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年怎么干?临沂市沂河新区瞄准这12个“发力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年怎么干?临沂市沂河新区瞄准这12个“发力点”!

一系列蓝图目标和战略布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这一年新区怎么干?新区百姓的生活又将有哪些大变化?

2月3日召开的沂河新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上,明确了2025年新区要从12个方面重点发力,工业、科技、招商、城建、民生……一系列蓝图目标和战略布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接下来,就让我们从12个“发力点”里,感受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沂河新区。

抓工业、提能级

今年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000亿

2025年,计划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速11%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以上。

推进企业梯次培育,助力龙头企业提质增效,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紧盯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推动150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增长10%以上。

抓园区、强实力

全年新签约项目75个以上

园区是工业强区的主阵地。2025年,新区将在去年破题起势基础上,持续加力、聚链成群,开创特色园区发展新局面。今年每个园区都将力争在10亿元项目上实现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75个以上、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抓科技、重创新

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超过51%

今年,新区将继续坚持把科技和人才作为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关键支撑,靠科技创新“高举高打、弯道超车”。

今年,新区将加快推进亿元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新创建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市级以上企业平台20个,计划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6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超过51%。全年引进博士、硕士等青年人才4000人以上。

抓招商、蓄后劲

全年新签约项目120个以上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2025年,新区将以开放的格局、超前的眼光、专业的能力抓招商,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充足后劲。全年计划新签约项目120个以上,总投资550亿元以上,其中过20亿元项目4个、过10亿元项目20个、500强项目6个。

同时,坚持把服务好现有企业作为最好的招商引资,壮大骨干企业,突出以商招商。聘任20名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担任新区首批“招商大使”,带动更多企业家为新区“代言”。

抓综保、扩开放

推动临工等企业海外仓运营

2025年,新区将聚力推动综保区提档升级。打造“外贸服务引领区、新兴产业大平台、招商引资新高地”。

做强主责主业,引导企业开展“保税+”业务,实现新业态贸易额3000万美元以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普利、蜂翼、亚马逊等主流平台落地运营,新增平台上线企业100家以上,拉动地产品跨境电商出口20亿元以上。

同时,鼓励临工、山重等骨干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临工(印尼)、威仕光电(德国)等海外仓运营。

抓城市、优品质

让高品质公园融入每个片区

今年,沂河新区将锚定建设城市副中心目标,重点推动科创新城全面起势、高铁新城提级扩能,配套建设邻里中心、凤鸣湖酒店、爱琴海商业公园、市妇幼保健院北城儿童医学中心等项目,力争三年内常住人口突破50万。

将高品质公园融入每个片区,推动凤鸣湖公园建成开园,新建兰花湾、凤凰山2处综合公园和20处口袋公园,实施昆明路、凤尚路等17条道路绿化。

实施机场片区积水治理、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老城区排水防涝工程;完成翔宇路北段、昆明路等10条道路建设,新增便民停车位1000个;增设2处城市驿站、30处便民服务点、10处“邻里市集”。

抓国企、增质效

不断推进国企“瘦身健体”

以深化国企改革为引领,聚焦“城投变产投、国企更健康、改革要到位”,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除险、强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瘦身健体”,按照“大集团+专业子公司”模式,压减管理层级,将区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深化“一企一策”市场化改革,引导各国企聚焦2-3项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转型提质”。

抓政策、善争取

深挖政策富矿,提升发展质效

政策既是发展的遵循和导向,也是发展的机遇和捷径。2025年,新区将树牢“争政策就是争潜力、争项目就是争机遇、争资金就是争未来”的理念,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规划指向和资金投向,找准与新区的结合点,努力让更多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效益。

抓要素、强保障

助力重点企业尽快上市

产业要发展,要素保障是前提。2025年,新区将继续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促进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今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在助力企业上市方面,对临工智科、六牛网络等重点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全程服务推进,争取尽快实现突破。

抓融合、促振兴

推动城乡资源链接合作

新区将树牢“城市特点、园区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畅通城乡要素循环,建设现代和美乡村。

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平台,招募“邻客”项目20个以上;大力提升特色产业,支持牛佰仕、爱尚、顺华等企业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开展“农产品进城、城里人下乡”行动,拓展长三角等重点市场,推动白沙埠洋葱、凤凰岭火棘花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推动城乡服务均衡发展,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和农业生产路60公里,区级以上“美在农家”示范户达到30%以上。

抓实事、惠民生

公办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50%

今年,新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先、以群众期盼为念、以民生福祉为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加大学位供给,推动临沂外国语学校初中校区、白沙埠中学项目秋季投入使用;推进临沂一中南校区扩建,新建科创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高中项目,公办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50%。

提升镇街卫生院服务能力,完成100家村卫生室提质提标。强化重点人群服务,完成1.3万名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做精东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推动极地海洋世界等项目投入运营,不断激活文体旅游“热度”。

抓底线、保安全

确保空气优良天数占比稳步提升

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守好安全稳定底线,严守生态环保红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河一策”推进彭白河、义相河、小墩沟等河流综合整治,提升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水平。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年怎么干?临沂市沂河新区瞄准这12个“发力点”!

一系列蓝图目标和战略布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这一年新区怎么干?新区百姓的生活又将有哪些大变化?

2月3日召开的沂河新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上,明确了2025年新区要从12个方面重点发力,工业、科技、招商、城建、民生……一系列蓝图目标和战略布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接下来,就让我们从12个“发力点”里,感受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沂河新区。

抓工业、提能级

今年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000亿

2025年,计划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速11%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以上。

推进企业梯次培育,助力龙头企业提质增效,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紧盯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推动150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增长10%以上。

抓园区、强实力

全年新签约项目75个以上

园区是工业强区的主阵地。2025年,新区将在去年破题起势基础上,持续加力、聚链成群,开创特色园区发展新局面。今年每个园区都将力争在10亿元项目上实现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75个以上、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抓科技、重创新

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超过51%

今年,新区将继续坚持把科技和人才作为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关键支撑,靠科技创新“高举高打、弯道超车”。

今年,新区将加快推进亿元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新创建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市级以上企业平台20个,计划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6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超过51%。全年引进博士、硕士等青年人才4000人以上。

抓招商、蓄后劲

全年新签约项目120个以上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2025年,新区将以开放的格局、超前的眼光、专业的能力抓招商,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充足后劲。全年计划新签约项目120个以上,总投资550亿元以上,其中过20亿元项目4个、过10亿元项目20个、500强项目6个。

同时,坚持把服务好现有企业作为最好的招商引资,壮大骨干企业,突出以商招商。聘任20名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担任新区首批“招商大使”,带动更多企业家为新区“代言”。

抓综保、扩开放

推动临工等企业海外仓运营

2025年,新区将聚力推动综保区提档升级。打造“外贸服务引领区、新兴产业大平台、招商引资新高地”。

做强主责主业,引导企业开展“保税+”业务,实现新业态贸易额3000万美元以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普利、蜂翼、亚马逊等主流平台落地运营,新增平台上线企业100家以上,拉动地产品跨境电商出口20亿元以上。

同时,鼓励临工、山重等骨干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临工(印尼)、威仕光电(德国)等海外仓运营。

抓城市、优品质

让高品质公园融入每个片区

今年,沂河新区将锚定建设城市副中心目标,重点推动科创新城全面起势、高铁新城提级扩能,配套建设邻里中心、凤鸣湖酒店、爱琴海商业公园、市妇幼保健院北城儿童医学中心等项目,力争三年内常住人口突破50万。

将高品质公园融入每个片区,推动凤鸣湖公园建成开园,新建兰花湾、凤凰山2处综合公园和20处口袋公园,实施昆明路、凤尚路等17条道路绿化。

实施机场片区积水治理、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老城区排水防涝工程;完成翔宇路北段、昆明路等10条道路建设,新增便民停车位1000个;增设2处城市驿站、30处便民服务点、10处“邻里市集”。

抓国企、增质效

不断推进国企“瘦身健体”

以深化国企改革为引领,聚焦“城投变产投、国企更健康、改革要到位”,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除险、强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瘦身健体”,按照“大集团+专业子公司”模式,压减管理层级,将区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深化“一企一策”市场化改革,引导各国企聚焦2-3项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转型提质”。

抓政策、善争取

深挖政策富矿,提升发展质效

政策既是发展的遵循和导向,也是发展的机遇和捷径。2025年,新区将树牢“争政策就是争潜力、争项目就是争机遇、争资金就是争未来”的理念,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规划指向和资金投向,找准与新区的结合点,努力让更多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效益。

抓要素、强保障

助力重点企业尽快上市

产业要发展,要素保障是前提。2025年,新区将继续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促进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今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在助力企业上市方面,对临工智科、六牛网络等重点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全程服务推进,争取尽快实现突破。

抓融合、促振兴

推动城乡资源链接合作

新区将树牢“城市特点、园区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畅通城乡要素循环,建设现代和美乡村。

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平台,招募“邻客”项目20个以上;大力提升特色产业,支持牛佰仕、爱尚、顺华等企业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开展“农产品进城、城里人下乡”行动,拓展长三角等重点市场,推动白沙埠洋葱、凤凰岭火棘花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推动城乡服务均衡发展,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和农业生产路60公里,区级以上“美在农家”示范户达到30%以上。

抓实事、惠民生

公办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50%

今年,新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先、以群众期盼为念、以民生福祉为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加大学位供给,推动临沂外国语学校初中校区、白沙埠中学项目秋季投入使用;推进临沂一中南校区扩建,新建科创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高中项目,公办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50%。

提升镇街卫生院服务能力,完成100家村卫生室提质提标。强化重点人群服务,完成1.3万名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做精东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推动极地海洋世界等项目投入运营,不断激活文体旅游“热度”。

抓底线、保安全

确保空气优良天数占比稳步提升

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守好安全稳定底线,严守生态环保红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河一策”推进彭白河、义相河、小墩沟等河流综合整治,提升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水平。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