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夏能源网
从被“戴帽”到退市前停牌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内,新纶新材(NQ:400246)(以下简称“新纶”)整整收获了35个跌停。而退市转到新三板后,又连续24个跌停。最低时,股价跌到0.24元/股。
本周,新纶新材股价终见回升,股民似乎看到了一丝“解套”的希望。然而,一堆麻烦缠身的新纶,股价涨势能持续下去吗?还有望重回A股吗?
转型新能源材料,累计募资40亿
新纶新材的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新纶科技,主要为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提供洁净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的一体化服务。2010年,新纶科技成功登陆深交所。
2013年,由于感觉到主业的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新纶开始筹划转型。
此后,为支撑公司转型战略,新纶在5年内先后增发了4次,总募资额40.27亿。
其中大部分资金用来扩产材料项目,新纶由此逐渐进入材料行业,主营业务也变更为新能源材料业务和光电材料业务。2023年年报显示,新能源材料业务占新纶主营业务收入的59.43%。
新纶生产的新能源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外包装材料——铝塑复合膜。铝塑膜是软包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以及储能领域。
为发展铝塑膜业务,新纶在2016年收购了日本T&T铝塑膜业务;2018年,新纶投产国内首条动力电池用铝塑膜产线,成功跻身铝塑膜行业第一梯队,进入锂电龙头企业供应商名录。
新纶在2023年报中表示,公司客户涵盖LG、比亚迪、ATL、孚能、锂威、冠宇、万向、赣锋等众多国内外锂电池头部企业。此外,今年4月,新纶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大规模向比亚迪、孚能等动力电池厂商供货铝塑膜产品,也是上述客户的主力供应商。
然而,铝塑膜业务并没能给新纶带来业绩提升,反而由于对材料项目的长期投入,导致连年亏损。根据公告,2020年至2023年,新纶连续四年净利润累计亏损高达47.38亿元。
自今年5月6日起,新纶被监管机构实施了“其他风险警示”。自此,股市出现连锁反应。被“戴帽”后,新纶开始持续跌停。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下跌后,新纶的股价跌破了1元/股。
7月3日,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新纶被停牌。8月23日,新纶正式摘牌退市。新纶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新纶仍有超过6万的普通股股东。
负债率99.68%,产能建设或受阻
受益于锂电板块近年来的景气度,新纶也曾受到资本市场欢迎,股价最高时曾达到16.72元/股。而退市时,新纶的股价已经跌到0.61元/股。
让6万股东没有想到的是,退市转到新三板后,新纶仍跌跌不休。到11月28日,已跌到了0.24元/股。虽然此后开始回涨,但至今也只有0.29元/股。
实际上,新纶在投资者中的声誉早已受损。
这还要追溯到新纶的实控人侯毅。侯毅是新纶的创始人之一,曾长期担任新纶董事长。但在新纶转型的过程中,为粉饰业绩,侯毅虚增营收7.4亿、净利1.8亿,构成财务造假,被处罚款。
2022年4月,侯毅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在此之前,侯毅已于2021年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不过,其仍是新纶实际控制人,截至今年8月23日,侯毅持股占比16.07%。
天眼查信息显示,侯毅的被执行人信息有10条,被执行总金额将近20亿元。尽管侯毅被判罚,却难以改变公司背负着众多债务的现状。如今,退市之后的新纶,还有一系列麻烦缠身。再要挽回在股民心中的形象,恐怕更为困难。
2024半年度报告显示,新纶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净利润-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纶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9.68%,几近资不抵债。净资产仅剩0.14亿元,每股净资产0.01元。
新纶的铝塑膜产能建设似乎也出现了问题。
2023年4月,新纶曾发布公告称,拟在珠海市斗门区投资12.6亿元,打造华南最大铝塑膜生产基地及高端消费类电子配套材料生产基地。彼时曾计划“不晚于2025年全面达标投产”。
今年5月,新纶曾更新了进展,表示该项目将于三季度投产。
6月,新纶又与珠海格力集团的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告称,合作内容之一即推动位于珠海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和光电材料产业园项目投产”,格力对该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支持。
不过,此后再无该项目的新信息。
危机关头,这家公司选择了重整这条路。10月13日,在新纶第四季度规划暨2025年全面预算启动会议上,董事长廖垚讲话指出,我们将坚定推进重整工作,重新回归资本市场。
此前在6月时,新纶曾主动向法院申请重整,表示希望通过重整避免公司债务风险及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恶化。
然而,重整至今也没有任何进展。新纶重回资本市场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