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内热映中的《美女与野兽》才上映7天,全球票房就已逼近7亿美元,打破了影史3月份电影开画票房纪录,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已经毫无悬念。
看着自家的老IP吸金力度依旧不减,最开心的莫过于迪士尼。这家手握诸多大IP,且一向注重知识产权维护的公司凭借着并购卢卡斯影业、承包漫威影业、手握皮克斯动画继续扩张着自己的王国。然而在上周,这位IP大佬却遭到了“抄袭”的控告。
《疯狂动物城》堪称是迪士尼近两年最成功的一部动画作品,口碑不俗且票房大卖,一举摘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奖,然而好莱坞一位资深编剧日前却将迪士尼告上法庭,声称这部电影抄袭了他的创意。
这位名叫加里·戈德曼的编剧于当地时间周二向加州联邦法院递交了诉讼请求,诉讼文件中表示,《疯狂动物城》在角色设计、主题、台词甚至是片名都抄袭了他2000年开发的同名项目。他曾在2000年和2009年两次将这个项目投给迪士尼高层,但却两次被拒绝。
同时,这起诉讼中指控迪士尼长期存在偷窃他人创意的行为,《疯狂动物城》只是最近的例子之一,其他如《狮子王》《玩具总动员》《怪物电力公司》《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都存在抄袭行为。
戈德曼的诉讼文件中表示:“华特·迪士尼公司非常重视自家的版权,但这家公司不仅有抄袭他人原创素材的公司文化,而且还非常鼓励这种行为。迪士尼并没有采用正规、合法的途径取得戈德曼的工作成果,当时迪士尼高层表示对开发这个项目不感兴趣,就此打发了他。之后他们却秉承了非法抄袭的公司文化,直接抄袭了戈德曼的工作成果。”
戈德曼提供的材料显示,他2000年8月在美国西部编剧协会注册了一个名叫《鲁尼》(Looney)的电影项目。《鲁尼》是《Zootopia》系列电影中的首部作品,该系列中也出现了一个动画版的动物城市。在戈德曼的设想中,一位人类动画师创作了一个卡通动物世界,旨在反映复杂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戈德曼表示,这个动物世界中基于动物种类也存在阶级和权力结构。
戈德曼雇佣了一位动画设计师来开发角色,他表示自己项目中的这些动画角色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电影中的角色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戈德曼设想中的电影主角是一只名叫咪咪的松鼠,它聪明而乐观,但却因为自己的种族遭受歧视,从不被严肃对待。戈德曼认为这个角色和《疯狂动物城》中的兔警官朱迪惊人地相似。戈德曼的创意中还包括了一只名叫罗斯科的土狼,设定中这是一个愤世嫉俗的社会边缘人,和《疯狂动物城》中的狐狸尼克相似。
戈德曼的设想中整个卡通动物城由灰熊格里兹所领导,这个角色和《疯狂动物城》中的牛局长有些相似。
《疯狂动物城》中的夏奇羊和戈德曼设想中的一只猎豹在设定上有些雷同。戈德曼解释说:“这两个角色都是披着非洲动物的外皮,却被演绎成拉丁裔女角色。两者都是表演家,非常性感迷人,高不可攀却迷倒了众多男性。”这起诉讼中还认为两个项目宣扬的是相似的主题,那就是努力达成一个人的梦想,克服他人的固有偏见。
戈德曼是好莱坞的一位资深编剧,他曾担任电影《全面回忆》的编剧,也是《少数派报告》的执行制片人。他自称曾两次将这个项目推给迪士尼,却两次被拒绝。2000年他首次将项目推给迪士尼电影不总裁大卫·霍伯曼,尽管霍伯曼和他的会面很顺利,但却最终拒绝了这个项目。2007年他受雇参与漫威“Blaze”电影项目的剧本创作,当时他与迪士尼制作开发部副总裁布里格姆·泰勒共事。2009年他将这个项目推给泰勒,泰勒答应会将材料转给迪士尼动画部,最后这个项目依然没被采纳。
《疯狂动物城》的创作则要远远晚于戈德曼两次推介项目的时间,在采访中导演拜恩·霍华德表示,2010年他才将这个创意推介给迪士尼动画部的老大约翰·拉塞特。他还曾表示,这个项目最初的主角是一个类似007的兔子,之后才变化成兔子和狐狸搭档的探案故事。
戈德曼在诉讼文件中表示,《疯狂动物城》在剧情上几乎是原样照抄了他的项目。“两个项目中的主角都是要去年里实现一个父母并不看好的职业梦想。他们都去了专业院校并脱颖而出,获得他人对工作的认可,最终获得机会前往大城市,从事梦寐以求的工作。”
此外,他还在诉讼文件中表示,迪士尼不仅抄袭了角色设定和创意,甚至连台词都抄袭了。戈德曼的剧本中一个角色有如下台词:“如果你想要成为大象,你就可以成为大象。”而在《疯狂动物城》中,朱迪有着一句类似的台词:“你长大后想成为大象?你就可以成为大象。这里是动物城,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戈德曼提供的种种证据,迪士尼方面也立即作出回应,一位发言人表示:“戈德曼先生的指控错误百出。他试图染指一部他没有参与创作的成功电影,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我们将在法庭上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关于这场版权纠纷,究竟事实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是不论结果如何,背上“抄袭”的恶名,总是会对作品带来不好的影响,更别说一向把自家IP看得无比重要的迪士尼了。
而这也不是这家老牌公司第一次遭到“抄袭”指控。早在2009年,迪士尼旗下的子公司皮克斯影业就曾遭到一家挪威台灯厂的控告,称其经典的品牌形象涉嫌抄袭自家产品的设计
虽然听上去有些滑稽,但最终迪士尼竟然乖乖认怂,与这家挪威厂商达成了庭外和解,具体是赔了多少钱我们无从知晓,但反正已经没有人会再对这出“台灯门”提出什么非议。
除了旗下的皮克斯曾卷入logo抄袭事件,迪士尼旗下的另外一个头牌——漫威影业也没有给老爹省心。2015年,《钢铁侠3》的海报一出,就有Horizon Comics Productions的团队指控称这张海报绝对剽窃了自家作品《Radix》的创意设计。
Horizon Comics Productions称无论从角色动作还是人物整体配色,都与自家作品如出一辙。尽管他们的指控来势汹汹,但是这场官司却从15年打到了今年。而就在两天前,纽约法院终于做出判决,驳回了Horizon Comics的指控,并以漫威的胜诉告终。
正所谓“树大招风”,IP王国越做越大的迪士尼自然面对着无数双虎视眈眈的眼睛,然而版权纠纷并非只针对他们。除了迪士尼外,曾经身陷版权纠纷的电影公司还有不少。
前些年大火的恐怖片《林中小屋》由于其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和对诸多经典恐怖片的致敬成为无数恐怖片迷的大爱。然而一位名叫Peter Gallagher的作家却站出来起诉狮门影业和影片编剧及导演抄袭了自己2006年的小说作品《短暂的白色旅行:林中一夜》。目前案件仍旧在审理过程中。
除了这部小众经典,另一部世界名作《阿凡达》则是被各种抄袭指控喷成了筛子。自影片上映后,这部电影已经陆续收到了至少4纸诉状。先是艺术家Roger Dean指控电影剽窃了自己的艺术设计;而后一位名叫Eric Ryder的编剧也称《阿凡达》盗用了自己的创意;之后还有科幻小说作家Bryant Moore指控电影编剧兼导演的卡梅隆抄袭自己的作品。
尽管这些抄袭指控均被法院一一驳回,但看着隔三差五就有人站出来指责电影抄袭,虽然避免不了可能是炒作蹭热度,但这样的一而再再而三,也会在无形中让观众对影片的印象打折扣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