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没有“小鲜肉”流量加持,国产片的真相终于要在清明档现身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没有“小鲜肉”流量加持,国产片的真相终于要在清明档现身了

对严重依赖“小鲜肉”+“大IP”的中国影市而言,在清明档要迎来一次大考。

作者:云飞

不知从何时起,怒怼“小鲜肉”成为了某种政治正确,并在舆论场中多次掀起评论风暴。

如果“三八妇女节”已经彻底沦为“鸡肋”档期,那么拥有三天小长假的“清明档”,在几年的稳步发展后成为了每年春季举足轻重的重要档期——它颇有些承上启下的味道,在农历春节、西方情人节观影热潮过后,又在“五一档”及后续的暑期档之前。

尽管因其特殊的节庆氛围,尚未形成与档期匹配的固定类型片,但其票房已在多年经营后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从2013年的2.8亿、2014年的3.6亿,到2015年的5.2亿、2016年的5.8亿,清明档的票房或多或少在逐渐拔高。

2017年的清明档,又有其特殊之处。从各片厮杀的宏观战局看,悬疑片《嫌疑人X的献身》与动作片《非凡任务》《绑架者》,喜剧片《有完没完》成为本档期的四驾马车,共同与尚有余力的《金刚:骷髅岛》共同主宰内地影市。

而从演员阵容看,这四部影片的主演中均没有出现“小鲜肉”。从这个角度看,对严重依赖“小鲜肉”+“大IP”的中国影市而言,在清明档要迎来一次大考——没有“流量”作保证,仅靠演技和质量,国产片能走多远?

1、没有“活在”热搜榜上的流量演员

鹿晗、李易峰、井柏然、林更新、吴亦凡、李治廷、王大陆、陈伟霆、陈学冬、张艺兴、黄子韬、杨洋、欧豪……如果要列出这些常年活跃在微博热搜榜的“小鲜肉”们,将是一个长长的名单。他们拥有俊朗的外貌条件,海量的粉丝群体,自带话题与流量的吸金力,成为了影视业的“香饽饽”。

2016年国庆档《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映前宣传,当被记者问道与同档期影片PK的优势时,张一白便直言,“我们有杨洋”。

影视公司启用“小鲜肉”主演无可厚非。在国内主流观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的总体趋势之下,为了迎合主流观众,启用小鲜肉与偶像演员似乎成了电影与电视剧市场的必然举措。主流影市公司花上超高片酬请“小鲜肉”出演,看中的便是其互联网用户认可、艺人粉丝影响力大、招商能力强。

而在清明档的四部电影中,除了《有完没完》中有林更新友情客串之外,其他各片主演中毫无“小鲜肉”踪影——这是一个没有流量演员的清明档。

翻拍自东野圭吾同名巅峰之作的《嫌疑人X的献身》,其卖点在于较为困难的中国版改编,其构思与逻辑推演才是重点;“麦庄”讲述内地“无间道”的《非凡任务》,则被当作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又一尝试,黄轩与段奕宏的组合是亮点;《绑架者》则是女性导演视角下的“暴力美学”,《有完没完》则要看新科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范伟的发挥。

麦兆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为何不启用“小鲜肉”:“所谓的市场是什么呢?是要我去找一个有很多粉丝的、但他并不像这个角色的人吗?我不觉得可以这样。难道要让他全部的粉丝来买票吗?感觉怪怪的。”

2、怒怼“小鲜肉”成为某种政治正确

不知从何时起,怒怼“小鲜肉”成为了某种政治正确,并在舆论场中多次掀起评论风暴。早已落寞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上,李易峰击败张译、段奕宏、夏雨获得最佳男配角,被批评评奖机构对粉丝经济的妥协登峰造极;网曝某“小鲜肉”拍戏40%戏份都靠替身完成,却拿着百万一天的片酬,引发了如潮争议;央视6套策划专题《青年偶像德艺观》,请来李易峰、王俊凯、杨洋等人谈对“德艺双馨”理解,收视率超高。

对“小鲜肉”带有负面的议论,甚至带到了庙堂之高的政治性会议上——在刚落幕不久的两会上,文艺界政协委员最关心的问题,除了票房造假、电影市场改革,还有小鲜肉与片酬。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刘星就“小鲜肉”话题表示,“要加以教育加以引导,不要排斥、不带敌意,他们对文艺事业作出的贡献应该给予鼓励,毕竟每个人都从年轻走过。要多报道他们的正面,不要将他们推到另外一个地方。”

归纳起来,网友们批评“小鲜肉”们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并没有认真履行职业演员的操守:尽管高难度动作戏份或许无法自己完成,但年轻偶像们开始滥用替身,不光打戏用替身,甚至文戏也用,被批评“表脸艺术家”;台词功力不过关甚至不背台词,则是另一宗罪,不熟悉剧本的偶像们直接上片场,出现了老演员在感情戏里眼泪汪汪,而年轻演员却连台词都说不利索的尴尬境地;天价片酬同样备受批评,动辄一部戏8000万到1.2亿的片酬,表演艺术家陈道明怒斥,我们可以不去计较这天价的片酬,但前提是你的付出要对得起这样的天价。

3、让电影回归剧作与表演本身

某种意义上,“小鲜肉”更多被当做消费噱头,在众声喧哗的媒介革命时代被反复制造与消遣。

2016年暑期档落幕,“小鲜肉”不如老艺人的报道见诸报端,“劳模”范爷主演的电影共计11亿票房,超过了一众小鲜肉,成为第一。而所谓的票房排名前十中,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吴镇宇、郭富城、梁家辉、古天乐、钟汉良等“老腊肉”也超过了井柏然、鹿晗等“小鲜肉”。而在《湄公河行动》意外从2016国庆档冲出之后,没有“小鲜肉”又称为了影片大获成功的一条“马后炮”经验。

“小鲜肉”本身所指的含义其感情色彩,在不断建构与解构中被赋予太多额外的意义。

一如通过大数据手段来统计“小鲜肉”的吸金指数,有《盗墓笔记》《长城》《摆渡人》等作品的鹿晗领跑榜单,《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的井柏然与《三少爷的剑》《长城》林更新则紧随其后——事实上,测算明星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不论主演、配角甚至客串而简单粗暴的叠加统计,本身就是一种“碰瓷”的自我营销手段。

无论如何,把一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归结为“小鲜肉”的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小鲜肉”们卖颜值耍帅、天价片酬与不敬业,是行业畸形的一个侧影而已。

而演技不在线与粉丝争番位等口水战,更像是影视行业急功近利的副产品。与其身患“小鲜肉”与大IP的依赖症,把“小鲜肉”捧到天上或踩到泥里,都不如重归电影的工业属性,在这里,靠谱的标准化团队、出色的剧本、精湛的表演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清明档的《嫌疑人X的献身》《非凡任务》《绑架者》《有完没完》,即将证明没有流量加持,国产片的真身到底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没有“小鲜肉”流量加持,国产片的真相终于要在清明档现身了

对严重依赖“小鲜肉”+“大IP”的中国影市而言,在清明档要迎来一次大考。

作者:云飞

不知从何时起,怒怼“小鲜肉”成为了某种政治正确,并在舆论场中多次掀起评论风暴。

如果“三八妇女节”已经彻底沦为“鸡肋”档期,那么拥有三天小长假的“清明档”,在几年的稳步发展后成为了每年春季举足轻重的重要档期——它颇有些承上启下的味道,在农历春节、西方情人节观影热潮过后,又在“五一档”及后续的暑期档之前。

尽管因其特殊的节庆氛围,尚未形成与档期匹配的固定类型片,但其票房已在多年经营后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从2013年的2.8亿、2014年的3.6亿,到2015年的5.2亿、2016年的5.8亿,清明档的票房或多或少在逐渐拔高。

2017年的清明档,又有其特殊之处。从各片厮杀的宏观战局看,悬疑片《嫌疑人X的献身》与动作片《非凡任务》《绑架者》,喜剧片《有完没完》成为本档期的四驾马车,共同与尚有余力的《金刚:骷髅岛》共同主宰内地影市。

而从演员阵容看,这四部影片的主演中均没有出现“小鲜肉”。从这个角度看,对严重依赖“小鲜肉”+“大IP”的中国影市而言,在清明档要迎来一次大考——没有“流量”作保证,仅靠演技和质量,国产片能走多远?

1、没有“活在”热搜榜上的流量演员

鹿晗、李易峰、井柏然、林更新、吴亦凡、李治廷、王大陆、陈伟霆、陈学冬、张艺兴、黄子韬、杨洋、欧豪……如果要列出这些常年活跃在微博热搜榜的“小鲜肉”们,将是一个长长的名单。他们拥有俊朗的外貌条件,海量的粉丝群体,自带话题与流量的吸金力,成为了影视业的“香饽饽”。

2016年国庆档《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映前宣传,当被记者问道与同档期影片PK的优势时,张一白便直言,“我们有杨洋”。

影视公司启用“小鲜肉”主演无可厚非。在国内主流观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的总体趋势之下,为了迎合主流观众,启用小鲜肉与偶像演员似乎成了电影与电视剧市场的必然举措。主流影市公司花上超高片酬请“小鲜肉”出演,看中的便是其互联网用户认可、艺人粉丝影响力大、招商能力强。

而在清明档的四部电影中,除了《有完没完》中有林更新友情客串之外,其他各片主演中毫无“小鲜肉”踪影——这是一个没有流量演员的清明档。

翻拍自东野圭吾同名巅峰之作的《嫌疑人X的献身》,其卖点在于较为困难的中国版改编,其构思与逻辑推演才是重点;“麦庄”讲述内地“无间道”的《非凡任务》,则被当作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又一尝试,黄轩与段奕宏的组合是亮点;《绑架者》则是女性导演视角下的“暴力美学”,《有完没完》则要看新科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范伟的发挥。

麦兆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为何不启用“小鲜肉”:“所谓的市场是什么呢?是要我去找一个有很多粉丝的、但他并不像这个角色的人吗?我不觉得可以这样。难道要让他全部的粉丝来买票吗?感觉怪怪的。”

2、怒怼“小鲜肉”成为某种政治正确

不知从何时起,怒怼“小鲜肉”成为了某种政治正确,并在舆论场中多次掀起评论风暴。早已落寞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上,李易峰击败张译、段奕宏、夏雨获得最佳男配角,被批评评奖机构对粉丝经济的妥协登峰造极;网曝某“小鲜肉”拍戏40%戏份都靠替身完成,却拿着百万一天的片酬,引发了如潮争议;央视6套策划专题《青年偶像德艺观》,请来李易峰、王俊凯、杨洋等人谈对“德艺双馨”理解,收视率超高。

对“小鲜肉”带有负面的议论,甚至带到了庙堂之高的政治性会议上——在刚落幕不久的两会上,文艺界政协委员最关心的问题,除了票房造假、电影市场改革,还有小鲜肉与片酬。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刘星就“小鲜肉”话题表示,“要加以教育加以引导,不要排斥、不带敌意,他们对文艺事业作出的贡献应该给予鼓励,毕竟每个人都从年轻走过。要多报道他们的正面,不要将他们推到另外一个地方。”

归纳起来,网友们批评“小鲜肉”们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并没有认真履行职业演员的操守:尽管高难度动作戏份或许无法自己完成,但年轻偶像们开始滥用替身,不光打戏用替身,甚至文戏也用,被批评“表脸艺术家”;台词功力不过关甚至不背台词,则是另一宗罪,不熟悉剧本的偶像们直接上片场,出现了老演员在感情戏里眼泪汪汪,而年轻演员却连台词都说不利索的尴尬境地;天价片酬同样备受批评,动辄一部戏8000万到1.2亿的片酬,表演艺术家陈道明怒斥,我们可以不去计较这天价的片酬,但前提是你的付出要对得起这样的天价。

3、让电影回归剧作与表演本身

某种意义上,“小鲜肉”更多被当做消费噱头,在众声喧哗的媒介革命时代被反复制造与消遣。

2016年暑期档落幕,“小鲜肉”不如老艺人的报道见诸报端,“劳模”范爷主演的电影共计11亿票房,超过了一众小鲜肉,成为第一。而所谓的票房排名前十中,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吴镇宇、郭富城、梁家辉、古天乐、钟汉良等“老腊肉”也超过了井柏然、鹿晗等“小鲜肉”。而在《湄公河行动》意外从2016国庆档冲出之后,没有“小鲜肉”又称为了影片大获成功的一条“马后炮”经验。

“小鲜肉”本身所指的含义其感情色彩,在不断建构与解构中被赋予太多额外的意义。

一如通过大数据手段来统计“小鲜肉”的吸金指数,有《盗墓笔记》《长城》《摆渡人》等作品的鹿晗领跑榜单,《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的井柏然与《三少爷的剑》《长城》林更新则紧随其后——事实上,测算明星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不论主演、配角甚至客串而简单粗暴的叠加统计,本身就是一种“碰瓷”的自我营销手段。

无论如何,把一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归结为“小鲜肉”的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小鲜肉”们卖颜值耍帅、天价片酬与不敬业,是行业畸形的一个侧影而已。

而演技不在线与粉丝争番位等口水战,更像是影视行业急功近利的副产品。与其身患“小鲜肉”与大IP的依赖症,把“小鲜肉”捧到天上或踩到泥里,都不如重归电影的工业属性,在这里,靠谱的标准化团队、出色的剧本、精湛的表演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清明档的《嫌疑人X的献身》《非凡任务》《绑架者》《有完没完》,即将证明没有流量加持,国产片的真身到底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