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并不跟着《八月》怀旧,但迷恋那些从莉莉周到伯格曼的印象派音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并不跟着《八月》怀旧,但迷恋那些从莉莉周到伯格曼的印象派音乐

金马奖电影《八月》即将上映,虽然与其中小主人公晓雷几乎在同样的时代成长,耳闻同样的流行歌,目染差不多的录像厅电影。

金马奖电影《八月》即将上映,虽然与其中小主人公晓雷几乎在同样的时代成长,耳闻同样的流行歌,目染差不多的录像厅电影。但由于这些年满世界流浪阔开了自己的兴趣视野,也就不再会去怀旧,不太容易被导演精心雕琢的时代画面和音乐记忆所打动。(最怀旧的年纪反而是才毕业时处境最糟糕那年,甚至建起论坛,和一堆同样热衷于放大自己痛苦的年轻人,一起书写家乡每一条与各自成长有关的街道,后来准备集结出版前,数据库全毁

再说,电影中的1994年,是听觉叛逆过早的我,迷恋Guns N' Roses、Aerosmith、God Flesh和Pearl Jam,整天在教室里扯着上衣嘶吼“Rape Me”的时候,注定是不待见当时那些流行歌的。片中通过广播、哼唱不断出现的《我听过你的歌》、《祝你平安》、《你在他乡还好吗?》……反而是好不容易有了包容能力的高中时期,拿着刘传教材胡乱吉他弹唱时,才渐渐听回来的。

片方在下午那场独具特色的“音乐剧发布会”倒是非常好看,尤其导演和着乐队演出了一首9分钟长的原创歌曲。片中饰演父亲的张晨,揭开印着剪影的幕布,音乐剧变身过瘾的摇滚现场。如今很期待这首歌单独出版。

《八月》最能吸引到我的,是从晓雷视角出发,或现实或梦境的呈现抒情表意段落时,伴随黑白画面的那些20世纪印象乐派和ECM新古典/爵士。

晚上点映场时,也问了导演关于使用这些版权音乐的想法。张大磊诚恳地说,“这些声音真就是跟着剧本一起跳脱出来的。”19世纪末巴黎马拉美的诗歌圈与20世纪末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从感觉上比较起来,逼格当然实在迥异。但我也相信,昏昏沉沉的夏日午后,既能属于德彪西塑造神话里的牧羊人,也能属于呼和浩特产生了第一次性幻想的12岁孩童。如同我自己,在高中时候的昆明雨夜里听着Mojave 3的《life in art》,会以为眼前有一位拉斯维加斯脱衣舞俱乐部桌子上的姑娘Wendy。

以下,就列出片中出现的五段非常夏日的配乐。

《引子与快板弦乐四重奏》(Introduction and Allegro for Harp, Flute, Clarinet and String Quartet)——莫里斯·拉威尔

这是片中出现频次最多的配乐,几乎都截取其中竖琴段落最密集的部分。第一次出现大约是10分钟左右时,黑白画面的色彩开始进一步失真,晓雷来到梦境中的河滩,三儿剖开一头绵羊,肚子里面尽是碎石。从梦境中渐渐醒来,对面楼悠扬的小提琴声传来(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偷窥了拉琴少女之后,又顺畅转入拉威尔的旋律。

或许是德彪西被改编成提琴曲的那段旋律太过让人印象深刻,或许是以往音像出版物(CD)总爱把德彪西和拉威尔搞合集,并放大更有名一些的德彪西名字,因此,无论是片尾音乐版权信息,还是一些音乐APP的命名,都错误地把《引子与快板弦乐四重奏》“赠予”了德彪西。

要知道,拉威尔这首曲子创作之初,可是有那么一些对抗德彪西的意思,至少委约单位是这么想的。1904年,为展现新型半音阶竖琴之美妙,钢琴生产商普莱耶尔委托德彪西,写下了竖琴协奏曲《神圣之舞与世俗之舞》(Danse sacrée et danse profane)。产业竞争的需要,让另一位乐器制造商艾拉尔德(Sébastien érard),找来拉威尔,为其更先进的双踏板竖琴写下了这一四重奏曲目。

拉威尔与竖琴演奏家Lily Laskine

其实,这也差不多算是拉威尔学习和模仿德彪西最后的时期,后来他变得不那么朦胧了,而有了越来越鲜明的节奏,直至高峰代表作《波莱罗舞曲》。

2.《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克劳德.德彪西

因为此曲是作为表演而非配乐出现在电影中,前面所提及的对面楼少女拉小提琴的场面。所以电影并没将其作为音乐版权信息列入片尾字幕。网络上找不到纯小提琴的练习曲,毕竟这是德彪西在1909到1910年之间,创作的钢琴前奏曲,作为包括十二首乐曲的钢琴曲《前奏曲第一集》中的第八首。

与曲子同样“意象”的曲名,出自留尼汪诗人勒贡特·德·李勒(Leconte de Lisle)1852年诗集《苏格兰之歌》中一首。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克劳德.德彪西

这首曲子为广大影迷熟知,是从岩井俊二作品《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开始的,里面除了最著名的《月光》和此曲之外,其余都是以小林武史的音乐,配合着残酷青春故事,打动一大波渴望在麦田里戴着耳机,寻找和等待以太的惨绿少年。

3.萨拉班德(Sarabande),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1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导演说片中用了巴赫的萨拉班德,找来了长笛版本的。隐约感觉是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这一段,不记得是不是出现在父子俩逛西瓜地、捉蚂蚱时。

作为一种庄严的西班牙舞曲,巴赫在六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都在第四段落运用了萨拉班德。其实跳到20世纪初期,德彪西也一样会挪用这种非常宫廷感的舞曲。

伯格曼的电影中,也偏爱用到“第五”这一部分的萨拉班德。包括1972年的《呼喊与细语》,以及2003年的遗作,干脆就叫《萨拉班德》。

4.以弗雷之名的摇篮曲(Berceuse sur le nom de Gabriel Fauré)——拉威尔

我并不真的懂拉威尔,只是简单觉得好听,以下这段专业文字,出自台湾音乐网站“奇美博物馆提琴数位典藏”(http://db.dacm.ntnu.edu.tw/chimei/cn/):

《摇篮曲》(Berceuse)是十九世纪出现的音乐曲名,基本上没有特定曲式,但其旋律往来反复、节奏基础模拟婴孩摇篮摆动,确实创造出慰藉人心的平稳气质。

1922年9月,法国杂志《音乐评论》(Revue Musicale)为替77岁的音乐大师弗雷(Gabriel Fauré, 1845-1924)制作专刊,故邀请他的学生拉威尔作曲。于是,拉威尔以老师全名“Gabriel Fauré”,排列成一条旋律”GABDBEEFAGDE”,创作出这首乐曲,编制为小提琴与钢琴。

乐曲开头,代表弗雷旋律出现时,钢琴伴奏不间断的”下行音型“,满是不安气氛,仿佛凝重、哀伤地透露恩师每况愈下的健康情形。之后,小提琴又再次重复着”AGD”三个音,恰似恳切感恩之语”感谢您,感谢您“不绝于耳。代表弗雷的旋律,不断地出现在这梦幻祥和的场域,表示有关恩师的种种回忆,最后甚至以钢琴来弹奏这旋律,并以提琴演奏泛音,让声音逐渐减弱,并逐渐消失在虚幻中。短短三分钟不到的短曲,尽管这情形与拉威尔当时不安定的创作环境与习惯有关,但作品依然潜藏着无限难以言喻的深刻情意。

这段摇篮曲,也出现在一部法国电影《冬之心》中间,那是一个发生在小提琴工作室的三角恋故事(再理想不过的场所)。由艾曼纽.贝阿饰演具有毁灭性魅力的红颜。

 

 

5.Pianology 7——凯特.毕卓斯坦

挪威作曲家、钢琴家Ketil Bj rnstad,绝对是我在ECM(当代古典/爵士厂牌)诸多音乐人中最喜欢的那个

2004年的上海爵士音乐节,他前来演出。才工作不久的我从广州坐火车赶去看,之前打包票的小伙伴告诉我“不好意思,没票了”。而上海剧院大门口连一个黄牛都没有,正准备悲观离开时,一位中年白衣女士飘了过来,“小伙子,想看演出吗?陪我进去吧,VIP”。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持两张赠票却被同伴放了鸽子、也无所谓卖票赚钱的女人。

记得当时的毕卓斯坦,合着乐队,竟演奏了我最喜欢的专辑《The Sea》(出版时间和电影《八月》反映的故事一样,也恰好1994年哦)。这是具有一些实验性的当代音乐,由钢琴、电吉他、大提琴和吊镲分别营造从晴朗到暴雨时大海拍打礁石的场面。可以说算得上是德彪西最著名交响诗《大海》的当代版本,某种意义上的后印象派音乐。对场地里大部分期待经典爵士的观众来说,这算哪门子的爵士啊?

演出差不多要结束了,音乐家返场前,白衣女人跟我扯到别的话题,“你懂不懂电脑啊?我家电脑坏了,上不了网。”

我确实是学电子信息出身,当时也还懂一点装机,但由于不久前看过那种把人骗回家麻醉了取肾的网络新闻,就紧张地顾左右而言他,再加上当时渴望认识和巴结上海艺术圈名流们,一散场,就溜得没影了,也没顾上跟票主说声感谢、留个联系。

说回《八月》中用到的此曲,来自1987年专辑《琴书》(Pianology),大抵算得上ECM音乐中最“好听”、最养耳朵的吧,也就没让内蒙厂的童年回忆显得太实验太阳春白雪。

来源:seamouse

原标题:我并不跟着《八月》怀旧,但迷恋那些从莉莉周到伯格曼的印象派音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并不跟着《八月》怀旧,但迷恋那些从莉莉周到伯格曼的印象派音乐

金马奖电影《八月》即将上映,虽然与其中小主人公晓雷几乎在同样的时代成长,耳闻同样的流行歌,目染差不多的录像厅电影。

金马奖电影《八月》即将上映,虽然与其中小主人公晓雷几乎在同样的时代成长,耳闻同样的流行歌,目染差不多的录像厅电影。但由于这些年满世界流浪阔开了自己的兴趣视野,也就不再会去怀旧,不太容易被导演精心雕琢的时代画面和音乐记忆所打动。(最怀旧的年纪反而是才毕业时处境最糟糕那年,甚至建起论坛,和一堆同样热衷于放大自己痛苦的年轻人,一起书写家乡每一条与各自成长有关的街道,后来准备集结出版前,数据库全毁

再说,电影中的1994年,是听觉叛逆过早的我,迷恋Guns N' Roses、Aerosmith、God Flesh和Pearl Jam,整天在教室里扯着上衣嘶吼“Rape Me”的时候,注定是不待见当时那些流行歌的。片中通过广播、哼唱不断出现的《我听过你的歌》、《祝你平安》、《你在他乡还好吗?》……反而是好不容易有了包容能力的高中时期,拿着刘传教材胡乱吉他弹唱时,才渐渐听回来的。

片方在下午那场独具特色的“音乐剧发布会”倒是非常好看,尤其导演和着乐队演出了一首9分钟长的原创歌曲。片中饰演父亲的张晨,揭开印着剪影的幕布,音乐剧变身过瘾的摇滚现场。如今很期待这首歌单独出版。

《八月》最能吸引到我的,是从晓雷视角出发,或现实或梦境的呈现抒情表意段落时,伴随黑白画面的那些20世纪印象乐派和ECM新古典/爵士。

晚上点映场时,也问了导演关于使用这些版权音乐的想法。张大磊诚恳地说,“这些声音真就是跟着剧本一起跳脱出来的。”19世纪末巴黎马拉美的诗歌圈与20世纪末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从感觉上比较起来,逼格当然实在迥异。但我也相信,昏昏沉沉的夏日午后,既能属于德彪西塑造神话里的牧羊人,也能属于呼和浩特产生了第一次性幻想的12岁孩童。如同我自己,在高中时候的昆明雨夜里听着Mojave 3的《life in art》,会以为眼前有一位拉斯维加斯脱衣舞俱乐部桌子上的姑娘Wendy。

以下,就列出片中出现的五段非常夏日的配乐。

《引子与快板弦乐四重奏》(Introduction and Allegro for Harp, Flute, Clarinet and String Quartet)——莫里斯·拉威尔

这是片中出现频次最多的配乐,几乎都截取其中竖琴段落最密集的部分。第一次出现大约是10分钟左右时,黑白画面的色彩开始进一步失真,晓雷来到梦境中的河滩,三儿剖开一头绵羊,肚子里面尽是碎石。从梦境中渐渐醒来,对面楼悠扬的小提琴声传来(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偷窥了拉琴少女之后,又顺畅转入拉威尔的旋律。

或许是德彪西被改编成提琴曲的那段旋律太过让人印象深刻,或许是以往音像出版物(CD)总爱把德彪西和拉威尔搞合集,并放大更有名一些的德彪西名字,因此,无论是片尾音乐版权信息,还是一些音乐APP的命名,都错误地把《引子与快板弦乐四重奏》“赠予”了德彪西。

要知道,拉威尔这首曲子创作之初,可是有那么一些对抗德彪西的意思,至少委约单位是这么想的。1904年,为展现新型半音阶竖琴之美妙,钢琴生产商普莱耶尔委托德彪西,写下了竖琴协奏曲《神圣之舞与世俗之舞》(Danse sacrée et danse profane)。产业竞争的需要,让另一位乐器制造商艾拉尔德(Sébastien érard),找来拉威尔,为其更先进的双踏板竖琴写下了这一四重奏曲目。

拉威尔与竖琴演奏家Lily Laskine

其实,这也差不多算是拉威尔学习和模仿德彪西最后的时期,后来他变得不那么朦胧了,而有了越来越鲜明的节奏,直至高峰代表作《波莱罗舞曲》。

2.《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克劳德.德彪西

因为此曲是作为表演而非配乐出现在电影中,前面所提及的对面楼少女拉小提琴的场面。所以电影并没将其作为音乐版权信息列入片尾字幕。网络上找不到纯小提琴的练习曲,毕竟这是德彪西在1909到1910年之间,创作的钢琴前奏曲,作为包括十二首乐曲的钢琴曲《前奏曲第一集》中的第八首。

与曲子同样“意象”的曲名,出自留尼汪诗人勒贡特·德·李勒(Leconte de Lisle)1852年诗集《苏格兰之歌》中一首。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克劳德.德彪西

这首曲子为广大影迷熟知,是从岩井俊二作品《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开始的,里面除了最著名的《月光》和此曲之外,其余都是以小林武史的音乐,配合着残酷青春故事,打动一大波渴望在麦田里戴着耳机,寻找和等待以太的惨绿少年。

3.萨拉班德(Sarabande),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1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导演说片中用了巴赫的萨拉班德,找来了长笛版本的。隐约感觉是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这一段,不记得是不是出现在父子俩逛西瓜地、捉蚂蚱时。

作为一种庄严的西班牙舞曲,巴赫在六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都在第四段落运用了萨拉班德。其实跳到20世纪初期,德彪西也一样会挪用这种非常宫廷感的舞曲。

伯格曼的电影中,也偏爱用到“第五”这一部分的萨拉班德。包括1972年的《呼喊与细语》,以及2003年的遗作,干脆就叫《萨拉班德》。

4.以弗雷之名的摇篮曲(Berceuse sur le nom de Gabriel Fauré)——拉威尔

我并不真的懂拉威尔,只是简单觉得好听,以下这段专业文字,出自台湾音乐网站“奇美博物馆提琴数位典藏”(http://db.dacm.ntnu.edu.tw/chimei/cn/):

《摇篮曲》(Berceuse)是十九世纪出现的音乐曲名,基本上没有特定曲式,但其旋律往来反复、节奏基础模拟婴孩摇篮摆动,确实创造出慰藉人心的平稳气质。

1922年9月,法国杂志《音乐评论》(Revue Musicale)为替77岁的音乐大师弗雷(Gabriel Fauré, 1845-1924)制作专刊,故邀请他的学生拉威尔作曲。于是,拉威尔以老师全名“Gabriel Fauré”,排列成一条旋律”GABDBEEFAGDE”,创作出这首乐曲,编制为小提琴与钢琴。

乐曲开头,代表弗雷旋律出现时,钢琴伴奏不间断的”下行音型“,满是不安气氛,仿佛凝重、哀伤地透露恩师每况愈下的健康情形。之后,小提琴又再次重复着”AGD”三个音,恰似恳切感恩之语”感谢您,感谢您“不绝于耳。代表弗雷的旋律,不断地出现在这梦幻祥和的场域,表示有关恩师的种种回忆,最后甚至以钢琴来弹奏这旋律,并以提琴演奏泛音,让声音逐渐减弱,并逐渐消失在虚幻中。短短三分钟不到的短曲,尽管这情形与拉威尔当时不安定的创作环境与习惯有关,但作品依然潜藏着无限难以言喻的深刻情意。

这段摇篮曲,也出现在一部法国电影《冬之心》中间,那是一个发生在小提琴工作室的三角恋故事(再理想不过的场所)。由艾曼纽.贝阿饰演具有毁灭性魅力的红颜。

 

 

5.Pianology 7——凯特.毕卓斯坦

挪威作曲家、钢琴家Ketil Bj rnstad,绝对是我在ECM(当代古典/爵士厂牌)诸多音乐人中最喜欢的那个

2004年的上海爵士音乐节,他前来演出。才工作不久的我从广州坐火车赶去看,之前打包票的小伙伴告诉我“不好意思,没票了”。而上海剧院大门口连一个黄牛都没有,正准备悲观离开时,一位中年白衣女士飘了过来,“小伙子,想看演出吗?陪我进去吧,VIP”。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持两张赠票却被同伴放了鸽子、也无所谓卖票赚钱的女人。

记得当时的毕卓斯坦,合着乐队,竟演奏了我最喜欢的专辑《The Sea》(出版时间和电影《八月》反映的故事一样,也恰好1994年哦)。这是具有一些实验性的当代音乐,由钢琴、电吉他、大提琴和吊镲分别营造从晴朗到暴雨时大海拍打礁石的场面。可以说算得上是德彪西最著名交响诗《大海》的当代版本,某种意义上的后印象派音乐。对场地里大部分期待经典爵士的观众来说,这算哪门子的爵士啊?

演出差不多要结束了,音乐家返场前,白衣女人跟我扯到别的话题,“你懂不懂电脑啊?我家电脑坏了,上不了网。”

我确实是学电子信息出身,当时也还懂一点装机,但由于不久前看过那种把人骗回家麻醉了取肾的网络新闻,就紧张地顾左右而言他,再加上当时渴望认识和巴结上海艺术圈名流们,一散场,就溜得没影了,也没顾上跟票主说声感谢、留个联系。

说回《八月》中用到的此曲,来自1987年专辑《琴书》(Pianology),大抵算得上ECM音乐中最“好听”、最养耳朵的吧,也就没让内蒙厂的童年回忆显得太实验太阳春白雪。

来源:seamouse

原标题:我并不跟着《八月》怀旧,但迷恋那些从莉莉周到伯格曼的印象派音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