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因公染毒”有多可怕?卧底所付出的代价你想象不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因公染毒”有多可怕?卧底所付出的代价你想象不到

缉毒永远是最危险的任务之一,因为毒贩知道自己罪行十分严重,往往都十分丧心病狂,而去当缉毒卧底,除了危险有时候还会被很多人无法理解。。。

军迷看电影,首选当然是战争片,如果还是有关自己国家的战争片,那就更是有兴趣了。不过,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朝鲜战争、对印和对越作战外,其它军事行动的规模都比较小,近二十年来甚至就只有演习和维和一类的行动。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和平时期,最为接近军事内容的题材大概就是警匪类了。

说到警匪类题材,大家首先会想起在2016年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同时也让缉毒警这一群体受到了大众关注。缉毒,要算是警察中最危险,也是最传奇和神秘的部门,因为国家对贩毒打击力度大,刑罚重,毒贩最为亡命,甚至直接组织武装贩运。缉毒警跟毒贩斗智斗勇,是和平年代最为接近战争的情况,也就容易成为动作类影视剧的好题材。

今年四月,又将上映一部有关缉毒的新片,这就是由麦兆辉、潘耀明执导、黄轩、段奕宏主演的电影《非凡任务》。军武菌受邀观看了这部影片的点映,这里就来说说观影后的一些感想。这里不评价这部影片,先来说说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一个残酷现实——因公染毒

▲即使不接触毒品,卧底行动也是充满危险,经常要面对误解,在夹缝中求生,独自忍受痛苦,甚至难以恢复名誉

卧底侦查的方式源于现代犯罪的复杂性,对付贩毒组织这类内部结构严密、对外高度警惕的犯罪团伙,只从外围侦破十分困难,而通过打入内部,拿到充足的犯罪证据或得到重要信息来侦破贩毒组织往往非常有效。我们都知道,我国对制贩毒品的打击力度大,刑罚也很重,毒贩在重刑的威压之下玩命抵抗是常态,警察抓捕这些家伙要比对付普通毛贼承担更大风险,这个是大家都能想到且非常熟悉的情况。

不过,对于卧底的警员来说,还存在也许比死亡更糟糕的考验——染毒,拿术语来讲,就叫做“因公染毒”。有的毒贩自己知道毒品的厉害,只贩不吸,但更多的是自己也吸毒,钱不够用就以贩养吸,这是贩毒分子数量渐增的一个原因。卧底贩毒组织,时间短了打不进去,时间长了,如果真是一点不沾,就很难得到毒贩的信任,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破案了。

戒毒有多难?这是某个人为了戒毒在手臂上烫下的疤痕——吸毒者以自残的痛苦来抵御毒瘾,比这个更狠的有的是,过于血腥的图就不在这里贴了,但无论对自己多狠,成功戒毒的概率比中亿万大奖还要低

警察染了毒怎么办?戒呗——警察不是应该比普通吃瓜群众更有毅力,意志力更加坚强吗?然而现实可不是这样,毒品对人的摧残是不分职业的。毒瘾有多可怕?从生物进化上来说,大自然会以最大限度的、可逆的快感,来奖励物种的繁衍,换言之,性快感已经接近这个临界点,吸食毒品产生的快感还要强烈至少500倍,这种如同魔鬼一般的诱惑实在不是人类的意志力能够抵抗的——能把看美女图片或抱着手机聊微信成功戒掉的人都不多,更何况那种让人不用奋斗就瞬间愉悦到极点的引诱。毒品对人的摧残并不以人的身份而有不同,即使是警察,染毒的后果跟普通人也没有两样,一旦犯瘾也是同样的百爪挠心,天翻地覆,生不如死。

▲媒体报道染毒警察的视频截图,身为警察自然知道毒品之害,但仍然难以戒除

卧底贩毒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冒险的行动,面对死亡的威胁是寻常之事,沾染毒品更是对身心的最极端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因公染毒”的例子并不罕见。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案例中,比较为人所熟知的是北京警察宋名扬(为保护真实人物,这实际上只是一个化名),他在卧底侦破贩毒组织的过程中被迫沾染了毒品。

根据媒体的采访材料,一旦毒瘾发作,这位曾经为打击贩毒立过功的警察,一样痛苦得满地打滚,最后还因为跟毒贩扯不清的关系而被抓,可谓身心俱伤。这个案例发生在远离产毒区,远离南方边境的北京,如果是在广西云南这些地方的边境地区,要直接面对最为凶残的贩毒组织,卧底要打入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虽然这方面的数据从未公开,但从以上情况推想,“因公染毒”的例子恐怕只多不少。

除了卧底警察染毒之外,警察系统内部的腐败也是这部片子表现的内容。官员有腐败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有权力,无论监督机制如何,总会有人借此谋私,也可以这样讲,权力可以产生跟毒品一样的效应,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打掉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老虎”就是明证。对于贩毒分子来说,如果能直接搞定打击贩毒的警察,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高级官员,无异于铺就了一条赚取暴利的金光大道。在利益的诱惑下,个别警官跟贩毒分子勾结起来唱双簧,充当保护伞,就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腐败有很多种,有的只管收钱,让贩毒分子轻松过关,这是比较低级的套路,也容易暴露,而另一种更加隐蔽的套路就是“养寇自重”,也就是定期让贩毒分子故意送上一些人头,帮助腐败分子制造“战绩”,以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而高升后的腐败分子,又有更大的能量来充当更大的保护伞,真可谓是“良性循环”啊……高级警官被拉下水,不仅会让贩毒组织更加嚣张,还直接威胁到了卧底的安全,使卧底被置身于“无间道”一般的险境。不过,这种腐败分子一旦被逮到,利用其与贩毒组织的勾结来“戴罪立功”的话,又能成为另一种形式“卧底”,这两种“卧底”要是碰到一块,“无间道”的感觉就出现了。

▲看得出来吗?这是“核桃运毒”

其实上面说的这两点,以往经常是影视剧的雷区,但这次能对这两方面加以大胆表现,是因为这部电影得到了公安部的支持。有公安部支持,好处不止这一点——公安部手里总是会有真实案例的吧,所以,以真实案件为基础来表现贩毒组织的一些隐秘,比如如何藏毒运毒,如何交易,如何种植等等,就成为电影的“硬货”了。我们经常能从新闻中听到某某机场又查获了人体藏毒的案子,对于流窜于陆地边境的贩毒组织来讲,这样运毒实在量太小,捞不到大钱,他们往往会选择利用汽车,藏在保险杠里,藏在轮胎里,藏在车门里……,或者在各种货物中夹带毒品,至于用来打掩护的货物,那可就天马行空了,也许是水泥,也许是水果,也许是木材……。

毒品作物就这么直接种在地里吗?太小儿科了,因为这样会很容易被卫星看到,你能猜到贩毒集团是怎么“种庄稼”的吗?

最后来说一下贩毒分子的形象,我们通常会认为,坏人嘛,不是斜叼烟卷的纹身大汉,就一堆横肉刀疤脸的那种形象,但真正的毒贩会这么容易让人认出来吗?其实在许多真实案件中,毒贩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太大不同,就像你平日里的邻居、街边的小贩、路上的清洁工一样,除非这些人自己也吸毒到了形容枯槁的程度,否则还真不容易把他们从人群中分辨出来。看了这部片子中所反映的毒品网络,小编的想法是——还真得留个心眼,你怎么知道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人,一定不会是毒品网络中的一员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因公染毒”有多可怕?卧底所付出的代价你想象不到

缉毒永远是最危险的任务之一,因为毒贩知道自己罪行十分严重,往往都十分丧心病狂,而去当缉毒卧底,除了危险有时候还会被很多人无法理解。。。

军迷看电影,首选当然是战争片,如果还是有关自己国家的战争片,那就更是有兴趣了。不过,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朝鲜战争、对印和对越作战外,其它军事行动的规模都比较小,近二十年来甚至就只有演习和维和一类的行动。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和平时期,最为接近军事内容的题材大概就是警匪类了。

说到警匪类题材,大家首先会想起在2016年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同时也让缉毒警这一群体受到了大众关注。缉毒,要算是警察中最危险,也是最传奇和神秘的部门,因为国家对贩毒打击力度大,刑罚重,毒贩最为亡命,甚至直接组织武装贩运。缉毒警跟毒贩斗智斗勇,是和平年代最为接近战争的情况,也就容易成为动作类影视剧的好题材。

今年四月,又将上映一部有关缉毒的新片,这就是由麦兆辉、潘耀明执导、黄轩、段奕宏主演的电影《非凡任务》。军武菌受邀观看了这部影片的点映,这里就来说说观影后的一些感想。这里不评价这部影片,先来说说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一个残酷现实——因公染毒

▲即使不接触毒品,卧底行动也是充满危险,经常要面对误解,在夹缝中求生,独自忍受痛苦,甚至难以恢复名誉

卧底侦查的方式源于现代犯罪的复杂性,对付贩毒组织这类内部结构严密、对外高度警惕的犯罪团伙,只从外围侦破十分困难,而通过打入内部,拿到充足的犯罪证据或得到重要信息来侦破贩毒组织往往非常有效。我们都知道,我国对制贩毒品的打击力度大,刑罚也很重,毒贩在重刑的威压之下玩命抵抗是常态,警察抓捕这些家伙要比对付普通毛贼承担更大风险,这个是大家都能想到且非常熟悉的情况。

不过,对于卧底的警员来说,还存在也许比死亡更糟糕的考验——染毒,拿术语来讲,就叫做“因公染毒”。有的毒贩自己知道毒品的厉害,只贩不吸,但更多的是自己也吸毒,钱不够用就以贩养吸,这是贩毒分子数量渐增的一个原因。卧底贩毒组织,时间短了打不进去,时间长了,如果真是一点不沾,就很难得到毒贩的信任,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破案了。

戒毒有多难?这是某个人为了戒毒在手臂上烫下的疤痕——吸毒者以自残的痛苦来抵御毒瘾,比这个更狠的有的是,过于血腥的图就不在这里贴了,但无论对自己多狠,成功戒毒的概率比中亿万大奖还要低

警察染了毒怎么办?戒呗——警察不是应该比普通吃瓜群众更有毅力,意志力更加坚强吗?然而现实可不是这样,毒品对人的摧残是不分职业的。毒瘾有多可怕?从生物进化上来说,大自然会以最大限度的、可逆的快感,来奖励物种的繁衍,换言之,性快感已经接近这个临界点,吸食毒品产生的快感还要强烈至少500倍,这种如同魔鬼一般的诱惑实在不是人类的意志力能够抵抗的——能把看美女图片或抱着手机聊微信成功戒掉的人都不多,更何况那种让人不用奋斗就瞬间愉悦到极点的引诱。毒品对人的摧残并不以人的身份而有不同,即使是警察,染毒的后果跟普通人也没有两样,一旦犯瘾也是同样的百爪挠心,天翻地覆,生不如死。

▲媒体报道染毒警察的视频截图,身为警察自然知道毒品之害,但仍然难以戒除

卧底贩毒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冒险的行动,面对死亡的威胁是寻常之事,沾染毒品更是对身心的最极端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因公染毒”的例子并不罕见。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案例中,比较为人所熟知的是北京警察宋名扬(为保护真实人物,这实际上只是一个化名),他在卧底侦破贩毒组织的过程中被迫沾染了毒品。

根据媒体的采访材料,一旦毒瘾发作,这位曾经为打击贩毒立过功的警察,一样痛苦得满地打滚,最后还因为跟毒贩扯不清的关系而被抓,可谓身心俱伤。这个案例发生在远离产毒区,远离南方边境的北京,如果是在广西云南这些地方的边境地区,要直接面对最为凶残的贩毒组织,卧底要打入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虽然这方面的数据从未公开,但从以上情况推想,“因公染毒”的例子恐怕只多不少。

除了卧底警察染毒之外,警察系统内部的腐败也是这部片子表现的内容。官员有腐败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有权力,无论监督机制如何,总会有人借此谋私,也可以这样讲,权力可以产生跟毒品一样的效应,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打掉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老虎”就是明证。对于贩毒分子来说,如果能直接搞定打击贩毒的警察,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高级官员,无异于铺就了一条赚取暴利的金光大道。在利益的诱惑下,个别警官跟贩毒分子勾结起来唱双簧,充当保护伞,就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腐败有很多种,有的只管收钱,让贩毒分子轻松过关,这是比较低级的套路,也容易暴露,而另一种更加隐蔽的套路就是“养寇自重”,也就是定期让贩毒分子故意送上一些人头,帮助腐败分子制造“战绩”,以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而高升后的腐败分子,又有更大的能量来充当更大的保护伞,真可谓是“良性循环”啊……高级警官被拉下水,不仅会让贩毒组织更加嚣张,还直接威胁到了卧底的安全,使卧底被置身于“无间道”一般的险境。不过,这种腐败分子一旦被逮到,利用其与贩毒组织的勾结来“戴罪立功”的话,又能成为另一种形式“卧底”,这两种“卧底”要是碰到一块,“无间道”的感觉就出现了。

▲看得出来吗?这是“核桃运毒”

其实上面说的这两点,以往经常是影视剧的雷区,但这次能对这两方面加以大胆表现,是因为这部电影得到了公安部的支持。有公安部支持,好处不止这一点——公安部手里总是会有真实案例的吧,所以,以真实案件为基础来表现贩毒组织的一些隐秘,比如如何藏毒运毒,如何交易,如何种植等等,就成为电影的“硬货”了。我们经常能从新闻中听到某某机场又查获了人体藏毒的案子,对于流窜于陆地边境的贩毒组织来讲,这样运毒实在量太小,捞不到大钱,他们往往会选择利用汽车,藏在保险杠里,藏在轮胎里,藏在车门里……,或者在各种货物中夹带毒品,至于用来打掩护的货物,那可就天马行空了,也许是水泥,也许是水果,也许是木材……。

毒品作物就这么直接种在地里吗?太小儿科了,因为这样会很容易被卫星看到,你能猜到贩毒集团是怎么“种庄稼”的吗?

最后来说一下贩毒分子的形象,我们通常会认为,坏人嘛,不是斜叼烟卷的纹身大汉,就一堆横肉刀疤脸的那种形象,但真正的毒贩会这么容易让人认出来吗?其实在许多真实案件中,毒贩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太大不同,就像你平日里的邻居、街边的小贩、路上的清洁工一样,除非这些人自己也吸毒到了形容枯槁的程度,否则还真不容易把他们从人群中分辨出来。看了这部片子中所反映的毒品网络,小编的想法是——还真得留个心眼,你怎么知道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人,一定不会是毒品网络中的一员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