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主旋律不感冒的拔叔
被同事强制安利了一波
[爱国者之日]
由数条鞋带系成的[爱国者之日]电影海报
不得不说,安利的好
[爱国者之日]是一部好电影
但更像是一部节奏紧张的纪录片
有身处波士顿的网友看过本片之后留言
关掉播放器后许久
波士顿爆炸那震破耳膜的蜂鸣声仿佛还在耳边
那种真实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任何修饰的语句都变得苍白无力
爱国者日是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都会在波士顿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波士顿红袜队也会在芬威球场进行棒球比赛。
电影片名中的爱国者日,则是指发生在2013年爱国者日的波士顿爆炸案。
关于这起恐怖袭击,HBO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就叫[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
电影[爱国者之日]跟随着波士顿警察,从头到尾侦破这场恐怖袭击。纪录片[马拉松]则是将镜头对准了恐怖袭击中的受害者,记录着他们克服种种障碍,勇敢站起来的过程。所以,两部片子一同食用,观感更佳。
纪录片中失去双腿的男子用义肢支撑站在马拉松的终点线上
▼
因为爱国者日的特殊意义,总有别有用意的激进分子利用这一点搞破坏。1993年美国邪教组织放火烧建筑,集体自焚,86人葬身火海,只有不到10人逃生。1995年,有人将卡车炸弹开进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楼,造成168人死亡,那天正好是爱国者日的第二天。
1993年4月19日“大卫派”庄园大火惨状
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被称为是911以来最恶劣的恐怖袭击。两兄弟将自制炸药扔在了波士顿马拉松现场,两次连续爆炸,3人死亡,260多人受伤。
纪录片中的恐怖袭击现场,血水浸染了街道,鞋子和断肢横陈在身体两旁,真实地让人惊悚。电影[爱国者之日]用摇晃的手持镜头展现了这血腥的场面,虽然看得出导演在尽量避免对观众造成生理反应,但简单的几个镜头所造成的冲击力还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场腥风血雨袭来之前,影片[爱国者之日]分别用几个镜头展现了波士顿人民在平日里的温情生活,这其中就包括主人公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汤米警察官,马克自己也是波士顿人。
与父母视频通话的中国男子,父母还埋怨他干吗买那么贵的车。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准没错。这么贵的SUV,还没载上女孩车就被恐怖分子给抢走了,巷战中,一车的弹孔......
J·K·西蒙斯扮演的警察局警官。
警官的镜头不多,但西蒙斯用简单几个动作就把这个人物角色塑造得非常有气质。比如说到便利店买东西,把香烟搁在店门外的砖块上。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拔叔喜欢这种有原则的人。
在便利店买完松饼(临走前对妻子的承诺),出门取烟
陷入甜蜜恋爱的巡警,与亚裔漂亮女孩相约周末音乐节,即将告别单身~~
有在马拉松前,选择激情一番的年轻情侣,帕特里克与杰西卡夫妇,镜头给了他们一个腿部的特写。
帕特里克夫妇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人物,纪录片中也有两人的画面。[爱国者之日]如实还原了两人在遇难后的恩爱场景。女孩杰西卡用自己手包的带子给男友包扎止血,还担心男友照顾别人忘了自己伤势有多严重,然而在担心男友的过程中,全然忘记自己的腿也受了重伤。
现实中的帕特里克夫妻俩
吻别,吻别,看一眼就知道很假的设定,在这部电影里却十分受用,因为在大爆炸之后,他们的命运都将被改变。
除此之外,镜头也给到了在家研究自制炸药的恐怖袭击者,乔哈儿兄弟俩。
现实中,警方在哥哥电脑里发现了恐怖组织在线发行的《灵感》杂志,兄弟俩作案所用的炸弹,也符合杂志中所提炸弹的部分特征。
堪称毒瘤的《灵感》杂志封面
乔哈儿的哥哥塔梅尔是个拳击手,曾经希望加入美国国籍参加奥运会,所以电影给了一个弟弟看哥哥打沙袋的镜头,细节处也是可以的。
19岁弟弟是个摔跤手,在俄罗斯社交网络非常火,还曾接受过政府亲自颁发的奖学金!
兄弟俩的生活照
弟弟的社交网络头像被滚石杂志用作封面,标题是“为何前途光明的青年背离家庭,堕入激进的伊斯兰教团体,成为一个魔鬼”。
爆炸案发生后,兄弟俩还抢劫了前文中那个即将恋爱的巡警的手枪,并开枪将巡警杀死,简直丧心病狂。
因为恐怖袭击性质而介入的FBI,在仓库还原了犯罪现场,留下一个8岁小男孩的遗体作为证据被白布罩着,横躺在现场。看守的警察神情悲伤,始终沉默,直到救护车将尸体移走,警察眼含泪光,敬了一个军礼。
在抓捕嫌犯的过程中,州长等人与FBI产生了许多争议,比如说是否公布照片。公布或不公布,都有他的道理。
公布是因为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政府需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其次是有不良媒体放出错误的嫌疑人照片,会对人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但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公布照片的后果就是,容易引起反穆斯林团体的激愤,激化恐怖分子做出进一步破坏性行动,造成大规模不可控的混乱和损失。
最后由于机密照片泄露,政府选择了相信,相信波士顿市民。
照片曝光后,兄弟俩成了逃亡的亡命之徒,开始一路劫杀,前文中晒SUV的中国男子同样是还原了真实场景。
电影中场景
真实的录像画面
影片中还有一处特别值得玩味的地方,就是抓到犯罪分子妻子的警察被上级告知,不要宣布“米兰达警告”,就是那个“你有权保持沉默......”。警察也懵了,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网络搜索米兰达警告,案例一栏赫然出现波士顿爆炸案。因为如果警察向罪犯宣告了这一项权利,那么罪犯就有权利保持沉默,走法律程序,等待律师辩护。然而此刻的警方,急于从罪犯口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电影有它自己的改编。现实中未被宣告米兰达警告的是弟弟乔哈儿,因此引发了不少争议,当然这也致使乔哈儿被判死刑,但至今仍未执行。
[爱国者之日]中,除了骇人的恐怖袭击现场,还有塔梅尔妻子的一番话,让人不寒而栗。
这段证词是真实还是编纂,拔叔无法考证。只知道在那个危难时刻,波士顿人拧成一股劲,感受得到的凝聚力让他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像红袜队大卫-奥尔蒂斯在悼念仪式上说的那样,“这里是他妈的我们的城市,没人能主宰我们的自由,保持坚强。”
▼
[爱国者之日]带给我们的震撼早已超越了生死,更多的是意志与信仰,有人背负错误的信仰,令数百人陷于对生命的绝望,有人坚持正义的信仰,重新站在了波士顿马拉松的赛场!时间、低沉的配乐,还有纪实般的叙事节奏,好似鼓点,一声声震在心坎。
“保持坚强”,红袜队在球场上的致词,并没有成为自此灾难的重点。同样题材,杰克·吉伦哈尔接演了大卫·戈登·格林导演的[坚强],讲述主人公杰夫·布曼在终点线等待参赛女友,却被意外炸伤,失去双腿,重新开始生活的故事。期待再一次被感动。
ps:影片在A站可看
杰克·吉伦哈尔(右)与故事原型杰夫(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