影业表示无奈,并用院线电影举例:“其实院线电影也一样,它的生命周期就是院线上映的一个月,而决定它票房成绩的更是(上映后的)前一两周。网大也是这样,为什么没有人去写院线这个,还是一个新事物吸引的关注和媒体的一个需要。”

当然,被诟病更多的,还是曾经网大单一的题材,“低俗不良”甚至一度成为它在外界的代名词。但经过市场的不断发展,网大题材早已呈现出多样化,从喜剧、动作到悬疑、玄幻,从科幻、剧情到爱情、青春,甚至有些网大开始尝试了文艺题材,可以说传统影视能用的题材,网大现在都已覆盖。

网大也已渐渐达成从“满足部分网友更低层次的涉猎需求”向“满足各个年龄段网友更多层次的需求”的良性转变,虽然还有小部分网大仍然存在问题,但是视频平台的规范也会将它们拦截在上线标准要求之下。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作为一个发展空间巨大、市场盈利空间巨大的新兴行业,应该没有哪一家企业会凭空放弃它,传统影视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未来的网大市场,我们会与它同行,它也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块。”都晓说。

(爱奇艺官方平台大数据统计)

“网络平台已经把网大市场培养的很好,接下来就看观众买不买账,而观众买账看的绝对不是产量或者点击,他们对质量会有要求。”这或许也是网大市场目前必须冷一冷的原因,它到了一个质变转折的节点。

作为新兴市场,该有的躁动和狂热网大都已经历,也到了该正视它的时候,所以慢了下来。但慢下来绝对不是坏事,而是认真做一件事该有的姿态,是去积累和完善该有的姿态。虽然还将经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但这个市场走向成熟,它已经在道路上。

【本文为“娱影智库”原创独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有需要开通白名单转载的公号请后台留言联系,本文禁止未经授权二改发布,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