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钟俊雅
近日,数字安徽公司推出了“四大首创”,旨在加速数据产权试点的落地实施。
数据,这一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并驾齐驱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安徽在数据经济产业上精心布局,充利用数字技术的强大赋能能力,激发经济新活力,进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今年9月,安徽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运营。目前,该交易所已吸引100余家数商入驻,上架12个领域超1000款数据产品。

积淀:乘势而上的数据产业
数据如同新时代的“石油”,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从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布局来看,呈现出“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
据《中国经济周刊》文章不完全统计数据,当前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浙江、贵州、福建等多地区成立了数据交易所。
安徽方面,在数据产业的发展上,近年来,安徽在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同时,还积极引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

其中,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上,初步构建了“1+N+X”的生态体系,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能源汽车、智慧+政务/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大模型。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两地以及多园区大数据产业共同发展的“一核两地多点”的产业格局。
从安徽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数据交易所的建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数智化改造,提高其竞争力和附加值,还能够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角逐:安徽成立数据交易所
在数据要素市场的竞争以及产业发展的需求下,今年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数据要素创新成果场景对接会上,安徽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运营。据悉,交易所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公共数据产品、算力等领域,提供产权登记、流通交易、数据资产化等核心服务。
自筹备成立以来,交易所已吸引100余家数商入驻,上架12个领域超1000款数据产品,完成首批4个领域的首单交易。

而这一成果的背后,安徽省对数据交易所建立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今年5月,安徽省数据资源局积极承办2024“数据要素×”大赛启动仪式和安徽分赛。其中,向国家数据局推荐优秀案例34个。而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绿色低碳3个典型案例成为国家数据局首批发布的典型案例。
今年6月26日,据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官方信息披露,将积极推动数字安徽责任公司组建数据交易所,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数据交易所。同时,支持合肥市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开展数据交易先行先试。
7月,安徽发布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要推进数据资源确权、流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支持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并且支持合肥、芜湖等有条件的市培育数据采集、清洗、标注、测评等服务生态。
“四大首创” 助力数据产权试点落地
为了推动数据的确权、管理、流通。近日,数字安徽公司推出了“四大首创”举措,包括首创数据产权登记试点、首创数据众创空间、首创数据券活动以及首创数据赋能链。
据悉,未来三年内,该交易所计划引育500家、赋能2000家、并与5000家数据要素型企业及团队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打造一个千亿级的数据产业生态。
此外,为了激励企业积极投身于数据产品和场景的创新,交易所特别首发了1000万元的数据券,用于数据产权登记、数据撮合交易以及算力资源服务等服务环节。同时,通过数据交易流通平台的建设,推动行业间数据空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设施、数据、用户、资金以及业务的全面流通与融合,形成更为高效和协同的产业模式。
预计到2027年,该交易所实现挂牌数据产品超5000个,引育数商超1000家,带动数据产业超千亿,为安徽乃至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