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四川唱响新时代的“康定情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四川唱响新时代的“康定情歌”

四川省涉藏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推进高质量发展。

12月3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全省涉藏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甘孜康定召开。此次会议由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和甘孜州政府主办,康定市政府、当代县域经济杂志社承办。会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顾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发表了主旨演讲。

高质量发展与涉藏州县特点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域高质量发展影响和决定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基础的稳定性。2019 年 7 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四川省是中国第二大藏区,集中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总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 52%。推动四川涉藏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重要突破口。

涉藏州县主要特点——面积大、人口少;资源多、人才少;文化厚、产业薄;光照强、生态弱;风光足、基础差;温差大、动能小;共享高、开放低;财力弱、转型难。等等。

甘孜面积约15.3万平方千米,前有四川盆地,后靠青藏高原,向东是天府,向西是高地,优势独特。自古为“民族走廊”,皮洛遗址说明几十万年前都有人类在此活动。 四川盆地属于地理第二阶梯,但海拔低、河流众多、气候温润、自然风景美丽、文化底蕴深厚、生物资源丰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植物与动物,比如大熊猫、蜀葵等。四川盆地有背靠喜马拉雅的巨大优势,有“华西雨屏”,有“西南涡”,有“太极图”,有横断山,有“金山银山”,有地球“抽风机”,有亚洲“淡水塔”,有长江黄河,有5800多条河流,有内陆海洋性气候,有北纬30°,有独特的“天府菌”,有走遍世界的川菜,有酿酒最佳“黄金九度”等等。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具有如此优越的生态条件。长江与黄河似乎是四川盆地的“护城河”!

“康定方策”与资源转化

《礼记·中庸》: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明.宋濂《恭题御制文集后》:“仁民爱物之心随感而见,布于方策”。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认识这是达到革命三民主义的唯一方策”。

“康定方策”指康定发展经济社会的方法策略、方针对策,核心是抓住涉藏县的特点和机遇,实施资源深度转化,推动跨越发展,夺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的康定篇章。

康定市自古为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茶马古道的要塞,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涉藏县(市),也是城镇人口最多和城市化率最高的涉藏县;202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5.3亿元,是四川唯一一个破百亿的涉藏县(市)。康定资源好、风光好、区位好、投资环境好、发展态势好,是一块充满无限生机、孕育着众多可能的沃土。康定加大开放力度,营造最好环境,引入社会资本,立足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在创新资本和创新创业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成效亮眼。以创新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实现产业从粗放低效到高质高效转变,形成了“康定方策”——立足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立足清洁能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康定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核心是实施资源深度转化战略、实施全域大开放战略。

 唱响新时代“康定情歌”

康定面临的挑战——发展基础不厚、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不突出。集中体现为:缺少大企业大品牌支撑。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缺乏大品牌。文旅产业、清洁能源等未开发为高质量、精品化的特色产品,资源优势的转化能力不足;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体量普遍不大,清洁能源受外送通道制约明显;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缺乏较大的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附加值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不高。服务业支撑力、贡献度较弱。

康定还受自然条件掣肘——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在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范围,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责任,必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要求。清洁能源资源转化上受到制约。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支撑上的不足。

唱响新时代“康定情歌”,要深入挖掘和高度凸显“藏族人民的生活理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系;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英雄的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工作和生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要借助川藏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是涉藏地区各族人民翘首以盼的伟大工程,是推动涉藏地区发展的新引擎、促进藏汉交融的连心桥、改变涉藏地区面貌的大脉动、扩大开放的大通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康定作为川藏铁路核心站点,将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洼地和产业要素的汇聚地,区域优势将更加凸显,发展动能将更加巨大,引领作用将更加明显。一是形成更加立体的交通优势,二是形成宜旅宜居宜业的品牌优势,三是形成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快速优势。依托川藏铁路运输“全天候、大运力、低成本、避灾害、较环保”优势,打造物资集配、运输、销售、仓储中心,带动康定及周边矿产业、建材业、特色农牧业、加工制造业、文旅服务业发展,实现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建成涉藏地区一流综合商贸物流中心。

攒经验、抓重点,促高质量发展

四川涉藏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维度上同时发力,在重点工作持续发力。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加强基础教育与人才培训;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加强党的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川省涉藏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推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甘孜州稻城县亚丁景区;阿坝州九寨沟县;凉山州木里县;甘孜州理塘县和金川县;阿坝州红原县等。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四川省涉藏县在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四川涉藏州县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明天更加美好,未来更加灿烂!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四川唱响新时代的“康定情歌”

四川省涉藏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推进高质量发展。

12月3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全省涉藏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甘孜康定召开。此次会议由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和甘孜州政府主办,康定市政府、当代县域经济杂志社承办。会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顾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发表了主旨演讲。

高质量发展与涉藏州县特点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域高质量发展影响和决定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基础的稳定性。2019 年 7 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四川省是中国第二大藏区,集中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总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 52%。推动四川涉藏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重要突破口。

涉藏州县主要特点——面积大、人口少;资源多、人才少;文化厚、产业薄;光照强、生态弱;风光足、基础差;温差大、动能小;共享高、开放低;财力弱、转型难。等等。

甘孜面积约15.3万平方千米,前有四川盆地,后靠青藏高原,向东是天府,向西是高地,优势独特。自古为“民族走廊”,皮洛遗址说明几十万年前都有人类在此活动。 四川盆地属于地理第二阶梯,但海拔低、河流众多、气候温润、自然风景美丽、文化底蕴深厚、生物资源丰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植物与动物,比如大熊猫、蜀葵等。四川盆地有背靠喜马拉雅的巨大优势,有“华西雨屏”,有“西南涡”,有“太极图”,有横断山,有“金山银山”,有地球“抽风机”,有亚洲“淡水塔”,有长江黄河,有5800多条河流,有内陆海洋性气候,有北纬30°,有独特的“天府菌”,有走遍世界的川菜,有酿酒最佳“黄金九度”等等。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具有如此优越的生态条件。长江与黄河似乎是四川盆地的“护城河”!

“康定方策”与资源转化

《礼记·中庸》: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明.宋濂《恭题御制文集后》:“仁民爱物之心随感而见,布于方策”。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认识这是达到革命三民主义的唯一方策”。

“康定方策”指康定发展经济社会的方法策略、方针对策,核心是抓住涉藏县的特点和机遇,实施资源深度转化,推动跨越发展,夺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的康定篇章。

康定市自古为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茶马古道的要塞,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涉藏县(市),也是城镇人口最多和城市化率最高的涉藏县;202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5.3亿元,是四川唯一一个破百亿的涉藏县(市)。康定资源好、风光好、区位好、投资环境好、发展态势好,是一块充满无限生机、孕育着众多可能的沃土。康定加大开放力度,营造最好环境,引入社会资本,立足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在创新资本和创新创业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成效亮眼。以创新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实现产业从粗放低效到高质高效转变,形成了“康定方策”——立足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立足清洁能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康定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核心是实施资源深度转化战略、实施全域大开放战略。

 唱响新时代“康定情歌”

康定面临的挑战——发展基础不厚、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不突出。集中体现为:缺少大企业大品牌支撑。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缺乏大品牌。文旅产业、清洁能源等未开发为高质量、精品化的特色产品,资源优势的转化能力不足;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体量普遍不大,清洁能源受外送通道制约明显;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缺乏较大的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附加值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不高。服务业支撑力、贡献度较弱。

康定还受自然条件掣肘——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在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范围,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责任,必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要求。清洁能源资源转化上受到制约。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支撑上的不足。

唱响新时代“康定情歌”,要深入挖掘和高度凸显“藏族人民的生活理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系;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英雄的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工作和生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要借助川藏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是涉藏地区各族人民翘首以盼的伟大工程,是推动涉藏地区发展的新引擎、促进藏汉交融的连心桥、改变涉藏地区面貌的大脉动、扩大开放的大通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康定作为川藏铁路核心站点,将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洼地和产业要素的汇聚地,区域优势将更加凸显,发展动能将更加巨大,引领作用将更加明显。一是形成更加立体的交通优势,二是形成宜旅宜居宜业的品牌优势,三是形成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快速优势。依托川藏铁路运输“全天候、大运力、低成本、避灾害、较环保”优势,打造物资集配、运输、销售、仓储中心,带动康定及周边矿产业、建材业、特色农牧业、加工制造业、文旅服务业发展,实现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建成涉藏地区一流综合商贸物流中心。

攒经验、抓重点,促高质量发展

四川涉藏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维度上同时发力,在重点工作持续发力。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加强基础教育与人才培训;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加强党的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川省涉藏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推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甘孜州稻城县亚丁景区;阿坝州九寨沟县;凉山州木里县;甘孜州理塘县和金川县;阿坝州红原县等。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四川省涉藏县在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四川涉藏州县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明天更加美好,未来更加灿烂!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