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是万科业绩发布会。上周便听深圳的朋友说王石头开完董事会已启程去德国(这会儿应该在纽伦堡了),不会参加业绩发布会,所以,今天算得上是郁亮主阵。
看了发布会全程直播,原本以为可以看到关于近期楼市的热点评论,最后发现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万科董事会换不换届,王石头还是董事长吗,宝能、恒大怎么办?摇哥觉得,郁亮的表现值得称赞,大部分回应“八卦之事”,“问的太着急了”。就比如,孩子的爹都还没找到,就急切的帮孩子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
关于董事会超期服役,《公司法》第四十五条已有相应的规定,而且在上市公司,董事会超期服役并非个案,最有名的是民生银行董事会,超期服役近两年,也是刚刚才完成换届。如果真如某些网红律师所言,董事会超期服役违法,超期服役期间所做的董事会决议无效,摇哥想,监管机构早就有所行动了。
总的来说,吃瓜群众都热切的期待着观看万科这届董事会到期换届时掀起的“宫斗剧”,结果是,大结局还得推迟至少两个月。而长达两年多的股权之争,目前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倾向于万科管理层一方,摇哥认为,股权问题是否能够在今年之内妥善解决,万科管理层需要群策群力,若久拖不决,最后还是只能一地鸡毛以及无限唏嘘。
作者:摇哥财经
前几天,与深圳一江之隔的香港市场是热闹非凡。
上周五,港股“辉山乳业”突遭知名做空机构浑水沽空,股价闪崩。上周末,浑水再发消息,未来几周将发布对另一家港股公司的做空报告。浑水方面表示,这些公司有的很像辉山,虽然有实体业务,但是财务状况却一塌糊涂。我们会很小心地调查,因为“做空”这一行,证据必须十分确凿,否则很容易引官司上身。
摇哥想起了前不久的一条可以对标的新闻,另外一家港股公司也被沽空机构盯上。3月1日,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中国宏桥在股价急跌8%后中途停牌。稍早前,沽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发表的沽空报告认为,中国宏桥自IPO(2011年)阶段起,通过财报造假和骗取补贴,瞒报成本216亿元,估计其真实利润率不到对外宣称的一半。因此,该机构称其目标价只值3.1港元(暗含意思,砸盘目标价位:3.1港元),也就是只值当前价格的40%。
质疑的重点集中在:
1. 财务业绩异常,净利润显著高于同业的利润;
2. 发电成本不真实,显著低于同业的发电成本和漏报81亿氧化铝成本;
3. 财务造假以及隐藏关联方收购事项等。
3月21日,中国宏桥发布延迟刊发2016全年业绩的公告,并于22日停牌。中国宏桥对业绩延发的解释是:公司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核数师就年度审核工作提出的问题,但并未发表公开说明解释停牌原因。
而与中国宏桥同属于一个实际控制人名下的魏桥纺织也同步发出延发业绩公告并停牌。
早在2016年11月,就有人发布匿名报告,质疑中国宏桥的现金流、债务负担问题,并指称公司未披露关联方交易及环境资料。面对当时的质疑,中国宏桥也一度以长文公告的形式,驳斥匿名报告中的指控毫无根据。
对于一直沐浴在证监会和煦春风下的A股股民来说,不知上周五看到辉山乳业那一根大大的阴线是何感觉。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其实,在A股也发生过此类事件,有兴趣的可以搜搜遭遇过分级基金B下折的投资者是如何行动的。
我们时不时会看到国外机构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新闻。在美国,有20多家专门针对中概股的做空机构,最著名的就是浑水。浑水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创始人Carson Block是一名“中国通”。Carson Block 1998年就在上海工作过,并于2007年出版了《在中国经商-无师自通》“Doing Business in China for Dummies”。
摇哥搜索了一下,暂时没有发现中文译本,只在豆瓣上看到了极为简短的评论:
“太事无巨细”真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所以,摇哥建议那些中概股公司、特别是那些自身有问题的公司,火速众筹翻译此书,认真研究研究Carson Block其人其思,未雨绸缪,免得对方发布做空报告时,只能傻瞪着眼睛。
其实海外机构做空中概股并非新鲜事。很多年前掀起的一波大规模做空中概股的高峰,便令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蒸发200多亿美元,近50家中概股因遭到做空而长期停牌甚至退市。
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因为上市公司自身存在漏洞才会被盯上。摇哥还了解到,做空机构也很擅用“马赛克理论”,即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拼凑还原出上市公司全貌,从中找出任何可能出现的漏洞或不符合逻辑的错误,尤其是对于那些故事讲的太好甚至过于完美的公司(不由自主又想起了A股某生态化反概念公司)进行质疑,对市场上任何一句捕风捉影的传言都不肯放过。
做空的关键是让投资者产生恐慌。
一般来说,做空机构在确定了猎物以后,通常会选择在企业发布财报前出具一份内容详实的调查报告,指责其中的漏洞,引起投资人恐慌,尤其是在文化差异较大的中美两国,很多暗示性报告会影响不熟悉中国情况的投资者,对他们产生误导。
做空机构在香港市场的活跃度也一直很高。2015年5月20日,那时我们还沉浸在超级牛市的美好幻想中,畅想着“买房买车买买买”时,港股的汉能薄膜发电已被国外机构联合做空,现在还在停牌中。
从过往做空机构的手段来看,往往采取分多段狙击,并配合狙击发布沽空报告,直至股价下跌到做空机构的心理价位。目前中国宏桥的价格为7.05,虽然较沽空前有所下跌,但距离报告中3.1的价格还差距甚远。
做空机构“神出鬼没”,也许是虚晃一枪,也许真的是发现了漏洞,正在搜集筹码。
虚实之间,已足以影响市场情绪的变化。
要做空,首先你得手上有股票,才能做空。
记得去年万科股权之争最激烈的时候,整个市场对万科的信心跌至低点,股价连续下挫,甚至有人放言要借1亿股票做空,这便是借券。
更早之前,其实是有“裸卖空”(即卖出自己并不持有也没有借入的股票和债券)存在的,以美国为盛,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禁止了。香港更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便禁止“裸卖空”。而A股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目前也可以通过融券、股指期货和期权卖空,但是,单边市依然是A股的主要特征。当然,如果你成功融到了券,二两二锅头下肚以后,也可以吹嘘说自己做空了某某股。
有时候,做空并不是坏事。
早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时,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便强调了卖空交易对于创造健康市场的重要性,“卖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着对冲等市场中性活动的发展——这对于成熟的市场至关重要。”
目前在A股市场,不乏类似财务造假、经营造假的情况,主要以监管机构监督为主,辅之以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监督。细细想来,总不如把股价一把砸到还剩5%来得畅快。
毕竟,造假最令人深恶痛绝。
造假成本低一直是A股上市公司被人长期诟病之处,不过,近几年来,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市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了监管力度,也在一定程度避免了造假。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将来更进一步完善的做空机制的引入,那些“酷爱”造假的公司也将无所遁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