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进口巴氏奶又不合格,中国乳企则纷纷加入优质乳工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进口巴氏奶又不合格,中国乳企则纷纷加入优质乳工程

推出那么多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的优质乳产品,我们的国人还有必要去将自己的钱袋子拱手送给那些总是出问题的进口牛奶吗?

又有来自澳洲的巴氏奶因为不合格而不得进入中国并销毁,这已不是一次两次三次了。自去年以来,来自多国的液态奶不断被查出问题,即便如此,数据显示,很多消费者似乎还是对洋奶趋之若鹜。

实际上,关于液态奶,中国奶业协会此前就已拿出各项监测数据力证国产奶比进口产品质量更好。近日,又一件让国人长脸的事情是,国家优质乳工程迎来了一位国内重量级企业加入——东北最大乳企辉山乳业成为优质乳工程中最大规模全产业链乳企。至此,包括此前的现代牧业、四川新希望、福建长富等,这些中国民族乳企将联合一起,他们决意要让国内消费者由之前的“喝上奶”从此“喝上优质奶”,继而推动中国奶业整体转型升级。

1、进口巴氏液奶又出问题了

国家质检总局3月17日公布2017年2月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来自澳大利亚的1.36吨保利牌全脂巴氏杀菌乳,因为超过保质期不得准入而销毁。

而在这之前的2016年12月,来自澳大利亚的BROWNES FOODS公司的草莓果味酸奶和传统风味酸奶超过保质期被销毁,2017年1月,该公司的草莓果味酸奶又因酵母菌超标而不得准入并销毁。

其实,除了澳大利亚的产品外,还有来自法国、意大利的 多批次奶酪被检出不合格,原因为标签不合格、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大肠菌群超标,这些产品均被销毁处理。此外,还有含乳饮料及酸奶饮品因铅超标、标签不合格及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B2、维生素D被查出。

去年全年,进口牛奶问题已是屡见不鲜。国家质检总局披露的2016年1月进口不合格食品名单中,产地为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全脂巴氏杀菌鲜奶、诺科全脂巴氏杀菌鲜奶的3批次产品大肠菌群超标被销毁。

2016年1-5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新西兰的进口液态乳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5批、36.2吨、7.3万美元。

去年8月底,国家认监委曾发布公告称,“近期,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在多批次澳大利亚进口巴氏杀菌乳产品中发现不合格,其中澳方企业Camperdown Dairy company Pty Ltd 输华产品多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超标。”

8月26日,国家认监委约谈澳大利亚驻华使馆,通报上述情况,通知暂停上述企业在华注册资格,要求其他涉及进境不合格信息的输华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问题调查和针对性整改报告。同时,国家认监委要求澳大利亚主管当局以及所有41家已注册的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相关技术性证明资料,将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审核,全面加强对澳大利亚乳品生产企业的后续监管,督促其持续满足注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国家认监委官网消息显示,上述被暂停进口的澳洲企业至今还未获得中方的解禁。

2、进口牛奶即便合格也不如中国牛奶

即便是合格的进口牛奶,也是根本不如中国牛奶质量。就在近日,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奶业创新团队负责人王加启以科学检测数据表示,“国产奶放心喝”。

王加启表示,刚刚挤出的生乳中糖氨酸含量是最低的,但是牛奶经过灭菌方式受热越高,糖氨酸含量就越高,其营养价值就降低。

而检测数据显示,国外进口常温奶和巴氏奶与国内常温奶和巴氏奶比较发现,前者糖氨酸含量均高于国内产品,即营养价值就更低。

以巴氏杀菌奶为例,国产的糠氨酸平均含量为7.4mg/L,进口的糠氨酸平均含量则为31.8mg/L;在欧洲,牛奶中糠氨酸含量超过30mg/L,就被认定非优质巴氏杀菌奶,不少老百姓甚至将其称之为“劣质奶”。

常温奶方面,国产奶保质期基本上只有半年,糖氨酸平均含量为160.1 mg/L,而进口常温奶保质期甚至长达1年,其糖氨酸平均含量为234.3 mg/L。

“糖氨酸含量过高,就表明牛奶中的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消费者喝到的就不是优质奶”,王加启表示。

“牛奶中最好的物质就其独有的生物活性物质,每种物质含量都非常低,但每种作用都非常大。而这恰恰是喝牛奶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表示,“牛奶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物质也会减少,因此喝牛奶当然应当喝低温巴氏奶,那些长途跋涉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牛奶又怎能和国产的牛奶相提并论?喝牛奶就不应当舍近求远!”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8年来我国的乳品质量安全风险完全处于受控范围内,“八年艰辛,国产奶可以放心喝”。王加启表示。

3、民族乳企纷纷加入优质乳工程

国产奶可以放心喝,但是仍有不少国内乳企并不仅仅满足于让消费者“放心喝”,他们还一直在为消费能够“喝上好奶”而不懈努力。

就在国家质检总局此次公布不得准入食品消息的第二天,辉山乳业优质乳工程验收暨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授牌仪式在沈阳举行,王加启表示,辉山乳业以优质的奶源、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检测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高品质的优质乳产品,成为目前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最大规模全产业链乳业企业,由此辉山也荣膺“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打个比方,达到国标的牛奶可以“放心喝”,而能够加入优质工程的企业,其原奶标准要比国家标准严苛得多。

好奶源才能生产优质乳。王加启介绍,要达到优质乳标准,乳品的蛋白质标准值为3.1,国家标准为2.9;脂肪含量为3.3,国家标准为3.1;菌落总数为10万级,与欧盟、美国标准一致;体细胞指标为每毫升30万个以下,比欧盟和美国标准规定更严格。

辉山能够加入优质乳工程的底气十足:其生鲜乳菌落总数每毫升5万以下,体细胞数每毫升20万个以下,乳蛋白率则达到3.2%。均严于欧美标准。

据了解,我国奶业经过10 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养殖加工、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发展中也遇到很大挑战,奶业距离全面振兴的目标还有差距。如何由合格生向优等生跨越?中国奶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引导方向的新指标体系,并依靠这些指标的实施来判断、衡量、规范和提升奶业发展的内在质量,推动奶业整体转型升级。

如今,优质乳工程的提出对我国奶业转型升级有着一石三鸟的作用。王加启表示,优质乳工程既能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又从供给端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以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生产供给,并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彻底消除企业随意改变工艺的乱象。优质乳工程“三管齐下”的举措,为中国奶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据悉,此前,蒙牛收购的现代牧业、福建长富、新希望也都依靠自己的优质原奶和优质产品加入优质乳工程。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优质乳工程企业,大多是以更具营养的巴氏低温奶为主打产品。也难怪王加启这样表示:“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

此次辉山乳业加入优质乳工程,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乳业专家陈瑜认为,“辉山的加入对于优质乳工程来讲是一个大利好消息。虽然辉山重点市场集中在东北,但其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以及产业模式已经走在行业前沿,将会加速优质乳工程的落地。”

据了解,作为国内率先实现从牧草种植、牧场自营、生产自控的全产业链乳品企业,辉山旗下拥有鲜博士、杰茜牧场等不少优质低温巴氏奶。但如何将这些好产品送到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也成了辉山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比起常温奶,巴氏低温奶要做全国市场的条件非常苛刻,无论是奶源,还是运输加工到最后销售终端,冷链和时间的要求上,巴氏低温奶要做全国市场的条件非常苛刻,风险也更大。

为了实现优质乳在全国的扩张,2014年辉山开始南下华东市场,它没有选择从当地市场采购原奶,硬是将东北成功的全产业链模式复制到江苏盐城,涵盖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投资超过25亿元。而这也正是辉山集团董事长杨凯提出的“奶业都心”模式——依托全产业链模式,以城市为核心布局工厂,以工厂为核心布局牧场,在合理的巴氏鲜奶运输半径内,实现优质奶品的快速送达。

十三五规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国家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发展方略,而优质乳工程成为是国家奶业供给侧的突破口,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奶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助力中国奶业实现跨越性发展。在这种局势下,辉山的“奶业都心”模式不但助力其优质乳工程落地,更是为践行优质乳工程提供了标志性的模板。

行业专家宋亮认为,辉山的“都心模式”抓住了提升产品质量和保障供应能力这两个关键。这种“微型网格化”的布局可以得到高品质的生奶及其制品,更缩短了物流运输的路径,让消费者更容易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对比今天中国的辉山、现代牧业、新希望这么多民族优质乳企的集体出手,推出那么多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的优质乳产品,我们的国人还有必要去将自己的钱袋子拱手送给那些总是出问题的进口牛奶吗?我们也期望更多的民族优秀乳品企业加入优质乳工程,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转型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进口巴氏奶又不合格,中国乳企则纷纷加入优质乳工程

推出那么多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的优质乳产品,我们的国人还有必要去将自己的钱袋子拱手送给那些总是出问题的进口牛奶吗?

又有来自澳洲的巴氏奶因为不合格而不得进入中国并销毁,这已不是一次两次三次了。自去年以来,来自多国的液态奶不断被查出问题,即便如此,数据显示,很多消费者似乎还是对洋奶趋之若鹜。

实际上,关于液态奶,中国奶业协会此前就已拿出各项监测数据力证国产奶比进口产品质量更好。近日,又一件让国人长脸的事情是,国家优质乳工程迎来了一位国内重量级企业加入——东北最大乳企辉山乳业成为优质乳工程中最大规模全产业链乳企。至此,包括此前的现代牧业、四川新希望、福建长富等,这些中国民族乳企将联合一起,他们决意要让国内消费者由之前的“喝上奶”从此“喝上优质奶”,继而推动中国奶业整体转型升级。

1、进口巴氏液奶又出问题了

国家质检总局3月17日公布2017年2月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来自澳大利亚的1.36吨保利牌全脂巴氏杀菌乳,因为超过保质期不得准入而销毁。

而在这之前的2016年12月,来自澳大利亚的BROWNES FOODS公司的草莓果味酸奶和传统风味酸奶超过保质期被销毁,2017年1月,该公司的草莓果味酸奶又因酵母菌超标而不得准入并销毁。

其实,除了澳大利亚的产品外,还有来自法国、意大利的 多批次奶酪被检出不合格,原因为标签不合格、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大肠菌群超标,这些产品均被销毁处理。此外,还有含乳饮料及酸奶饮品因铅超标、标签不合格及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B2、维生素D被查出。

去年全年,进口牛奶问题已是屡见不鲜。国家质检总局披露的2016年1月进口不合格食品名单中,产地为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全脂巴氏杀菌鲜奶、诺科全脂巴氏杀菌鲜奶的3批次产品大肠菌群超标被销毁。

2016年1-5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新西兰的进口液态乳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5批、36.2吨、7.3万美元。

去年8月底,国家认监委曾发布公告称,“近期,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在多批次澳大利亚进口巴氏杀菌乳产品中发现不合格,其中澳方企业Camperdown Dairy company Pty Ltd 输华产品多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超标。”

8月26日,国家认监委约谈澳大利亚驻华使馆,通报上述情况,通知暂停上述企业在华注册资格,要求其他涉及进境不合格信息的输华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问题调查和针对性整改报告。同时,国家认监委要求澳大利亚主管当局以及所有41家已注册的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相关技术性证明资料,将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审核,全面加强对澳大利亚乳品生产企业的后续监管,督促其持续满足注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国家认监委官网消息显示,上述被暂停进口的澳洲企业至今还未获得中方的解禁。

2、进口牛奶即便合格也不如中国牛奶

即便是合格的进口牛奶,也是根本不如中国牛奶质量。就在近日,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奶业创新团队负责人王加启以科学检测数据表示,“国产奶放心喝”。

王加启表示,刚刚挤出的生乳中糖氨酸含量是最低的,但是牛奶经过灭菌方式受热越高,糖氨酸含量就越高,其营养价值就降低。

而检测数据显示,国外进口常温奶和巴氏奶与国内常温奶和巴氏奶比较发现,前者糖氨酸含量均高于国内产品,即营养价值就更低。

以巴氏杀菌奶为例,国产的糠氨酸平均含量为7.4mg/L,进口的糠氨酸平均含量则为31.8mg/L;在欧洲,牛奶中糠氨酸含量超过30mg/L,就被认定非优质巴氏杀菌奶,不少老百姓甚至将其称之为“劣质奶”。

常温奶方面,国产奶保质期基本上只有半年,糖氨酸平均含量为160.1 mg/L,而进口常温奶保质期甚至长达1年,其糖氨酸平均含量为234.3 mg/L。

“糖氨酸含量过高,就表明牛奶中的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消费者喝到的就不是优质奶”,王加启表示。

“牛奶中最好的物质就其独有的生物活性物质,每种物质含量都非常低,但每种作用都非常大。而这恰恰是喝牛奶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表示,“牛奶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物质也会减少,因此喝牛奶当然应当喝低温巴氏奶,那些长途跋涉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牛奶又怎能和国产的牛奶相提并论?喝牛奶就不应当舍近求远!”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8年来我国的乳品质量安全风险完全处于受控范围内,“八年艰辛,国产奶可以放心喝”。王加启表示。

3、民族乳企纷纷加入优质乳工程

国产奶可以放心喝,但是仍有不少国内乳企并不仅仅满足于让消费者“放心喝”,他们还一直在为消费能够“喝上好奶”而不懈努力。

就在国家质检总局此次公布不得准入食品消息的第二天,辉山乳业优质乳工程验收暨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授牌仪式在沈阳举行,王加启表示,辉山乳业以优质的奶源、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检测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高品质的优质乳产品,成为目前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最大规模全产业链乳业企业,由此辉山也荣膺“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打个比方,达到国标的牛奶可以“放心喝”,而能够加入优质工程的企业,其原奶标准要比国家标准严苛得多。

好奶源才能生产优质乳。王加启介绍,要达到优质乳标准,乳品的蛋白质标准值为3.1,国家标准为2.9;脂肪含量为3.3,国家标准为3.1;菌落总数为10万级,与欧盟、美国标准一致;体细胞指标为每毫升30万个以下,比欧盟和美国标准规定更严格。

辉山能够加入优质乳工程的底气十足:其生鲜乳菌落总数每毫升5万以下,体细胞数每毫升20万个以下,乳蛋白率则达到3.2%。均严于欧美标准。

据了解,我国奶业经过10 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养殖加工、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发展中也遇到很大挑战,奶业距离全面振兴的目标还有差距。如何由合格生向优等生跨越?中国奶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引导方向的新指标体系,并依靠这些指标的实施来判断、衡量、规范和提升奶业发展的内在质量,推动奶业整体转型升级。

如今,优质乳工程的提出对我国奶业转型升级有着一石三鸟的作用。王加启表示,优质乳工程既能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又从供给端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以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生产供给,并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彻底消除企业随意改变工艺的乱象。优质乳工程“三管齐下”的举措,为中国奶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据悉,此前,蒙牛收购的现代牧业、福建长富、新希望也都依靠自己的优质原奶和优质产品加入优质乳工程。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优质乳工程企业,大多是以更具营养的巴氏低温奶为主打产品。也难怪王加启这样表示:“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

此次辉山乳业加入优质乳工程,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乳业专家陈瑜认为,“辉山的加入对于优质乳工程来讲是一个大利好消息。虽然辉山重点市场集中在东北,但其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以及产业模式已经走在行业前沿,将会加速优质乳工程的落地。”

据了解,作为国内率先实现从牧草种植、牧场自营、生产自控的全产业链乳品企业,辉山旗下拥有鲜博士、杰茜牧场等不少优质低温巴氏奶。但如何将这些好产品送到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也成了辉山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比起常温奶,巴氏低温奶要做全国市场的条件非常苛刻,无论是奶源,还是运输加工到最后销售终端,冷链和时间的要求上,巴氏低温奶要做全国市场的条件非常苛刻,风险也更大。

为了实现优质乳在全国的扩张,2014年辉山开始南下华东市场,它没有选择从当地市场采购原奶,硬是将东北成功的全产业链模式复制到江苏盐城,涵盖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投资超过25亿元。而这也正是辉山集团董事长杨凯提出的“奶业都心”模式——依托全产业链模式,以城市为核心布局工厂,以工厂为核心布局牧场,在合理的巴氏鲜奶运输半径内,实现优质奶品的快速送达。

十三五规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国家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发展方略,而优质乳工程成为是国家奶业供给侧的突破口,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奶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助力中国奶业实现跨越性发展。在这种局势下,辉山的“奶业都心”模式不但助力其优质乳工程落地,更是为践行优质乳工程提供了标志性的模板。

行业专家宋亮认为,辉山的“都心模式”抓住了提升产品质量和保障供应能力这两个关键。这种“微型网格化”的布局可以得到高品质的生奶及其制品,更缩短了物流运输的路径,让消费者更容易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对比今天中国的辉山、现代牧业、新希望这么多民族优质乳企的集体出手,推出那么多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的优质乳产品,我们的国人还有必要去将自己的钱袋子拱手送给那些总是出问题的进口牛奶吗?我们也期望更多的民族优秀乳品企业加入优质乳工程,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转型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