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途昂:放弃品牌溢价才是换取销量的最佳策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途昂:放弃品牌溢价才是换取销量的最佳策略?

车型:大众途昂

指导价:30.98万-51.98万

可买指数:75%

在大众途昂上市之前,其实我们已经可以预见今年的汽车市场是中型和中大型SUV车型们集体血拼的一年。在消费诉求和国家二胎政策的加持下,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颇为默契的选择了在近两年用7座SUV来展现研发实力、提升品牌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自然喜闻乐见。

在传祺GS8三月份销量都破万的背景下,取得热销的途观L虽然在轴距方面已经超越了日常加价的汉兰达,但毕竟途观L只有5座车型,大众在中大型七座SUV细分市场的产品空白依旧明显。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途昂的上市除了要完善整个大众SUV的产品线,还要面对“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出身不再强求、而对产品力的追求愈加理性”的消费趋势。

那么,途昂要拿出怎么样的优势才能在今年的中大型SUV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首先是售价。其实,从途昂介于途观L和途锐之间的定位,我们之前就判断出了途昂30万—50万价格区间。只是没想到途昂30.98万元的起步价格只是刚刚迈过30万级别的入门线,一下让更多消费者提高了对入手一款合资中大型SUV的兴趣。

要知道,一台中等配置的汉兰达在经销商加价的背景下,差不多也要接近30万大关了,对于很多务实且对加价早已深恶痛疾的中国消费者来说,途昂的起步价无疑戳中了他们G点。

而在同级市场中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的竞品车型,途昂在尺寸上也拥有先天优势。虽然没有采用与途锐、Q7等车型相同的MLB平台,但MQB平台依旧为途昂提供了2980mm的车身轴距,可以让第三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得到真正释放。这一点,从汽车网站上途昂与汉兰达的车内空间尺寸对比图中也得以印证。

再从上市当天的静态体验来看,途昂后两排座椅的舒适性和支撑性都足够让人放心,而中排座椅调节带来的乘坐便利性要比之前我在GS8上体验时轻松太多——如果再考虑到第三排座椅主要以老人或小孩乘坐为主,途昂的座椅设定明显更加用心。更值得点赞的是途昂在7座模式下依旧拥有充裕的后备箱容积,超大的车身尺寸的确提供了实打实的可利用空间,这样也不至于在长途旅行时为放下更多行李而让第三排座椅成为牺牲品。

外观上,大众品牌对消费者喜好的拿捏也是十分精准。既然途昂定位于中大型SUV,在车身长度已然达到5米的情况下,刚硬、凸显力量感的设计语言,的确让其在气场方面看上去几乎完全符合国人对中大型SUV的审美需求——甚至有一股浓郁的美式SUV气息。此外这次全系标配的LED大灯也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把。

当然,途昂在它的价位上也不是完全挑不出刺来。大众车依旧是大众车,内饰风格依旧找不到任何新鲜元素,虽然传承了大众高端车型各个部件用料精良、各种按键旋钮的阻尼也是恰到好处的优点,也尽力营造中大型SUV应有的豪华感,但也仅仅停留在“营造”上。木条纹装饰并不能掩盖其整个内饰部分硬塑料使用比例依旧很高的事实,我只能理解为途昂用其它人性化设计上的进步强调了日常实用性。

我为什么更推荐330TSI 两驱豪华版车型?

最后,我们还剩下最重要的问题没说:既然得到了驾仕派75%的推荐指数,那途昂到底哪款车型配置最可能走量?其实,这个问题从途观L的销量数据中可以发现端倪。我早前曾分析途观L性价比最高的是两驱豪华版,但消费者的答案却是稍微高过乞丐版的两驱舒适版。所以在途昂上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市场趋势还是配置需求上来看,330TSI 两驱豪华版和380TSI 四驱豪华版都是十分合适的选择。

330TSI 车型从“乞丐版”升级到豪华版,多出来的三万块虽然没有换回特别亮眼的配置,但像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前后排座椅加热、全皮面料、全景天窗、19寸轮毂、前倒车雷达等都会在使用感受上带来较大差别。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同样从入门版本升级到豪华版,380TSI 却比330TSI 版硬生生多出了1万块。而这多出来的一万块也直接导致我更倾向于推荐330TSI 两驱豪华版,虽然发动机功率会低一些,但满足城市用车和偶尔的长途远行是够用的。

至于其他版本的车型怎样选择,我的答案是四个字——按需选购。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一大波对超大空间有需求、深受大众品牌效应影响,又因为预算拮据而选择入门车型的消费人群。

驾仕总结:

显然,途昂在同级市场中面对的主要对手不只是合资的汉兰达或进口的探险者,自主品牌的穷追猛打已然成为一股暗流。

对于途昂,靠谱的定价和突出的产品力也映射出大众品牌的老谋深算——与其一味强调品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品牌溢价才是换回漂亮销量成绩的最佳策略。

当然,我并不认为途昂本身拥有超过产品本身的高性价比,只是放在同级市场当中,30万出头就能买到一台合资品牌(大众品牌)中大型SUV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不过也间接让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遇到瓶颈。讲道理,途昂在空间、动力、品牌上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对手满足不了的产品力,而大众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也势必会在很多潜在买家纠结于选择时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只要不加价,途昂完全有实力很快成为热销车型;但如果前期就出现经销商强行加价的现象,那你也别急着下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途昂:放弃品牌溢价才是换取销量的最佳策略?

车型:大众途昂

指导价:30.98万-51.98万

可买指数:75%

在大众途昂上市之前,其实我们已经可以预见今年的汽车市场是中型和中大型SUV车型们集体血拼的一年。在消费诉求和国家二胎政策的加持下,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颇为默契的选择了在近两年用7座SUV来展现研发实力、提升品牌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自然喜闻乐见。

在传祺GS8三月份销量都破万的背景下,取得热销的途观L虽然在轴距方面已经超越了日常加价的汉兰达,但毕竟途观L只有5座车型,大众在中大型七座SUV细分市场的产品空白依旧明显。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途昂的上市除了要完善整个大众SUV的产品线,还要面对“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出身不再强求、而对产品力的追求愈加理性”的消费趋势。

那么,途昂要拿出怎么样的优势才能在今年的中大型SUV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首先是售价。其实,从途昂介于途观L和途锐之间的定位,我们之前就判断出了途昂30万—50万价格区间。只是没想到途昂30.98万元的起步价格只是刚刚迈过30万级别的入门线,一下让更多消费者提高了对入手一款合资中大型SUV的兴趣。

要知道,一台中等配置的汉兰达在经销商加价的背景下,差不多也要接近30万大关了,对于很多务实且对加价早已深恶痛疾的中国消费者来说,途昂的起步价无疑戳中了他们G点。

而在同级市场中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的竞品车型,途昂在尺寸上也拥有先天优势。虽然没有采用与途锐、Q7等车型相同的MLB平台,但MQB平台依旧为途昂提供了2980mm的车身轴距,可以让第三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得到真正释放。这一点,从汽车网站上途昂与汉兰达的车内空间尺寸对比图中也得以印证。

再从上市当天的静态体验来看,途昂后两排座椅的舒适性和支撑性都足够让人放心,而中排座椅调节带来的乘坐便利性要比之前我在GS8上体验时轻松太多——如果再考虑到第三排座椅主要以老人或小孩乘坐为主,途昂的座椅设定明显更加用心。更值得点赞的是途昂在7座模式下依旧拥有充裕的后备箱容积,超大的车身尺寸的确提供了实打实的可利用空间,这样也不至于在长途旅行时为放下更多行李而让第三排座椅成为牺牲品。

外观上,大众品牌对消费者喜好的拿捏也是十分精准。既然途昂定位于中大型SUV,在车身长度已然达到5米的情况下,刚硬、凸显力量感的设计语言,的确让其在气场方面看上去几乎完全符合国人对中大型SUV的审美需求——甚至有一股浓郁的美式SUV气息。此外这次全系标配的LED大灯也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把。

当然,途昂在它的价位上也不是完全挑不出刺来。大众车依旧是大众车,内饰风格依旧找不到任何新鲜元素,虽然传承了大众高端车型各个部件用料精良、各种按键旋钮的阻尼也是恰到好处的优点,也尽力营造中大型SUV应有的豪华感,但也仅仅停留在“营造”上。木条纹装饰并不能掩盖其整个内饰部分硬塑料使用比例依旧很高的事实,我只能理解为途昂用其它人性化设计上的进步强调了日常实用性。

我为什么更推荐330TSI 两驱豪华版车型?

最后,我们还剩下最重要的问题没说:既然得到了驾仕派75%的推荐指数,那途昂到底哪款车型配置最可能走量?其实,这个问题从途观L的销量数据中可以发现端倪。我早前曾分析途观L性价比最高的是两驱豪华版,但消费者的答案却是稍微高过乞丐版的两驱舒适版。所以在途昂上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市场趋势还是配置需求上来看,330TSI 两驱豪华版和380TSI 四驱豪华版都是十分合适的选择。

330TSI 车型从“乞丐版”升级到豪华版,多出来的三万块虽然没有换回特别亮眼的配置,但像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前后排座椅加热、全皮面料、全景天窗、19寸轮毂、前倒车雷达等都会在使用感受上带来较大差别。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同样从入门版本升级到豪华版,380TSI 却比330TSI 版硬生生多出了1万块。而这多出来的一万块也直接导致我更倾向于推荐330TSI 两驱豪华版,虽然发动机功率会低一些,但满足城市用车和偶尔的长途远行是够用的。

至于其他版本的车型怎样选择,我的答案是四个字——按需选购。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一大波对超大空间有需求、深受大众品牌效应影响,又因为预算拮据而选择入门车型的消费人群。

驾仕总结:

显然,途昂在同级市场中面对的主要对手不只是合资的汉兰达或进口的探险者,自主品牌的穷追猛打已然成为一股暗流。

对于途昂,靠谱的定价和突出的产品力也映射出大众品牌的老谋深算——与其一味强调品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品牌溢价才是换回漂亮销量成绩的最佳策略。

当然,我并不认为途昂本身拥有超过产品本身的高性价比,只是放在同级市场当中,30万出头就能买到一台合资品牌(大众品牌)中大型SUV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不过也间接让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遇到瓶颈。讲道理,途昂在空间、动力、品牌上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对手满足不了的产品力,而大众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也势必会在很多潜在买家纠结于选择时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只要不加价,途昂完全有实力很快成为热销车型;但如果前期就出现经销商强行加价的现象,那你也别急着下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