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加快推动“立园满园”,全力打造成都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加快推动“立园满园”,全力打造成都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

围绕47家“四上企业”、1751家“四下企业”,主动问需,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4日,成都市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初步构架了“3个国家级园区+22个省级园区+N个市级园区”的产业园区体系,并提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的行动。规划已就,蓝图已绘,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卯足劲头、严阵以待,聚力实现“特色塑园”“企业聚园”,构建蓬勃发展新蓝图!

立园

特色塑园,开启新篇章

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原为:湔江河谷旅游区),位于彭州市北部山区,总规划面积为38.04平方公里,涵盖6个特色组团(宝山组团、通济组团、丹景山组团、白鹿组团、葛仙山组团、磁峰组团),围绕山地运动、森林康养、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主攻方向,构建“一区带六特色组团”的组织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山地运动基地、成都森林康养旅居目的地。

园区内集聚U形河谷、高山云海以及众多形态各异的“飞来峰”、溶洞群等自然奇观;4300多米的海拔落差,造就了山地、水域、林地、草地、河滩地、谷地、坡地、台地等全地形地貌的立体山水特质;孕育了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以桂花陶瓷、彭州白瓷为载体的非遗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一脉相承的古蜀文化,以及闻名天下的牡丹文化;拥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等4个国家级品牌资源、丹景山景区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山旅游度假区等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三大“国字号”品牌。

截至目前,园区深入链接运动赛事和酒店品牌、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校等重要平台50家,共有企业1751家,项目155个、计划总投资355.9亿元,建成无所事事等特色民宿60家,打造通济花海露营公园等高品质营地36个,呈现云上餐厅等100余处新消费场景,吸引游客人数达到14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亿元。近期,区内白鹿镇获评为“2024户外运动·登山户外运动目的地”“2024年最美小镇”,为度假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满园

聚焦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龙门山旅游度假区以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旨在引领和带动全市文体旅经济的发展。

聚焦园区提质,实施“镇园之宝”培优行动。

以止马岛国艺文创产业园、854国防教育基地、天演古生物化石研学集群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培育山地户外类、森林康养类、文化艺术类“链主企业”,完善产品体系,打造户外运动门户集散中心、中医药“千馆之城”和“研学旅行+文创+户外运动”产业高地。

聚焦主攻产业,实施“招引促建”强链行动。

强化项目招引,利用现有闲置土地资源,策划包装文旅项目不少于100个,力争招引一批链主型、总部型企业;强化项目促建,进一步做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止马岛国艺文创产业园、云涧里精品酒店等113个、总投资180.5亿元的促建项目,力争到2029年累计新开工重大文旅项目79个,累计完成重大文旅项目投资166亿元。

聚焦细分赛道,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造行动。

园区围绕不同客群需求,打造具有显示度、差异性的园区特色品牌和消费场景,以赛事活动引人流、促消费,实现“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依托百里画廊研学、小火车、机车、漂流4条特色线路、69个项目场景建设,实现小而美、小而精场景“强珠串链”。

聚焦企业需求,全方位服务经营主体

结合“进解优促”工作,围绕47家“四上企业”、1751家“四下企业”,主动问需,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立园满园”的推动下,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已蓄势待发正朝着成为成都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奋力迈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加快推动“立园满园”,全力打造成都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

围绕47家“四上企业”、1751家“四下企业”,主动问需,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4日,成都市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初步构架了“3个国家级园区+22个省级园区+N个市级园区”的产业园区体系,并提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的行动。规划已就,蓝图已绘,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卯足劲头、严阵以待,聚力实现“特色塑园”“企业聚园”,构建蓬勃发展新蓝图!

立园

特色塑园,开启新篇章

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原为:湔江河谷旅游区),位于彭州市北部山区,总规划面积为38.04平方公里,涵盖6个特色组团(宝山组团、通济组团、丹景山组团、白鹿组团、葛仙山组团、磁峰组团),围绕山地运动、森林康养、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主攻方向,构建“一区带六特色组团”的组织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山地运动基地、成都森林康养旅居目的地。

园区内集聚U形河谷、高山云海以及众多形态各异的“飞来峰”、溶洞群等自然奇观;4300多米的海拔落差,造就了山地、水域、林地、草地、河滩地、谷地、坡地、台地等全地形地貌的立体山水特质;孕育了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以桂花陶瓷、彭州白瓷为载体的非遗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一脉相承的古蜀文化,以及闻名天下的牡丹文化;拥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等4个国家级品牌资源、丹景山景区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山旅游度假区等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三大“国字号”品牌。

截至目前,园区深入链接运动赛事和酒店品牌、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校等重要平台50家,共有企业1751家,项目155个、计划总投资355.9亿元,建成无所事事等特色民宿60家,打造通济花海露营公园等高品质营地36个,呈现云上餐厅等100余处新消费场景,吸引游客人数达到14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亿元。近期,区内白鹿镇获评为“2024户外运动·登山户外运动目的地”“2024年最美小镇”,为度假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满园

聚焦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龙门山旅游度假区以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旨在引领和带动全市文体旅经济的发展。

聚焦园区提质,实施“镇园之宝”培优行动。

以止马岛国艺文创产业园、854国防教育基地、天演古生物化石研学集群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培育山地户外类、森林康养类、文化艺术类“链主企业”,完善产品体系,打造户外运动门户集散中心、中医药“千馆之城”和“研学旅行+文创+户外运动”产业高地。

聚焦主攻产业,实施“招引促建”强链行动。

强化项目招引,利用现有闲置土地资源,策划包装文旅项目不少于100个,力争招引一批链主型、总部型企业;强化项目促建,进一步做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止马岛国艺文创产业园、云涧里精品酒店等113个、总投资180.5亿元的促建项目,力争到2029年累计新开工重大文旅项目79个,累计完成重大文旅项目投资166亿元。

聚焦细分赛道,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造行动。

园区围绕不同客群需求,打造具有显示度、差异性的园区特色品牌和消费场景,以赛事活动引人流、促消费,实现“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依托百里画廊研学、小火车、机车、漂流4条特色线路、69个项目场景建设,实现小而美、小而精场景“强珠串链”。

聚焦企业需求,全方位服务经营主体

结合“进解优促”工作,围绕47家“四上企业”、1751家“四下企业”,主动问需,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立园满园”的推动下,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已蓄势待发正朝着成为成都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奋力迈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