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启新2025 | 剑指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2025济宁怎么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启新2025 | 剑指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2025济宁怎么做?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济宁该如何发力?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时间行至新的节点,广袤的济宁大地上,一场关于梦想的远征开始出发。

近日,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济宁市以鲜明的姿态和坚定的决心,锚定了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定位。

近年来,济宁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全省前列。完备的产业体系、优越的发展环境、充足的要素保障,为济宁市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济宁该如何发力?

以项目落地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引擎

重大项目的集中签约,打响了济宁2025年奋进奔跑的发令枪。

在1月9日召开的2025济宁招商大会上,签约了44个重点项目,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济宁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同时,济宁还发布了“赢在济宁”线上招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客商、企业提供全产业、可视化、智慧化的招商数据库、招商地图及综合性服务。招商引资,正成为济宁打造新增长极的强大引擎。

抓项目,尤其是抓重大项目,这是济宁拼经济抓发展的核心策略,也是该城市打造新增长极的坚实支撑。

这是因为,不管是扩大有效投资,还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或者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都要靠项目来承载。

元旦刚过,1月2日至3日,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便赴北京走访,深化与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宣传推介济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项目,并见证合作项目签约。

正如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走访时,温金荣表示,济宁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当前正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始终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大力实施“五个倍增”行动,全力推动“232”优势产业强链壮群,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

而这次签约合作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户济宁泗水,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必将为推动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撑。

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剑指“万亿级”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济宁市正以坚定的步伐和昂扬的斗志,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向着3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经济万亿级目标奋勇迈进。

为确保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顺利推进,济宁市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路径和细化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即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同时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五个倍增”。

为实现这一目标,济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加强内育外引,梯度培育。通过持续加大招引力度,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加快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效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布局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济宁力求在难点上取得突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新优势。

在高端装备产业方面,济宁市将重点聚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工业母机、汽车及零部件、农机装备等细分行业,发挥小松、山推、重汽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聚链成群。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济宁市将重点发展壮大梁山中稀天马、微山中稀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生物基纤维新材料产业园、碳材料特色园区。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济宁市将依托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等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济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济宁市还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重点围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展望未来,济宁市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新济宁将崛起在鲁南大地上,成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启新2025 | 剑指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2025济宁怎么做?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济宁该如何发力?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时间行至新的节点,广袤的济宁大地上,一场关于梦想的远征开始出发。

近日,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济宁市以鲜明的姿态和坚定的决心,锚定了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定位。

近年来,济宁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全省前列。完备的产业体系、优越的发展环境、充足的要素保障,为济宁市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济宁该如何发力?

以项目落地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引擎

重大项目的集中签约,打响了济宁2025年奋进奔跑的发令枪。

在1月9日召开的2025济宁招商大会上,签约了44个重点项目,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济宁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同时,济宁还发布了“赢在济宁”线上招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客商、企业提供全产业、可视化、智慧化的招商数据库、招商地图及综合性服务。招商引资,正成为济宁打造新增长极的强大引擎。

抓项目,尤其是抓重大项目,这是济宁拼经济抓发展的核心策略,也是该城市打造新增长极的坚实支撑。

这是因为,不管是扩大有效投资,还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或者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都要靠项目来承载。

元旦刚过,1月2日至3日,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便赴北京走访,深化与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宣传推介济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项目,并见证合作项目签约。

正如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走访时,温金荣表示,济宁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当前正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始终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大力实施“五个倍增”行动,全力推动“232”优势产业强链壮群,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

而这次签约合作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户济宁泗水,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必将为推动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撑。

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剑指“万亿级”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济宁市正以坚定的步伐和昂扬的斗志,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向着3年左右时间,实现工业经济万亿级目标奋勇迈进。

为确保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顺利推进,济宁市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路径和细化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即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同时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五个倍增”。

为实现这一目标,济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加强内育外引,梯度培育。通过持续加大招引力度,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加快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效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布局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济宁力求在难点上取得突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新优势。

在高端装备产业方面,济宁市将重点聚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工业母机、汽车及零部件、农机装备等细分行业,发挥小松、山推、重汽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聚链成群。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济宁市将重点发展壮大梁山中稀天马、微山中稀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生物基纤维新材料产业园、碳材料特色园区。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济宁市将依托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等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济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济宁市还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重点围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展望未来,济宁市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新济宁将崛起在鲁南大地上,成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