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6年网上卖得最火的10款BB霜是哪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6年网上卖得最火的10款BB霜是哪些?

BB霜在2016年的下半年的销售额几乎是2015年下半年的3倍。

作为大部分女生的入门级化妆品,BB霜在2004年谜尚进驻香港市场后逐渐为消费者所熟悉,随后的几年间迅速发展成为几乎人手一支的彩妆单品。

不过,随着4年后气垫BB霜的出现,这种使用更为便捷、妆效更加自然的底妆产品很快抢去了其它底妆产品的风头。更不要说这两年“消费升级”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热衷于网购的年轻消费者,愿意在底妆产品上投入更多的钱去选择专业的粉底液/粉饼,最原始的BB霜品类被提到的频率在逐渐降低。

那么,在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BB霜的线上表现?来自星图数据的几组统计能告诉你答案。

一、什么季节BB霜卖得最好?

虽说BB霜看似快要退居二线,但在线上主流B2C平台(天猫、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亚马逊、当当网)上的销售数据依然可观——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总和达到19.2亿元,其中,2016下半年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80.6%。也就是说,BB霜在2016年的下半年的销售额几乎是2015年下半年的3倍。

看来,品观君低估了妹子们对于BB霜的热情。大概在彩妆市场进入爆发期的时候,底妆产品之一的BB霜也更受欢迎。

放眼全年,我们则不难发现,2016年11月份的BB霜销量达到了一个高峰,销售额环比增速为139.5%,同比增速则达到107.7%;另一个高峰发生在6月,销售额的环比增速是29.8%,同比增速则达到117.8%。

这两个月份发生了什么?经常网购的妹子一定知道,6月份是以天猫为代表的各个电商平台的年中大促月(618大促);而11月,则有“双11”全民狂欢节。除了这两个日子,全年的大部分月份中BB霜的销售额都在稳步增长,只在个别月份出现小幅回落。

二、谁家BB霜在线上卖得最好?

既然BB霜市场一片光明,那么有哪些品牌在同台竞技,谁的竞争力最强?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占据线上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美宝莲,占到5.66%;紧追其后的是卡姿兰,占据了线上BB霜市场5.52%的份额,而韩国品牌品牌谜尚则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欧睿的调查,自2013年卡姿兰挤入彩妆市场零售份额排行榜的三甲后至今,前三名中一直有着美宝莲和卡姿兰的一席之地。或许我们可以认为,BB霜以爆品的身份成就了这两大品牌的辉煌,同时这两个品牌的成功也带动了BB霜的销售。

然而,就单品而言,在线上市场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不是美宝莲巨遮瑕气垫BB霜,而是土家硒泥坊的水润无暇气垫粉凝霜,占去了3.16%的市场份额;美宝莲巨遮瑕气垫粉凝霜则位居第二,占到3.12%。虽然卡姿兰品牌在BB霜市场中的竞争力十分强劲,但单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并不大,仅为1.44%,排名第十。

不过,在线上主流B2C平台上,销量最高的前三名却并不是这些品牌旗下的产品。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到,销量最高的前三个品牌分别是兰可欣、健美创研和水尚;销量最高的三个单品则是兰可欣白皙遮瑕BB霜、健美创研奇焕光感修颜BB霜和泊泉雅摇摇水粉BB霜。这些销量最高的单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价,三样产品在其天猫旗舰店的售价均不超过20元人民币。

三、200元以下的BB霜最受欢迎

大众价位的BB霜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但消费者在选购BB霜时并不局限于便宜的产品,价格在200元以上的BB霜也占据了一部分市场。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200元以内的产品占去了81.14%的市场份额,销量占比则高达94.62%,几乎处于垄断地位;400元以上甚至600元以上的BB霜在线上不太受欢迎。

实际上,在品观君看来,价格较高的BB霜在线下也不会太吃香。毕竟200元乃至更高的价位已经可以买到更加专业的粉底液、粉饼等底妆产品了,消费者没有必要选择BB霜这样的入门单品。

四、哪款细分品类的更受消费者喜爱?

在开头我们提到,气垫BB霜出现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大江南北,各大品牌都创下过单品的销售/销量奇迹,那么,BB霜是否已经在历史舞台渐渐淡去呢?

上表中的数据或许能为各大品牌注入一针强心剂——BB霜依然是销量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单品;气垫BB霜作为后起之秀排名第二,与BB霜的差距已经不算太大。

不过,无论如何,气垫BB霜还是在传统BB霜品类上做出的产品升级,它们的本质还是“BB霜类”产品,这两个细分品类目前瓜分掉了85.64%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字母霜家族”的其它成员(CC霜、气垫CC霜和DD霜等)则表现平平,虽然在广告中都将功效宣扬的很厉害,但看起来消费者并不买账。真相是,在选购BB霜时,消费者对于“功效性”的需求并不突出。

从上表我们看出,防晒隔离、补水保湿和遮瑕这三大妆效依然是消费者的主要诉求,拥有这三种功效的BB霜产品在市场上平分秋色。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在意BB霜是否能提亮肤色或者美白,这样的强功效性产品,她们或许还是愿意靠护肤品来完成。

五、国产BB霜还是消费者的首选

既然BB霜和气垫BB霜卖得不错,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哪个国家的品牌和产品呢?

本土品牌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头好,这个结果让品观君很安心。本土品牌的BB霜占去了61.70%的市场份额,销量占比则高达76.45%。排名第二的是韩系品牌,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销量占比,与第一名都相去甚远。

为了购买到放心的产品,天猫(包括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和京东自营两大平台是消费者线上购物的首选,其中天猫在市场份额以及销量占比上都有着压倒性优势(毕竟人家也是有超过3000家美妆品牌入驻的平台)。有意思的是,在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线上店铺中,兰蔻官方旗舰店排名第九,淘遍全球海外专营店排名第十。

这说明了啥?其实这个结论你都已经听烂了——消费升级时代来了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6年网上卖得最火的10款BB霜是哪些?

BB霜在2016年的下半年的销售额几乎是2015年下半年的3倍。

作为大部分女生的入门级化妆品,BB霜在2004年谜尚进驻香港市场后逐渐为消费者所熟悉,随后的几年间迅速发展成为几乎人手一支的彩妆单品。

不过,随着4年后气垫BB霜的出现,这种使用更为便捷、妆效更加自然的底妆产品很快抢去了其它底妆产品的风头。更不要说这两年“消费升级”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热衷于网购的年轻消费者,愿意在底妆产品上投入更多的钱去选择专业的粉底液/粉饼,最原始的BB霜品类被提到的频率在逐渐降低。

那么,在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BB霜的线上表现?来自星图数据的几组统计能告诉你答案。

一、什么季节BB霜卖得最好?

虽说BB霜看似快要退居二线,但在线上主流B2C平台(天猫、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亚马逊、当当网)上的销售数据依然可观——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总和达到19.2亿元,其中,2016下半年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80.6%。也就是说,BB霜在2016年的下半年的销售额几乎是2015年下半年的3倍。

看来,品观君低估了妹子们对于BB霜的热情。大概在彩妆市场进入爆发期的时候,底妆产品之一的BB霜也更受欢迎。

放眼全年,我们则不难发现,2016年11月份的BB霜销量达到了一个高峰,销售额环比增速为139.5%,同比增速则达到107.7%;另一个高峰发生在6月,销售额的环比增速是29.8%,同比增速则达到117.8%。

这两个月份发生了什么?经常网购的妹子一定知道,6月份是以天猫为代表的各个电商平台的年中大促月(618大促);而11月,则有“双11”全民狂欢节。除了这两个日子,全年的大部分月份中BB霜的销售额都在稳步增长,只在个别月份出现小幅回落。

二、谁家BB霜在线上卖得最好?

既然BB霜市场一片光明,那么有哪些品牌在同台竞技,谁的竞争力最强?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占据线上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美宝莲,占到5.66%;紧追其后的是卡姿兰,占据了线上BB霜市场5.52%的份额,而韩国品牌品牌谜尚则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欧睿的调查,自2013年卡姿兰挤入彩妆市场零售份额排行榜的三甲后至今,前三名中一直有着美宝莲和卡姿兰的一席之地。或许我们可以认为,BB霜以爆品的身份成就了这两大品牌的辉煌,同时这两个品牌的成功也带动了BB霜的销售。

然而,就单品而言,在线上市场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不是美宝莲巨遮瑕气垫BB霜,而是土家硒泥坊的水润无暇气垫粉凝霜,占去了3.16%的市场份额;美宝莲巨遮瑕气垫粉凝霜则位居第二,占到3.12%。虽然卡姿兰品牌在BB霜市场中的竞争力十分强劲,但单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并不大,仅为1.44%,排名第十。

不过,在线上主流B2C平台上,销量最高的前三名却并不是这些品牌旗下的产品。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到,销量最高的前三个品牌分别是兰可欣、健美创研和水尚;销量最高的三个单品则是兰可欣白皙遮瑕BB霜、健美创研奇焕光感修颜BB霜和泊泉雅摇摇水粉BB霜。这些销量最高的单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价,三样产品在其天猫旗舰店的售价均不超过20元人民币。

三、200元以下的BB霜最受欢迎

大众价位的BB霜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但消费者在选购BB霜时并不局限于便宜的产品,价格在200元以上的BB霜也占据了一部分市场。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200元以内的产品占去了81.14%的市场份额,销量占比则高达94.62%,几乎处于垄断地位;400元以上甚至600元以上的BB霜在线上不太受欢迎。

实际上,在品观君看来,价格较高的BB霜在线下也不会太吃香。毕竟200元乃至更高的价位已经可以买到更加专业的粉底液、粉饼等底妆产品了,消费者没有必要选择BB霜这样的入门单品。

四、哪款细分品类的更受消费者喜爱?

在开头我们提到,气垫BB霜出现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大江南北,各大品牌都创下过单品的销售/销量奇迹,那么,BB霜是否已经在历史舞台渐渐淡去呢?

上表中的数据或许能为各大品牌注入一针强心剂——BB霜依然是销量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单品;气垫BB霜作为后起之秀排名第二,与BB霜的差距已经不算太大。

不过,无论如何,气垫BB霜还是在传统BB霜品类上做出的产品升级,它们的本质还是“BB霜类”产品,这两个细分品类目前瓜分掉了85.64%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字母霜家族”的其它成员(CC霜、气垫CC霜和DD霜等)则表现平平,虽然在广告中都将功效宣扬的很厉害,但看起来消费者并不买账。真相是,在选购BB霜时,消费者对于“功效性”的需求并不突出。

从上表我们看出,防晒隔离、补水保湿和遮瑕这三大妆效依然是消费者的主要诉求,拥有这三种功效的BB霜产品在市场上平分秋色。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在意BB霜是否能提亮肤色或者美白,这样的强功效性产品,她们或许还是愿意靠护肤品来完成。

五、国产BB霜还是消费者的首选

既然BB霜和气垫BB霜卖得不错,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哪个国家的品牌和产品呢?

本土品牌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头好,这个结果让品观君很安心。本土品牌的BB霜占去了61.70%的市场份额,销量占比则高达76.45%。排名第二的是韩系品牌,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销量占比,与第一名都相去甚远。

为了购买到放心的产品,天猫(包括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和京东自营两大平台是消费者线上购物的首选,其中天猫在市场份额以及销量占比上都有着压倒性优势(毕竟人家也是有超过3000家美妆品牌入驻的平台)。有意思的是,在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线上店铺中,兰蔻官方旗舰店排名第九,淘遍全球海外专营店排名第十。

这说明了啥?其实这个结论你都已经听烂了——消费升级时代来了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