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po
雷鸟!什么鸟??雷鸟!!!是的,你没有听错,这就是TCL在昨日新推出的互联网子品牌。
碰巧在同一天,TCL多媒体第二大股东乐视也召开了新品发布会。而媒体圈对这联姻双方为何选择同日开发布会,本就充满了好奇,当然更纳闷为何TCL还专门推出了新的互联网品牌雷鸟,貌似一副与乐视干架之势。这都是兴趣点,我们也试探解读一下TCL选择此时推雷鸟,到底动了哪门子心思?
上彩电圈头条的雷鸟
雷鸟,或许是昨天彩电圈最热的词。因为陌生,所以上了一回头条。
专访室里的媒体,80%的问题都围绕雷鸟展开,有问品牌定位的,有问股权结构的,也有问市场预期的。这些都可以理解,甭说一个新品牌,哪怕是一张生面孔,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新就代表着TCL在思考在改变,研究它能理顺或摸清TCL多媒体下一步的大体走向。
这个问题笔者同样好奇,但相比而言,笔者更在乎在今年彩电行业开局不利的大环境下,TCL到底该如何应对。但经历这么拔高一想,或许还解释TCL为何此时推出雷鸟的真实动机了。
在可控的尺寸段大胆试错?
先看产品,雷鸟互联网电视尺寸目前有两款55英寸、一款49英寸,还有一款32英寸,尺寸都选择在55英寸以下。
这么推产品和当下的行业主题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为无论从奥维云网、中怡康等研究公司的数据,还是渠道商京东苏宁的销售数据来看,电视大屏化的趋势已很明显,55英寸及以上尺寸在去年就已成为市场主流,份额超过一半。今年大尺寸占比会进一步扩大,很多品牌春季新品也锁定了大屏。
此时雷鸟选择在55英寸及以下尺寸发力,带有很明显的避开“雷区”的想法。其他品牌产品重心偏移,倒给了雷鸟相对轻松的成长空间。
当然,这也与雷鸟的实际掌门人有关联。王成,TCL集团副总裁、TCL多媒体COO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有营销身份,也是TCL内部产业链条中的重要角色。而笔者从奥维云网面板研究负责人王晓宇处确认,虽然华星光电已经荣升全球第五大液晶面板厂商,但电视面板的出货主要集中在55英寸、49英寸和32英寸。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别奇怪,因为这样做,雷鸟在TCL内部就已经具备了全产业链资源调配的优势,这有利于雷鸟的前期孵化和成长,外部不可控的威胁减少,市场风险系数自然变小。
另外,从公布的价格看,雷鸟没有追求规模上的虚荣,因为它并没有采用某些互联网品牌那样一上来就杀价,杀得让品牌制造商直骂爹的方式出场。
雷鸟,现在看更是TCL安插在中小尺寸高端市场的一颗棋,目标不是量,而是年轻的中高端消费人群。这做法和目前很多企业追求的高端大屏完全不一样,所谓灯下黑,太挤的地方反而没利润,在中小尺寸市场布局说不定真能收获意外惊喜。
TCL谋划内容运营的一张牌?
提到酷开,可能大家都知道,是创维内容运营的重要基地。今天雷鸟的发布,也让人想起了创维酷开模式。其实,类似这种内容基地,中国前几大彩电制造企业都有。比如在上升势头迅猛的长虹虹领金系统,已经从海信独立运营的聚好看,相比之下,国内前四大厂商唯独TCL的内容运营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因为前几年TCL布局的重心在上下游产业链的构建上,这方面比国内任何竞品投入得都多,从面板到整机,如果TCL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没人敢认第一,这就是实力。但内容运营这块,的确也是TCL的软肋。
所以,2015年年底TCL乐视牵手的一幕很自然地发生了,一方面乐视可以借助TCL的制造能力,为上量作保障;另一方面,TCL可以借助乐视的内容运营经验,实现从用户端收费。如果和谐,确实是好婚姻,所以当时李东生、贾跃亭很高兴地约对方吃海鲜,确实是真情流露啊。
但期望归期望,市场是市场。满心期待2016年会有个好收成,按照规划TV+的内容运营收入是1亿,但2016年上半年仅仅完成2000多万,前段时间甚至还爆出从乐视收不回钱的尴尬。
那么改变目前的被动只剩下自己变这条路。然而,如果直接用TCL品牌的名义与内容厂商寻求合作,那等于在明面上放弃了内容运营这块。而现在通过雷鸟在中间撮合,或许能收获爱奇艺入股酷开之效,那样TCL就能分运营收入,那情况大不一样了。做最坏的预算,即便雷鸟不成功,TCL品牌也还有斡旋的余地。
从发布会现场,雷鸟与腾讯、阿里、爱奇艺、南方新媒体等互动来看,一副内容运营的大棋正在有序展开。看到OTT市场崛起广告主云集,大家议论得热火朝天,但背后运筹帷幄的,可能正是坐在台下当观众的李东生总。
简单说,雷鸟来了,预示着TCL在内容端开始全面发力。
上述,可能才是雷鸟为何此时来的真实原因。套用一句俗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