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唤网大生命力:需要“棒子”,更需要“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唤网大生命力:需要“棒子”,更需要“枣”

网大市场近来也减缓了先前爆发式的增长,进入了调整期。但是,“棒子”的威力只能将市场从旁门左道拉回来,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鼓励,从根本上调动起网大的积极性和生命力。

作者 | 老翔

2014年3月,爱奇艺正式推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到如今关于网络大电影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再加上近来,网大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管理部门为治理混乱的市场给网大打了的好几“棒子”。

网大市场近来也减缓了先前爆发式的增长,进入了调整期。但是,“棒子”的威力只能将市场从旁门左道拉回来,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鼓励,从根本上调动起网大的积极性和生命力。

  • 网络大电影:节目身,电影心

网大被质疑得最多的就是其商业性,再加上目前一些制作者带着投机的心态想来分一杯羹,导致内容上屡屡打擦边球,质量不理想,很多人吐槽:“怎么配得上管自己叫‘电·影’呢?”

可是,当我们拿着这样的评价标准来审视传统院线电影的时候,不难发现,以色情、低俗、惊悚为噱头,制作粗糙的电影同样不少见,手握大IP和小鲜肉、保证了票房却保证不了口碑的“流量大片”也比比皆是。

网大本来就属于正待发展的新鲜事物,许多大制作公司还处于观望状态而没有入局,再加上成本限制,质量存在不过关的现象也是情有可原,这么着急就把网大赶出电影的行列,喂,这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然而,从目前网大的审批程序来看,虽然同样也要遵守备案登记制度,但网大填的却是“重点网络原创节目信息登记表”,之后再由播出平台统一报送省局备案;成片也并不需要像院线电影一样送审,而是由网站平台完成自审。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从审批程序上来看,网大仍然只被看作是一种网络节目。

正如娱影君之前说的那样,从本质上看,网络大电影无论从基础技术指标、还是视听语言和叙事结构等均与电影一样,二者最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发行渠道的不同,是根植于互联网的电影产业的新种类。

的确,我们需要承认,在目前的制作体量、周期和影片质量上来说,网大的整体水平很难与院线电影的整体水平相提并论,但从影视产品链的角度来看,二者所处的生产层级并没有什么区别。

  • 电视电影:小荧幕也有大能量

如今,面对关于网大的种种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原来的电视电影。启蒙了一代人电影意识的央视六套电影频道,开播于1996年。严格来说,它的名称应该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并不归属于中央电视台,而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直属机构——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负责制作、运营和播出事宜。

从电影频道的来历就不难看出,它和常规的电视频道存在极大的不同,实际上,央视电影频道为“电视电影”工程起到了提供平台的作用。90年代末,为了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急需培养观众观影习惯,但当时国产片库并不丰富,所以就模仿了美国的做法,设立电视电影部。每年由国家拨款拍摄一定数量的、适合于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一般一部电影的投资在一百万左右,有些影片的投资甚至更高。这些电视电影拍摄完成后,也并不需要为投放渠道而头疼,广播电视电影总局会统一安排通过央视电影频道进行播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之下,电视电影也出现不少精品,如《陆小凤传奇》、《火线追凶》等。娱影君曾经专门梳理过电视电影的兴衰及其对网大的借鉴意义。

  • “棍棒”下能出“孝子”?

同样是小荧幕电影,网大的待遇跟电视电影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谈论院线电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到龙标、谈到成片需要面临的审查。前面也说了,网大成片后不需要交付广电总局审查,只通过平台自审就可以了。然而不需要面对院线电影先审后播的状况,可不代表网大真的不需要面临审查。

2016年11月广电总局就针对网络大电影进行全面整治,一次性在各大视频网站平台上下架几十部网大,动作之迅猛、波及之广泛,令不少网大人欲哭无泪。其实早在之前的推送中,娱影君曾经就提到过爱奇艺的禁九条、搜狐禁七条和乐视的十不准,由于视频平台并不熟知究竟什么样的电影可以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伴随政策的收紧,平台对网大的禁令常会出现“一刀切”或是没有禁到点上的情况。

《电影产业促进法》3月1日实施,虽然现在尚未将网大划入管理范围,但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将明确网络大电影的审核标准,未来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将统一。”

有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看看网大的大哥——电视电影,那可是曾经集万千宠爱在一身,怎么到了网大这里,就只剩下了“棍棒加身”呢?这样的对比之下,还想指望出“孝子”?

  • “棒子”来了,“枣”呢?

央视六套的电视电影能够获得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投拍、专门渠道放映,而网大盼来盼去,却只盼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行政整改命令。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有了明确的规范,网大人终于不用再通过不停试探圈定网络大电影的界线,可以专心在明确的方位之内进行创作;规范网大审查标准也能够及时驱逐劣币,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避免一些不合格网大通过搞噱头赚点击,压缩优秀网大的生存空间。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大人也觉得挺委屈:都说打一棒子给一个枣儿,可如今光见大棒子duang duang往下砸,啥时候才能给个枣儿鼓励鼓励呢?

诚然,规范影片内容是引导网大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要真正调动起网大人的创作力,从根本上把网大市场搞活,绝对离不开经济和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首先,堵不如疏,要想减少乃至杜绝网大中吆喝色情、恐怖的现象,与其一味行政打压,倒不如利用市场的吸引力,鼓励网大自发申请龙标,省去网站平台自审的步骤。这样既提升了审查效率,又避免出现审查力度不当、损伤创作热情的情况。

其次,有的网大人在创作时产生了不错的想法,然而出于对市场的顾虑,担心这样的作品并不能被市场所接受。瞻前顾后中,不少好的想法、好的作品“胎死腹中”。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一项专门扶持网络大电影发展的基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给优秀的人才提供资金,让他们充分实现创作构想,同时免去影片回收成本失败的后顾之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宽裕的资金环境营造出鼓励高水准、有创意的作品的氛围,还需要担心网大不能迈上正轨吗?

除此之外,丰富网大盈利方式、拓展盈利渠道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受限于制作技术和摄录规格,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网络大电影并不那么适合在院线进行播放,但是同为小屏幕的电视可以成为网大的另一个播出平台。

以央视六套为例,其收购影片主要分为内购片和外购片两种。内购片属于定制投拍,不用娱影君在这里多说了;对于属于院线电影的外购片而言,央视六套会将院线票房和审看结果共同作为评判是否购买、定价高低的依据。

然而,网大不上院线,自然也就没有票房成绩,难道就要因此比院线电影矮上一头?娱影君认为,对于优秀的网大作品,收购方不妨放宽标准,既然对象是网大,自然可以将网络的播放量和网络口碑纳入到考核的标准之内,完善原有的定价系统,而不是一味墨守成规。

随着政策法规的一步步明确,网大的发展前景也愈发清晰,然而想要顺利走上这条正轨,光靠“大棒”的震慑是远远不够的,利用资金力量和市场充分调动起网大的竞争性,才是事半功倍的做法。“棒子”都来了,“枣儿”还会远吗?

【本文为“娱影智库”原创独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有需要开通白名单转载的公号请后台留言联系,本文禁止未经授权二改发布,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唤网大生命力:需要“棒子”,更需要“枣”

网大市场近来也减缓了先前爆发式的增长,进入了调整期。但是,“棒子”的威力只能将市场从旁门左道拉回来,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鼓励,从根本上调动起网大的积极性和生命力。

作者 | 老翔

2014年3月,爱奇艺正式推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到如今关于网络大电影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再加上近来,网大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管理部门为治理混乱的市场给网大打了的好几“棒子”。

网大市场近来也减缓了先前爆发式的增长,进入了调整期。但是,“棒子”的威力只能将市场从旁门左道拉回来,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鼓励,从根本上调动起网大的积极性和生命力。

  • 网络大电影:节目身,电影心

网大被质疑得最多的就是其商业性,再加上目前一些制作者带着投机的心态想来分一杯羹,导致内容上屡屡打擦边球,质量不理想,很多人吐槽:“怎么配得上管自己叫‘电·影’呢?”

可是,当我们拿着这样的评价标准来审视传统院线电影的时候,不难发现,以色情、低俗、惊悚为噱头,制作粗糙的电影同样不少见,手握大IP和小鲜肉、保证了票房却保证不了口碑的“流量大片”也比比皆是。

网大本来就属于正待发展的新鲜事物,许多大制作公司还处于观望状态而没有入局,再加上成本限制,质量存在不过关的现象也是情有可原,这么着急就把网大赶出电影的行列,喂,这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然而,从目前网大的审批程序来看,虽然同样也要遵守备案登记制度,但网大填的却是“重点网络原创节目信息登记表”,之后再由播出平台统一报送省局备案;成片也并不需要像院线电影一样送审,而是由网站平台完成自审。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从审批程序上来看,网大仍然只被看作是一种网络节目。

正如娱影君之前说的那样,从本质上看,网络大电影无论从基础技术指标、还是视听语言和叙事结构等均与电影一样,二者最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发行渠道的不同,是根植于互联网的电影产业的新种类。

的确,我们需要承认,在目前的制作体量、周期和影片质量上来说,网大的整体水平很难与院线电影的整体水平相提并论,但从影视产品链的角度来看,二者所处的生产层级并没有什么区别。

  • 电视电影:小荧幕也有大能量

如今,面对关于网大的种种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原来的电视电影。启蒙了一代人电影意识的央视六套电影频道,开播于1996年。严格来说,它的名称应该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并不归属于中央电视台,而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直属机构——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负责制作、运营和播出事宜。

从电影频道的来历就不难看出,它和常规的电视频道存在极大的不同,实际上,央视电影频道为“电视电影”工程起到了提供平台的作用。90年代末,为了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急需培养观众观影习惯,但当时国产片库并不丰富,所以就模仿了美国的做法,设立电视电影部。每年由国家拨款拍摄一定数量的、适合于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一般一部电影的投资在一百万左右,有些影片的投资甚至更高。这些电视电影拍摄完成后,也并不需要为投放渠道而头疼,广播电视电影总局会统一安排通过央视电影频道进行播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之下,电视电影也出现不少精品,如《陆小凤传奇》、《火线追凶》等。娱影君曾经专门梳理过电视电影的兴衰及其对网大的借鉴意义。

  • “棍棒”下能出“孝子”?

同样是小荧幕电影,网大的待遇跟电视电影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谈论院线电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到龙标、谈到成片需要面临的审查。前面也说了,网大成片后不需要交付广电总局审查,只通过平台自审就可以了。然而不需要面对院线电影先审后播的状况,可不代表网大真的不需要面临审查。

2016年11月广电总局就针对网络大电影进行全面整治,一次性在各大视频网站平台上下架几十部网大,动作之迅猛、波及之广泛,令不少网大人欲哭无泪。其实早在之前的推送中,娱影君曾经就提到过爱奇艺的禁九条、搜狐禁七条和乐视的十不准,由于视频平台并不熟知究竟什么样的电影可以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伴随政策的收紧,平台对网大的禁令常会出现“一刀切”或是没有禁到点上的情况。

《电影产业促进法》3月1日实施,虽然现在尚未将网大划入管理范围,但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将明确网络大电影的审核标准,未来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将统一。”

有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看看网大的大哥——电视电影,那可是曾经集万千宠爱在一身,怎么到了网大这里,就只剩下了“棍棒加身”呢?这样的对比之下,还想指望出“孝子”?

  • “棒子”来了,“枣”呢?

央视六套的电视电影能够获得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投拍、专门渠道放映,而网大盼来盼去,却只盼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行政整改命令。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有了明确的规范,网大人终于不用再通过不停试探圈定网络大电影的界线,可以专心在明确的方位之内进行创作;规范网大审查标准也能够及时驱逐劣币,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避免一些不合格网大通过搞噱头赚点击,压缩优秀网大的生存空间。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大人也觉得挺委屈:都说打一棒子给一个枣儿,可如今光见大棒子duang duang往下砸,啥时候才能给个枣儿鼓励鼓励呢?

诚然,规范影片内容是引导网大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要真正调动起网大人的创作力,从根本上把网大市场搞活,绝对离不开经济和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首先,堵不如疏,要想减少乃至杜绝网大中吆喝色情、恐怖的现象,与其一味行政打压,倒不如利用市场的吸引力,鼓励网大自发申请龙标,省去网站平台自审的步骤。这样既提升了审查效率,又避免出现审查力度不当、损伤创作热情的情况。

其次,有的网大人在创作时产生了不错的想法,然而出于对市场的顾虑,担心这样的作品并不能被市场所接受。瞻前顾后中,不少好的想法、好的作品“胎死腹中”。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一项专门扶持网络大电影发展的基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给优秀的人才提供资金,让他们充分实现创作构想,同时免去影片回收成本失败的后顾之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宽裕的资金环境营造出鼓励高水准、有创意的作品的氛围,还需要担心网大不能迈上正轨吗?

除此之外,丰富网大盈利方式、拓展盈利渠道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受限于制作技术和摄录规格,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网络大电影并不那么适合在院线进行播放,但是同为小屏幕的电视可以成为网大的另一个播出平台。

以央视六套为例,其收购影片主要分为内购片和外购片两种。内购片属于定制投拍,不用娱影君在这里多说了;对于属于院线电影的外购片而言,央视六套会将院线票房和审看结果共同作为评判是否购买、定价高低的依据。

然而,网大不上院线,自然也就没有票房成绩,难道就要因此比院线电影矮上一头?娱影君认为,对于优秀的网大作品,收购方不妨放宽标准,既然对象是网大,自然可以将网络的播放量和网络口碑纳入到考核的标准之内,完善原有的定价系统,而不是一味墨守成规。

随着政策法规的一步步明确,网大的发展前景也愈发清晰,然而想要顺利走上这条正轨,光靠“大棒”的震慑是远远不够的,利用资金力量和市场充分调动起网大的竞争性,才是事半功倍的做法。“棒子”都来了,“枣儿”还会远吗?

【本文为“娱影智库”原创独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有需要开通白名单转载的公号请后台留言联系,本文禁止未经授权二改发布,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