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贵州省政府新闻办3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了《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两份规划。贵州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忠平介绍说,规划明确,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要有效遏制侵害留守儿童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注重情感关爱,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目标被明确。
规划还写明,要确保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人身安全,力争实现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重大恶性案件零发生,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非正常死亡事件零容忍。
点评:贵州发布的这两份规划进一步完善了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制度,而不让未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的要求也确实有利于保护留守儿童健康生活成长,避免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事故,受到伤害。
【北京】清理“奇葩证明” 有人被狗咬也被要求开证明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政府审改办近日启动了年度证明清理工作,全面清理市级党政部门及事业单位要求开具的各类证明及盖章环节,叫停“奇葩证明”“扯皮证明”等。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共190余项,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每天都有居民要求街道、居委会开各种五花八门的证明,例如“没有违法犯罪证明”“某人在本社区被狗咬伤的证明”“某人无吸毒史证明”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平均年受理量近万件。
“涉及五种情况的证明,将全部叫停。”北京市政府审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设定依据的,可以通过部门内部调查或信息共享方式办理的,能够通过申请人提供有效证件、凭证办理的,能通过申请人采取书面承诺、签字声明或提交相关协议办理的,开具部门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原则上一律取消。
点评:“奇葩证明“层出补充,归根结底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所致。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做好职能的转变工作,加强内部的信息管理,这样才能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山西】400余幅古建壁画遭盗割 大量古庙为“零安保”
据澎湃新闻报道,山西晋中龙天庙壁画被盗割案,让一个长期在山西省内疯狂盗割壁画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平遥警方以此案为突破口追踪半年,至今已查获壁画400余幅,涉及山西省内至少7县22村镇的古寺观。一个12人团伙被打掉,还有数名嫌犯被网上追逃。被盗古寺观中,涉及相关法规明文要求保护的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平遥县级文物普照寺还曾数次被盗,壁画、柱础、屋脊接连丢失,该寺一度是“零安保”。
据文保志愿者唐大华等人走访统计,截至去年底,他们已发现山西省内12处乡村古寺观壁画被盗。其中晋中市就有8处,其下辖的平遥县、祁县各占3处。在唐大华看来,古寺观被盗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人看管。“安保零投入,盗窃也就零风险,山西大量零投入的乡村古庙,盗窃不成风才是不正常,这方面地方主管部门有责任。”
点评:古庙是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壁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被盗割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也暴露了安保的缺失。当地文物保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安保制度,加大安保投入,避免类似案件再发生。
【河南】拥有超强动手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可免试读大学
据新华社报道,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启动2017年度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招生工作,规定拥有超强动手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将可以高考免试读大学。
按照规定,凡符合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者,经本人参加当年高考报名、向报考院校申请、院校考核公示、河南省教育厅核实资格后,可由普通高校免试录取进入专科层次相关专业学习。
点评: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招生工作可以让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有利于择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岗位需求。
【四川】幼儿园教师被指针扎小孩屁股 被教育局要求停课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成都郫都区犀浦“甜甜幼儿园”中一班的孩子们反映班里的两位老师打过他们,威胁不准告诉家长。不仅如此,还有孩子称,有位老师曾用针扎他们的屁股。罗女士在女儿苗苗的屁股上,就清楚看到了几个鲜红的疑似针眼的刺痕。
3月20日上午,该班家长赶到幼儿园要求彻查,但当事老师矢口否认曾针扎孩子。与此同时,警方和教育部门也已介入,已掌握当事老师打骂娃娃的部分视频证据,是否扎针还将排查监控。教育局的一位袁姓负责人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当事老师肯定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局会联合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同时也对管理失职的园方进行处理。目前,当事老师必须立即停课,配合调查。
点评: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也时有发生,不应该单纯把幼师虐童事件归咎于监管部门不到位,或是说,相关部门对幼师资格审核不严,教师队伍鱼龙混杂现象令人堪忧等,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身素质存在问题,特别是在选择职业上,你是不是对教师这个岗位有真正的热爱。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指多处标识错误 馆方称已连夜排查
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20日上午,署名为“刘鼎州”的网友发文《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发现了多处错误》,就9处展品陈列提出质疑。3月21日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外宣科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对于网友提出的问题,20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已同馆方召开管理工作会议。当晚,馆方召集多名专家教授到展厅逐一排查纠错,并在21日上午就有关学术问题开会进行研究论证。
“展厅基本陈列已经8年没有改造。”上述工作人员指出,刘鼎州提出质疑,“有些是学术有争论的问题,有些是工作人员疏忽牌子放错了。”但他表示,馆方虚心接受网友的批评指正,有失误的地方及时纠错整改。
点评:历史博物馆本是人们去参观学习更多知识的地方,却存在着多处标识错误,难免让人贻笑大方,这说明馆方的工作不够细致和专业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江苏】南京超5万名学生“弹性离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据《人民日报》报道,为解决小学离校时间早,双职工家庭难以接送的问题,南京市政府日前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南京市所有公办、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制度。据悉,冬季上学时间段的托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17点,非冬季上学时间段原则上为18点。该制度实施后,有超过5万名学生参加“弹性离校”,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充实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
据介绍,“弹性离校”操作模式可以由学校自管自办,具体工作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可以实行自管他办,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具体工作主要由志愿人员和外聘人员等承担;也可实行社区管理、学校参与等组织模式。
点评:此前,南京、长春、青岛等地已先后尝试弹性离校制度,但是从媒体报道来看,好事多磨,难题重重,考验才刚刚开始。兼顾好各方利益,才能保证新政顺利施行。表现在弹性离校制度上,就是应寻找家长、校方双赢的契合点,进一步细化政府的经费保障措施、厘清校方提供课后服务的权责关系等。
【山东】塑胶跑道地方标准落地 号称“比国标更高”
据央广网报道,2014年以来,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河北等多地学校发生“毒跑道”事件。“毒跑道”“毒操场”等之所以能够一路“绿灯”,其背后是劣质产品盛行、违规施工、监管不力,更与相应的标准滞后有关。不少省市在“新国标”尚未发布之前先行出台了相关标准。
21日起,山东省“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地方标准开始实施。山东省出台的塑胶跑道标准共包括“原材料使用规范”“施工要求”“验收要求”和“维护保养规范”4部分。对比国标,省标明确了塑胶跑道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原材料及助剂的“正面清单”,同时列出了原材料的有害物质及限量,包括凭感官可以直接嗅闻到的刺激气味“挥发性有机物”“苯”“多环芳烃”等,其中,“苯”的限值要求比国家标准加严了2.5倍。同时,在全国首次提出了“无溶剂施工”,将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异味问题。
点评:地方省份的塑胶跑道标准比“国标”更严格是一件好事,标准出台后的招标、施工、验收等一系列环节需要教育、体育、质监、执法等多部门相互协作,推动标准的落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