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停”靴子落地 洱海客栈运营者进退两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停”靴子落地 洱海客栈运营者进退两难

3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之后,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客栈们被关停,成了不可逆转的现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31日,下午4点多,广东韶关人陈婷接到云南大理一家客栈的电话,被告知她在3月份预订的原本要在4月12日入住的洱海边的一张大床房取消了。

在她接到电话前的1个多小时,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下称《通告》),要求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餐饮客栈从4月1日起暂停营业。

“客人一开始都不敢相信,直到把新闻转发给他们,才半信半疑。有的客人一听说不能住在海边,直接退了机票,不来大理了。”双廊镇的一位客栈运营者周振邦在手机上看完发布会直播后,第一时间让前台联络客人取消订单。陈婷是其中一位。

大多数在洱海边开客栈的运营者们对此已有心理准备,从3月10日大理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停的消息开始,过去的十余日中他们一直在等待“关停”这只靴子的落地(详见界面新闻的报道《悬而未决的命运:环洱海上千家客栈面临关停危机》)。

3月31日发布会之后,关停成了不可逆转的现实。

根据《通告》的要求,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1966米(水位高度)界桩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临湖一侧和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堤岸两侧各30米范围内的所有餐饮、客栈服务业都需要在4月1号之后关停,限期10天,不然将被停业整治。

这个范围正是环洱海区域海景房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根据双廊镇客栈协会的统计,目前双廊拥有380多家客栈,200多家餐饮店,而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大概有1100家客栈,800多家餐饮店,都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不过,靴子是扔下来了,仍然有人没完全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昨天听很多人说可能不会一刀切,悬着的心刚放下,但是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很多执法人员正在一路贴公告,都懵了。”在大理开了3年多客栈的本地人张倩说。

3月31日晚上9点多,张倩和员工们忙着给订了4月1日之后房间的客人打电话,“(4月)10日之后的订单全部都退了,10日之前的尽量让客人退,实在是不愿意退,还得接待这些客人。”

“政府保护洱海,我们一直很支持,长远来看对我们本地人更有利,洱海保护好了,不仅对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都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一方面特别支持政府的做法,但是今天这个手段,我真觉得让我们措手不及。”张倩说,她还没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办。

保护洱海标语

根据《通告》的要求,房屋建设手续合法且法定必备证照齐全的餐饮、客栈经营户,必须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并外运到指定的污水处理厂,实现零排放,经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继续经营。待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接入排污管网。

“拉到污水处理厂?我们镇上哪里有污水处理厂,奇怪了。”樊野在电话里反问。

2013年年初,吴野和朋友合伙投资300多万元在洱海西岸的银桥镇开了一家客栈。在他的观察中,客栈开业的第一天起,产生的污水都是经过化粪池处理之后进入市政管道,至于污水的最后去向,他也不清楚。

“我们按照他们(政府)的要求把水排入市政管网,他们处理不了,现在却把责任推到我们的头上,这是非常扯的一件事情。”樊野说。

2016年8月份,环湖截污工程在双廊镇动工,项目包括在挖色、双廊、上关、喜洲、湾桥、大理古城新建六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235公里,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项目计划在2018年6月底完工,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污水处理设备

不过,尽管可以达到一级A标,并不意味着处理后的污水不会对洱海造成污染。

“虽然一些餐饮客栈产生的污水经过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能够达到一级A标处理标准,但氮、磷含量依然很高,特别是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连着洱海,排出的污水、中水对洱海的污染最为直接。”大理市常务副市长李金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总氮是造成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

李金灿说,“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农村生活、城镇生活(含餐饮客栈服务业)排放是洱海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而餐饮客栈服务业带来的污染是增长最快的。”

但事实上,客栈对洱海污染到底有多少“贡献”,目前尚无定论。

“客栈的规模越来越大,占多少比例污染贡献,我们没有测算过。”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院王欣泽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客栈的入住率、处理设施运转情况,都需要细致地调查。这是很辛苦的工作。”

春节前,双廊镇、海东镇、银桥镇政府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的客栈必须安装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使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排放的国家一级A标。粗略估算,一套设备的成本在5万-10万元左右。

“我们的设备早已经安装好了,水质检测报告也出来了,他们(政府)之前是说3月10号之前来验收,可是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来,排污证因此也没有年审,产生的生活污水我们现在只能用来浇花。”樊野说。

水质检测报告

按照《通告》的要求,餐饮服务业必须拥有: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客栈服务业法定必备证照为: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

周振邦在洱海经营客栈已经5年,有9间海景房,但是直到现在仍然证照不齐,差了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

周振邦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政府在去年10月份左右开放办理消防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但是到11月底突然停止审理,窗口期只有一个多月,很多客栈没办上。

“消防证不是你想办就能办的,客栈需要进行消防评估,有专门的公司,你还得根据他们的时间(来安排),评估之后(他们)会提出整改要求,哪些玻璃要换,哪些地方要整改,整改完之后他们才来验收,之后消防大队才能来通过,最后你才能申请办理消防证,时间周期至少一个月,你想想,要换成防火玻璃至少都要15天。”周振邦颇有些无奈。

“政府很无奈,我们也很无奈。如果早期有规划,有准入制度,有标准,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但是现在已经不可逆了。”在双廊经营客栈3年多的郭海清说。

直到3月31日的通告发布之前,大理州政府一直都没有出台关于客栈管理的条例。2012年5月份,原大理州旅游局局长马金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客栈管理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可是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下文。换言之,大理的客栈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到双廊之后一直都在和政府沟通办证的问题,一开始一个证都不让办,到现在还差两个证。(我们)投资了一大笔钱,政府的要求我们都在兢兢业业地执行,最后还是被关停。始终有点不理解。”周振邦也按政府要求在客栈里装了一套污水处理设备。

张倩经营的客栈目前有排污证,临时税务证,但是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当时建房子的时候,不要求办建房许可证,我去办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要求我们出具准建证,我跟他们解释了。他们当时没有让我们办理,要求我们去国土局办理证明。当时(管理)比较混乱,他们让我等一下,好统一处理。我们一直在等着,可是一直等到今天还没有消息。当地有很多客栈的情况和我这边是一样的。”

张倩说,她从2015年开始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可是到现在仍然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

在海东经营好几家客栈的马文晟也深有感触。

“原先是要求建三级化粪池,建完之后去提交验收,政策变成要求建五级,那我们回来改。之后递交材料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们要求建七级,那我们只好回来再改。改完之后人家告诉我们,需要加装污水处理设备,我们按照要求已经装好设备,而且拿到验收报告。之后再去提交,人家说不给办理了。”马文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的客栈因为没有排污证在12月初被勒令关停。

根据《通告》的要求,房屋建设手续合法但法定必备证照不齐全的餐饮、客栈经营户,待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餐饮、客栈管理规范标准和要求重新复核;符合条件的,在依法办齐所有法定必备证照后方可继续营业。

“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证照齐全的什么时候能重新开业,证照不齐全的什么时候能开,很多东西仍然不确定。”樊野说。

《通告》里没有明确提出客栈的重新开业时间,只是规定整治期限自2017年4月1日起,至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为止。也就是明年6月底之前,合计约一年零两个月。

“最多付完4月份的工资后,全部人就需要清退了。”周振邦说。他的客栈雇了6个本地人。

按照每家客栈雇5-6个人的数据来推算,政策开始执行后,当地约有1万人面临失业。

《通告》里没有说明将如何处置这些人员,也没有提出对客栈关停所产生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我现在要考虑员工怎样解散的问题,最害怕他们出事。不光担心以后招不回来人,这么多客栈都要关停,他们一下找不到工作,我跟他们签署的用工协议,有的是1年、3年,最长的5年,人家可能要告我。到时候我要怎么处理?”马文晟说。

“我们镇,本来有一部分人以前从事农业,一部分从事渔业。现在不能捕鱼,地也不能种了。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大家都去做旅游业去了,好多都做了这一行。现在你又说,客栈不能开了,饭店不能开了,大家还能像以前一样过日子吗?”张倩说。她的客栈雇了7个人。

2013年,张倩投资1000多万元的客栈开业,这些资金有的是来自于她个人,但是也有一半来自于银行和周边亲戚朋友的借贷。据她介绍,在双廊开客栈的本地人很多都借了不少钱,而大部分都还没有收回成本。

“我现在还欠着好几百万的外债,想想就觉得压力很大。”张倩说。

双廊古镇施工场景

环湖截污工程的施工,造成道路坑洼不平,张倩的客栈过去几个月的入住率已经下降到10%左右。从环湖截污工程启动以来,她的客栈一直在亏损。

“过一段时间,(政府)会对客栈进行逐个排查,觉得客栈符合规定,到时候会让我们把没办完的证给办完。现在只能这么想,我也只能这么跟员工说,可能我们停一段时间又开业了。”张倩说。

(应被访对象要求,文中年周振邦、张倩、马文晟、樊野、郭海清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停”靴子落地 洱海客栈运营者进退两难

3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之后,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客栈们被关停,成了不可逆转的现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31日,下午4点多,广东韶关人陈婷接到云南大理一家客栈的电话,被告知她在3月份预订的原本要在4月12日入住的洱海边的一张大床房取消了。

在她接到电话前的1个多小时,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下称《通告》),要求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餐饮客栈从4月1日起暂停营业。

“客人一开始都不敢相信,直到把新闻转发给他们,才半信半疑。有的客人一听说不能住在海边,直接退了机票,不来大理了。”双廊镇的一位客栈运营者周振邦在手机上看完发布会直播后,第一时间让前台联络客人取消订单。陈婷是其中一位。

大多数在洱海边开客栈的运营者们对此已有心理准备,从3月10日大理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停的消息开始,过去的十余日中他们一直在等待“关停”这只靴子的落地(详见界面新闻的报道《悬而未决的命运:环洱海上千家客栈面临关停危机》)。

3月31日发布会之后,关停成了不可逆转的现实。

根据《通告》的要求,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1966米(水位高度)界桩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临湖一侧和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堤岸两侧各30米范围内的所有餐饮、客栈服务业都需要在4月1号之后关停,限期10天,不然将被停业整治。

这个范围正是环洱海区域海景房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根据双廊镇客栈协会的统计,目前双廊拥有380多家客栈,200多家餐饮店,而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大概有1100家客栈,800多家餐饮店,都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不过,靴子是扔下来了,仍然有人没完全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昨天听很多人说可能不会一刀切,悬着的心刚放下,但是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很多执法人员正在一路贴公告,都懵了。”在大理开了3年多客栈的本地人张倩说。

3月31日晚上9点多,张倩和员工们忙着给订了4月1日之后房间的客人打电话,“(4月)10日之后的订单全部都退了,10日之前的尽量让客人退,实在是不愿意退,还得接待这些客人。”

“政府保护洱海,我们一直很支持,长远来看对我们本地人更有利,洱海保护好了,不仅对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都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一方面特别支持政府的做法,但是今天这个手段,我真觉得让我们措手不及。”张倩说,她还没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办。

保护洱海标语

根据《通告》的要求,房屋建设手续合法且法定必备证照齐全的餐饮、客栈经营户,必须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并外运到指定的污水处理厂,实现零排放,经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继续经营。待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接入排污管网。

“拉到污水处理厂?我们镇上哪里有污水处理厂,奇怪了。”樊野在电话里反问。

2013年年初,吴野和朋友合伙投资300多万元在洱海西岸的银桥镇开了一家客栈。在他的观察中,客栈开业的第一天起,产生的污水都是经过化粪池处理之后进入市政管道,至于污水的最后去向,他也不清楚。

“我们按照他们(政府)的要求把水排入市政管网,他们处理不了,现在却把责任推到我们的头上,这是非常扯的一件事情。”樊野说。

2016年8月份,环湖截污工程在双廊镇动工,项目包括在挖色、双廊、上关、喜洲、湾桥、大理古城新建六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235公里,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项目计划在2018年6月底完工,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污水处理设备

不过,尽管可以达到一级A标,并不意味着处理后的污水不会对洱海造成污染。

“虽然一些餐饮客栈产生的污水经过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能够达到一级A标处理标准,但氮、磷含量依然很高,特别是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连着洱海,排出的污水、中水对洱海的污染最为直接。”大理市常务副市长李金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总氮是造成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

李金灿说,“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农村生活、城镇生活(含餐饮客栈服务业)排放是洱海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而餐饮客栈服务业带来的污染是增长最快的。”

但事实上,客栈对洱海污染到底有多少“贡献”,目前尚无定论。

“客栈的规模越来越大,占多少比例污染贡献,我们没有测算过。”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院王欣泽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客栈的入住率、处理设施运转情况,都需要细致地调查。这是很辛苦的工作。”

春节前,双廊镇、海东镇、银桥镇政府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的客栈必须安装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使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排放的国家一级A标。粗略估算,一套设备的成本在5万-10万元左右。

“我们的设备早已经安装好了,水质检测报告也出来了,他们(政府)之前是说3月10号之前来验收,可是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来,排污证因此也没有年审,产生的生活污水我们现在只能用来浇花。”樊野说。

水质检测报告

按照《通告》的要求,餐饮服务业必须拥有: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客栈服务业法定必备证照为: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

周振邦在洱海经营客栈已经5年,有9间海景房,但是直到现在仍然证照不齐,差了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

周振邦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政府在去年10月份左右开放办理消防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但是到11月底突然停止审理,窗口期只有一个多月,很多客栈没办上。

“消防证不是你想办就能办的,客栈需要进行消防评估,有专门的公司,你还得根据他们的时间(来安排),评估之后(他们)会提出整改要求,哪些玻璃要换,哪些地方要整改,整改完之后他们才来验收,之后消防大队才能来通过,最后你才能申请办理消防证,时间周期至少一个月,你想想,要换成防火玻璃至少都要15天。”周振邦颇有些无奈。

“政府很无奈,我们也很无奈。如果早期有规划,有准入制度,有标准,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但是现在已经不可逆了。”在双廊经营客栈3年多的郭海清说。

直到3月31日的通告发布之前,大理州政府一直都没有出台关于客栈管理的条例。2012年5月份,原大理州旅游局局长马金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客栈管理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可是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下文。换言之,大理的客栈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到双廊之后一直都在和政府沟通办证的问题,一开始一个证都不让办,到现在还差两个证。(我们)投资了一大笔钱,政府的要求我们都在兢兢业业地执行,最后还是被关停。始终有点不理解。”周振邦也按政府要求在客栈里装了一套污水处理设备。

张倩经营的客栈目前有排污证,临时税务证,但是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当时建房子的时候,不要求办建房许可证,我去办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要求我们出具准建证,我跟他们解释了。他们当时没有让我们办理,要求我们去国土局办理证明。当时(管理)比较混乱,他们让我等一下,好统一处理。我们一直在等着,可是一直等到今天还没有消息。当地有很多客栈的情况和我这边是一样的。”

张倩说,她从2015年开始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可是到现在仍然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

在海东经营好几家客栈的马文晟也深有感触。

“原先是要求建三级化粪池,建完之后去提交验收,政策变成要求建五级,那我们回来改。之后递交材料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们要求建七级,那我们只好回来再改。改完之后人家告诉我们,需要加装污水处理设备,我们按照要求已经装好设备,而且拿到验收报告。之后再去提交,人家说不给办理了。”马文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的客栈因为没有排污证在12月初被勒令关停。

根据《通告》的要求,房屋建设手续合法但法定必备证照不齐全的餐饮、客栈经营户,待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餐饮、客栈管理规范标准和要求重新复核;符合条件的,在依法办齐所有法定必备证照后方可继续营业。

“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证照齐全的什么时候能重新开业,证照不齐全的什么时候能开,很多东西仍然不确定。”樊野说。

《通告》里没有明确提出客栈的重新开业时间,只是规定整治期限自2017年4月1日起,至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为止。也就是明年6月底之前,合计约一年零两个月。

“最多付完4月份的工资后,全部人就需要清退了。”周振邦说。他的客栈雇了6个本地人。

按照每家客栈雇5-6个人的数据来推算,政策开始执行后,当地约有1万人面临失业。

《通告》里没有说明将如何处置这些人员,也没有提出对客栈关停所产生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我现在要考虑员工怎样解散的问题,最害怕他们出事。不光担心以后招不回来人,这么多客栈都要关停,他们一下找不到工作,我跟他们签署的用工协议,有的是1年、3年,最长的5年,人家可能要告我。到时候我要怎么处理?”马文晟说。

“我们镇,本来有一部分人以前从事农业,一部分从事渔业。现在不能捕鱼,地也不能种了。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大家都去做旅游业去了,好多都做了这一行。现在你又说,客栈不能开了,饭店不能开了,大家还能像以前一样过日子吗?”张倩说。她的客栈雇了7个人。

2013年,张倩投资1000多万元的客栈开业,这些资金有的是来自于她个人,但是也有一半来自于银行和周边亲戚朋友的借贷。据她介绍,在双廊开客栈的本地人很多都借了不少钱,而大部分都还没有收回成本。

“我现在还欠着好几百万的外债,想想就觉得压力很大。”张倩说。

双廊古镇施工场景

环湖截污工程的施工,造成道路坑洼不平,张倩的客栈过去几个月的入住率已经下降到10%左右。从环湖截污工程启动以来,她的客栈一直在亏损。

“过一段时间,(政府)会对客栈进行逐个排查,觉得客栈符合规定,到时候会让我们把没办完的证给办完。现在只能这么想,我也只能这么跟员工说,可能我们停一段时间又开业了。”张倩说。

(应被访对象要求,文中年周振邦、张倩、马文晟、樊野、郭海清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