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共13家企业发布终止挂牌相关公告。其中,锋尚传媒、博信通信、光莆电子、星诺奇、瑞贝科技、德恩精工、唯捷创芯、易之园林、鑫联环保等9家公司发布公司股票在新三板终止挂牌的正式公告,创下了单日退市企业数量的历史记录。
3月21日,退市浪潮没有停下。环宇橡塑、遥望网络两家公司发布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正式公告;杰瑞特3月21日起正式终止转让。截止至2017年3月21日,新三板共有138家公司摘牌退市,2016年退市公司数量为56家,2017年不到3个月合计摘牌43家,已达到去年全年的75%,可以预计,2017年又将是新三板退市的大年。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终止挂牌公司的平均在板时间呈下降趋势。最夸张的是众益制药,挂牌刚满1个月,就宣布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华润三九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因此而申请在新三板终止挂牌。
新三板企业终止挂牌的原因有多少?
1.转板上市,转板上市的有16家(含1例借壳上市,1例上市辅导材料获当地证监局确认函),占比15.1%。这些挂牌公司退市前一年平均营收4.46亿元,退市前一年平均净利润6022万元,对于这些优质企业,新三板没有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转板也就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2.被并购,对于业绩表现处于中产阶级的新三板公司来说,转板上市有难度,那么被并购看起来就是一个最优选择了。有32家新三板公司因被并购而申请终止挂牌,退市前一年平均营收2.09亿元,退市前一年平均净利润224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2家公司中,超过一半的公司挂牌不满1年就被上市公司看中了。
3.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变化,俗话说,“不能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对于新三板上那些被忽略的挂牌公司来说同样适用。在已终止挂牌的新三板公司中,有45家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配合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调整”或“提高经营决策效率”。
4.未披露定期报告,犯了错的,该走就走。2016年则有11家新三板公司因未能按时披露定期报告而主动申请终止挂牌或被股转系统强制摘牌。
新三板究竟是如何定位的?
新三板对挂牌企业不分行业,不限规模,它被定位为中国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在制度上,新三板参考美国的纳斯达克,采用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两种方式,之后有可能在优选企业中,或在精选层中推出和主板交易方式一样的竞价交易模式。
新三板退市机制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挂牌公司有进有退,这是新三板向健康、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如刘主席说的,“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当然,生病的而不能绽放的也要及时淘汰。因此,这股刚刚刮起的终止挂牌风,既有主动终止,也有被动终止,不管哪一种,这都是优胜劣汰,对于行业的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