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数十亿澳元打水漂!中企海外购矿,本以为捡了便宜,却变烫手山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数十亿澳元打水漂!中企海外购矿,本以为捡了便宜,却变烫手山芋

铁矿,怎么是这么深的一个坑!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与中国总理李克强3月24日在堪培拉签署价值60亿澳元(46亿美元)的协议。

一、协议内容

根据协议,中国国有基础设施公司将斥资60亿澳元在澳大利亚西北部Balla Balla建造一个港口,并将建造一条长达160公里、连接皮尔巴拉矿区中心即将建设的新矿的铁路。

该项目拟建设一座600万—1000万吨的矿山,计划最早明年开始运营。项目资源量超过10亿吨,总产量为2.5亿吨(58.5%铁矿石)。

中国钢铁产量约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并且80%的铁矿石消费量依赖进口。

中国在13亿吨的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占主导,国内铁矿石品位低,生产成本低,因而需要依赖进口铁矿石进行补充。在此形势之下,国内的大型矿企开始了海外布局之路。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全球范围来看,“四大矿山”产量占据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的半壁江山。2014年,四家公司的铁矿石产量总计接近10亿吨,占当年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约20亿吨)的一半。

四大矿山铁矿石产量占全球的比例

但是时过境迁之后,铁矿每吨180美元的美梦再也无法重温,那些奋不顾身卷入铁矿的公司们才知道:铁矿,怎么是这么深的一个坑!

1、重钢——买了好矿,没钱开发

1)捡了便宜

2009年重钢矿投和宬隆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协议之后,重钢支付了2.8亿澳元,拿下了据称资源量17.8亿吨以上,可开采40年的高品位磁铁矿。

伊斯坦鑫山磁铁矿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15年要建的四个海外矿业项目,它同时是中国境外矿山评审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最好的项目。

伊斯坦鑫山磁铁矿的原矿平均品位为39.4%,而重钢集团主要的矿山西昌太和铁矿原矿品位仅20%左右,甚至品位低到14.7%的都在采。

而该澳矿的磁铁矿采选后可达67%—68%的品位,而巴西精矿只能达到65%。另该项目不仅拥有铁矿,还有金矿和煤矿。

对比中钢14亿澳元拿下的铁矿100%股权,中冶4亿澳元买到的一个澳矿的探矿权,当时的重钢董事长刘加才感叹“铁矿石我们是捡到便宜了!”

2)烫手山芋

没想到烫手的在后面。按照一期年产2000多万吨原矿、1000多万吨铁精矿,总投资至少30亿美元。

更何况从2008年开始,重钢环保搬迁,加上钢铁行情节节走低已让重钢背上沉重的包袱——200亿元的债务,而重钢股份2013年亏损额也高达20多亿元。和金融危机后面临资金压力的宬隆投资一样,重钢集团同样啃不下大骨头。

几年热闹之后,网络上关于这个铁矿的最后信息是:买了好矿,没钱开发,重钢谋划转让澳矿控股权。而且再也没有任何有人接盘的更新了。

按照重钢自己当时的测算,该澳矿离岸成本价75美元/吨,从澳洲运回中国的单价是90美元/吨,再看看三大矿业的铁矿开采成本,重钢这2.8亿澳元的学费是交定了。

2、山钢——15亿美元打了水漂

2010年7月,山东钢铁集团和非洲矿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山钢投资15亿美元获得唐克里里铁矿项目25%的权益,2012年6月,17万吨权益矿从塞拉利昂运抵山钢。

但2014年铁矿石价格跌至70美元/吨,加上埃博拉疫情,非洲矿业宣布由于运营资本不足,关停塞拉利昂地区矿山,此时贷款银行要求破产清算退市,那么这就意味着山钢的15亿美元打了水漂。

2015年3月20日,山钢为了保住投资项目,被迫接过了非洲矿业的债务,按照现在的铁矿行情,收回当初的投资成本其艰巨程度已经是难以想象。唐克里里的矿坑,看山钢怎么爬出来吧。

3、投资概况

(1)武钢

宝武合并前的武钢是中国钢企在海外获得权益矿最多的钢厂。

从2004年到2012年,武钢先后通过入股及项目合作等方式投资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的多个铁矿项目,已锁定海外铁矿石权益资源量超过30亿吨,每年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权益铁矿产品。

到2015年,武钢将获得权益铁矿石资源量达到100亿吨,形成超过9000万吨/年的供矿能力。

(2)宝钢

合并前的宝钢作为国内超大型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对铁矿石的需求相当旺盛,其中九成以上依赖于进口铁矿。因此宝钢很早就开始对海外铁矿资源进行布局。

2001年,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组建合资公司——宝华瑞,共同开发巴西AguaLimpa铁矿,其探明储量4.76亿吨,开采储量为1.6亿吨,为宝钢带了每年600万吨的权益矿。

从此之后,先后与澳洲的力拓、Aquila以及FMG合作开发铁矿资源。宝钢海外铁矿石权益资源量超过12亿吨,拥有超过3000万吨/年的供矿能力。

(3)鞍钢

鞍钢本身拥有鞍山矿山公司和弓长岭矿业公司两大铁精矿基地,原材料自给率较高,自有矿山能提供生产所需85%的铁矿石。

但是,鞍钢也关注海外铁矿资源。2007年,鞍钢与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签署对卡拉拉铁矿的合作开发协议,鞍钢出资52.16%合建卡拉拉矿业公司,产品主要向鞍钢销售。

(4)首钢

早在1992年,首钢集团购买了濒临倒闭的秘鲁国有铁矿公司,成为最早跨出国门的中国公司之一。马尔科纳铁矿拥有16.6亿吨的储量,能为首钢带来年产680万吨的权益矿,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以及当地员工频繁罢工,导致其后续项目停滞不前。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首钢并没有对海外铁矿再行染指,但随着近几年铁矿价格高企,使其又把眼光发到海外资源身上。在2008年,首钢集团以40%股份成为吉布森矿业公司的最大股东,为其带来每年300万吨的权益矿。

下图是历年来中国企业海外铁矿投资项目汇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宝钢股份

3.3k
  • 宝钢股份获得马钢有限49%股权
  • 宝钢股份获得马钢有限49%股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数十亿澳元打水漂!中企海外购矿,本以为捡了便宜,却变烫手山芋

铁矿,怎么是这么深的一个坑!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与中国总理李克强3月24日在堪培拉签署价值60亿澳元(46亿美元)的协议。

一、协议内容

根据协议,中国国有基础设施公司将斥资60亿澳元在澳大利亚西北部Balla Balla建造一个港口,并将建造一条长达160公里、连接皮尔巴拉矿区中心即将建设的新矿的铁路。

该项目拟建设一座600万—1000万吨的矿山,计划最早明年开始运营。项目资源量超过10亿吨,总产量为2.5亿吨(58.5%铁矿石)。

中国钢铁产量约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并且80%的铁矿石消费量依赖进口。

中国在13亿吨的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占主导,国内铁矿石品位低,生产成本低,因而需要依赖进口铁矿石进行补充。在此形势之下,国内的大型矿企开始了海外布局之路。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全球范围来看,“四大矿山”产量占据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的半壁江山。2014年,四家公司的铁矿石产量总计接近10亿吨,占当年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约20亿吨)的一半。

四大矿山铁矿石产量占全球的比例

但是时过境迁之后,铁矿每吨180美元的美梦再也无法重温,那些奋不顾身卷入铁矿的公司们才知道:铁矿,怎么是这么深的一个坑!

1、重钢——买了好矿,没钱开发

1)捡了便宜

2009年重钢矿投和宬隆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协议之后,重钢支付了2.8亿澳元,拿下了据称资源量17.8亿吨以上,可开采40年的高品位磁铁矿。

伊斯坦鑫山磁铁矿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15年要建的四个海外矿业项目,它同时是中国境外矿山评审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最好的项目。

伊斯坦鑫山磁铁矿的原矿平均品位为39.4%,而重钢集团主要的矿山西昌太和铁矿原矿品位仅20%左右,甚至品位低到14.7%的都在采。

而该澳矿的磁铁矿采选后可达67%—68%的品位,而巴西精矿只能达到65%。另该项目不仅拥有铁矿,还有金矿和煤矿。

对比中钢14亿澳元拿下的铁矿100%股权,中冶4亿澳元买到的一个澳矿的探矿权,当时的重钢董事长刘加才感叹“铁矿石我们是捡到便宜了!”

2)烫手山芋

没想到烫手的在后面。按照一期年产2000多万吨原矿、1000多万吨铁精矿,总投资至少30亿美元。

更何况从2008年开始,重钢环保搬迁,加上钢铁行情节节走低已让重钢背上沉重的包袱——200亿元的债务,而重钢股份2013年亏损额也高达20多亿元。和金融危机后面临资金压力的宬隆投资一样,重钢集团同样啃不下大骨头。

几年热闹之后,网络上关于这个铁矿的最后信息是:买了好矿,没钱开发,重钢谋划转让澳矿控股权。而且再也没有任何有人接盘的更新了。

按照重钢自己当时的测算,该澳矿离岸成本价75美元/吨,从澳洲运回中国的单价是90美元/吨,再看看三大矿业的铁矿开采成本,重钢这2.8亿澳元的学费是交定了。

2、山钢——15亿美元打了水漂

2010年7月,山东钢铁集团和非洲矿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山钢投资15亿美元获得唐克里里铁矿项目25%的权益,2012年6月,17万吨权益矿从塞拉利昂运抵山钢。

但2014年铁矿石价格跌至70美元/吨,加上埃博拉疫情,非洲矿业宣布由于运营资本不足,关停塞拉利昂地区矿山,此时贷款银行要求破产清算退市,那么这就意味着山钢的15亿美元打了水漂。

2015年3月20日,山钢为了保住投资项目,被迫接过了非洲矿业的债务,按照现在的铁矿行情,收回当初的投资成本其艰巨程度已经是难以想象。唐克里里的矿坑,看山钢怎么爬出来吧。

3、投资概况

(1)武钢

宝武合并前的武钢是中国钢企在海外获得权益矿最多的钢厂。

从2004年到2012年,武钢先后通过入股及项目合作等方式投资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的多个铁矿项目,已锁定海外铁矿石权益资源量超过30亿吨,每年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权益铁矿产品。

到2015年,武钢将获得权益铁矿石资源量达到100亿吨,形成超过9000万吨/年的供矿能力。

(2)宝钢

合并前的宝钢作为国内超大型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对铁矿石的需求相当旺盛,其中九成以上依赖于进口铁矿。因此宝钢很早就开始对海外铁矿资源进行布局。

2001年,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组建合资公司——宝华瑞,共同开发巴西AguaLimpa铁矿,其探明储量4.76亿吨,开采储量为1.6亿吨,为宝钢带了每年600万吨的权益矿。

从此之后,先后与澳洲的力拓、Aquila以及FMG合作开发铁矿资源。宝钢海外铁矿石权益资源量超过12亿吨,拥有超过3000万吨/年的供矿能力。

(3)鞍钢

鞍钢本身拥有鞍山矿山公司和弓长岭矿业公司两大铁精矿基地,原材料自给率较高,自有矿山能提供生产所需85%的铁矿石。

但是,鞍钢也关注海外铁矿资源。2007年,鞍钢与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签署对卡拉拉铁矿的合作开发协议,鞍钢出资52.16%合建卡拉拉矿业公司,产品主要向鞍钢销售。

(4)首钢

早在1992年,首钢集团购买了濒临倒闭的秘鲁国有铁矿公司,成为最早跨出国门的中国公司之一。马尔科纳铁矿拥有16.6亿吨的储量,能为首钢带来年产680万吨的权益矿,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以及当地员工频繁罢工,导致其后续项目停滞不前。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首钢并没有对海外铁矿再行染指,但随着近几年铁矿价格高企,使其又把眼光发到海外资源身上。在2008年,首钢集团以40%股份成为吉布森矿业公司的最大股东,为其带来每年300万吨的权益矿。

下图是历年来中国企业海外铁矿投资项目汇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