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共建共享,城阳如何打造幸福城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共建共享,城阳如何打造幸福城区?

2024年城阳持续实施“三个由市民说了算”,扎实推进9件29项区办实事,在医疗、就业、交通建设方面的努力成果显著。

文 | 周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青岛城阳区在民生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尤其在医疗、就业、交通建设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举措不仅仅满足了居民的美好生活品质需求,更是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

扩容提质,守护民生安康

医疗卫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城阳区的医疗建设主要围绕着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展开。在过去,城阳区的医疗资源在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时略显紧张,许多患者在就医时面临床位紧张的情况。2024年城阳多家医院改建扩建,全面提升治疗规模,缓解后疫情时代就医难问题,满足就医需求。青岛市市中医院城阳院区、北大人民医院二期主体封顶,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上马社区卫生中心竣工建成,青岛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诊运行,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其中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工程主体封顶,完工后新增床位700张。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更是对缓解就医难问题的有力回应。北大人民医院二期建成后,将能够接纳更多的患者,无论是日常的诊疗还是紧急的救治,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城阳区公共卫生中心也将完工,这一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城阳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牢医疗服务保障底座。它将成为区域内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的重要枢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城阳区公共卫生中心能迅速调配资源,高效开展检测与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同时,城阳区积极推动医疗水平提升,全力提高区内医疗机构水平,提高就医的获得感和信任度。城阳深入推进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支持打造心脑、血液、创伤等六大中心。城阳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与北大人民医院的合作,可以共享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自身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原本一些复杂病症需要患者前往上级医院诊断,现在在医联体的模式下,城阳区基层医生可以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远程指导或者直接转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便利性和治疗的及时性。

促进就业,夯实民生根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就业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阳区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2024年,城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始终把稳就业促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制定了《城阳区稳定和扩大就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8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城阳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筑牢就业工作发展根基。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良性运转机制。在社区层面,工作人员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当地居民的就业需求,及时提供服务。

为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城阳深入推进“社区微业”工作,正式启用交通银行城阳支行“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并且累计建成34家服务站,为6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政策咨询等服务。这种服务站的模式将就业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就业困难人员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就业信息和相关支持。

多形式的招聘活动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2024年,城阳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八十余场,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以上。同时,城阳全力以赴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完成各类扶持创业4248人次,完成任务的103.61%。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形成就业的良性循环。

交通畅达,优化民生环境

交通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重大项目、跨区市通道、枢纽节点建设对城阳交通条件影响颇大。2024年城阳加快沈海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董梁高速、中北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G204烟沪线莱西段(G517至前冯北村)、S217(胶州平度界至G309段)等国省道扩容升级,实现G308文石线(S502至S213段)等改建工程完工。

城市主干道关乎城市交通效率和市民出行体验。2024年,城阳区实现龙翔路、书雨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配套道路、滨海路、华中路二期、长江路北延等5条道路完工,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环境。

其中,书雨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配套道路的建设就充分考虑到了学校的交通需求。在学校周边,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条配套道路的完工有效地分流了交通流量,减少了交通堵塞,保障了学生和家长的安全出行。

城市支路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它们相对较窄,但在分担主干道交通压力、改善周边区域微循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阳白云山路(硕阳路——白云山北路段)、秋阳路(白云山路——西旺瞳安置区)等道路工程也在建设中。这些道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阳区的道路网络,加强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2024年城阳持续实施“三个由市民说了算”,扎实推进9件29项区办实事,在医疗、就业、交通建设方面的努力成果显著。在民生建设的征程中,城阳不断书写着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新篇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共建共享,城阳如何打造幸福城区?

2024年城阳持续实施“三个由市民说了算”,扎实推进9件29项区办实事,在医疗、就业、交通建设方面的努力成果显著。

文 | 周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青岛城阳区在民生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尤其在医疗、就业、交通建设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举措不仅仅满足了居民的美好生活品质需求,更是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

扩容提质,守护民生安康

医疗卫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城阳区的医疗建设主要围绕着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展开。在过去,城阳区的医疗资源在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时略显紧张,许多患者在就医时面临床位紧张的情况。2024年城阳多家医院改建扩建,全面提升治疗规模,缓解后疫情时代就医难问题,满足就医需求。青岛市市中医院城阳院区、北大人民医院二期主体封顶,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上马社区卫生中心竣工建成,青岛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诊运行,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其中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工程主体封顶,完工后新增床位700张。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更是对缓解就医难问题的有力回应。北大人民医院二期建成后,将能够接纳更多的患者,无论是日常的诊疗还是紧急的救治,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城阳区公共卫生中心也将完工,这一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城阳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牢医疗服务保障底座。它将成为区域内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的重要枢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城阳区公共卫生中心能迅速调配资源,高效开展检测与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同时,城阳区积极推动医疗水平提升,全力提高区内医疗机构水平,提高就医的获得感和信任度。城阳深入推进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支持打造心脑、血液、创伤等六大中心。城阳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与北大人民医院的合作,可以共享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自身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原本一些复杂病症需要患者前往上级医院诊断,现在在医联体的模式下,城阳区基层医生可以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远程指导或者直接转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便利性和治疗的及时性。

促进就业,夯实民生根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就业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阳区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2024年,城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始终把稳就业促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制定了《城阳区稳定和扩大就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8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城阳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筑牢就业工作发展根基。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良性运转机制。在社区层面,工作人员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当地居民的就业需求,及时提供服务。

为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城阳深入推进“社区微业”工作,正式启用交通银行城阳支行“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并且累计建成34家服务站,为6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政策咨询等服务。这种服务站的模式将就业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就业困难人员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就业信息和相关支持。

多形式的招聘活动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2024年,城阳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八十余场,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以上。同时,城阳全力以赴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完成各类扶持创业4248人次,完成任务的103.61%。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形成就业的良性循环。

交通畅达,优化民生环境

交通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重大项目、跨区市通道、枢纽节点建设对城阳交通条件影响颇大。2024年城阳加快沈海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董梁高速、中北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G204烟沪线莱西段(G517至前冯北村)、S217(胶州平度界至G309段)等国省道扩容升级,实现G308文石线(S502至S213段)等改建工程完工。

城市主干道关乎城市交通效率和市民出行体验。2024年,城阳区实现龙翔路、书雨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配套道路、滨海路、华中路二期、长江路北延等5条道路完工,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环境。

其中,书雨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配套道路的建设就充分考虑到了学校的交通需求。在学校周边,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条配套道路的完工有效地分流了交通流量,减少了交通堵塞,保障了学生和家长的安全出行。

城市支路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它们相对较窄,但在分担主干道交通压力、改善周边区域微循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阳白云山路(硕阳路——白云山北路段)、秋阳路(白云山路——西旺瞳安置区)等道路工程也在建设中。这些道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阳区的道路网络,加强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2024年城阳持续实施“三个由市民说了算”,扎实推进9件29项区办实事,在医疗、就业、交通建设方面的努力成果显著。在民生建设的征程中,城阳不断书写着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新篇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